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1 0270
寧王朱權也是個明白人,他知道所謂中分天下的諾言純屬虛構,且從無雷同,中分他的腦袋倒是很有可能的,於是他很務實的向朱棣提出,北方我不想去了,也不想掌握兵權,希望你能夠把我封到蘇州,過兩天舒服日子。
朱棣的回答是不行。
那就去錢塘一帶吧,那裡也不錯。
還是不行,朱棣再次向他承諾:除了這兩個地方,全國任你挑!
寧王朱權苦笑道:";還敢再挑麼,你看着辦吧。";
於是,朱權被封到了南昌,這是朱棣爲他精心挑選的地方。而被強行發配的朱權的心情想來是不會愉快的,一向爭強好勝的他居然被人狠狠地魚肉了一番,他是絕不會心服的,這種情緒就如同一顆毒芽,在他的心中不斷生長,並傳給了他的子孫。
報復的機會終究是會到來的
永樂四年(1406)五月,削去齊王爵位和官屬,八月,廢其爲庶人。
永樂六年(1408),削去岷王官屬及護衛。
永樂十年(1412),削去遼王官屬及護衛。
永樂十九年(1421),削去周王護衛
於是,建文帝沒有解決的問題終於由他的叔叔朱棣代爲解決了。削藩這件建文帝時期第一大事居然是由藩王朱棣最終辦成的,這真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完成這些善後事宜之後,朱棣終於可以把精力放在處理國家大事上了,事實證明,他確實具備一個優秀皇帝的素質,而我們也將把歷史上明君繼位後乾的那些恢復生產,勤於政事之類的套話放到他的身上。又是一片歌舞昇平、太平盛世。
這樣看來,下面的敘述應該是極其乏味的。
可惜朱棣並不是一個普通的英明皇帝,他的故事遠比那些太平天子要曲折、神秘得多,因爲在他的身上,始終環繞着兩個疑團,這兩個疑團困擾了後人數百年之久,下面我們將對這些謎團進行自己的探究,以期找出真相。
母子不相認
《永樂實錄》記載:高皇后(馬皇后)生五子,長懿文太子標……次上(朱棣),次周王肅。這就是正史的記載,從中可以看出,朱棣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第四個兒子。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棣在戰火中出生,他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這並沒有錯,但那個經歷痛苦的分娩,給予他生命、並撫育他長大的母親卻並不是馬皇后,那個帶着幸福的笑容看着他出生的女人早已經被歷史湮沒。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三章
章節字數:3542更新時間:07-02-2216:13
事實上經過歷史學家幾百年的探究,到如今,我們也並不知道這位母親的真實姓名,甚至她的真實身份也存在着爭議。這些謎是人爲造成的。因爲有人不希望這位母親暴露身份,不承認他有一個叫朱棣的兒子。
這個隱瞞真相的人正是朱棣自己。
因爲朱棣是皇帝,而且是搶奪侄子皇位的皇帝,所以他必須是馬皇后的兒子,因爲只有這樣,他纔是嫡出,纔有足夠的資本去繼承皇位。
他絕不能是一個身份低賤妃子的兒子,絕對不能!
正是由於這些政治原因,這位母親被剝奪了擁有兒子的權利,她永遠也不能如同其他母親一樣,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子女成長,並在他們長成後自豪的對周圍的人說:";看,那就是我的兒子!";
在所有的官方史書中,她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妃子,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值得驕傲的子女,平凡的活着,然後平凡的死去。
雖然朱棣反覆修改了史書,並消滅了許多證據,但歷史無法掩蓋這句話實在是很有道理的,破綻是存在的,而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它就存在於官方史書中。
第一個破綻在明史《黃子澄傳》中,其中記載:";子澄曰:周王,燕王之母弟。";從這句話,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瞭解到一個事實,那就是燕王朱棣和周王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可能有人會認爲這是句廢話,因爲《永樂實錄》中也記載了他們兩個是同母兄弟,但問題在於,他們的母親是誰?
於是下面我們將引出第二個破綻,《太祖成穆孫貴妃傳》中,有記載如下:";洪武七年九月薨,年三十有二。帝以妃無子,命周王肅行慈母服三年。";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貴妃死後,由於沒有兒子,所以指派周王爲貴妃服三年,但關鍵的一句話在後面:";庶子爲生母服三年,衆子爲庶母期,自妃始。";
";庶子爲生母服三年!";看清楚這句話,關鍵就在這裡。正是因爲周王是庶子,他才能認庶母爲慈母,併爲之服三年。再引入我們之前燕王和周王是兄弟的條件,大家對朱棣的身份就應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了。
如果有人不明白,我可以用更爲簡單明瞭的方式來描述這個推論過程。
條件A.周王和燕王是同母兄弟
條件B.周王是庶子
得出結論C.燕王是庶子。
這是正式史書上的記載,至於野史那更是數不勝數,由於這是一個極爲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不引用野史,但另有一本應屬官方史料記載的《南京太常寺志》曾記載朱棣母親的真實身份——貢(左有石旁)妃。
這裡我們先說一下太常寺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太常寺屬於禮儀機關,主要負責祭祀、禮樂之事,凡是冊立、測風、冠婚、征討等事情都要在事先由該機關組織實施禮儀,所以它的記載是最準確的,按說有了太常寺的記載,這件事情就沒有什麼可爭論的了,但好事多磨,又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此書已經失傳了
可能看到這裡,有人就要罵我了,說了這麼多,結果是空口說白話,不是逗人玩嗎?
實在抱歉,因爲這書也不是我弄丟的,即使你找遍所有的圖書館,也是找不到這本書的,但是不要着急,因爲雖然本人也沒有看過這本書,古人卻是看過的,並在自己的書中留下了記錄。如《國史異考》、《三垣筆記》中都記載過,《南京太常寺志》中確實寫明,朱棣的母親是貢(左有石旁)妃,而孝陵神位的擺佈爲左一位李淑妃,生太子朱標、秦王、晉王,右一位貢(左有石旁)妃,生成祖朱棣。
要知道,在古代,神位的排序可不是按照姓氏筆排列,是嚴格按照身份來擺列的。
而《三垣筆記》更是指出,錢謙益(明末大學問家,後投降清朝)曾於1645年元旦拜謁明孝陵,發現孝陵神位的擺佈正如《南京太常寺志》中的記載,貢(左有石旁)妃的靈位在右第一位,足見其身份之高。
雖然以上所說的這些證明力度不能和明史相比,但從法律角度來說,也算是證人證言,屬於間接證據,當我們把所有證據連接起來時,就會發現朱棣生母的身份應該已經很清楚了。
這裡也特別註明,關於成祖生母的身份問題已經由我國兩位著名的史學家吳晗先生和傅斯年先生論證過,在此謹向兩位偉大的先人致敬,是他們爲我們揭開了歷史的謎團,還原了歷史的真相。
但是遺憾的是,那位生下朱棣的母親的生平我們已經無從知曉了,我們只知道,他的兒子抹煞了她在人間留下的幾乎全部痕跡,不承認自己是她的兒子。
爲了權力
朱棣又一次向馬皇后的神位行禮,雖然馬皇后確實是一位慈祥的長輩,雖然她也曾無微不至的關照過自己,但她畢竟不是自己的母親。
我也是迫不得已,爲了坐上皇位,已經是九死一生,如果再背上一個庶子的名分,怎能服衆?怎能安心?
所以我修改了記錄,所以我湮滅了證據,我絕不能承認你是我的母親!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排出你的神位,提高你的身份,我能做的就是這些了。我知道這些並不夠,也不足以報答你的生養之情,但我沒有別的選擇。
您是我的母親,只在我的心中,永遠。
兄弟不相容
建文帝真的死了嗎?這曾經是朱棣長時間思考過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他思考了二十二年,從建文四年(1402)靖難成功開始,到永樂二十一年(1423)結束。不負有心人,他最終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僅僅在他臨死之前一年。
讓我們回到建文四年(1402)的那個夏天,看看謎團的開始。
六月十三日,李景隆打開金川門,做了無恥的叛徒,放北軍入城,而朱棣卻不馬上攻擊內城,他的目的是等待建文帝自己自殺或者投降,他似乎認爲建文帝除了這兩條路外,沒有別的選擇。然而建文帝註定是要和他一生作對的。他選擇了第三條路。
當紮營於龍江驛的朱棣發現宮城起火時,他十分慌亂,立刻命令士兵進城,救火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找一樣東西——建文帝,活的死的都行,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朱棣十分清楚這件事的利害關係,即使建文帝死了,大不了背一個逼死主君罪名,自己的罵名夠多了,不差這一個。活着的話關起來就是了,也不怕他飛上天去。
但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失蹤,皇帝不見了那可就麻煩了。
朱允炆畢竟是合法的皇帝,而自己不過是佔據了京城而已,全國大部分地方還是效忠於他的,萬一他要是溜了出去,找一個地方號召大臣勤王,帶兵攻打自己,到時候勝負還真是未知之數。
可是怕什麼來什麼,經過清查,真的沒有找到朱允炆的屍體!朱棣急得像熱鍋上螞蟻,命令士兵加緊排查,仍然一無所獲。可能有人會奇怪,朱棣已經控制了政權,要找個人還不容易麼?
不瞞你說,還真是不容易,因爲這個人是不能公開尋找的。
首先不能登尋人啓事,什麼見啓事後速回之類的話肯定是不會有效果的,其次也不能貼上通緝令,寫上什麼抓到後有重賞之類的言語,因爲朱棣的行動按他自己的說法是靖難,即所謂掃除奸臣,皇帝是並沒有錯誤的,怎麼能夠被通緝呢,所以這條也不行。最後,他也不能公開派人大規模尋找,因爲這樣無異於告訴所有的人,建文帝還活着,心中別有企圖的人必然會蠢蠢欲動,這個皇位註定是坐不穩了。
但是又不能不找,萬一哪天蹦出來一個建文帝,真假且不論,號召力是肯定有的,即使平定下來,明天后天可能會出來兩個三個,還讓不讓人安心過日子了?君不見一個所謂的";朱三太子";鬧得清朝一百多年不得安寧,所以這實在是一件要命的事情啊。
爲解決這個問題,朱棣想出了一個絕佳的計劃,這個計劃分兩個部分:
首先,向外界宣佈,建文帝已經於宮內自焚,並找到了屍體,那意思就是所有建文帝的忠臣們,你們就死了這條心吧。
其次,派人暗中查訪建文帝的下落,具體的查訪工作由兩個人去做,這兩個人尋訪的路線也不同,分別是本土和海外。這兩個人的名字,一個叫胡熒(有三點水旁),另一個叫鄭和。
鄭和的故事大家都熟悉,我們在後面的章節也會詳細介紹這次偶然事件引出的偉大壯舉,在此,我們主要講一下胡熒(有三點水旁)這一路的問題。
胡熒(有三點水旁),江蘇常州人,既不是靖難嫡系,也不是重臣之後,其爲人";喜怒不幸於色";,當時僅任給事中,沒有任何靠山,可謂人微言輕。在朝中是個不起眼的人物。
但朱棣卻挑中了他,因爲正是這樣的一個人,才適合去執行這樣秘密的任務。
無人問津,無人在意,即使出了什麼事也可以聲明此人與己無關,你不去誰去?
永樂五年(1407),胡熒(有三點水旁)帶着絕密使命出發了,朱棣照例給了他一個公幹的名義——尋找仙人。這個名義真是太恰當了,因爲仙人本來就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但又確實有尋找的價值,一百年找不到也不會有人懷疑。胡熒(有三點水旁)就此開始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尋人。
當然,朱棣和他本人都知道,他要尋找的不是仙人,而是一個死人,至少是一個已經被開出死亡證明的人。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四章
章節字數:3431更新時間:07-02-2216:14
朱棣看着胡熒(有三點水旁)遠去的身影,心中期盼着那個人的消息儘快傳到自己的耳朵裡,死了也好,活着也好,只要讓我知道就好。和以往一樣,他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這個人一定會告訴我問題的答案。
他的判斷是正確的,胡熒(有三點水旁)確實是會給他答案的。他也做好了長期等待的準備,但他沒有想到,等待的時間真的很長。
胡熒(有三點水旁)開始忠實地履行他的職責,他“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查建文帝安在”,這期間連自己的母親死去,他也沒有回家探望,而是繼續着自己的工作,探尋這個秘密已經成爲了他人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努力並沒有白費,最終,他找到了答案,在十六年之後。
既然答案揭曉要到十六年之後了,我們就先來看看爲什麼建文帝的死亡與否會有如此大的爭議,其實明代史料大部分都認爲建文帝沒有死,而且還有一些野史詳細記載了建文帝出逃時候的各種情況,雖不可信,但也可一觀。
根據明代萬曆年間出版的《致身錄》一書所記載,建文帝在城破之日萬念俱灰,想要自殺,此時,一個太監突然站出來說道:“高祖駕崩時,留下了一個箱子,說遇到大難之時纔可打開,現在是時候了,請皇上打開箱子吧。”
然後,他們把箱子取出並打開,發現裡面東西一應俱全,包括和尚的度牒,袈裟、僧帽、剃刀、甚至還有十兩白金。更讓人稱奇的是,裡面還有朱元璋同志的親筆批示,指示了逃跑路線。於是,建文帝等一干人就此逃出昇天。
看過以上這些記載,相信大家可能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這些記載似乎帶有武俠小說的寫法和情節,朱元璋確實神機妙算,但還不至於到這個程度,就算他預料到自己的孫子將來要跑路,可他還能預先準備服裝道具和路費,甚至連跑路的路線都能指示的一清二楚,就明顯是在胡扯了。就如同武俠小說中,某位大俠跌下山崖,然後遇到某位幾十年不出山的活老前輩或是挖到死老前輩留下的遺物,而這樣的傳奇情節在歷史上是並不多見的。
雖然存在着這些近乎荒誕的記載,但明朝史料大都認爲建文帝沒有死,那麼爲什麼這個問題還能引起那麼大的爭議呢?這是因爲在後來,一件事情的發生使得建文帝的生死變得不再是單純的歷史問題,而是極爲複雜的政治問題。
這件事情就是“朱三太子”事件,即所謂明朝滅亡之時,朱三太子並沒有死,而是活下來繼續組織反清的事件,要說這位朱三太子也實在算是個神仙,從順治到康熙、雍正,歷經三個皇朝,如同幽靈般纏繞着清朝統治者,一直捱到三個皇帝都死了他卻始終戰鬥在反清第一線。清朝政府對這個幽靈極其頭疼。很明顯,建文帝的故事與朱三太子有很多相似之處,故而在修明史時,清朝政府即授意史官更改這段歷史,一口咬定建文帝自殺而死。
值得肯定的是,很多史官堅持了原則,頂住了壓力,堅持建文帝未死之說,但無恥的人無論哪個朝代總是不會缺的,大學者王鴻緒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人品明顯比不上他的學問,爲了逢迎清朝政府,他私自修改了明史稿(明史底稿),認定建文帝已死。由於明史畢竟是官方史書,故而影響了很多人對建文帝之死的看法,直到近代,史學界對建文帝未死的問題纔有了一個比較肯定的意見。
歷史的真相始終是被籠罩在迷霧中的,無數人爲了各種目的去修飾和歪曲它,以適應自己的需要。
但我始終相信,真相只有一個,而它必定有被揭開的一天。
無論我們從哪個角度來看,朱棣都絕對算不上一個好人,這個人冷酷、殘忍、權慾薰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絕對不想和這樣的一個人做朋友。但他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好皇帝。
一個皇帝從不需要用個人的良好品格來證明自己的英明,恰恰相反,在歷史上幹皇帝這行的人基本都不是什麼好人,因爲好人幹不了皇帝,朱允炆就是鐵證。
一個人從登上皇位成爲皇帝的那一天起,他所得到的就絕不僅僅是權位而已,還有許許多多的敵人,他不但要和天鬥、和地鬥,還要和自己身邊的幾乎每一個人鬥,大臣、太監、老婆(很多)、老婆的親戚(也很多)、兄弟姐妹,甚至還有父母(如果都還活着的話),他成爲了所有人的目標。如果不拿出點手段,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很容易被人找到空子踢下皇位,而歷史證明,被踢下皇位的皇帝生存率是很低的。
爲了皇位,爲了性命,必須學會權謀詭計,必須六親不認,他要比最強橫的惡霸更強橫,比最無賴的流氓更無賴,他不能相信任何人。所以我認爲,孤家寡人實在是對皇帝最好的稱呼。
朱棣就是這樣的一個惡霸無賴,也是一個好皇帝。
他精力充沛,以勞模朱元璋同志爲榜樣,每天干到很晚,不停的處理政務。他愛護百姓,關心民間疾苦,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在他的統治下,明朝變得越來越強大。荒地被開墾,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倉庫堆滿了糧食和錢幣。經濟科技文化都有很大的發展,他憑藉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了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
他制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政策,也很好地執行了這些政策,使得明朝更爲強大,如果要具體說明,還可以列出一大堆經濟數字,這些都是套話,具體內容可參考歷代歷史教科書。我不願意多寫,相信大家也不願意多看,但值得思考的是,這些舉措歷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做過,也取得過不錯的效果,爲什麼朱棣卻可以超越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成爲中國歷史上爲數不多的公認的偉大皇帝呢?
這是因爲他做到了別的皇帝沒有能夠做到的事情。
下面,我們將介紹這位偉大皇帝的功績,就如同我們之前說過的那樣,他絕對不是一個好人,卻絕對是一個好皇帝。他用驚人的天賦和能力成就了巨大的功業,給我們留下了不朽的遺產,並在六百多年後依然影響着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他確實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皇帝,當之無愧。
修書
說起修書這件事,應該是很多人嚮往的吧,把自己的努力化爲書籍確實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而對於某些沒有能力寫書的人而言,要出版一本書還是有辦法的。比如我原先上大學的時候,學校的一些教務人員(不教書的)眼紅教研室的人出書,想寫書卻沒本事,也不知是誰出的主意,到四處抄來一些名人名言,居然搞出了一本書出版。當然,其銷量也是可以預料的。
說來很難讓人相信,早在幾百年前的朱棣時代,也有人做過一件類似的事情,做這件事情的就是朱棣。
我們之前說過,朱棣文化修養有限,他自己應該是寫不出什麼傳世名著的,所以他只能指示手下的人修書,其目的當然也是爲了自己的名聲。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可指責的,哪個皇帝不想青史留名呢?以往的很多皇帝修了很多書,修書其實是一件並不稀罕的事情,但朱棣確實是個雄才大略的人。他要修的是一部前無古人的書,他要做的是一件前人沒有做過的事。
“我要修一部古往今來最齊備,最完美、最優秀的書,要讓千年之後的人們知道我們這個時代的光輝和榮耀!”
他做到了,他修成了一部光耀史冊,流芳千古的偉大書籍——永樂大典。
但就如我們前面說過的那樣,他只是一個決策者,無論決策多麼英明,沒有人執行也是不行的,按照朱棣的構想,他要修一部包含有史以來所有科目,所有類別的大典,毫無疑問,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需要一個合適的人擔任總編官,這個人必須有廣博的學問、清晰的辨別能力、無比的耐心、兼容幷包的思想。
符合以上條件的人實在是很難找的,但值得慶幸的是,朱棣也確實找到了一個這樣的人。
而這個人的一生也和永樂大典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他的命運如同永樂大典這部書一樣,跌宕起伏,卻又充滿傳奇。
所以,在我們介紹永樂大典之前,必須先介紹這位偉大的總編官。
命運
永樂十三年(1415),錦衣衛指揮紀綱下達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要請自己牢裡的一個犯人吃飯。這可是一條大新聞,紀綱是朱棣的紅人,錦衣衛的最高統帥,居然會屈尊請一個囚犯吃飯,大家對此議論紛紛。
這位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請,但飯局開張的時候,紀綱並沒有來,只是讓人拿了很多酒給這位囚犯飲用,這位心事重重的囚犯一飲便停不住,他回想起了那夢幻般的往事,不一會便酩酊大醉。
看他已經喝醉,早已接到指示的錦衣衛打開了大門,把他拖了出去。
外面下着很大的雪,此時正是正月。
這位囚犯被丟在了雪地裡,在漫天大雪之時,在這純潔的銀白色世界裡,在對往事的追憶和酒精的麻醉作用中,他迎來了死亡。
這個囚犯就是被稱爲明代第一才子的解縉,永樂大典的主編者。這一年,他四十七歲。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五章
章節字數:3709更新時間:07-02-2216:14
起點
解縉,洪武二年(1369)出生,江西吉安府人,自幼聰明好學,被同鄉之人稱爲才子,大家都認爲他將來一定能出人頭地。他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洪武二十一年(1388),他一舉考中了進士,由於在家鄉時他的名聲已經很大,甚至傳到了京城,所以朱元璋對他也十分重視,百忙之中還抽空接見了他。朱元璋的這一舉動讓所有的人都認爲,一顆政治新星即將升起。
當時正是政治形勢錯綜複雜之時,胡維庸已經案發,法司各級官員不斷逮捕大臣,很多今天同朝爲臣的人第二天就不見了蹤影,真可謂腥風血雨,變化莫測,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大臣成了逍遙派,遇事睜隻眼閉隻眼,只求能活到退休。
但解縉註定是個出人意料的人,在這種朝不保夕的惡劣政治環境中,他沒有退卻,畏縮,而是表現出了一個知識分子的骨氣和勇敢。
他勇敢的向朱元璋本人上書,鍼砭時弊,斥責不必要的殺戮,並呈上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太平十策》,在此文中,他詳細概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治國理念,爲朱元璋勾畫了一幅太平天下的圖畫,並對目前的一些政治制度提出了意見和批評。
朱元璋的性格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你不去惹他,他都會來找你麻煩,可是這位解大膽居然敢摸老虎屁股,這實在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當時很多人都認爲解縉瘋了,因爲只有瘋子纔敢去惹瘋子。
解縉瘋沒瘋不好考證,但至少他沒死。朱元璋一反常態,居然接受了他的批評,也沒有找他的麻煩,當時的人們被驚呆了,他們想不通爲什麼解縉還能活下來,於是這位敢說真話的解縉開始名滿天下。
出了名後,煩惱也就來了,固然有人讚賞他的這種勇敢行爲,但也有人說他在搞政治投機,是看準機會才上書的。但解縉用他的行爲粉碎了所謂投機的說法。他又幹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殺掉了李善長,這件事情有着很深的政治背景,當時的大臣們都很清楚,斷不敢多說一句話。可是永不畏懼的解縉又開始行動了,他代自己的好友上書朱元璋,爲李善長申辯。
這是一起非常嚴重的政治事件,朱元璋十分惱火,他知道文章是解縉寫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仍然沒有對解縉怎麼樣,這件事情給瞭解縉一個錯誤的信號,他認爲,朱元璋是不會把自己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