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九州征討

大明朝的效率還真不是一般的高,大友宗麟這邊剛把三十多萬兩銀子準備好,那邊汪直就已經將鐵炮、炮彈和附贈的火藥給他送過來了。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大友宗麟很快便擁有了兩百門嶄新的鐵炮。

那麼,他是不是就可以憑藉這些鐵炮四處征討,一統九州了呢?

當然沒這麼簡單,先不說這兩百門鐵炮夠不夠他稱霸九州,他手底下的人會不會操作這些鐵炮還是個問題呢。

這鐵炮傳入東瀛可沒多長時間,東瀛各路諸侯不但會鑄造鐵炮的沒幾家,就連會操控鐵炮的人都沒多少。

豐後大友氏本就鑄不出鐵炮來,大友宗麟手底下自然沒有會操控鐵炮的老手。

爲此,他還專門找汪直幫忙,請汪直給他派些熟練的炮手過來,教他手底下人操控鐵炮。

汪直也不含糊,當即便給他派來了一小隊,十個熟練的炮手,幫他操練手下人馬。

這一下,西山城外可熱鬧了,每天從早到晚都是隆隆的炮聲,幾乎都沒怎麼間斷過。

大友宗麟按汪直的指導足足招來了一千名機靈的步卒,五個人一組,分成兩百組,分別操控兩百門鐵炮。

這鐵炮操控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如果是從沒接觸過火炮的新手,最起碼那也得親身實踐,開過幾炮之後才能勉強掌握鐵炮操控的基本技巧。

於是乎,幾炮下去,隨着火炮附贈而來的十枚炮彈便消耗的差不多了。

當然,大友宗麟不在乎這點錢,也不在乎這點炮彈,他還額外訂購了一萬發炮彈呢,一萬發炮彈不夠,再來一萬發便是了。

他手底下人對火炮的操控是越來越熟練的,但是,他們很快又發現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火炮的固定和移動實在是太麻煩了。

汪直可沒給他們配炮車,就算配了炮車,他們也沒這麼多戰馬來拉不是。

這鐵炮可不是往地上一擺便能開火的,最起碼也得先固定住那才能開炮,要不然,“轟”的一聲,炮彈是飛前面去了,鐵炮也會隨之往後飛出去。

操練的時候,他們還可以想點辦法,在地上挖個坑然後再將長槍的杆子穿過炮耳,釘到地上,用以固定鐵炮,打仗的時候那可就不行了,因爲鐵炮要隨着大軍移動啊,難道每跑到一個地方再臨時挖坑嗎?

這點其實楊聰早就給他們考慮到了,沒炮車,沒關係啊,大明有專門特製的炮架,一百兩銀子一副,雖說主體結構是木頭的,鐵炮固定的地方卻也有幾個小巧精緻的鐵銷和鐵箍,既美觀又耐用,而且四個人便可以輕輕鬆鬆連鐵炮帶炮架一起擡着走。

這東西好啊,大友宗麟自然是毫不猶豫的買了兩百套,這一下,大明的木匠又有活幹了,不到一兩的成本,直接賣一百兩一套,簡直是暴利啊!

就這樣,折騰了將近一個月,一千名炮手終於操練的差不多了,大友宗麟也集結了萬餘人馬,大友氏的九州征討終於拉開了序幕。

第一個目標,征討肥後國的叛逆,也就是他的親叔叔菊池義武。

話說他親叔叔爲什麼叫菊池義武而不叫大友什麼什麼呢?

東瀛的姓氏雖然比較奇怪,那也是姓氏啊,一個家族,親叔侄,爲什麼姓氏都不一樣呢?

這個問題,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還有待考究,其實,一般東瀛人也跟大明人差不多,直系血親姓氏都是一樣的,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況。

就好比東瀛歷史上有名的豐臣秀吉,這傢伙原本可不叫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他的父親是織田氏手底下的足輕,也就是下級武士頭子,名叫木下彌又衛門,也就是說,豐臣秀吉原來是姓木下的,只是他成爲關白之後才被賜予了新的姓氏,豐臣。

這也是楊聰怎麼都打聽不到豐臣秀吉的原因,因爲這會兒豐臣秀吉還不叫豐臣秀吉,而叫木下藤吉郎。

又比如,東瀛戰國另一位豪傑,與豐臣秀吉齊名的德川家康原本也不叫德川家康,而叫鬆平元康,其出身於三河國有名的豪族鬆平氏,至於後面怎麼變成德川家康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東瀛人不一定會沿用父系又或者母系的姓氏,很有可能親兄弟之間的姓氏都不一樣,這一點,在東瀛戰國時期尤爲常見。

大友宗麟的親叔叔爲什麼叫菊池義武這點已無從考據,這也不是什麼重點,現在的重點是,這傢伙背叛了大友氏,所以,大友宗麟要清理門戶,拿他開刀或者說祭旗,爲九州征討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會兒東瀛一個諸侯國其實就相當於大明一個縣那麼大,而且,每個諸侯國基本上都只有一座城池,像肥後國也只有一座城池和十來個比較大點的莊園。

不過,說到這座城池,那名氣就比較大了,因爲這座城池就是後世有名的熊本城。

熊本城爲什麼有名,由於某些衆所周知的原因,在這裡就不做詳述了,總之,這熊本城在東瀛戰國時期就比較有名了,出了名的易守難攻。

這,也正是菊池義武敢於背叛大友氏的依仗。

所謂“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孫子兵法》在東瀛那也是相當流行的,正常情況下,攻城方最少要是守城方兵力的五倍才能將城池攻打下來。

熊本城原本就易守難攻,而且,他手底下也有將近一萬人馬,大友宗麟哪怕就是窮兵黷武最多也就能組織起兩萬人馬來,兩萬人馬攻打有一萬人馬駐守的雄城,開什麼玩笑?

所以,菊池義武有恃無恐,根本就不怕大友氏本家來攻打他。

如果是正常情況下,大友宗麟自然也不敢跑去攻打熊本城,因爲這會兒大友氏的權威已然受到嚴重的挑戰,不但他親叔叔菊池義武背叛了他,其他兩國的豪族也大多起了異心,他連兩萬人馬都拉不起來,又怎麼去攻打熊本城。

不過,這會兒就不一樣了,因爲他已然有了兩百門新式鐵炮,這傢伙的威力他可是親眼看到了,用來攻城再好不過了。

所以,就算只能組織上萬人馬,他也敢向熊本城發動進攻!

第一三三章 異曲同工第一二八章 失算第三章 二王第六十二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六十二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一三〇章 盾陣第一四六章 亡國之禍第一三六章 被逼無奈第七十七章 裝備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第五十五章 奇恥大辱第三十七章 公堂之上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第九十章 一氣第一五二章 安南第一二九章 誰更無恥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二二五章 發明第四十四章 謁陵第一〇七章 戰船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一一八章 殺威第六十三章 買馬第七十七章 勾結第四十七章 迎雙親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七章 泉州十大才子第七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八章 奔赴邊疆第一二〇章 要變天了第一八三章 取之於民第三十九章 事情要鬧大了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一五四章 松浦氏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七十五章 陽謀第六章 恐怖的海商豪門第一四〇章 陰差陽錯第一三七章 哭窮第一八六章 欲擒故縱第七十章 枉殺忠良第一三三章 少將算個屁第一〇六章 莫要開玩笑第九十七章 鹽運使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二〇八章 引導第一四七章 作鳥獸散第一八四章 梯田第十六章 兵變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一七九章 第二個賺錢的條約第五十八章 夜路走多了第一八八章 是清是濁第五十三章 破家縣令嚇一跳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一四六章 亡國之禍第一一二章 返鄉第一卷 第七十八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一五三章 棋盤和棋子第三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一六九章 薩摩藩島津氏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個方便第六十四章 猜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五十章 盟友第五十五章 神仙打架第六十三章 造勢第八十七章 議立太子第三十章 請開馬市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一四六章 亡國之禍第一〇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〇六章 教導第九十九章 好消息第三章 耳目一新第二〇〇章 楊門七子第二二三章 問題很多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一四八章 明軍有這麼猛嗎第一三二章 苦難的開始第一八三章 取之於民第二十四章 明軍孱弱的原因第九十五章 稍安勿躁第二一六章 蒸汽機車第一七九章 棄車第一一八章 俗事了第一一五章 倭寇真的很厲害嗎第九十三章 打賭第一八六章 東窗事發第一六二章 野望第十五章 如果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第五十九章 太閒第六十九章 凌厲的反擊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