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糧食

bookmark

?流民問題,卻是應該解決了,拖延下去,對涯州沒有好處。?

顧婉和方素找郭玉柱郭爺爺商量了下,乾脆讓郭玉柱代表郭家屯,去和新上任的興元知縣商量一下,說說村裡的難處,這些大批的流民,真什麼都不做,張着口等着別人救濟,遲早涯州會承受不住,再說,流民可是一批一批,不間斷地涌入,還不知什麼時候能打發他們返鄉去呢。?

興元的知縣是沐家最近新換上去的,正正經經的沐家鐵桿兒,未來七夫人開了口,自然要十分重視,哪怕諸事紛雜,還是先發話解決這幫流民。?

正好,發生了鬥毆事件,官府以此爲藉口,將所有的流民分割開來,官府組織他們搭建起簡陋的棚舍暫住,凡是進入涯州的流民都登記造冊,青壯年必須以工代賑,老弱的,除非真的病得動不了,否則也要自力更生,沐家大軍在外征戰,生活物資什麼都缺,這些老弱別的幹不成,納鞋底,縫補衣裳,做做被子,還是能幹的。?

總之,再也不許有吃白飯的人存在,也省得這些人精力充沛,就知道鬧事。?

無論什麼時候,老百姓還是害怕官府,官府的人出面,就算有些流民裡的刺頭想鬧事兒,也只是被揪出來當那隻儆猴的雞,很快,涯州各地的治安就變好了許多。?

郭家屯衆人的生活也漸漸恢復平靜,至少顧婉偶爾和沐茹蘭出門去村裡逛逛,路三娘也不會在她耳邊嘀嘀咕咕,一百一千個不放心。?

轉眼就到了秋收時節。可涯州各地的糧食一收上來,所有人都開始犯愁,糧食歉收嚴重,整個涯州收上來的糧食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二。可是人口增加了好幾倍,再加上打仗,真是讓沐家目前主管錢糧調度的柳春。柳老爺子,愁得連鬍子都雪白雪白的了。?

其實糧食歉收也是沒辦法,去年本來天氣狀況就不好,春旱夏澇的,還鬧了一陣子蟲災,沐家又爲了打仗,大肆徵兵。村裡能下地幹活的青壯年少了許多,這糧食不歉收才奇怪。?

好在沐家早就考慮打仗,糧草以前就有儲藏,目前糧食雖然短缺,到還不至於到了危急的地步。比起外地已經出現‘易子而食’的情況。要好得多了。?

到是郭家屯的糧食收成十分好,好到讓當地的原住民側目。?

好多人看着郭家屯的老百姓淡定地收割糧食,一點兒都沒把畝產四五百斤的放在心上,還一口一個今年環境不好,地也太生,收成少了,眼珠子都差點兒給瞪出來。?

村東頭住的一個姓代的老農,親眼看見王剛收莊稼,一張臉漲紅。差點兒一口氣沒上來,給厥過去。?

更別說郭家屯出產的那些土豆,紅薯之類的高產作物,動輒上千斤的畝產,嚇得一羣老農民還以爲郭家屯的人都是得了神仙點化,那敬畏的眼神。到讓郭家屯好些比較憨厚的人不好意思起來。?

當地人也不是傻子,見到這樣的結果,自然能看得出郭家屯的人侍弄莊稼很有一手,現在的老百姓都是地裡刨食,能學到讓莊稼的產量翻上數倍的本事,便是讓他們一頭撞死,也樂意的。?

郭家屯的人卻多多少少有點兒‘敝帚自珍’,根本不願意把自己村裡的絕活告訴別人,這也不是不能理解,這年頭,一點兒小秘方都要傳男不傳女,一代代傳下去的,何況是能讓人吃飽肚子的‘秘方’??

再說,法子是顧婉當年在上琅的時候教給大家夥兒的,郭玉柱早就交代過,不許告訴外人。?

這一切,顧婉本來都不知道,她又不經常出門,就是出門,別人把她當成貴人,也不敢隨意和她搭話,她的心思又還在出徵在外的沐延昭身上,對身邊的事兒就不大注意,還是最近,陳嫂子頻頻來找她聊天,言語試探了幾次,顧婉才弄明白,爲什麼最近老覺得別人看她的眼光帶着敬畏,還覺得自己在村裡的地位忽然高了許多,好幾次去莊子上,佃戶們都是大禮拜見。?

聽陳嫂子說了今年糧食歉收的事兒,又拐彎抹角地恭維她,顧婉暗自好笑,她還記得當初郭家屯的鄉親們開荒種地的時候,原住民還嫌郭家屯的人不會做活,好好的苗長出來硬給拔掉,那時候王剛那小子憨厚,還主動告訴村裡的人,怎樣耕地,糧食產量才高,偏偏別人不屑一顧,果然,還是得讓人們看到好處,纔會上心。?

陳嫂子的各種好話,顧婉笑眯眯地聽了半天,才漫不經心地道:“我一個閨閣女子,哪裡會種莊稼,其實,都是鄉親們按照書上寫的琢磨出來的。”?

陳嫂子一怔,也是恍然,嘆息道:“哎,小娘子讀書真多。”又說了半天,見顧婉就是笑眯眯給她閒扯,根本不接話頭,陳嫂子也是無奈,只好怏怏而去。?

其實,顧婉不是不想教別人怎樣種地,現在這世道,連地主家都沒有餘糧,老百姓太苦,她哪怕只能影響涯州一地,讓大家多種出些糧食,吃上幾頓飽飯,也是好的,只是,越容易得到的東西,人們越不珍惜,再說,顧婉本身並不會更重,她僅僅是把從書上得來的法子告訴郭家屯的鄉親,現在糧食產量這般高,一是顧婉提供的種子好,二是郭家屯的老百姓們用心,嚴格說來,真正會種地的還是郭家屯的鄉親。?

顧婉乾脆直接請郭玉柱郭爺爺登門,“郭爺爺,咱們在地裡種莊稼,別人都能看得見,用不了多久,人家看着學,也能學了去,鄉里鄉親的,咱們郭家屯又是外來的,何不趁此機會,交好鄰里,結個善緣,再說,能讓大傢伙多種出些糧食來,咱們郭家屯也不那麼打眼。”?

郭玉柱本是心思通透之人,哪裡會不明白人心,他也不想村子招別人嫉恨,回去之後,立即就召集村中族老,商量了一下,乾脆在宗祠附近,修了個書房,將從顧婉那裡得來的農書,放置其中,供整個村子裡的人抄錄。?

一下子讓整個村子沸騰起來,其他本看着眼紅的老百姓們,也對郭家屯的人是真心感激,雖然今年的糧食沒轍,可學會了侍弄莊稼的法子,明年就有了指望。?

可惜,很多人根本就不識字,還是陳嫂子做主,湊了些銀子去請了個落魄書生,每日給大傢伙講解農書,還弄不懂的,就有人去問郭玉柱等一干農活做的最好的老農。?

就連外地的流民,都讓郭家屯老老少少的學習氣氛給吸引了,只要有閒暇,也忍不住跟來‘聽課’。?

顧婉聽寶琴說了現在外面的熱鬧勁兒,多少有點兒欣慰,腦子裡也開始胡思亂想——將來,郭玉柱郭爺爺幹不動活兒了,指不定能開個‘農學’之類,說不定,郭爺爺還能成爲‘大師’呢。?

…………?

紛紛擾擾的日子一天天過去。?

這天,顧婉到陳文柔家去讀書的時候,正趕上陳郡主讓身邊的翠姑領來一羣新採買的周正小丫頭。?

這羣丫頭大多十一二歲,穿得乾乾淨淨,長得也眉清目秀,顯然,陳郡主選人,可不像顧婉,只去人市上挑,碰上好的是運氣,沒有好的也沒轍。?

這些都是過了好幾遍篩子,留下來最好的一批人。?

顧婉好奇多看了兩眼,覺得到比當年在侯府選來的還要守規矩些,每一個都站得筆直,眼神兒也很安穩,既不會醜到不能看,也沒有妖妖嬈嬈的讓人膩煩,看着大多極順眼。?

陳文柔拉過顧婉,着她在一旁吃點心,隨意地打量了一下,就讓翠姑把人帶下去調教。?

這陣子流民衆多,賣兒賣女的也就多了,正好採買一批……陳文柔扭頭看了安安靜靜,端端正正地坐在一旁吃點心的愛徒一眼,笑了:“顧婉大了,得給你選陪嫁丫頭呢,你身邊只有寶笙、寶琴可不行。”?

顧婉到沒覺得不好意思,只搖頭道:“哪裡使喚得了那麼多人?”?

陳文柔家,平時使喚的下人全算上,也才五十幾個,世家往往多世僕,世僕多了,就容易生事,陳文柔就很不喜歡家裡的下人同氣連枝,除了特別親密的心腹,一般伺候個十年、八年,就會放出去,在主子面前體面的,還會賞賜些田地,或者給個鋪子。?

這些人雖然比不得跟着主子過得舒心,但好歹除了籍,有房有地,將來娶妻生子,子孫後代還有讀書做官的機會,也沒什麼好不滿的。?

顧婉便挺喜歡陳文柔的做法,忠心耿耿的世僕可以有,但像現如今大多世家那般,好多僕人子子孫孫世代爲僕,有面子大的,簡直比主人家還要有體面,倚老賣老,拿捏主人的也不在少數,實在是得不償失。?

陳文柔揉了揉顧婉的頭髮,過不了幾年,丫頭就要嫁了,伺候的人手真要好好挑揀纔是。?

涯州還好,崇尚簡樸,一般的千金小姐身邊伺候的大丫頭,小丫頭,五六人就算多的,像顧婉這般,身邊只有寶笙、寶琴兩個丫鬟服侍的也不少,不像在大庸,未出閣的千金身邊丫鬟僕婦加起來幾十人,都是少說了。?

可沐家畢竟是世家,婉娘若是不多帶些用得上的人陪嫁過去,一來面子上不好看,二來,也怕婉娘一時使喚不動沐家的下人。(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楔子第117章 離別第134章 送禮第3章 打算第111章 颯爽第98章 撕破第227章 古怪第161章 掄才第14章 可愛第116章 逛街第160章 擇妃第90章 時間第204章 熱鬧第250章 世情第24章 安家第111章 颯爽第250章 世情第108章 中意第235章 年節近第36章 幸事第254章 主意第196章 寶庫第186章 前奏第161章 掄才第103章 冬雪第180章 兄弟第26章 借人第261章 抓週第38章 功課第132章 紅纓第226章 忙亂第83章 瘟疫第145章 彪悍第211章 有孕第125章 再次第143章 紛爭第143章 紛爭第257章 新生第241章 飲酒第65章 求學第174章 宗族第51章 備考第75章 金縷第144章 笑話第160章 擇妃第254章 主意第17章 涯州第201章 好事第53章 結束第37章 八卦第53章 結束第187章 開戰第58章 教導第209章 假的?第2章 兄妹第109章 訂親第100章 真假第42章 求醫第38章 功課第97章 迷惑第154章 大喜第126章 路上第16章 別離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18章 公示第198章 扭曲第69章 鋪子第119章 孝子第118章 思念第111章 颯爽第250章 世情第255章 功德第90章 時間第57章 帝師第167章 忙碌第264章 可愛第244章 假死第235章 年節近第177章 隱秘第64章 人脈第96章 無恥第245章 救人第97章 迷惑第177章 隱秘第259章 農事第174章 宗族第176章 冷汗第37章 八卦第63章 勝負第195章 陷阱第29章 送行第169章 杖責第72章 教導第33章 選僕第204章 熱鬧第267章 雪夜第24章 安家第13章 應對第129章 血淚第96章 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