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張狂

嘉靖震怒,王化、餘中、潘年等兩淮鹽政官員是完了,他們不但被革職查辦,連帶家都被抄了。

不過,從他們家裡抄出來的白銀並不是很多,就算是貪腐最嚴重的王化,家裡也只抄出三十餘萬兩,兩淮鹽政所有官員家裡抄出來的白銀加起來還不到一百萬兩,剩下的白銀又到哪裡去了呢,就算他們只貪了三年,那也是三百多萬兩啊。

這個問題,很多官員心裡都清楚的很,王化並不是最大的收益者,他上面還有人呢,如果牽連起來,不知道多少官員要被革職查辦,被抄家!

正當很多官員以爲一場官場大地震即將開始的時候,這事卻毫無徵兆的平息了,結束了。

陽明一脈並沒有繼續深究下去,他們還沒這個魄力,也沒這個能力,這年頭,諸如鹽商孝敬這種常例,沒收過的官員很少,要真咬住不放,一查到底,恐怕整個朝堂八九成的官員都會牽連出來。

這樣搞,差不多是跟整個朝堂官員爲敵,誰有這個魄力,誰有這個能力,搞不動,那就只有收手了。

嘉靖或許不知道其中的貓膩,又或許知道,不過,他也沒有深究的意思,從歷史上他對嚴嵩的態度就能看出來,他對貪官污吏的態度並不是趕盡殺絕,大多數時候他看重的還是官員的辦事能力,有能力,能辦好事的,貪一點,他也照用。

這兩淮鹽政貪腐案就這麼草草收場了,緊接着就是接替官員的任免了,按常規,這種地方官員的任免一般是由吏部提供名單,由皇帝決定用還是不用。

張邦奇這邊是早把名單準備好了,嘉靖一下旨,他很快便把奏摺遞了上去。

這次兩淮鹽政官員等於是大洗牌,那名單是好長一溜啊,其他官員倒沒什麼,唯獨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有點問題,因爲張邦奇提出的是原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左參議王棟。

不過,覺着有問題的並不是嘉靖,因爲奏摺先要傳到內閣寫了票擬纔會傳到他手裡。

此時的內閣,總共就三個大學士,李時、夏言、嚴嵩,而大多數時候,做主的並不是內閣首輔李時,而是夏言。

至於原因,很簡單,李時本就是個忠厚老實之人,他很少與人爭權,而夏言卻是個權欲極強的人,能爭到手裡的權力,他就要去搶,再加上另一個大學士嚴嵩跟他也是“一夥的”,此消彼長之下,內閣做主的救變成了夏言了。

夏言自然知道王棟是陽明一脈的人,對於這個任免,他相當的不滿意,開什麼玩笑,南京戶部尚書之位被你們搶了,山西巡撫被你們擼了,翰林院那麼多官員被你們提拔上去了,這會兒兩淮鹽政你們也想往手裡撈,合着便宜全被你們得去了,我們就光剩下吃虧了!

他看到這份奏摺,便很強勢的拿走了,這意思,票擬由他來寫,李時也只是微微皺了皺眉頭,並沒有說什麼。

不過,他拿着這份奏摺在自己值房看了半天,卻不知道怎麼寫了,因爲他手底下也沒有合適的人選去接任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這個職位啊。

無奈之下,他只能招嚴嵩來商議了。

嚴嵩這會兒還是裝的跟個孫子一樣,招之即來。

他裝出恭敬的樣子,貓着腰走進夏言的值房小心的問道:“公謹兄,怎麼了?”

夏言舉起手中的奏摺,氣憤道:“這幫人,太過分了,什麼好處都往自己手裡撈。”

嚴嵩見狀,小心的接過奏摺一看,心裡不由陰陰一笑。

不過,表面上,他卻裝出同仇敵愾的表情,氣憤道:“是啊,出了什麼肥缺他們都要搶,太不像話了,公謹兄,你說,這事怎麼辦?”

夏言氣呼呼的道:“他們以爲掌控了吏部就可以爲所欲爲嗎?做夢!惟中,你那裡有什麼合適人選沒,我直接寫票擬上,看皇上會怎麼處置。”

嘿嘿,人選自然早就有了。

嚴嵩假裝猶豫了一下,隨即小心的道:“這個,倉促之間我也找不到什麼合適的人,你看光祿寺少卿白啓常怎麼樣?”

光祿寺少卿,正五品的京官,下放到地方,連升三級,出任從三品的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夏言認爲,這個人選還可以,他當即便拿起一張白紙刷刷刷寫起來,寫好之後,他便接過嚴嵩手中的奏摺,將白紙貼在了奏摺上。

這就是票擬了,也就是內閣大學士寫給皇上的意見和建議,他們不能直接將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寫在奏摺上,只能附上一張白紙,皇帝看完他們的建議之後便會將票擬撕下來,然後用紅筆在奏摺上寫下自己對奏摺的看法,也就是所謂的批紅。

這票擬其實並不一定能影響皇帝的決斷,但夏言卻認爲,他提出的人選能取代王棟,真是這樣的嗎?

嘉靖看到奏摺和上面的票擬,眉頭不由一皺。

夏言寫在票擬上的話,太直接了,這傢伙竟然在票擬上寫着“王棟乃王畿弟子,有任人唯親之嫌。”!

嘉靖皺眉的原因倒不是因爲張邦奇有任人唯親之嫌,主要這夏言張狂的毛病還沒改掉。

王棟乃王畿弟子怎麼了,誰不知道白啓常是你鄉黨,你說別人任人唯親,你呢?

嘉靖對夏言意見是越來越大了,對於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的任命他內心其實已經有點偏向於王棟了,不過,爲了保險起見,他還是決定徵求一下朝臣的意見。

這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貌似還達不到廷議的標準,一般要正三品的侍郎和五寺主官才需要廷議,從三品的鹽運使,只能個別徵詢朝臣的意見。

這個時候,嘉靖又想到了李時。

李時是內閣首輔,爲人又比較公允,而且他既不屬於陽明一脈也不屬於夏言一黨,這個鹽運使的任免,徵求他的意見貌似是最好的。

夏言之所以信心滿滿認爲白啓常能夠取代王棟出任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也是因爲這個原因,他也知道從三品的鹽運使還達不到廷議的級別,皇上在無法決斷的時候就要徵詢內閣大學士的意見,而現在的內閣就三個大學士,他和嚴嵩對李時,二比一,就算李時傾向於王棟,他們也能贏。

他這也是過於得意忘形了,殊不知嘉靖最看不慣的就是他這一點,他要委婉一點興許嘉靖還會徵求他的意見,他這麼直接,這麼張狂,嘉靖會鳥他纔怪。

所以,做人不能太張狂,太張狂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第三十四章 戰果輝煌第七十九章 爲了利益而不是意氣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六十九章 決意剿倭寇第四十九章 能人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八十四章 拼了第四章 嚴師出高徒第一〇六章 麻煩第一一〇章 忤逆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九十九章 嚴嵩下的套第二三六章 功成名就第四十八章 艱難的創新第一一二章 返鄉第一五九章 東瀛亂世第四十二章 楊家的恐怖資產第九十七章 鹽運使第一三六章 被逼無奈第八十六章 身兼三孤第六十八章 烽火戲諸侯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七十六章 證據不翼而飛第四十四章 謁陵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五十四章 有錢人家是非多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一一二章 返鄉第一八八章 是清是濁第五章 卑微第一五九章 同科第三十章 點狀元第九章 砸錢也要講究技巧第一一二章 吃進去的給我吐出來第八十三章 打仗並不等於拼命第三十六章 早朝第一五八章 不是錢的問題第一六九章 薩摩藩島津氏第五十二章 虎蹲炮第六十九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一六六章 掙扎第三十章 請開馬市第五十七章 擴充勢力第一九四章 走向強盛第一八三章 取之於民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二二三章 問題很多第七十七章 這事就這麼結束了嗎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二〇五章 首輔之姿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十六章 故意拖延第一一〇章 忤逆第一三三章 異曲同工第一一九章 君子報仇第六十八章 烽火戲諸侯第七十二章 攀親第六十九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二〇二章 厚望第一五一章 聲望日隆第一七八章 牽連第九十章 好官第三十七章 公堂之上第七章 泉州十大才子第一三六章 被逼無奈第一二九章 誰更無恥第一三七章 一百年第一三二章 苦難的開始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第一四四章 民心可用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十七章 反手一巴掌第十六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一九〇章 是非功過第一三六章 以舊換新第一五九章 東瀛亂世第八十六章 嚴嵩的智慧第二十一章 我跟你沒完第七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四十五章 都是海禁惹的禍第一五二章 安南第九十九章 嚴嵩下的套第一三五章 強勢總督第二二一章 搗蛋第一三二章 苦難的開始第四章 一心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三十五章 買官第八十六章 教人造反第十章 三天兩夜第二〇五章 首輔之姿第一〇〇章 不靠譜第九十章 一氣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三十五章 死了第八章 天下第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