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御書房,永慶手捧楊聰寫來的密信,神情略顯激動。
韃子終於降了,西北之患就要解決了!
這一次,韃子可不是假降,因爲楊聰要求他們賠償戰馬,他們都同意了。
多少年了,自大明立朝開始,西北就從未安寧過,土木堡之變後,大明更是被韃子打得擡不起頭來,這一百多年來,大明可謂疲於應付,受盡屈辱。
這一下,韃子終於降了,歷代先帝沒做成的事情,終於要在他手裡完成了,他怎能不激動。
不過,楊聰的信中並非全是好消息,韃子是答應歸順大明瞭,但卻不是沒有條件的。
至於封王什麼的,那都不算什麼,大明封給韃子的王爵那純粹就是一種稱呼,並沒有任何實質意義,關鍵問題在於,韃子要求開通馬市,這個就有點麻煩了。
按楊聰的說法,開通馬市更有利於掌控韃子,讓韃子依賴於大明,但是,有很多朝臣肯定不會這麼想。
大明朝堂的官員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還喜歡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有時候甚至當皇帝的他們都要強迫。
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那是憂國憂民又或爲國爲民,實際上,他們就是在擡槓。
比如韃子的問題,如果讓人去收拾,估計沒幾個人敢去,也沒人能收拾的了,但是,別人去了之後,不管取得了優勢又或暫時處於劣勢,他們都有話說,而且聲音還不小。
就好像,邊關的將領和統帥那都是傀儡,都得聽他們擺佈一般。
這毛病,着實有點噁心,但大明朝堂從來就不乏這種嘴上的強者。
楊聰甚至在密信中建議,凡是這種有事躲一邊,沒事胡叨叨的朝臣,都暗中給他們記上,一旦這種人犯錯,那就一棍子撲死,絕不姑息。
這辦法的確不錯,起碼,冒出頭來的大多會被收拾掉,大明朝堂也能安靜一點,但是,這些都是後話,永慶也不可能在人家犯顏直諫的之時便出手將人家給收拾了,要是他這樣做,那就正中那些人下懷了。
因爲不管是廷杖還是革職查辦,甚或打入詔獄,很多“賤骨頭”都趨之若鶩,在他們看來,這些就是博取名聲的捷徑,他們,完全可以藉此把自己吹噓成爲國爲民不畏生死的“忠良”!
說實話,永慶帝還真有點怕這種朝臣,因爲但凡這種朝臣那都是腦袋一根筋,油鹽不進,說什麼都沒用,甚至弄死他們都沒用!
還好,楊聰在密信的最後給出了提示,如有問題,可召徐階和張居正前來商議。
永慶看完密信,當即便傳下口諭,命徐階和張居正前來覲見。
這兩人都已被楊聰提拔爲內閣大學士,就在皇宮裡的內閣值房當值,傳召起來倒是方便的很。
不一刻,這兩人便聯袂而來,君臣一番見禮之後,永慶便略帶激動道:“恩師來信了,韃子終於熬不住了,要投降了。”
張居正聞言,同樣有些激動道:“太好了,這一下西北邊患終於解決了。”
徐階聞言,卻是沉吟不語,臉上任何表情皆無。
這就是楊聰讓永慶找兩人商議的原因,這兩人,一個銳意進取,一個器量深沉,正好形成互補。
永慶緊接着又解釋道:“不過,韃子也不是沒有條件的,俺答汗想要朕給其封個王爵,同時,還想大明能開通馬市。這封王什麼的倒是有例可循,根本就不算什麼。這開通馬市就有點麻煩了,恩師的意思,開通馬市有利於掌控韃子,你們覺得利弊若何?”
張居正當即便毫不猶豫的贊同道:“恩師說的很有道理,這韃子怕是以爲開通馬市之後便能從大明獲得生存物資,有利於他們繁衍生息,須不知,今時不同往日,在火槍和火炮面前,他們就算繁衍再多的人口,操練再多的騎兵,那都是假的,只要我們始終保持火器上的優勢,他們就永無翻身之日。而開通馬市最大的好處就在於,韃子不知不覺便會依賴於大明,而且,這種依賴會隨着時間的增長越來越嚴重,要知道,他們繁衍出來的人口大多是靠着大明的糧食養活的,一旦大明斷了他們的糧,他們人口越多便越無法承受。”
原來是這個意思,永慶一開始還不明白爲什麼開通馬市有利於掌控韃子呢。
這的確是好事,問題朝臣們不一定這麼認爲啊,永慶有些擔憂道:“要是有人反對怎麼辦?”
這一下,張居正不吭氣了。
他的確是聰慧異常,但是,他的聰明才智大多用在進取上了,至於怎麼讓人認同他的觀點又或者方法,他一般都是利用手中的權勢,強推!
這種方法最是得罪人,所以,歷史上他的結局可以說相當的悽慘,自己累死之後家人全完了不說萬曆還差點把他挖出來鞭那個了。
徐階就不一樣了,他不動聲色的思索了一陣,這才淡淡的道:“有人反對,這是避免不了的,不過,也沒多大關係,皇上可以如此這般,他們就老實了。”
永慶聞言,眼前不由一亮,這徐階,還真是有辦法啊!
第二天,早朝,奏對環節剛剛開始,永慶便親自開口,朗聲道:“這奏對之前,朕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經過西北邊軍的不屑努力,韃子終於要降了。不過,韃子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個,要求封王,第二個,要求開通馬市。封王之請,早有先例,這個朕就不說了。這開通馬市其實也有先例可循,朕以爲,爲西北邊境長治久安,也可以考慮,大家覺着呢?”
果然,他這話才說完,便有一堆所謂的“直臣”、“諫臣”跳出來反對。
這些人也沒什麼具體的理由,大多都是些陳詞濫調。
什麼韃子強勢之時逼大明開通馬市大明都不曾屈服,這會兒大明處於強勢,爲什麼要開通馬市?
什麼開通馬市那就是資敵,那就是送糧食給韃子,把韃子餵飽了,好讓其來打我們!
這些話早在永慶的意料之中,他假裝認真聽完這些朝臣的意見,隨即又假裝思索了一陣,這纔不慌不忙的開口道:“嗯,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過,如果朕不同意開通馬市,韃子便不會投降。要不這樣,朕就委派你們去西北關說韃子,讓他們放棄開通馬市的想法歸順大明,如何?不過,朕可把醜話說前面,西北之患都困擾我大明這麼多年了,現在眼看着就要解決了,你們要是把這事給朕辦砸了,朕可不會輕饒。”
他這話一出,跑出來直諫的朝臣頓時傻眼了。
要說去西北關說韃子,他們大多不懼,因爲他們本就是嘴巴子厲害,皇上面前他們都敢直諫,韃子那裡,他們有什麼不敢去的,就算被韃子給宰了,那也是爲國捐軀,流芳百世啊!
不過,永慶卻斷絕了他們流芳百世的希望,“事情辦砸了,絕不輕饒”是什麼意思,大家都明白,皇上的意思就是說,韃子如若不降,罪過他們來承擔。
這傢伙,如果真揹負這罪名,那可就不是流芳百世了,而是遺臭萬年!
韃子可是大明的心頭大患,西北邊軍浴血奮戰,終於打的人家要投降了,被你們這麼一頓瞎搞,人家又不降了,這話傳出去多難聽的。
這些個嘴炮,有不要命的,卻沒有不要名聲的,遺臭萬年的事,誰願意去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