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天佑大明

朱厚照說着說着,竟有些真情流露。

其實這兩日的歷練,確實使他煥然一新。

他是個有大抱負的人,從他自幼熟讀兵法,練習弓馬其實就可以窺見一二。

一個沒有抱負,沒有足夠毅力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十年如一日的練習弓馬,學習枯燥的兵法的。

因爲真正的兵法,絕不是三十六計這樣簡單。

一個能在沙場上指揮若定的將軍,必定是一個事無鉅細,俱都瞭然於心的人。

他必須瞭解士兵,必須瞭解地理,瞭解天時,必須計算出士兵每日所需的口糧,能隨時計算出,援軍可以在何時抵達。

這都是大學問,但凡是牽涉到了學問,都是枯燥無味的,單憑那孩子一般,過家家似得所謂戰爭。又或者是,讀書人所臆想的那般,戰爭就是兩邊派出武將,先單挑一番,勝者則驅兵掩殺上去,最後大捷。

又或者是,動輒一個所謂的錦囊妙計,將軍們如傻叉一般,哎呀呀,遭了,咋辦,錦囊一打開,有了。

真正的戰爭,都是將軍們指揮着數萬數十萬的軍隊,抵達戰場,腦海裡計算着無數種可能。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哪怕一盞茶前的戰事,和一盞茶後的戰事,都可能全然不同的。

這就需將軍對於戰場有着巨大的把控能力,他必須是那個最瞭解彼此軍隊的人,他也必須是最懂得山川河流,知道哪些地方,可能會遭遇伏擊,哪些地方,適合駐紮軍馬,能精確的計算出援軍到達的時間,能知道自己手裡還有多少的預備隊,可供投入戰場……

這些知識,恰恰是乏味的。

而歷史已經證明,朱厚照是個極優秀的將軍。

同樣,當他真正有了同理心,有了感觸,此時,他認真了起來,回顧着兩日來的感受,不禁眼眶通紅,滿是失望的開口說道。

“連楊師傅這樣的人,本該是我大明未來的棟樑,可連這樣的人,尚且都不知耕作爲何物,不知農人們,平時吃的是什麼,穿的是什麼,卻滿口仁政,爲勸農而拍案叫好,兒臣這些日子,所見所聞,心裡只是感慨,楊師傅對不住那些供養他的百姓。”

說着,他面露愧色。

“兒臣……也對不住那些,辛勞於阡陌之間,繳納賦稅的農人啊,他們悽慘至此,而楊師傅們呢,卻還在不斷的對兒臣說,讀書啊,學習聖人的道理啊,仁政啊……想來,有朝一日,百姓們要餓死了,他們依然,還在說這些吧,兒臣其實,也不懂什麼大道理,只知道,做人不能太虧心,不然,難免夜裡睡不安生。”

“兒臣和王先生學習,不是因爲,王先生的學問有多好,他的學問好不好,以兒臣的愚鈍,其實……也看不出來。可是,王先生是第一個,在兒臣眼裡,口裡說着仁政,卻肯俯下身去耕作的人,兒臣見過許多的大儒,父皇也將許多翰林安排在兒臣身邊,可王先生,只有一個。所以兒臣願意跟着他學習,即便是跟着吃一些苦頭,手裡滿是老繭,腳裡生出水泡,有時累得腰都伸不直,可……兒臣甘之如飴。”

啪嗒!

朱厚照跪下,他認真了。

一開始,或許還只是因爲爭強好勝、不肯服輸的天性使然,可說着說着,居然感動了自己,這其實也可以理解,兩日的耕作,給予了一種新的視覺,這個視覺,使他看清了這個世界許多新的東西,他突然發現,自己不只是尋常的孩子了。

看着那些農人,親自去體驗他們平日的生活,自己受的苦越多,越覺得無法忍受,越是累的氣喘吁吁,他才越意識到,原來……自己這個太子,身上承擔着這樣大的干係。

朱厚照眼眸泛着淚意,一臉堅定的說道。

“兒臣往後,還會去西山,向王先生學習,若是父皇因此而要責怪,那就責怪兒臣好了,反正兒臣隔三差五,也已經被打習慣了。可是兒臣,不曾有錯,兒臣只是不願意,反反覆覆去聽那些所謂仁政和愛民的道理,然後將自己關在書屋裡,每日錦衣玉食,奢言着所謂的應當如何愛民如子,兒臣註定不會是一個令父皇稱心如意的好兒子,因爲兒臣覺得,相比於讀書,世上還有許多,兒臣可以力所能及的事去做,就如王先生所言,人若是不從小處做起,卻是滿口春秋大義,滿口所謂的大治之世,這……豈不是南轅北轍,請父皇……責罰!”

幹得漂亮。

方繼藩都忍不住差點脫口叫好了。

王守仁的洗腦能力,真是一流啊,他方繼藩打心裡佩服。

暖閣裡,一片靜寂。

其實最震驚的,莫過於王華。

王華臉色茫然起來。

自己的兒子,交給了太子殿下這個……

短短几日時間……這楊廷和和自己幾年時間,都無法給太子殿下灌輸的道理,可只兩天的時間裡,太子殿下……竟是懂了這麼多,雖然有些地方,王華不甚認同自己兒子的主張。

可這並不代表,他對兒子的主張完全的敵視,因爲這其中,許多東西,本就是互通的,無論是任何學派,本質上,目的都是聖人的仁政,只是大家各有各的堅持,對通往仁政的路徑,有爭議罷了。

至少有一點,值得欣慰,那就是太子殿下,竟也開始追求仁政了。

天佑大明啊。

王華居然激動的顫抖。

那些沒有教導過太子的人,是絕不會有這樣感受的。他們永遠不會知道,太子殿下是何等的固執,是何等的油鹽不進,教導太子數年,王華有的只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感,而如今……太子殿下這一番肺腑之言,竟連自己都動心了。

王華小心翼翼的擡眸,看了一眼方繼藩。

自己的兒子,也是一個固執的人,當初,自己的兒子,所堅持的是格物致知,這一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理學之中,所謂的格物,用朱夫子的話來說,即爲:‘“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也就是說,程朱的主要觀點在於,格物乃是奔上聖人之道的途徑,而如何格物呢,格物即物而窮其理,格物的途徑主要是讀書討論,應事接物之類。其做法“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

在這個從逐漸積累到豁然貫通的過程中,因而,最終得出來的結論是,你們這羣渣渣,都讀書,多研究。

因此,纔會有自己的兒子,跑去研究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伯安當初,是真正的信奉理學啊。

自跟了方繼藩,就開始變‘壞’了,越來越和理學背道而馳。

王華從前對此大發雷霆,現在卻茫然起來……這到底,是好是壞呢?

似乎,從太子身上,王華沒有看到太多的壞處,當然,其中也有一些離經叛道的地方。

弘治皇帝深深凝視着自己的兒子,他突然有一種兒子完全變了一副樣子的感覺。

道理且不論,至少……太子比從前,多了幾分使命感,似乎願意承擔起幾分江山社稷的責任了。

彷彿有一種東西,瞬間的插入了弘治皇帝的內心。

太子……這是長大了嗎?

果然……不愧是自己的兒子啊。

弘治皇帝激動的竟說不出話來,嘴角隱隱在顫抖。

在他心裡,張皇后可以紡織,作爲天下人的表率,來向臣民們宣告,宮中倡議節儉。

那麼太子耕作,又有什麼不好?這不但傳出去,臣民和百姓們只會稱頌太子賢明,而且,卻也令太子嚐到了百姓的疾苦,這……不正是自己所期望的嗎?

弘治皇帝的目光,從起先的嚴厲,接着變成了審視,而現在,卻多了幾分舔犢之情。

長大了啊,果然長大了,終於開始有心了。

唯一臉色蒼白的,是楊廷和。

他是詹事,看太子殿下的意思,從此以後,都跑去跟一個小翰林學習了,這小翰林,還是方繼藩的門生。

他完全不認同這些,他認準了,格物致知,讀書的人,就該窮究自然之理,這是格物致知,是正道,跑去耕作,這能學什麼,太子殿下要做農戶了嗎?

他忍不住道:“殿下,你誤入歧途了。”

他本不該說這番話的,若不是急了,也不會如此的失態。

衆人才反應了過來,看向楊廷和。

誤入歧途,是很嚴重的指控。

只在這短暫的平靜之中,幾乎每一個人,都開始在不斷的思考起來,他們搖擺着自己的情感,不斷的思考着此事的好壞,滿腦子都在想,這到底是誤入歧途,還是太子殿下已經長大,有了成熟的想法。

這時……有人漫不經心的開口道:“老臣以爲,太子殿下如此,沒什麼不好……西山……老臣去過,楊詹事所言的誤入歧途,太言重了。”

說話的人,此前一直在沉默,可是他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人。

內閣大學士,劉健!

......

第五更送到,太累了,睡覺。

第四百零二章:本宮來教你們救災第三百七十四章:師命第二百一十九章:喜從天降第四百三十八章:發大財了第四百七十六章:有力人士第二百九十九章:報功第四百一十七章:好巧呀第四百六十六章:封狼居胥第一百九十三章:邪不壓正第二百零九章:藥引來了第六百二十八章:中了 中了第二百七十五章:宮中亦有真情第四百四十一章:天大的功德第四百零九章:今兒,你有難了第六百零六章:神醫斷喜脈第五百九十一章:聖君在世第七百六十八章:爲國爲民第八百六十四章:皇孫放假了第八百四十九章:要的就是高級第一百一十六章:一門五貢生第一百八十三章:老祖宗們賞飯吃第二百一十章:殺手鐗出世第四百零五章:龍顏大悅第三百八十三章:恩同再造第八百一十八章:黃金時代(第五更,求月票!)第五百八十章:聖旨第二百一十二章:朕餓了第六百章:皇榜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千秋一人第七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五百五十二章:王者歸來第六百八十五章:奉吾皇之命第八百七十四章:德藝雙馨第四百六十八章:天佑大明第四百六十章:龐然巨物第一百七十三章:天賜良機第二百四十二章:大捷第三十六章:賜官第四百零九章:今兒,你有難了第三百九十三章:救人即爲道第五百六十三章:代聖人立言第六百六十四章:真是神物啊第一百三十六章:試探第八百零四章:壽禮第二百五十四章: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三百六十四章:聚財第六百一十四章:何以成大業第二百八十九章:功不可沒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大的人情第四百二十四章:三觀奇正第六十七章:誤交匪類第三百五十一章:苦盡甘來第四百六十章:龐然巨物第五百七十二章:這病 能治第四百三十四章:拜見師祖第十四章:對答如流第一百四十章:太皇太后大怒第二百三十三章: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子殿下的答卷第八百四十九章:要的就是高級第六十六章:祖宗傳下來的第二章:我是敗家子第八百八十二章:天才與白癡的結合體第五百七十一章:祖墳真的冒煙了第六百八十六章:師父好棒棒第二百二十四章:不亦樂乎第七百三十九章:功臣入宮第七百二十七章:陛下駕到第三百八十三章:恩同再造第四百二十五章:征服天堂第八百二十五章:人間渣滓第四百五十章:渾身都是寶第三百六十八章:有滋有味第五百七十四章:非常成功第七百零一章:神兵利器第五百三十六章:大丈夫當如是也第二百二十五章:渾身都是寶第七百二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二百二十二章:功不可沒第七十二章:不幸言中第八百六十九章:大醫凜然第四百一十六章:多才多藝方繼藩第十一章:少爺英明第五百二十章:平天下第二百七十三章:大將之風第二百零六章:聖賢第五百三十二章:太子殿下真是大賢啊第六百八十四章:我很看重你第四百七十八章:第三大神器出世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敢笑黃巢不丈夫第六百五十八章:天大的賞賜第四百四十五章:原來陛下也愛吃魚第七百六十七章:鋒芒畢露第六百七十六章:奇蹟第二百一十章:殺手鐗出世第七百三十四章:回航第一百六十四章:我方繼藩,就服你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三百九十七章:聖旨到第八百零六章:進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