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

安南初定,莫登庸也已經派出手下親信重臣前往京城進獻降表,楊聰的此次前來西南的任務也算是圓滿完成了,接下來,他貌似就沒什麼事可做了。

但是,他從安南迴來之後卻好像比以前更忙了,以前他好歹還在永安州呆着,從安南迴來以後他卻是帶着錦衣衛和手下親衛到處巡視,忙得人影都找不見了。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也沒什麼別的事,他就是想努力一下,看能不能改變西南貧窮落後的現狀。

或許,他是爲了西南的黎民百姓,讓他們能過得好一點,或許他是想以此撈取更多的功績,好早點步入內閣,總之,他不想就這麼閒着,把大好的時光都浪費在等待上。

有的人就是幻想着天上會掉餡餅下來,成天什麼都不幹,就那麼幹等着,到頭來一事無成,卻又抱怨老天不公。

楊聰可不是那種異想天開的人,他從安南迴來以後便開始四處巡視了,不管最後能不能改變西南貧窮落後的現狀,他總要去看看,去努力一下,纔會甘心。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嚇一跳。

他纔在永安州附近的州府轉了一圈便發現,這西南還真不是一般的窮。

永安州還算是好的了,起碼老百姓還能勉強果腹,起碼他們身上還穿着比較整潔的衣服,其他州府可就不一樣了,基本上,只要當地官員貪一點,下面的老百姓便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過的就跟乞丐一樣!

這年頭又有幾個人如同張九德一般能控制住自己的貪慾呢?

他發現,很少,真的很少,起碼他走過看過的地方都找不出幾個來。

可以說,除了永安州,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一塌糊塗。

這時候,他真的有點痛恨嚴嵩了。

這傢伙自己貪點也就算了,不要帶壞了風氣啊!

這傢伙把持吏部,買官賣官,搞得下面貪腐盛行,清官難覓,貪官污吏一抓就是一大把,這老百姓日子還怎麼過?

這種風氣真的很可怕,因爲有的官員原本還有點良知,知道做事不能太喪良心,但是,嚴嵩帶起這種風氣之後,大部分官員的良知就隨之泯滅了。

他們明明看到治下的老百姓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過的就跟乞丐一樣,還要拼命的貪,貪得民不聊生,貪得民怨沸騰,完全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他們原本就是毫無感情的冷血動物嗎?

當然不是,大多數讀書人年輕的時候還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他們一開始讀書的目的肯定不是爲了當貪官,而是爲了治國齊家平天下。

但是,嚴嵩帶起這種風氣之後,很多人都變了,他們變得自私自利,他們變得貪婪無比,他們變得毫無人性!

很多官員並非天性如此,而是被影響,被同化了,沒辦法,你不貪就沒錢孝敬上官,沒錢孝敬上官你就無法升職,無法升職你就沒錢也沒權,不貪,你就會陷入一個死衚衕,一輩子都休想有出頭之日,有可能同科都當上布政使甚至是六部尚書了,你還只是個知縣呢。

這種例子可謂不勝枚舉,像張九德這樣,現在不貪也不能保證以後不貪,他要是在知州任上混個九年十二年甚至是十五年十八年還在原地踏步,他還能保持清廉嗎?

這股風氣的確很可怕,楊聰發現,如果不剎住這股風氣,根本就無法改變西南貧窮落後的現狀,因爲你想再多辦法,給老百姓找到再多的賺錢門路,錢最後都會落入那些貪官污吏的腰包,老百姓還是一貧如洗!

那麼,怎麼剎住這股風氣呢?

很簡單,殺,殺雞儆猴,殺一儆百!

京城官員他管不了,這西南五省的官員他還管不了嗎?

他在附近州府轉了一圈之後,便直奔廣西承宣布政使司的首府南寧,準備從上至下,好好查一查,抓出幾個典型來,好好懲治一番,看這些人還敢不敢貪了。

這傢伙,五省總督駕臨,廣西三司官員自然是隆重歡迎,盛情款待,大獻殷勤。

楊聰也沒跟人說他是來幹什麼的,每天除了應付個大衙門高官的宴請,他便帶着手下親衛,身着便裝在南寧附近的景點到處閒逛,貌似是閒的蛋疼一般。

其實,他這是在麻痹南寧的官員呢,暗地裡,他早就命沈煉帶着手下錦衣衛暗訪去了。

結果,還真讓沈煉查出一條大魚來,這條大魚就是廣西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副使袁應樞。

這傢伙,着實猖狂的很,他在南寧城就如同嚴世蕃在京城一般,明碼標價,收受賄賂,買官賣官!

沈煉甚至不需要使勁去打聽,隨便暗訪一下便查出來了,因爲這傢伙壓根就沒有遮掩,南寧城裡的老百姓都知道,想要升官,帶着錢去找袁大人就對了。

話說他一個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副使怎麼有這麼大的權力呢,想讓誰升官誰就能升官,這不開玩笑嘛?

這跟大明官場升遷的規矩有一定的關係,因爲地方官員想要升遷基本都要經過“大計”考覈。

也就是說,在每三年一次的“大計”考覈中你如果能名列優等,那基本上就能升官了。

這地方官員的“大計”跟京城官員的“京察”考覈項目和考覈方法都差不多,只是地方上沒有吏部,也沒有都察院,更沒有內閣,而官員的考覈材料一般都是由提刑按察使司彙總上交京城吏部的。

所以這袁應樞纔有這權力,能決定官員的升遷。

當然,如果他光是個提刑按察副使還沒有這麼大的權力,畢竟他上面還有提刑按察使不是,而且地方官員的考覈材料也要經過吏部的檢驗才行,不是你瞎姬把亂編就能成的。

他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權力,主要是因爲他的身份,他不但是廣西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副使,還是嚴嵩的大女婿!

這傢伙,真是冤家路窄啊,楊聰心裡正恨不得把嚴嵩給宰了呢,嚴嵩的女婿便“送上門來”了。

沒什麼好說的,殺!

當然,他這個所謂的“殺”並不是把人拖出去砍了,而是把人抓起來,嚴加審問,逼人招供出貪腐的罪狀,再上奏朝廷,請求處罰。

如果是別人來當這五省總督,估計還不敢拿袁應樞怎麼樣。

這傢伙可是嚴嵩的大女婿,你敢辦人家嗎,你敢辦人家,你這總督可能就做到頭了。

嚴嵩的睚眥必報可是出了名的,誰敢招惹他,他就敢把人往死裡整,別說什麼五省總督了,就算是內閣大學士甚至是內閣首輔他都能想辦法弄死你。

當然,楊聰跟一般官員不一樣,他壓根就沒這顧忌。

他跟嚴嵩可是死對頭,反正以前都把人家得罪狠了,怕個毛線!

嚴嵩的大女婿是吧,正好,就拿你開刀,這樣纔有威懾力!

第七十四章 破虜之策第一五一章 聲望日隆第一〇八章 崇武所千戶第一九四章 走向強盛第一一二章 返鄉第二一五章 皇上說了第七十五章 更不靠譜的會元第九十章 傳說中的太監(下)第二二五章 發明第九十二章 不願意相信第一〇三章 頭疼第一一三章 大明朝最硬的後臺第三十二章 嚴陣以待第一五三章 棋盤和棋子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二十八章 誰能抱得美人歸第一一四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二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六八章 鐵炮間的對決第七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五十六章 鬥藩王第一二一章 栽了第一六三章 冤枉第一六七章 內鬥第一九五章 聖人之言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六章 小兄弟第七十四章 破虜之策第一三二章 殖民者的思維第四十四章 問題很多第五十五章 奇恥大辱第十六章 故意拖延第二二四章 進步第六十九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第二三二章 簡單實用第三十二章 教諭大人都嚇一跳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一四五章 始料未及第七十四章 破虜之策第一二〇章 要變天了第一一九章 君子報仇第八十四章 拼了第一八二章 天下戰國之上第二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大戰第一章 出巡第七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二三一章 明朝版第一四七章 作鳥獸散第二十八章 誰能抱得美人歸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十四章 看老孃怎麼收拾你第八十二章 絕望第二二二章 復出否第十八章 反手一巴掌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二十九章 韃子來了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復起了第六章 小兄弟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一七九章 棄車第八十二章 絕望第一七九章 棄車第七十三章 英明第五十八章 夜路走多了第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三〇章 雨後春筍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七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四十一章 能名傳千古的功績第二〇三章 考校第九十五章 稍安勿躁第一一七章 招是不招第一一四章 不講規矩第八十七章 收服第一八一章 噁心第一二四章 嚴嵩到底貪了多少錢第六十章 不再猶豫第一三七章 一百年第四十二章 楊家的恐怖資產第三十七章 真的假的第一八〇章 保帥第六十二章 魚餌已準備好第六十四章 悲哀第四十二章 楊家的恐怖資產第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九章 待遇果然不一樣第一〇〇章 相親第三十六章 寵溺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一一三章 誰的拳頭大第七十四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六十六章 誰栽贓誰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第六十二章 是非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