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急報

“稱頌……”

欽使陡然,明白了。

是啊,連遼東這兒都沒看破李隆的狼子野心。

倘若當時,他所帶的聖旨當真送了去朝鮮國,冊封了廢妃伊氏,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啊。

幸好陛下明辯忠奸,使這李隆無所遁形,否則大明天朝上國,豈不成了支持李隆屠戮宗室、大臣、士人,甚至是羞辱聖人的幫兇?

此等事,勢必引發譁然,有傷朝廷的體面。

欽使便道:“彭公說的是,理當報功,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陛下慧眼如炬,偵出李隆狼子野心,我等做臣子的,真是拍馬不及也。”

“不過……朝鮮國該如何處置呢?”

“是啊……”彭誼對此也頗爲頭痛,他是遼東巡撫,這朝鮮國的事,和他也有一定的關係。

想了想,他才道:“現在朝鮮國發生如此慘絕之事,逃至遼東的貴族都希望大明能夠討伐李隆,可朝鮮畢竟還有十萬軍馬,討伐,哪裡有這樣的容易呢。”

“朝鮮是選擇默不作聲,還是選擇討伐不臣,這也不是你我能夠做主的,吾爲遼東巡撫,能做的,就是預先做好一些準備,調集一些軍馬先在邊境,囤積一些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欽使認同地頷首點頭。

現在朝廷確實得犯難了。

這件事不知道還好,一旦知道了,怎麼處理,也成了令人頭痛的事。

討伐,就意味着大動干戈,十幾萬軍馬聚集起來,無數的糧草要從關內調運,到時,一旦開戰,勢必要有數不清的傷亡,朝鮮故然是小國,可北方山路崎嶇,羣山連綿,其實並不好征服。

可不討伐,就坐視這朝鮮國內亂嗎?那麼,那些被殺戮的朝鮮國士人,勢必也會對大明寒心!

而那李隆有恃無恐,只怕更加猖狂,依着這個人的瘋勁,說不準直接脫離大明的藩屬也是未必。

不過……此事似乎和自己無關,眼下,還是報一個喜要緊。

……………………

有司開始徹查東宮僞詔之事。

可士林已是炸開了鍋。

雖說劉健將此事暫時在朝中壓了下來,清流御史們不敢造次了,可這並不代表讀書人肯善罷甘休。

這事竟還和劉傑有關?既然和劉公的兒子有關係,那麼劉公豈會不知?

當朝首輔,居然和東宮聯手僞造聖旨,這是何罪?

反觀方繼藩,心思卻都在他的豬上!他去了西山一趟,快過年了,幾個門生也即將要休沐,方繼藩便懶得不肯動彈了,最重要的是,現在不好出門,每一次出門,都引來讀書人譁然!

你看,這個方繼藩,犯了這麼大的事,三司正在徹查他,這個時候,竟然還敢大搖大擺的拋頭露面,可見此人張狂到了何等地步。

不過不出門,也是一個巨大的麻煩,因爲人家又說,快看這個傢伙,這事他肯定是主謀,否則又豈會惶惶如喪家之犬,竟不敢拋頭露面!可見他杯弓蛇影、風聲鶴唳,因爲畏罪,而不敢出門。

可就在此時,一封自遼東而來的奏報被送到了禮部。

禮部尚書張升最近脾氣不太好。

他是個剛正不阿的人,當初就因爲在成化朝時,彈劾過內閣大學士劉吉等人,遭到過打擊,等到弘治皇帝登基,方纔平步青雲。

對於劉公之子居然牽涉進了僞詔一事,他格外的關注,倘若當真確有其事,這堂堂內閣首輔,豈不和東宮沆瀣一氣?

做大臣,該有風骨啊。

雖然他沒有和御史們去湊熱鬧,也不屑於靠彈劾去沽名釣譽,可心裡卻掩藏着不快。

再者,冊封的事,乃是禮部的事,陛下下旨冊封伊氏爲王太后,這詔書也是禮部頒發。

現在天知道那一份僞詔裡寫着的是什麼,顯然也是奔着伊氏去的。

這令他感到憂心。

“張公,遼東,送來了急報。”一個書吏氣喘吁吁的進來。

張升一愣,遼東……急報……

莫非有消息了?

若是遼東來的,或許……這場是是非非就可以釐清楚了,東宮到底有沒有僞造聖旨,那僞造的內容什麼,劉健之子劉傑是否當真有參與!

想來……就可以水落石出了吧!

張升打起了精神,正要準備看奏報。

外頭卻喧鬧起來,竟是左都御史帶着幾個御史親自來了。

左都御史馬馴至中堂,張升與馬馴二人對視了一眼,馬馴直截了當的道:“今日來此頗爲冒昧,只是朝中命吾徹查東宮僞詔之事,因而特來此,想問一問遼東那兒還有什麼消息嗎?”

急報前腳剛到,這左都御史後腳就來了。

張升也知道馬馴作爲左都御史,現在要徹查此事,壓力甚大,一方面是士林裡破口大罵,說有司害怕劉健,肯定不敢徹查,最終可能無疾而終。

另一方面,馬馴越往深裡查,覺得牽涉的人實是非同小可,茲事體大,現在是左右爲難,哪邊都不討好。

他跑來禮部,就是想等遼東的消息,反正是不是有僞詔,遼東肯定會有消息來的。

張升便道:“剛剛送了來。”

其實張升和馬馴的關係並不壞,不過今日乃是公務,公事公辦。

馬馴頓時精神一震,道:“既如此,該送都察院爲好。”

張升道:“且先看看這急報裡寫了什麼,再做定奪。”

馬馴覺得有理,於是二人打開了奏報。

上奏之人,乃是遼東巡撫。

這就奇了,遼東巡撫居然將奏報送到了禮部來。

想來,這定是和禮部有關。

而能和禮部沾上邊的,肯定是那冊封的事了。

馬馴繼續看下去,只是這越看……卻越是心驚肉跳,臉都綠了。

張升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屏住呼吸,眼珠子都直了。

朝鮮國出事了,出大事了!

尤其是看到李隆居然將供奉聖人的成均館改爲了娼院,張升覺得自己眼前一黑,想死。

他是禮部尚書啊!

這禮哪裡來的,追溯起來,所謂的禮,不就是聖人所倡導出來的嗎?

禮部,禮部,不妨稱之爲聖人部,宣傳教化,負責祭祀,這一切的一切,不都圍繞着聖人的教誨?

現在……那李隆,竟做出了這樣的無恥之事。

濫殺無辜,殺害自己的兄弟和侄子,殺戮無數的學官和讀書人,殺戮大臣,便連僧人也一併殺害,竟還讓宮中的醫女去做娼*,供他玩樂。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令張升的心堵得慌。

他摸着自己的額頭,驟然,他想起了一件可怕的事:“詔書,那一份詔書……”

那一份自禮部送出去的詔書………

那詔書,是他親自看過的,上頭頌揚了廢妃伊氏的功德,同時對於李隆褒獎有加,認爲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所以才冊封其母爲王太后。

這其實也是冊封的慣例,禮部纔不管你一家子是什麼東西呢,可既然要冊封你,當然要說一點好聽的話,說你人品高尚,說你脫離了低級趣味,說你符合禮教的規範纔對。

可問題在於,現在這份奏報,簡直就是對那詔書生生的打臉啊。

幾乎可以想象,那份詔書若是頒佈出去,結果李隆卻喪心病狂至此,整個天下,會何等的震動。

到時,他這禮部尚書,怕要被人恥笑一輩子了。

馬馴也是給嚇壞了,他也是聖人門下,看到成均館成了*院,下意識的猛地打了個寒顫,好不容易壓下憤怒,才收起心神繼續看下去。

“……”

呼……

另一邊,張升卻是長長的鬆了口氣,聖旨居然沒有送出去……

這就好,這就好……

若是冊封的聖旨送了出去,真的沒法做人了。

僞詔……

居然有僞詔的訊息?

馬馴和張升二人大氣不敢出,然後,他們徹底的瘋了。

果然有僞詔,這僞詔也確實是劉健之子送去的,而這僞詔,竟是嚴厲的指責了李隆,說李隆貪得無厭,說伊氏既爲廢妃,你李隆作爲廢妃之子,得以承繼王位,已是上天之德,居然還想生出妄想,實是罪該萬死。

痛快!

罵的痛快!

馬馴和張升二人,方纔本是對李隆咬牙切齒,這等惡行,真是聞所未聞,而如今,這僞詔豈不是罵出了他們想說的話。

此等禽獸,也配得到冊封,大明朝廷沒罵你祖宗十八代便算是恩典了。

在奏報的最後,卻令馬馴和張升臉色古怪起來。

這是報喜的奏疏,大書特書的頌揚了皇帝的聖明,一眼洞穿了李隆的狼子野心云云。

馬馴懵逼了,隨即看向張升,張升也看着馬馴,二人面面相覷。

問題,似乎來了。

這到底算不算僞造呢?

若是承認這是僞造,那豈不是白白罵了一頓?

而真的詔書,該怎麼解釋?整個禮部都是傻子,居然興高采烈的去冊封李隆這樣的人渣。

陛下也是昏聵糊塗,居然冊封了李隆的母親?

可這確實就是僞詔啊。

“張公,這個……你怎麼看?”馬馴心裡很沒底!

他想揭露真相,可真相太可怕了,一旦揭露出來,皇家的體面蕩然無存,禮部難辭其咎,整個大明朝廷都會成爲笑話。

第二十七章:利國利民第五百一十七章:不破樓蘭終不歸第四百三十六章:喜訊第八百一十九章:摧枯拉朽(第一更求月票!)第七百六十七章:鋒芒畢露第五百五十二章:王者歸來第七百六十三章:儒道至理第四百一十章:民貴君輕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喜第六十二章:大功告成第七百二十一章:御駕親征第四百九十七章:女人心海底針第六百八十章:天子門生第五百九十七章:大恩公第八百五十二章:如斯恐怖第六百七十章:我方繼藩脫離了低級趣味第二百四十一章:生與死第三百三十三章:煥然一新第八百七十一章:恩賜第六百七十四章:萬全之策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八十三章:窮爲萬惡之源第一百四十一章:覈驗第十章:校閱第五百七十七章:神醫朱厚照第三百三十章:專治不服第四十章:誠實做人第三十五章:真知灼見第八百四十四章:凌羅者與養蠶人第七百九十五章:龍顏大悅第五百七十七章:神醫朱厚照第四百二十六章:師祖第二百零八章:心病還須心藥醫第三百零九章:臨危一死報君王第四百三十章:亞聖第三百七十五章:峰迴路轉第三百三十六章:陛下,臣子感覺一切良好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三百六十五章:一舉三得第四百三十九章:我的恩師方繼藩第五百九十一章:聖君在世第四百五十一章:高風亮節第五百四十九章:吾皇聖德第七百五十八章:獻藥第六百九十三章:大喜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一百七十章:閱卷第三百三十五章:一鳴驚人第五百五十五章:敢作敢當方繼藩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二百八十六章:小兒破賊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八百零九章:霸氣外露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仁義之師第三百二十七章:貴客上門第三百五十七章:不見棺材不掉淚第七十九章:助人爲快樂之本第五百八十八章:大捷了第六百六十七章:滿朝稱頌第二百五十七章:聖心獨斷第一百二十七章:聖人出世第二百四十四章:開掛的南和伯第二百五十六章:宮裡傳召第八百三十一章:天子腳下 朗朗乾坤第四百五十四章:大功告成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子威武第四百九十三章:大功於朝第一百八十二章:殿下聖明第六百一十一章:天作之合第六百九十三章:大喜第三百一十四章:一言而斷第三百七十九章:英烈第六百三十四章:純潔的太子第四百二十一章:實踐出真知第四百七十九章:平西候進獻大禮第六百三十四章:神物的誕生第十七章:欽點第四百一十五章:太子長大了第六百零一章:大三元第三十三章:帝心難測第二百六十章:民以食爲天第七百四十一章:天亡我也第五百二十七章:我方繼藩 有礦第六百五十三章:後繼有人第七章:上達天聽第三百一十章:聖人之心第一百一十三章:另請高明第二百四十章:將軍百戰死第一百四十九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二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百五十六章:宮裡傳召第六十九章:何不食肉糜第四十四章:尚方寶劍第五百一十五章:斬殺賊酋方繼藩第四百八十五章:除倭第一百三十二章:漂亮的公主殿下第八百七十七章:真的狠哪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千秋一人第三百八十四章:大才第五百三十一章:龍顏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