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分歧

對於黃正色的不解,衆人都未理會,一個個心裡都在琢磨着胡萬里的這番話,嘉靖帝下旨褒獎張璁,那是在給事中陸粲的彈章之前,如今,張璁被彈劾專權招賄,擅作威福,嘉靖帝還會對他青睞有加?這可是有些牽強了。

略一思忖,周志偉纔看了黃正色一眼,而後又看向胡萬里,沉吟着道:“長青此言不無道理,陸粲的彈章涉及到朝中諸多大員,罷斥恩師,確能收揚湯止沸之效,只是。”說着,他擡頭看了一眼院門,才放低聲音道:“皇上素來強硬,“血濺左順門”事件,一下就亭杖二百餘朝中大員,直接打死十七人,以皇上之強硬風格,豈會在乎這點衆怒?”

“血濺左順門”事件是大明立朝以來最嚴重的廷杖事件,連同內閣大臣、六部尚書、九卿、監察院都御史、六部侍郎在內的京師各部院大小官員以及詹事、翰林、給事、御史、大理及六部諸司等官員,總計二百餘人,集體在左順門外以憾門大哭的方式哭諫,被嘉靖帝當場鎮壓,京師官員士紳百姓人盡皆知,卻皆是諱莫如深。

聽的周志偉這話,一衆人不由大爲贊同,以嘉靖帝如此強硬的性格,確實不會在乎這點子衆怒,楊獻可當即點頭道:“本中兄此言甚是,愚以爲皇上罷斥恩師,應是看了陸粲的彈章之後,龍顏震怒所至。”

胡萬里掃了幾人一眼,緩緩的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血濺左順門”事件,那是皇權與閣權相爭,對嘉靖而言,是絲毫不能退步的,否則就是皇權旁落的下場,嘉靖豈會手軟?但此番楊一清與張璁、桂萼相爭,卻是閣權的內部相爭,絲毫不涉及皇權。

這性質完全不一樣,嘉靖又豈會一味的強硬?這從他一開始對此事的處置手段就可看出端倪,對於兵科給事中孫應奎的彈章,嘉靖帝是親筆寫詔書挽留楊一清,告誡曉諭張璁,下旨着桂萼自辨,明擺着是和稀泥的態度。

再則,在‘大禮儀之爭’中站隊的可不僅只有張璁、桂萼兩人,還有方獻夫、霍韜、汪鋐、席書等一衆既得利益的大臣,他們豈會袖手旁觀,脣亡齒寒的道理誰個不懂?他們定會施以援手,此時,救張璁、桂萼,就是等於自救!

不過,胡萬里也不想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這次朝局變化,不僅是次難得的出頭機會,也是一個極爲難得的試探機會,與周志偉、魏一恭等七人攪合在一起已經三個月了,平日裡也看不出什麼高低,正好借這機會試一試各人的深淺。

衆人等了半晌,見胡萬里自顧喝酒吃菜,不由面面相覷,不知他是什麼意思,是不屑於辯駁,還是自覺詞窮理屈?

略微沉吟,魏一恭便舉杯陪他飲了一杯,才放下酒杯,朗聲道:“長青看人見事素來透徹,在下向來敬服,長青既要豪賭,在下不才,願附之驥尾,然事關重大,還望長青言無不盡。”

見魏一恭如此仗義,胡萬里當即舉杯道:“豈敢當的道宗兄如此謬讚?不過道宗兄這份豪氣,實令年弟心折不已,小弟敬道宗兄一杯。”

一口將酒飲了,他才放下酒杯,道:“先前我已聲明,爲恩師送行乃是豪賭,贏了,有可能青雲直上,輸了,仕途必然坎坷,而且這其中的變數着實太多,恩師是否聖眷深隆,能否復出?何時能夠復出,皆是未知之數,諸位年兄務須細細掂量權衡。”

聽的這話,在座幾人神情不由凝重起來,張璁仇敵滿天下,雖然門生有三百餘人,但會去送行者,可能寥寥無幾,甚至是無人敢去送行,官場上歷來皆是人走茶涼,趨利避害之心,人皆有之,張璁遭百官彈劾,被嘉靖帝罷官致仕,而且已經五十多歲,可說基本再無復出之可能,一衆門生誰肯去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爲張璁送行?

不消說,能去爲張璁送行的門生必然會被張璁記在心裡,印象深刻,若是張璁復出,必然是貴爲首輔,而且是聖眷深隆的首輔,如此,青雲直上亦非是妄想,但此舉的危害亦相當明顯,必然會招來張璁政敵的打壓。

再則,張璁被彈劾的罪名就有一條,報復恩仇,即便他復出,是否仍敢大舉擢拔任用門生?況且,能否復出,何時復出皆是未知之數,遭到打擊報復卻是必然之事,此舉事先就將自己陷於不利之境,雖說是豪賭,但贏面極小。

默然半晌,周志偉才喟然長嘆道:“恩師雖是名滿天下,卻是惡名滿天下,長青此議,實是以一生前途清名相博,冠以豪賭,實爲不虛,有此一議,長青可謂是盡得恩師衣鉢。”

聽的這話,胡萬里不由暗笑,張璁考中進士不過數年,便位極人臣,身居次輔,之所以能夠青雲直上,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大禮儀之爭’中冒險支持嘉靖帝,所謂恩師衣鉢,實是譭譽參半,不過,這話他卻不敢說出口。

李良接過話頭道:“長青見識不凡,膽識過人,如此豪賭,非大智大勇之輩,不敢輕嘗,在下實是慚愧。”

見的李良直接拒絕,孫光輝、楊獻可,黃正色三人亦跟着表態放棄,年紀最小的蔡克廉卻是起身舉杯道:“若長青兄不棄,小弟陪着豪賭一把。”

胡萬里跟着起身,輕碰了一杯,一口將酒乾了,才輕笑道:“道卿有此一言,足見膽氣之豪,不過,你卻不宜前去,你年齡太小,即便恩師賞識,亦難委以重任,前去送行,實是有害無益。”

說着,他看向魏一恭,話頭一轉,道:“道宗兄可考慮清楚?”

魏一恭微微一笑,道:“長青二甲出身,尚且甘冒奇險,在下又有何懼?自然同去。”

見胡萬里毫不遲疑的拒絕了蔡克廉同往,周志偉不由怦然心動,看來,胡萬里並非是一時衝動,而是對張璁的復出深有信心,他這信心究竟是從何而來?再則,前去爲張璁送行,自然是人越少,越能受到張璁的賞識,他既出言相邀,可見實是出自誠心,不過,這個中的風險實是太大,他委實決斷不下。

想到這裡,他便站起身,掃了在座幾人一眼,道:“白頭如新,傾蓋如故,數月交往,咱們八人已儼然一體,自當同進退,長青既執意冒險豪賭,咱們一同奉陪便是。”

李良、孫光輝、楊獻可,黃正色四人聽的這話,不由暗暗叫苦,這可不是喝酒,這可是拿一生前程做賭注,一個個登時不知該如何開口,心裡卻是暗忖,這廝不是酒喝高了吧?

第258章 清譽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269章 哺乳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370章 淘金潮第293章 被坑第4章 宴請第129章完敗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第421章 贏家第14章 惹麻煩了第275章 望遠鏡第306章 硬骨頭第279章 杭州第464章 偷天換日(二十五)第131章燒錢第222章 聯手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213章 守備中官第202章 嚴嵩意第12章 跋扈僕從第183章再提開海第330章 招安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287章 障眼法第110章 離衙第21章 冷落第151章 爲那般第476章 反困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175章紅夷大炮第132章盛極第131章燒錢第 168章考驗第149章 安撫第273章 造船廠第156章 誘惑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435章 招攬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八章 試探第408章 殘酷第426章 飛剪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158章禮物第144章引狼入室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483章 登基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483章 登基第21章 授官第275章 望遠鏡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257章 出行第223章 揣摩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191章府尹之位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426章 飛剪第381章 缺錢了第127章無聊嘉靖第421章 贏家第5章 明朝銀錠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362章 嘉靖的靈感第88章 各有盤算第127章無聊嘉靖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374章 野心第326章 威懾第202章 嚴嵩意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489章 金融帝國第145章 變化第208章 譁變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174章發軍餉第153章 買賣第21章 冷落第79章 船隊第25章 色藝雙全第278章 雙嶼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71章 盯梢第258章 清譽第97章 鑄私錢第435章 招攬第142章 火炮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28章 張璁回閣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388章 布袋陣第218章 踢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