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 -1718

1717 1718

對高迎祥而言,更是如此。

老婆跑了,再找一個就是,十幾萬大軍都跑光了,就只能鑽山溝了。

所以高闖王毅然決定,跑進鄖陽山區。

兩年前,就是在那裡,被打得只剩半條命的高迎祥撿了條命,東山再起。

盧象升聞訊,立刻找到祖寬和祖大樂,吩咐他們,立即率軍出發,追擊高迎祥。

祖寬回答:不幹。

盧象升無語。

之所以無語,因爲他們從來就沒幹過。

關寧鐵騎

很久以前,我以爲所謂戰爭,大都是你死我活,上了戰場,管你七大姑八大姨,都往死裡打,特別是明末,但凡開打,就當不共戴天,不共戴地,不共戴地球,打死了算。

後研讀歷史多年,方纔知道,以上皆爲忽悠是也。

按史料的說法,當時的作戰場景大致如下:

比如一支官軍跟民軍相遇,先不動手,喊話,喊來喊去,就開始聊天,聊得差不多,民軍就開始丟東西,比如牲口,糧食等等,然後就退,等退得差不多了,官軍就上前,撿東西,撿得差不多,就回家睡覺,然後打個報告給朝廷,說殲敵多少多少,請求賞賜云云。

應該肯定的是,在當時,有這種行爲的官軍,是佔絕大多數,認認真真打仗的,只佔極少數,所謂“拋生口,棄輜重,即縱之去”。

現象也好理解,當時鬧事的,大都是西北一帶人,而當兵的,也大都是關中人。雙方語言相通,說起來都是老鄉,反正給政府幹活,政府也不發工資(欠餉),即使發了工資,都沒必要玩命,這麼打仗,非但能領工資,還能撈點外快,最後回去了還能領賞,非常有利於創收。在史料中,這種戰鬥方式有個專用名詞:打活仗。

因爲活仗好打,且經濟效益豐富,所以大家都喜歡打,打來打去,敵人越打越多,局勢越來越惡化,直到關寧鐵騎的到來。

其實關寧鐵騎的人數沒多少,我算了一下,入關作戰的加起來,也就五千來人,盧象升、洪承疇手下最能打的,基本就是這些人,最厲害的幾位頭領,都是被他們打下去的。

之所以能打,有兩個原因,首先,這幫人在遼東作戰,戰鬥經驗豐富,而且裝備很好,每人均配有三眼火銃,且擅長使用突襲戰術,衝入敵陣,勢不可擋。

而第二個原因,相當地搞笑,卻又相當地真實。

我說過,每次打仗時,民軍都要喊話,所謂喊話,無非就是談條件,我給你多少錢,你就放我走,談妥了就撤,談不妥再打。

但每次遇到關寧鐵騎,喊話都是沒用的,經常是話沒喊完,就衝過來了,完全不受收買,忠於職守。

我此前曾以爲,如此盡忠職守,是因爲他們很有職業道德,後來看的書多了才明白,這是個誤會。套用史料上的話,是“邊軍無通言語,逢賊即殺”,意思是,遼東軍聽不懂西北方言,喊話也聽不懂,所以見了就砍。

所以我一直認爲,多學點語言,是會用得着的。

高迎祥就是吃了語言的虧,估計是屢次喊話沒成,也沒機會表達自己的誠意,所以被人窮追猛打了幾個月,也沒接上頭。

在衆多的民軍中,高迎祥的部隊,算是戰鬥力最強的,手下騎兵,每人兩匹馬,身穿重甲,也算是山寨版的關寧鐵騎。雖說戰鬥力還是差點,但山寨版有山寨版的優勢,比如……鑽山溝。

高迎祥鑽了鄖陽山區,祖寬是不鑽的,因爲他的部隊,大部都是騎兵,且待遇優厚,工資高,要讓他們爬山,實在太過困難,盧象升協調了一個多月,也沒辦法。

照這個搞法,估計過幾個月,闖王同志帶着山寨鐵騎出來鬧騰,也就是個時間問題。

在這最爲危急的時刻,更危急的事情發生了。

崇禎九年(1636)四月,當盧象升同志正在費盡口水勸人進山時,遼東的皇太極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建國。

皇太極建都於瀋陽,定國號爲清,定年號爲崇德。

這一舉動表明,皇太極同志正式單飛,另立分店,準備單幹。

通常來講,新店開張,隔壁左右都要送點花圈花籃之類的賀禮,很明顯,明朝沒有這個打算,也沒這個預算。

不要緊,不送,就自己去搶。

崇禎九年(1636)六月,清軍發起進攻。

這次進攻的規模很大,人數有十萬人,統兵將領是當時清軍第一猛將阿濟格,此人擅長騎兵突擊,非常勇猛。

難得的是,他不但勇猛,腦子也很好用,關寧防線他是不去碰的,此次進關,他選擇的路線,是喜峰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