第45章 盡心(下) (1)

【原文】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

公孫丑曰:“何謂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1],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2]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

【註釋】

[1]復之:指再次作戰。

[2]子弟:指魏國太子申。

【譯文】

孟子說:“梁惠王真是不仁義啊。仁義的人能把他喜歡的推及到他不喜歡的人身上,不仁義的人卻把他不喜歡的推及到他喜歡的人身上。”

公孫丑聽了,問道:“先生爲什麼這麼說呢?”

孟子回答道:“爲了爭奪土地,梁惠王不惜犧牲百姓的性命,動員他們參軍打戰,結果卻遭到了失敗。他又準備再次打戰,卻擔心還是不能取勝,所以就動員他鐘愛的兒子爲他送死。這就叫把他不喜歡的推及到他喜歡的人身上。”

【闡釋】

在這一章裡,孟子提到的梁惠王“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的故事,就是《梁惠王上》卷第五章裡,梁惠王對孟子說的“東敗於齊,長子死焉”的事情。據《史記》記載,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5年),魏國大舉進攻趙國,趙國大敗,慌忙向齊國求救。齊宣王採納孫臏的建議,在馬陵與魏軍大戰,結果,齊國獲勝,斬殺魏將龐涓,俘虜魏國太子申。

孟子認爲,梁惠王是個“好戰分子”,“好戰”會給百姓帶來戰亂和苦難,最後甚至會禍及自己的兒子,所以說,梁惠王是個“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的不仁的人。事實上,任何一個好戰分子都是“不仁”的,別說名氣並沒有多大的梁惠王,就連成吉思汗、拿破崙、希特勒這些人,被孟子遇到的話,也會被斥責爲“不仁”吧。

【原文】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徵[1]者,上伐下也,敵國[2]不相徵也。”

【註釋】

[1]徵:通“正”。上國討伐下國稱之爲“正”。

[2]敵國:指地位相等的國家。敵,意爲勢均力敵。

【譯文】

孟子說:“《春秋》上記載的戰爭,沒有一場是正義之戰,但相比起來,更好一些的情況還是有的。因爲所謂征討,是指周天子下令討伐諸侯國,而諸侯國之間是等級相同的,不能相互征伐。”

【闡釋】

在這一章裡,孟子表達了他的“春秋無義戰”的觀點。孟子爲什麼敢如此籠統而肯定地說“春秋無義戰”呢?原來,儒家認爲,禮樂征伐只有“自天子出”纔是合理、合法、合義的,衆所周知,在西周時期,禮樂征伐是出自周天子的,但到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國之間的兼併和侵略戰爭頻發,所以也就沒有“義戰”了。

儒家“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思想最早見於孔子的著作《論語》。在《論語·季氏》篇裡,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政治和戰爭兩者是相輔相成,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因此,由於政治目的的不同,戰爭也就被分成了正義之戰和非正義之戰。然而,在戰國時期,判斷一場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標準,卻不是看發動戰爭的目的是什麼,而是看是誰發動的戰爭,只要是周天子發動的戰爭,不論什麼目的,都是正義之戰,否則都是非正義之戰。

由於春秋時期的戰爭大都是兼併戰爭和侵略戰爭,所以也很難說有多少正義的成分,又有多少非正義的成分。真正的裁判不是周天子,也不是歷史學家說,而是遭受戰爭之苦的百姓。因此,也可以這樣說,只要是百姓支持的戰爭就是正義的,只要是百姓反對的戰爭就是非正義的。

【原文】

孟子曰:“盡信《書》[1],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2],取二三策[3]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4]也?”

【註釋】

[1]《書》:這裡指《尚書》。有學者認爲,這是泛指所有的書籍文獻,但從後文提到的《尚書·周書·武成》篇可斷定,這個“書”指的就是《尚書》。雖然理解爲“泛指所有的書籍文獻”也能解釋通,而且顯得意義更寬泛,但只是後人的附會之想。

[2]《武成》:《尚書》的篇名,即《尚書·周書·武成》篇。《武成》一篇已經遺失了,現存《武成》篇是僞古文。

[3]策:成編的竹簡。

[4]杵:舂米或捶衣的棒子。

【譯文】

孟子說:“與其完全相信《尚書》的記載,那還不如沒有《尚書》的好。我對於《尚書》中的《武成》篇,只相信其中的二三處罷了。施行仁政的人全天下找不到一個對手,周武王那樣極爲仁義的人,去討伐商紂那樣極不仁義的人,怎麼會出現血水都能漂起木棒這樣的情景呢?”

【闡釋】

儘管後來的《孟子》研究學者將孟子在這一章裡提到的《書》理解爲一般書籍的泛指,但實際上孟子所說的《書》特指的是《尚書》,也就是說,孟子的原意是“與其完全相信《尚書》的記載,那還不如沒有《尚書》的好”。

《尚書》又稱《書經》,簡稱《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尚書》是我國最古的官方史書,也是我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事蹟著作的彙編,保存了商周時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孟子之所以不相信《尚書》,或者說不完全相信尚書的記載,是因爲孟子認爲《尚書》的記載不實。他舉的例子是《尚書》中的《武成》,認爲施行仁政的周武王討伐實行暴政的商紂,戰爭場面不可能有“血水都能漂起木棒”這樣的情景。說到底,孟子質疑《尚書》,立足點不是實際情況,還是他心中施行仁政的理想,以及這個理想所呈現給他的美好藍圖。

不管怎麼說,《尚書》是儒家經典之一,據說又是孔子編撰的,在那個時代自然具有很高的地位。因此,孟子敢於質疑《尚書》,不僅需要很大的勇氣,而且這種對權威保持獨立思考、勇於懷疑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的確如此,任何一位大師在治學過程中,大都提倡存疑創新的態度,認爲這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一種重要方法。孔子就很重視治學中的“疑問”對思維發展的作用,孟子更是明確提出“盡信書不如無書”的觀點,對人們堅持嚴謹科學的治學態度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前文已經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格言是後人總結孟子的精神之後形成的,基本精神是:既要相信書,又不能“盡信書”,不要迷信書,不做書的奴隸。這種精神有一定的正確性。因爲沒一本書都是某一特定時代、條件和思想認識的結晶,能給人們帶來知識和經驗,但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因此,既要認識書的價值與作用,又要反對教條主義和唯書是從。如果完全相信書,輕則會讓自己變成書呆子,重則形成“唯書是從”的作風,貽害無窮。

【原文】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爲陳[1],我善爲戰。’大罪也。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南面而徵,北狄怨;東面而徵,西夷怨。曰:‘奚爲後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車三百兩[2],虎賁[3]三千人。王曰:‘無畏!寧爾也,非敵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4]。徵之爲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戰?”

【註釋】

[1]陳:通“陣”,戰陣,即作戰時軍隊排列的戰鬥隊列。

[2]兩:量詞,用於稱呼車輛。後來被寫作“輛”。

[3]虎賁:勇猛的武士。

[4]稽首:指古時候的跪拜大禮。

【譯文】

孟子說:“有人說:‘我會排兵佈陣,我會帶兵打仗。’這都是罪惡的。國君喜歡施行仁政,就能天下無敵。當初,商湯向南進軍,北狄人抱怨說爲什麼不先討伐他們;當商湯向東進軍時,西夷人又抱怨說;‘爲什麼把我們放在後面?’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時候,出動了三百輛戰車和三千士兵,並對商朝的百姓說;‘你們不要害怕,我是來保護你們的,不是和你們爲敵的。’百姓們聽了,都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就好像大山崩塌了一般。‘徵’就是‘正’的意思,如果國君們都能匡正自己的行爲,哪裡還有戰爭呢?”

【闡釋】

在這一章裡,孟子提出了“國君好仁,天下無適度”的觀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國君喜歡施行仁政,就能天下無敵”。這個觀點最初出現在《孟子》的第一卷裡,是孟子在跟梁惠王的一次談話中提到的。因此,我們不妨接着那次的話題繼續討論。

當時,孟子告訴梁惠王,即使是一個只有面積百里的小國家,如果能施行仁政的話,也可以成爲有實力稱王天下的國家。在戰國時代,稱王天下是不容易的,但只要注意孟子的前提,要施行仁政,不要有霸道思想,就會發現稱王天下其實很容易。

那麼,應該怎麼施行仁政呢?孟子給梁惠王提出四條粗略的措施。第一條是“省刑罰”。刑和罰是兩種相輔相成的法治方法,在實行時不要太嚴格,不要變成嚴刑峻法。第二條是“薄稅斂”。這就是說,要注意減少向百姓徵收的各種苛捐雜稅,切實減輕百姓的負擔,否則就等同於殺雞取卵,如果民窮財盡,天下就要大亂了。第三條是“深耕易褥”。要重視農業,鼓勵生產,以便增加糧食生產,達到富民的目的。第四條是“重教化”。要在全國上下推廣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國君和誠實守信的道理,可成爲講究孝、悌、忠、信的國家。

這裡尤其需要強調的是第一條。法治與仁政並不完全矛盾,法治也是仁政的智謀之一,不過,仁政要以仁義爲本,因此,在仁政精神下的法治不能太苛刻。只有做到“省刑罰”,百姓纔會安居樂業,不至於人人自危。

在闡述了施行仁政的四條粗略的措施後,孟子又分析了當時鄰國的國情。他對梁惠王說,這些國家都不管百姓的死活,亂用民力,不管農忙與否,只要想打戰,就隨時徵調百姓上陣,百姓不能正常勞作,過不上安定的生活,結果都弄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如果大王派軍隊討伐這樣的國家,又有誰能抵擋呢?”

的確如此,國君施行仁政的話,自然會得到百姓的擁護,這在人心向背方面就佔據了絕對優勢。但要把這個人心上的優勢轉化爲軍事上的優勢,就必須得藉助戰爭這一手段。如果沒有強大的實力的話,空談“仁者無敵”就是沒有後盾的癡人說夢了。

因此,從長遠角度來看,“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如果據此得出“焉用戰”的結論,也不亞於癡人說夢;如果據此斷定“善爲陳善爲戰”之人是戰爭的罪人,也是不妥當的。

【原文】

孟子曰:“吾今而後知殺人親[1]之重也。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然則自殺之也,一間[2]耳。”

【註釋】

[1]親:指父親、兄長等親人。

[2]間:這裡指很接近。

【譯文】

孟子說:“我現在才知道殺害別人的親人的嚴重了。如果殺害了別人的父親,別人也要殺害你的父親。如果殺害了別人的哥哥,別人也要殺害你的哥哥。這和自己親手殺死自己的父親和哥哥只有一點點差別罷了。”

【闡釋】

孟子這幾句話看來是有感而發的。在氏族宗法社會裡,施行的是人治,而非法治。孟子當時大概是看到了這種氏族間仇殺的可怕景象:冤冤相報,無休無止,甚至帶來了滅門、滅族的人間慘劇。所以說:“吾今而後知殺人親之重也。”正因爲如此,儒家提出了一個“恕”字來解決這種過分緊張的人際關係。本來在這些相互仇殺的問題上,也說不出個誰是誰非來。讓步、寬恕,抹稀泥,糊塗一點是最好的處理辦法。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便是“恕”道的最好註腳。而不忍、不退、不恕、打打殺殺的結果,是規模更大、後果更嚴重的報復,並陷入惡性的循環之中,有時甚至還會延續至幾代人。近代金庸、梁羽生風靡於世的武俠小說,便是描述這一社會現象,而又以錯綜複雜的恩恩怨怨來稀釋或解決這一仇怨的。“恕”也是衆多武俠小說的主旨。恕,是遠禍之道;暴,實爲招災之因。

【原文】

孟子曰:“不仁而得[1]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

【註釋】

[1]得:在這裡的意思是取而有之。

【譯文】

孟子說:“不施行仁政的人取得諸侯國國君之位的情況是有過的,但是不施行仁政的人佔有天下的情況是從來沒有過的。”

【闡釋】

這一章很短,闡述的觀點還是施行仁政的問題。孟子認爲,不施行仁政的人或許可以取得諸侯國國君的大位,但是絕對不可能佔有天下。那麼,把這個道理反過來講的話,就是:施行仁政的人不僅可以取得諸侯國國君的大位,還可能佔有天下。由此可見,施行仁政真是“善莫大焉”的。

第42章 盡心(上) (2)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46章 盡心(下) (2)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28章 離婁(上) (2)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28章 離婁(上) (2)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33章 萬章(下) (1)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30章 離婁(下) (2)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30章 離婁(下) (2)第43章 盡心(上) (3)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42章 盡心(上) (2)第44章 盡心(上) (4)第44章 盡心(上) (4)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33章 萬章(下) (1)第32章 萬章(上) (2)第40章 告子(下) (4)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30章 離婁(下) (2)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33章 萬章(下) (1)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43章 盡心(上) (3)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40章 告子(下) (4)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32章 萬章(上) (2)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38章 告子(下) (2)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41章 盡心(上) (1)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42章 盡心(上) (2)第30章 離婁(下) (2)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38章 告子(下) (2)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44章 盡心(上) (4)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36章 告子(上) (2)第34章 萬章(下) (2)第42章 盡心(上) (2)第36章 告子(上) (2)第38章 告子(下) (2)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28章 離婁(上) (2)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28章 離婁(上) (2)第45章 盡心(下) (1)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35章 告子(上)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42章 盡心(上) (2)第28章 離婁(上) (2)第46章 盡心(下) (2)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45章 盡心(下) (1)第30章 離婁(下) (2)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46章 盡心(下) (2)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43章 盡心(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