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bookmark

偉大的頭腦,總是不謀而合。

不只是劉健如此的想,便是李東陽,竟也覺得陛下這句話,實是痛快。

蕭敬手持着奏疏,繼續念道:“營地所在,雞犬相聞,災民匯聚,安居樂業,此盡因殿下恩惠也。”

“……”

這一句話,似乎有點誇張了。

不是弘治皇帝不相信,而是……大災過後,你居然來個桃花源記的寫法?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啊。

倒好像是,那地崩之後,整個靈丘縣的百姓,非但沒有混亂,反而還過上了舒坦的日子了。

此時,又聽蕭敬接着念道:“方繼藩與西山書院師生人等,與民同苦,尤以殿下爲甚,爲修築河堤,親扛大石,軍民百姓見殿下如此,無不欽佩,盛讚殿下,對太子殿下,敬若神明。”

到了現在,弘治皇帝的臉色,有些古怪起來了。

自己的兒子,別的或許不出挑,可是親力親爲的事,他倒是略知一些的,好像就這一點算是最大的優點了吧。

弘治皇帝的氣消了一些,心裡不由想,雖是個糊塗蟲,卻還總算有點兒用的。

“殿下修河堤、防瘟疫,與民同苦,與民同樂,百姓無不仰賴其恩,人人稱頌其德,臣駐三日,所見所聞,甚爲感慨,今陛下只一子,社稷仰賴儲君,儲君賢,則天下可定,臣以爲,太子年少,偶有疏失之處。其教授生員,可稱之爲明,知民疾苦,可謂之賢,太子賢明。陛下得太子,何喜如之,雖周文王得子武王也。書不云乎,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

弘治皇帝震驚了。

他忍不住與劉健等人對視了一眼。

這篇奏疏,實在太過了,說太子賢明倒也罷了,卻還將弘治皇帝比作了周文王!

關於這一點,弘治皇帝雖覺得自己有缺陷,可若是跟周文王比,都還是差了那麼點兒,總還有點靠譜的。

可謝遷竟將太子比作了周武王,這周武王是何等的功業,在史上那也是一代賢主,現在謝遷竟如此吹捧太子?這太子,不惹事就好了,還指望他做周武王?

當然,真正值得商榷的是最後一句,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本來這一句中的一人,特指着是皇帝,此句出自《尚書》,原意爲,天子若是有善,天下百姓便可以共享其利,則可以獲得長久的安寧,於是,天下軍民,便有好日子過了。

可在這裡,這一人有慶的一人,顯然指的是太子。

意思是,現在太子賢明,將來百姓們可以得到依靠了。

往往讀書人用典,是絕不會出錯的,何況是宰輔向天子的進言奏疏,一般沒有人會隨便用一人有慶這個典故,因爲若非是特別賢明的人,否則用了,就難免有馬屁拍的過猛的感覺,可是歷來忠直敢言的謝遷,居然用上了這個典故來形容太子……

弘治皇帝看了一眼劉健,眼中顯出着一種可以讀作爲匪夷所思的味道。

劉健沉默了片刻道:“謝公此人,絕不會無的放矢,老臣以爲,謝公有此感慨,絕不是空穴來風。殿下……或許在靈丘縣……”

“是嗎?”

劉健如此一番說辭,令弘治皇帝的心情一下子舒暢了。

當今的風氣,早不似明初了,大臣們最愛揭宮中的短,雖然他們會很敷衍的說幾句聖明之類的話,可敢於說出一人有慶這樣的典故,卻是極罕見的!

畢竟成化朝的時候,內閣大學士萬安、劉吉人等,因爲只知道溜鬚拍馬,已被人譏諷爲‘紙糊三閣老’,以至於新君登基,這三人的名聲臭不可聞,便立即讓他們致仕還鄉,而到了現在,不但這三人在千秋史筆上被視作了笑柄,便是他們的子孫,亦是擡不起頭來,被人各種譏諷。

天下的讀書人,但凡提及這三人,無不帶着戲虐之色,各種諷刺他們的故事層出不窮,有了這個前車之鑑,誰還敢學他們?

弘治皇帝終於露出了舒心的笑容,道:“太子這個人,太魯莽,可是朕知道他的心裡頭,還是曉得一些事的。”

劉健和李東陽對視了一眼,有了謝遷的背書,他們突然覺得,似乎太子殿下也並非那樣壞了。

也不知那靈丘縣到底發生了什麼,這奏疏裡說的也是籠統,語焉不詳,可是使謝公的態度來了個大轉彎,他們便也頷首點頭道:“是啊,太子殿下還是……不錯的。”

弘治皇帝看了一眼蕭敬。

蕭敬忙是一副疲憊不堪的樣子。

這令弘治皇帝有些心疼,因爲自己的兒子如此,所以才讓這蕭敬一大把年紀跑前跑後,想來得到了消息之後,這一路的來送奏報,定是累壞了吧。

弘治皇帝吁了口氣道:“蕭伴伴,你辛苦了。”

蕭敬眼眶通紅,道:“此前太子殿下不知所蹤,奴婢和陛下一樣,都是憂心如焚,猶如萬箭穿心哪,奴婢得了奏報,念着陛下在宮中寢食難安,如此重要的奏報,又不敢假手於人,奴婢便星夜兼程,一路趕來,只願意陛下能立即得到太子殿下的音訊。”

弘治皇帝又是唏噓,蕭伴伴這個人,還是太實在啊。

可細細一想,他這麼多年來跟着自己,感情深厚,如此做,也是理所當然。

“你與英國公駐紮在靈丘縣時,還得到了什麼消息?”

“奴婢只知太子殿下平安,因而放下了懸着的心,英國公在確定廠衛的探子、細作進入了災區,沒有尋覓到賊蹤之後,便也放寬了心,派人駐在外圍警戒。”

弘治皇帝聽了蕭敬的奏報,一顆心總算是徹底的懸下來了,有了謝遷的奏疏,再加上蕭敬的印證,這樣看來,太子根本沒有絲毫的危險,至於他在裡頭折騰什麼,管他呢,只要人安全,他愛折騰,就折騰去吧。

何況……不是還有一句‘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嗎?

這是大好事啊。

自己就這麼個兒子,這歷朝歷代的天子們怎麼想,那是他們的事,別人防備着東宮,唯獨自己從不防備,這不只是因爲自己只有這麼一個兒子,而是源於自己的童年的經歷!

他是將朱厚照,視若自己生命中的絕大部分。

太子若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百姓們當真可以仰賴他。

這……豈不正是自己平生所願嗎?

弘治皇帝心情大好,哈哈一笑道:“這個小子打小就頑皮,話多,事兒也多,可朕知道,他性子裡也是有寬厚的一面。不過……還得得再敲打一下,他畢竟是太子,就該是有太子的樣子,以後得讓人將他盯死了,再不可教他如此胡作非爲。”

劉健等人,其實心裡還是有着後怕呢。

不過更多的,卻還在琢磨着謝公爲何用這個典故!

劉健笑吟吟的道:“是,陛下聖明。”

弘治皇帝擺擺手道:“那謝卿家,可從來沒有對朕說過一人有慶的話,想不到竟對太子說了,這份奏報,傳抄明日的邸報吧,太子不知所蹤,朝野內外,沸沸揚揚,少主不見蹤影,難免使天下議論洶洶,現在既然有了消息,也該安一安他們的心了。”

“……”劉健有點懵逼。

心裡不由的想,老謝啊老謝,你可想過你寫出這麼一份奏報來會是怎樣的效果嗎?這下子,你可在風口浪尖上了。

而陛下雖說是想用這份奏報來平息當下的言論。

卻頗有幾分炫耀的心裡。

擔心了這麼多日子,等來了一個一人有慶,雖還覺得後怕,似乎也不太虧。

弘治皇帝是個真心愛護百姓的人,卻也是個很在乎名聲的人,他愛惜自己的羽毛,自然也就會愛惜太子的羽毛。

他希望天下人看待太子時,是帶着敬仰的。

既然弘治皇帝如此吩咐了,劉健也只好道:“遵旨。”

弘治皇帝點頭道:“好了,卿等退下吧,朕有事。”

這句所謂的有事,便是要去坤寧宮。

畢竟這麼多日子,張皇后是瞞不住的,太皇太后那兒倒還能敷衍過去。

這張皇后很是擔心,而弘治皇帝卻一直都在安慰她,告訴她身邊有這麼多西山書院的生員,又有方繼藩,方繼藩這個人,還靠不住嗎?

當然,弘治皇帝心裡是忍不住想罵,壞就壞在這個方繼藩的身上,就是這個傢伙跑了,太子纔是受了啓發,也就跟着跑了,果然是兩隻臭蟲在一起,臭味相投啊。

可張皇后,竟真有點兒信了弘治皇帝的鬼話,雖還是不免焦灼和憂慮,倒也不至尋死覓活。

現在終於有了確切的消息,弘治皇帝便覺得趕緊送去,親自告知纔是。

捏着這一份奏報,弘治皇帝心裡百感交集,他也不知到底是該罵這個兒子混賬呢,還是誇這個傢伙有了長進。

在這複雜的心思之下,他匆匆趕到了坤寧宮!

下了步攆,有宦官要趕緊進去通報,弘治皇帝則是擺擺手,朝他搖搖頭。

接着便大步流星的往裡走,不過今兒這走起路來,顯然比平日要虎虎生威了很多。

第七百四十三章:建功封土第二百八十八章:峰迴路轉第八百四十一章: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四百六十二章:壯士十年歸第七百四十六章:二狗子的妖孽人生第三百三十九章:同甘苦,共患難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大的人情第六百七十章:我方繼藩脫離了低級趣味第一百八十五張:祈雨第五百六十七章:人定勝天第三百八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八百七十章:光宗耀祖第八百七十二章:皇家保育院第八百五十六章:逆天的才能第一百五十五章:既爲自己,也爲蒼生第八百零七章:長生無極第二百一十章:殺手鐗出世第四百五十六章:海上巨利第四百八十五章:除倭第一百六十六章:吾皇聖明第七百三十八章:你是什麼東西?第七百四十三章:建功封土第五百六十九章:走你的路,讓你無路可走第八百二十五章:人間渣滓第六百四十八章:恩師 你還好嘛第六百一十九章:鄉親們 要發大財了第八百七十九章:橫空出世第三百七十五章:峰迴路轉第八百二十五章:人間渣滓第四百七十三章:小徐啊,你變壞了第八百五十一章:就是如此強大第四百九十五章:勞苦功高第六百六十九章:陛下真大方啊第八百三十一章:天子腳下 朗朗乾坤第二十一章:聖旨到第四百七十六章:有力人士第九十二章:學海無涯苦作舟第六百二十三章:十萬火急的奏報第一百五十九章:太皇太后美滋滋第三百四十四章:天塌下來了第二百六十八章:人才啊第五百八十一章:朱厚照誤入白虎堂第七百五十四章:母子平安第六十八章:什麼都懂第七百三十六章:喜報第一百一十三章:另請高明第四百三十五章:以德服人第二百三十六章:破賊第一章:不要放棄治療第五百四十九章:吾皇聖德第八百七十二章:皇家保育院第三百零八章:天下之福第七百三十章:回家第四百五十八章:恭喜第四百六十四章:徐經回來了第一百三十四章:鐵血真漢子第七百六十章:卿真是百年難一遇啊第八百四十三章:定軍山第四百八十章:龍顏大悅第五百六十二章:聖意第二百七十四章:大智大勇第五百八十四章:獻寶第六百三十四章:神物的誕生第八章:哥要一飛沖天第四百五十章:渾身都是寶第六十一章:上天的恩賜第六百零二章:好爽啊第九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六百九十一章:壓倒式的完勝第四百六十四章:徐經回來了第二百八十一章:胸懷天下第六十章:殿前奏對第二百八十章:夜入後宮第四百九十章:一網打盡第八百四十二章:誠實可靠小郎君第四百一十六章:多才多藝方繼藩第七百一十五章:擒賊先擒王第六百八十四章:我很看重你第六百零三章:營變第二百一十九章:喜從天降第八百四十章:漲價了第四百六十七章:老虎發威第五百四十六章:我們贏了第一百三十七章:將計就計第八百一十三章:富麗堂皇第八百二十三章:廷議第一百六十九章:頭等大事第二百八十一章:胸懷天下第八百六十一章:不愧爲聖人第一百九十六章:就是這麼猖狂第四百一十五章:太子長大了第七百八十五章:我朱厚照回來了第四百六十二章:壯士十年歸第八百零三章:不幸言中第七百零九章: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第六百三十四章:神物的誕生第八百零三章:不幸言中第四十四章:尚方寶劍第六十一章:上天的恩賜第六百七十五章: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