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斬草除根

乾武前來內閣,便是想主動解釋一下東興銀行的事情,東興銀行這個龐然大物不僅足以擾亂大明的金融秩序,也足以控制整個大明的經濟,一衆言官必然是要上摺子規諫的,內閣的幾個大臣心裡必然也是不滿,這事他的主動溝通,當然,這事只能先斬後奏,若是事前溝通,必然會被阻撓。

進的值房,待的幾位閣臣見禮之後,乾武便含笑道:“東興銀行之事在京師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你們是何看法?”

聽的這話,幾人心裡已是確認東興銀行的背後就是乾武,夏邦謨當即大着膽子道:“東興銀行公然發行紙鈔,擅自更改金銀兌換比,嚴重影響大明的貨幣律例,微臣正欲上摺子懇祈查封。”

翟鑾幾人不由一愣,沒料到夏邦謨居然如此膽大,好在他沒將衆人都拉進去,也算是留了餘地,一個個心裡都趕緊的琢磨着,乾武會是何反應,該如何應對,東興銀行如此大的攤子,而且籌備日久,要乾武放棄,顯然是不可能的。

乾武也是微微一怔,他沒料到夏邦謨說的如此直接,東興銀行的背後沒有他這個大明天子撐腰,吃了雄心豹子膽也不敢發行紙鈔和公開提高金銀兌換比,既是心知肚明,還直言要查封,足見他們對東興銀行極爲不滿。

略微沉吟,他才直言不諱的道:“東興銀行的成立是朕御批的,發行紙鈔,提高金銀兌換比,也是朕提出的。”

見的乾武公開承認,而且氣氛有些僵。翟鑾忙躬身道:“皇上見識過人,聖慮深遠,微臣等愚鈍,不解其中深意,微臣竊以爲。東興銀行壟斷大明的錢莊銀號票號業,雖則有利於銀錢流通,但於朝廷而言,非是幸事。”

王杲亦躬身道:“國朝立國以來,一直都發行紙鈔,近數十年。始才流通白銀,東興銀行非朝廷所有,發行紙鈔,微臣等甚爲惶恐,金銀兌換比乃是太祖高皇帝所定。”

“祖宗之法,豈能一成不變?”乾武接過話頭道:“高皇帝所定之金銀兌換幣乃一比四。如今市面上是多少?一比八,甚至是一比九,這叫什麼?市場經濟槓桿!金少銀多,則金貴銀賤,不以朝廷的意志爲轉移,對於市場經濟,朝廷不能違背。應該順勢而爲。

朕爲什麼要如此大幅度提高大明的金銀兌換比?不僅你們不知道,東興銀行的所有股東掌櫃也不明白!”

微微一頓,他才道:“都平身,賜坐。”

聽的這話,翟鑾便知道乾武必然是有一番長篇大論,忙帶頭謝恩落座,並示意太監奉茶,緩的一緩,乾武纔不急不緩的說道:“如今大明經濟昌盛,海貿繁盛。與世界很多國家都有貿易往來,大明的絲綢、生絲、布匹、瓷器、香料、珠寶、茶葉、鋼鐵製品等等遠銷海外。

這些商品換來的是什麼?白銀!大量的白銀!朕之前跟你們說過,美洲存在超大的白銀礦,年產白銀數以千萬兩計,如此大額的白銀源源不斷的涌進大明。必然會導致物貴銀賤,也就是白銀貶值,這對朝廷對商賈對百姓都不是好事!

咱們大明現在是整個世界最大的生產基地,做的又是國際貿易,源源不斷的以商品換來不斷貶值的白銀,大家覺的虧不虧?虧!肯定是虧!要想不虧,就的換取不貶值,而是升值的黃金!黃金在今後的數百年,都將不斷的升值,而且會成爲世界流通的貨幣!

朕爲什麼要大幅提高金銀兌換比?這是因爲西洋各國正由銀本位向金本位過渡,他們的的金銀兌換比已經高達一比十五!西洋的商人正在利於咱們大明超低的金銀兌換比大量的從兌換黃金運回西洋!”

聽的這裡,夏邦謨疑惑的道:“皇上是準備以黃金作爲流通的貨幣?那的需要多少黃金?大明需要的貨幣量極爲驚人.”

“由銀本爲制過過渡到金本位制,這需要一個過程。”乾武含笑道:“如今一則是開採海外的金銀礦,二是控制黃金外流,三是海貿採用金銀混合結算。提高金銀兌換比就是控制黃金外流。”

呷了口茶,乾武才接着道:“現在說一說發行紙鈔,朝廷發行的大明寶鈔爲什麼會一貶再貶,貶到官員商賈百姓都不認可?這是因爲朝廷沒有保證金,無節制的濫發,而且寶鈔不能兌換等值的金銀,沒有絲毫的信譽可言!

東興銀行推出的紙鈔則不同,紙鈔隨時可以兌換等值的金銀,而且紙鈔的發行數量是跟黃金白銀的儲量成正比的,簡單說,東興銀行有一百萬的白銀存量就發一百萬的紙鈔,隨時保證紙鈔的信譽,朝廷的紙鈔已經沒有信譽可言了,如果東興銀行是朝廷的,紙鈔必然推行不開。”

“微臣愚鈍。”張璧沉聲道:“朝廷花費偌大的精力才統一全國銀元和銅錢,又推出紙鈔,豈非是前功盡棄?”

“發行紙鈔,朕是深思熟慮過的。”乾武侃侃說道:“一則紙鈔便於攜帶流通,利於促進商貿的發展,二則發行紙鈔便於東興銀行向海外擴展,利於大明迅速的積累真金白銀,諸位試想一想,東興銀行的分號遍佈世界各國,大明金圓券成爲各國流通的貨幣,那將是什麼情形?

除了武力掠奪,咱們還的經濟掠奪、文化入侵,如此,大明才能長久的稱霸世界!不至於象元蒙帝國那般,短短數十年就土崩瓦解!東興銀行的建立,就是爲了快速的向海外擴張,掌控海外各國的金融!”

略微遲疑,翟鑾才道:“微臣斗膽,不知皇上在東興銀行佔了多少股?”

“三股。”乾武毫不遲疑的道:“東興銀行大小股東數以百計,除了朕獨佔三股,其他沒有佔到一股之上的。”

聽的乾武獨佔四股,一衆內閣大臣不由的暗暗咋舌,東興銀行的龐大,光是想想就怕人,本銀少說也得上億兩,三股至少就是三千萬兩!乾武可真是富的流油,不過,他們倒也完全放下心來,既然乾武是大股東,這東興銀行說白了也就是朝廷的,乾武再怎麼着也不會挖他自己的牆角,再說了,乾武有錢,也就等於朝廷有錢,很多開支完全都可以推到乾武身上,如此一想,翟鑾幾人登時都輕鬆起來。

幾位閣臣都是老成持重之輩,即便暗鬆了一口氣,神情間卻是絲毫沒有流露出來,見幾人不吭聲,乾武緩緩呷了口茶,纔開口道:“東興銀行的成立好處良多,不僅僅是爲了便於向海外擴張,實則也是爲大明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金融體系,便於賑濟,便於消除民間的高利貸,便於朝廷徵商稅,便於扶持民間的手工作坊,便於。”

聽的徵稅,夏邦謨不由的眼睛一亮,連忙欠身道:“皇上,東興銀行交稅?”

“當然要交!”乾武毫不遲疑的道:“商稅明年就要革新,東興銀行和東興港名下的所有土地、作坊、貿易全部帶頭交稅!各行各業的稅率要區分開來,生活必需品的稅率降低,奢侈品的稅率提高,要儘量控制貧富差距,貧富懸殊是加劇社會矛盾。”

一個太監這時快步趕到門口跪下道:“皇上,錦衣總憲伍子順求見。”

的倭國還是安南有消息了?乾武微微頜首,掃了衆人一眼,起身道:“朕不煩言官規諫,但的說到點子上,一味的抱殘守缺,就是呱噪了。”說着,他便快步出了值房。

衆人忙起身跪送,待的乾武出了大門,翟鑾才起身道:“將皇上的這番話轉告各部,尤其是都察院,皇上股份的事情不要說,以免遭人非議。”

“皇上果然是聖慮深遠。”夏邦謨起身長嘆了一聲,才道:“論及經濟之道,咱們還真是自愧弗如,恨不能遲生十年。”

“舜俞如今也不老。”翟鑾含笑道:“皇上下的這盤大棋,老夫怕是看不到了。”

乾武快步折回乾清宮,伍子順見禮之後便亦步亦趨的跟進了西暖閣,俟乾武坐定,他便稟報道:“稟皇上,劉思武來信,俞大猷、王富貴率兵在近江俘虜了倭國天皇和將軍。”

“俘虜?”乾武瞥了他一眼,沉聲道:“無須獻俘,傳令,務必將斬草除根。”

“是。”伍子順忙躬身道,無須獻俘,就是就地斬殺的意思了,斬草除根,這是要將倭國王室徹底的滅掉,斷絕倭國再有立國的可能。

“這事不要宣揚。”乾武沉聲道:“倭國畢竟是大明的藩屬國,以免引起其他藩屬國的恐慌。”

“微臣明白。”伍子順說着微微一頓,才接着道:“安南李健來信,大軍攻入清化哀牢,興國公阮淦戰死,黎莊宗黎維寧投降,黎朝覆滅,不過,黎氏是安南正統。”

“沒什麼正統。”乾武不以爲意的道:“留下是禍患,傳信李健,滅了莫朝,朕一併封賞!這消息也不要外傳。”

第486章 受益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31章燒錢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30章 靠身文書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432章 相遇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79章 船隊第240章 規矩第296章 收人第390章 大捷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第186章長幹寺第176章指婚第20章 京郊送行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110章 離衙第269章 哺乳第373章 生意經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208章 譁變第120章加快進度第112章 齋醮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173章改制第156章 誘惑第六章 買僕第255章 探問第427章 形勢第323章 軍事演習第392章 跋扈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51章 南京(七)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 63章 弄巧成拙第33章 驛傳之弊第388章 布袋陣第116章 狂知縣第248章 衝擊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174章發軍餉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31章 赴任第252章 揣摩第174章發軍餉第24章 穩定人心第366章 摻沙子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75章 有野心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104章上疏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163章彩票圈錢第52章 南京(八)第395章第54章 南京(十)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53章 南京(九)第51章 南京(七)第33章 驛傳之弊第210章 借勢第395章第205章 籠絡第21章 冷落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132章盛極第147章開戰第408章 殘酷第205章 籠絡第384章 出征第223章 揣摩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92章 一盆冷水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147章開戰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57張 被彈劾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273章 造船廠第370章 淘金潮第66章 琉球第203章 嚴世藩第141章婚事第413章 前景第79章 船隊第102章 臺東第94章 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