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建言

見張璁不表態卻總是追問他的想法,胡萬里不由有些緊張起來,說實話,他是真不想留在京師,對大明他還不是很熟,他可不想每日裡都小心謹慎,如履薄冰的過日子,另外,留在京師各部院做主事,雖說是正六品,但每日裡唯唯諾諾的,實是無趣的緊。

做御史、給事中倒是清貴,但風險太大,大明的這些個言官風骨太硬,動不動就彈劾首輔、次輔,更遑論各部院的尚書侍郎了,他要留在京師做給事中,那鐵定是張璁的打手,張璁是什麼人?仇敵遍京師,他可不想去蹚這趟渾水,還是外放的好。

微一沉吟,他便沉聲道:“回恩師,門生年輕,外放地方能更好是瞭解地方民情,洞察民間疾苦,磨礪性情,歷練才幹,不過,八品的縣丞不過是知縣之佐官,實難起到歷練效果,若能爲一縣之主印官,餘願足矣。”

只要求一個知縣?張璁這下是真有些詫異了,他本身就是進士出身,一般進士誰個不是削尖了腦袋想留在京師做御史、給事中,至不濟在各部院做個主事也比外放強上數倍,偏偏這小子還願意外放,他着實有些摸不清這番話是真是假。

對於胡萬里這個門生,他是極爲賞識的,年紀輕,有膽識,有魄力,有眼光,而且善於把握機會,完全值得他用心培養提攜,對他而言,提攜門生,既是爲擴展勢力,亦是爲自己留條退路,象他們這類高官,子孫一般不會有出息,要想安度晚年,福廕後代,必須得靠門生,再說,他在朝中豎敵太多,若是後繼沒有得力的門生,子孫後世怕是會相當悽慘。

微微沉吟,張璁才道:“外放益處固然不少,但就前程而言,卻是遠及不上留在京師,你可曾考慮清楚?”

聽的這話,胡萬里心裡不由一緊,張璁是真打算留他在京師?他忙躬身道:“恩師拳拳迴護之心,門生感激不盡,不過門生年輕,閱歷淺,見識少,年少高位,非是幸事,恐有傷恩師識人之明,還是在地方歷練幾年,如此既能開闊眼界,磨練性情,又能積累經驗,增長才幹,還望恩師明鑑。”

見他確實是想到地方歷練幾年,張璁不由微微點了點頭,這個門生行事處處與衆不同,難可貴的是他年紀輕輕卻不貪戀京師的繁華,不一味的追逐官位遷升,能夠清楚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日後或許能有一番大作爲也說不定。

略一沉吟,他才微微點了點頭,道:“你年紀輕,去地方磨礪一番亦未嘗不是件好事,爲師支持你。”

見張璁如此表態,胡萬里心頭不由一鬆,看來,這身綠皮有希望換成青皮了,他忙躬身道:“恩師提攜之恩,門生必終生不忘。”

還沒提攜呢,這小子就拿話先將他,張璁微微笑了笑,卻也不以爲意,這三個門生因爲自己送行而遭受報復,他回京之後必然是要伸手相助的,否則會令一衆門生心寒。

見張璁神情親和,胡萬里壯起膽子道:“恩師,門生。”

見他欲言又止,張璁含笑鼓勵道:“有話但說無妨,無須太多顧忌。”

“恕門生斗膽。”胡萬里微一沉吟,便道:“皇上以藩王即皇位,以旁支小宗入繼大統,孤身入京師,打壓楊閣老,鞏固皇權,權謀無雙,實是一代英主,最忌諱者,便是閣臣結黨營私,恩師之所以聖眷不衰,便是因爲恩師乃是一孤臣。

此番恩師回閣,首輔之位乃探囊取物,京師官員不乏蠅營狗苟,見風使舵之輩,門生懇祈恩師保持孤臣本色,如此恩師方能一展胸中抱負,徹底推行新政,濟度天下蒼生。”

孤臣!張璁詫異的看了他一眼,他之所以聖眷深隆難道是因爲孤臣的緣故?不,應該是投嘉靖帝所好的緣故,沒有大禮儀之爭,他如何能脫穎而出?不是嘉靖帝在京師根基淺薄,他也不至於青雲直上,入閣爲相。

但孤臣之說,卻也不是沒有道理,他與朝廷百官爲敵,不是孤臣是什麼?嘉靖帝忌諱閣臣結黨營私亦是理所當然之事,嘉靖即位之初,首輔楊廷和糾集百官壓制皇權,嘉靖對此可謂是深惡痛絕,又豈有不嚴加防範之理?

有嘉靖如此一個深諳權謀之道,不容皇權有絲毫旁落的年輕天子,大明的首輔要想聖眷不衰,要想長久保住首輔的位置,做孤臣或許是個不錯的法子,不過,身爲首輔,能做孤臣嗎?那還叫首輔嗎?

想到這裡,他意味深長的瞥了胡萬里一眼,這個門生還未算正式踏入官場,還未嘗試到權力的滋味,有此見識亦算是難得,等他在官場歷練幾年,或許會是個難得的幫手。

見張璁半晌沒吭聲,胡萬里不由大爲緊張,他之所以刻意提出做孤臣的建議,無非是希望張璁能夠在首輔的位置上多呆幾年,有個賞識他的首輔恩師,他在地方的日子自然會好過的多,升官這方面,根本就無須他去費盡心機盤算。

不待胡萬里多想,張璁已是緩緩開口道:“你還有什麼想法?”

見張璁未出言斥責,胡萬里不由稍覺安心,微微一頓,他才道:“皇上以禮儀鞏固了皇權,恩師亦是因禮儀獲取皇上信任,若是皇上再提出禮儀革新,朝中定有不少大臣會極力附和,以期獲取皇上寵信,門生懇祈恩師對此多加防範。”

張璁微微點了點頭,這個醒提的好,他因禮儀之爭而平步青雲,數年之內便入閣爲相,難免不會引起朝中衆臣仿效,確實要嚴加防範,略微沉吟,他便含笑道:“此議甚好,可還有建言?”

胡萬里哪裡還敢多話,之所以壯着膽子提出這兩條建言,一則是期望張璁首輔之位能多坐幾年,二則是爲了給張璁留下一個好印象,便於日後的升遷,再說下去,就有言多必失之慮,畫蛇添足之嫌,當下他便躬身道:“門生不知天高地厚,妄自在恩師面前班門弄斧,還請恩師恕罪,門生如今赴任在即,懇祈恩師不吝指教。”

孺子可教,見胡萬里並不持寵而嬌,反倒是見好就收,張璁不由暗自讚許,微微沉吟,他才道:“國朝立國已經百五十餘年,如今社會風氣已是由儉入奢,民間皆以財取人,崇尚奢侈之風,官場亦不例外,貪腐成風。

爲官之道,以清、慎、勤爲原則,慎、勤爲師並不擔憂,獨‘清’這一條,你務須謹記,若想在仕途上有所作爲,清廉乃第一要務。”

胡萬里忙肅然躬身道:“門生必定終身謹記恩師訓誨。”

第373章 生意經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246章 機會第 63章 弄巧成拙第175章紅夷大炮第61章 出海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449章 偷天換日(十)第330章 招安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383章 翻臉第254章 物色第96章 無事生非第387章 要俘虜第84章 弱點第183章再提開海第473章 結盟第255章 探問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57張 被彈劾第439章 封侯第53章 南京(九)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88章 各有盤算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149章 安撫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173章改制第127章無聊嘉靖第186章長幹寺第84章 弱點第 431章 聯盟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79章 杭州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352章 不安第31章 赴任第223章 揣摩第394章 爭權第 389章 生路第276章 肉靶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368章 上刺刀第20章 京郊送行第237章 沒白來第439章 封侯第64章 聊勝於無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101章 錢弊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27章 中山狼第248章 衝擊第203章 嚴世藩第 401章 動手第10章 三寸金蓮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165章橫插一腳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35章 招攬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82章 豁出去第190章取而代之第159章誇耀第85章 刁難第392章 跋扈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28章 張璁回閣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157章緩兵之計第110章 離衙第312章 投降第232章 有所求第91章 雙管齊下第10章 三寸金蓮第101章 錢弊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192章另有意第195章 籌錢第34章 再見張璁第207章 被逼第162章有後了第378章 虧大了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101章 錢弊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126章瞞天過海第308章 夜襲第 389章 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