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用之於民

劉瑾翹着腿,不過因爲肥胖的緣故,所以哪怕是翹腿,也是吃力。

他端起茶盞,呷了口茶。

劉吉又道:“公公,還有一事……現在縣衙裡,已要求公開要求所有隱戶和隱田繳納稅賦了,歐陽侍學,採用的,乃是一條鞭法,且需攤丁入畝,現在……士紳們,怨聲載道呢,就說那個楊家,折算下來,他家每年的賦稅,折銀是九百多兩,楊家人怨氣很大,其他人,也差不多……”

楊家的地很多。

而根據朝中王守仁等人進行的稅制章程之中,便是想在定興縣開一條鞭和攤丁入畝的先河。

這一條鞭法,之所以叫一條鞭,其本質就在於合併賦役,將田賦和各種名目的徭役合併一起徵收,同時將部分丁役負擔攤入田畝。將過去按戶、丁出辦徭役,改爲據丁數和田糧攤派;賦役負擔除政府需要徵收米麥以外的,一律折收銀兩;農民及各種負擔力役戶可以出錢代役,力役由官府僱人承應;賦役徵收由地方官吏直接辦理,廢除了原來通過糧長、里長辦理徵解賦役的“民收民解”制,改爲“官收官解”制。

所謂的一條鞭,本質就是簡化流程,同時收回士紳們的權利。

原先的時候,百姓們的賦稅有田稅,也要一定的人頭稅,同時,還需攤派徭役,既要交一丁點的稅錢,還需交糧賦,到了農閒的時候,甚至還需你去服徭役。

因爲稅賦複雜,而且執行起來,也繁瑣,官府根本無從直接進行管理。

最後,往往採取的是‘民收民解’。也就是說,怎麼徵收,官府不管,可我需要我那一份,你這個村子,得按時將官府需要的徭役人口、糧食送到官府來,屬於‘地方自治’。

可這種所謂的‘民’收‘民’解,實際上,就等於將收稅的權力,送到了士紳們的手裡。

這就可怕了,家裡地最多的就是士紳,幫助官府收稅的還是士紳,來猜一猜,最後這稅會收到誰的頭上?

可現在不一樣,直接用一條鞭,也即是將所有的稅收,統一起來,大家只收一種稅,全部折銀錢奉上,因爲稅制簡單了,所以,可要直接讓縣衙的戶房稅吏前去徵收,直接將士紳丟到一邊。

再加上,士紳的地多,自然丁口也多,所以,士紳的稅賦,繳納自然要多於尋常的百姓。

劉瑾眯着眼:“除了楊家,還有什麼人?”

“正在打探,聽說,有人想盡辦法,在託人,想要告御狀呢。”

劉瑾嘿嘿冷笑:“告御狀?他們也配?”

劉吉笑嘻嘻的道:“歐陽侍學,倒是好氣魄,不過,現在算是將士紳們得罪死了,兒子還聽說了,現在坊間,有許多的歌謠,都是暗諷歐陽侍學乃是酷吏。縣裡的縣丞和主簿兩位,也嗅到了什麼不對,都稱病了,縣裡的事,都不理……”

劉瑾笑嘻嘻的道:“這些的滑頭。”

劉吉也跟着笑起來:“更有意思的……是聽說,今年縣裡,預收的稅銀,將至十一萬兩,這癱下去,相當於兩戶人家,就是一兩銀子哪,當然,有銀子的,還是那些大戶。所以,不只是士紳要繳納稅賦,商稅也自實物稅,改徵爲銀稅……”

大明是收商稅的,用的乃是十抽一之法,比如你商賈運來了十車布匹,有一車,得納入官庫。

可現在,也統統的折銀了。

劉瑾心裡說,十一萬兩,等於是所有的糧食、實物、徭役,統統取消,現在全部收銀子。

從前的時候,要收銀子很不方便,畢竟,市面上的銀子並不多,可現在不同,最近市面上的銀子流通的太快了。

“這歐陽侍學……現在……”

“這不關你的事,你只需繼續打探就是,那些暗中不滿,想要勾結朝中大臣的人,要尤其注意。”

“是是是。”劉吉笑開了花:“兒子一定盡心竭力,爹,兒子兩日不見您了,心裡想的很,所以今兒來見,才囉嗦了一些,爹您別生氣。”

劉瑾朝上翻白眼。

他不喜歡搶着叫人做爹的人。

畢竟,同行是冤家。

“滾!”

………………

縣衙。

歐陽志伏在案牘上書寫。

稅收的任務很重。

近來已有很多人來哭窮了。

好在歐陽志早將這些士紳和商戶的底細摸透了,毫不猶豫揭穿他們。

似歐陽志這樣的人,對於整個定興縣而言,確實是很令人討厭的。

就在數日之前,徵收的工作已經開始,採取的乃是強制徵收,稅吏將所需繳納的稅賦先寫在帖子上,送到各家各府去,讓他們預備好銀子,幾日之後,再登門,有的人家,還算老實,不敢造次,卻也有的,鬧的很不愉快,雞飛狗跳。

歐陽志派人將一個監生押了來,此人因爲抗稅,直接命人打了二十板子,那姓嚴的監生,頓時被打的屁股開花,皮開肉綻。

可這一發狠,倒是讓士紳們雖暫時老實起來,可縣裡的佐官們,卻嚇壞了,他們自覺地跟着這位縣尊一條道走到黑,遲早要是要鬧出大事的。

他們既不願成爲衆矢之的,又不敢開罪這位朝廷委派下來的侍讀學士,所以,他們只好病了,病的很重。

以至於整個縣衙裡,唯一堂堂正正的官,只有歐陽志。

歐陽志懶得理他們,既然如此,那麼就自己一個人挑起大梁來。

他需管理訴訟,管理稅賦,管理縣學的修葺,管理……這數不清,卻無數你永遠想不到的各種陳芝麻爛穀子的事。

歐陽志現在一日,只睡兩個半時辰,盯着每一個環節。

至於爲什麼要這樣做?這等思考,卻是王守仁這些人愛做的事,歐陽志不想這些,他只知道,恩師交代的事,做好。

他起身,預備要去縣裡的一處河堤上巡視,卻發現,自己的靴子磨破了,便低頭,想要檢視一下靴子,這時,卻有氣喘吁吁的文吏來:“縣尊,縣尊,鎮國府,又來公文了。”

歐陽志一聽,再沒有猶豫,忙是接過了公文,打開一看。

明顯,這是恩師的筆跡。

借貸……修路……

呼……

歐陽志坐回了原位:“升堂,召諸官吏,以及地方士紳……本官有事要宣告。”

“是。”

來的人不多。

大多數人都病了。

反正一個官都沒有來,六房的司吏,卻都來齊了,經過整頓,這些吏們倒都老實起來,誰也不敢欺瞞歐陽志。

至於士紳,也只來了寥寥幾人,還有幾個本地的舉人,其他的,如本縣的一些大族,如劉家、楊家……蔣家,一個都沒蹤影。

歐陽志手捏着公文,也沒有理會太大,卻是正色道:“本官徵取稅賦,按理而言,可預期徵收紋銀十一萬三千五百二十二兩,年底之前,哪怕是一個銅子都不可少。其中半數,需上繳國庫,剩餘的五萬六千餘糧,則用來僱傭勞力,修路鋪橋,修葺河堤等等之用。”

衆人只默不作聲。

歐陽志道:“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纔是稅賦之根本。爾等對本官,定有抱怨,只認爲本官只知取,而不知用,今定興縣,乃示範縣……這徵收的現銀,也自當用一用了,本官決定了,將在本縣,開闢一條道路,直達京師新城……而今,定興縣固然有官道,可這官道,早就泥濘難行,如此,怎麼給百姓提供便利?”

“修路……”一個舉人忍不住站起來,行禮:“縣尊,修什麼路,官道想來夠用了。”

歐陽志沉默片刻:“乃最時興的混凝土瀝青路。”

“……”所有人面面相覷。

在座之人,是多少有些見識的人,這瀝青路,他們略有耳聞……

“不知縣尊,要修此路,所費幾何?”

歐陽志面上沒有表情。

也沒有做聲。

這令許多人心裡打鼓,他們最怕的就是這位縣尊如此有城府的樣子,太可怕了。

歐陽志方道:“已折算過,需紋銀二十二萬兩。”

一下子,縣衙裡幾乎炸了。

二十二萬兩啊,這是天文數字。

歐陽志繼續道:“此路,在原有的官道上,進行修建,是以不需另行徵募土地,道路的規劃,西山建業會委派匠人來,除西山建業委派匠人之外,所需的勞力,也可在本縣僱傭……此路,不過七十餘里,二十二萬兩,想來夠了。”

可衙堂裡,卻是沸騰起來。

有人道:“縣裡這點稅銀,夠嗎?縣尊啊……這……這……”

歐陽志道:“當然是不夠,除繳納國庫的銀子之外,縣裡還需留着一些銀子,以備不時之需,能動用的,不過是一年三四萬兩而已,不過,卻也夠了……”他揚了揚手中的公文:“西山錢莊,已經答應縣裡向其借貸二十萬兩,充作修路之用,而縣裡,借貸十年,每年還貸三萬兩,十年之後,便可還清……”

借貸……

民脂民膏……你拿去這樣的折騰……

許多士紳,幾乎要昏厥過去。

有人臉色,更是鐵青。

第三十一章:放榜第八百三十八章:知恥而後勇第四百三十二章:方氏物理辯論法第七百一十二章:手術完畢第三百四十一章:壯志凌雲第四百零八章:父子深情第六百四十二章:我方繼藩不服第三百三十九章:同甘苦,共患難第六百六十四章:真是神物啊第七十四章:功在社稷第五百七十二章:這病 能治第四百一十六章:多才多藝方繼藩第三百五十八章: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三百二十三章:敕命第四百零二章:本宮來教你們救災第三百三十四章:君憂臣辱,民困仕辱第七十四章:功在社稷第四百七十四章:御前獻禮第六百八十九章:那一箭的風情第八百五十五章:有良心的人第五十六章:天下英雄唯孤與卿第四十四章:尚方寶劍第四百三十章:亞聖第五百零五章:我們回來了第五十九章:烏鴉嘴第八百六十八章:報親恩第三百四十五章:不幸又言中了第二百二十四章:不亦樂乎第六百三十四章:神物的誕生第六百六十七章:滿朝稱頌第三百八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二百一十一章:扶朕起來第七百零四章:長治久安第三百七十六章:算無遺策第五百九十六章:聖王出世第八百七十六章:人狠話不多第五百三十九章:儲君之怒第三百五十六章:甲子士禍第二百九十九章:報功第六百九十六章:漢道昌第四百二十四章:三觀奇正第一百六十四章:我方繼藩,就服你第八百五十七章:幹一票大的第七百八十一章:破賊第四百八十二章:迎頭痛擊第七百四十五章:我們不一樣第三百三十六章:陛下,臣子感覺一切良好第六百零九章:報喜第五百零一章:營救成功第三百三十九章:同甘苦,共患難第六百八十二章:神箭手第六百零三章:營變第六百六十六章:發現金脈第三百零四章:幹得漂亮第一百四十四章:入宮祝壽第四百一十章:民貴君輕第四百八十五章:除倭第一百一十章:你又秋後算賬第六百五十六章:母子平安第八百四十二章:誠實可靠小郎君第四百六十七章:老虎發威第六百五十四章:天降龍孫第五十章:奇蹟第七百三十章:回家第五十九章:烏鴉嘴第一百六十五章:旗開得勝第六百二十二章:神藥除災第四百五十二章:虎狼之師第十五章:龍種第五百六十六章:今科之後 還有誰第三百六十三章:建功立業第七百六十一章:帝心難測第一百一十二章:恩旨第三百八十一章:文武雙全第四百一十五章:太子長大了第五百五十一章:壞人心術楊廷和第八百零九章:霸氣外露第六百章:皇榜第四百八十章:龍顏大悅第二百零六章:聖賢第二百五十四章: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八十章:名師出高徒第一百八十一章:功臣第二百六十章:民以食爲天第六百五十七章:陛下有旨第一百五十章:將這兒給本少爺拆了第六百五十二章:皇孫第五百一十一章:耀武揚威第三百七十三章:日進斗金第三百九十三章:救人即爲道第二百二十三章:面聖第五百零五章:我們回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君憂臣辱,民困仕辱第七章:上達天聽第七百三十一章:食邑萬戶第五百五十九章:君憂臣辱之時第八百六十章:大豐收第二百五十四章: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六百八十八章:生死勿論第四百零五章:龍顏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