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上達天聽

bookmark

刑部衙門前鬧事的貢生們仍在吵吵嚷嚷,指着刑部大門怒罵奸臣當道,誰也沒發現剛纔鬧事的領頭人嚴嵩已消失在人羣中,被錦衣百戶丁順拉去見識人間風月了。

當刑部衙門前聚集的貢生士子越來越多,事態已完全失控的時候,刑部的堂官們慌神了,這年頭讀書人衝擊官府衙門的事並不常見,一旦發生都會變成驚天巨案,上達天聽之後,皇帝爲了平息事態,往往會查辦罷免一大批官員,今日刑部首當其衝,於是值守的堂官們坐不住了。

前門喧囂如市,罵聲不絕,往日威嚴厚重的朱漆大門上已佈滿了被貢生們扔的臭雞蛋爛菜葉。五城兵馬司的軍士們早已圍在刑部衙門的廣場外,卻只遠遠地瞧着,貢生們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兵馬司的軍士們自然不敢對他們稍有打壓威嚇,除非這羣瘋狂的讀書人把刑部那些尚書侍郎們拿刀殺了,扔扔雞蛋菜葉沒關係,讀書人哪能沒一點暴脾氣呢?

刑部的官員們躲在衙門內惶然失措時,早有錦衣衛和東廠番子將此事緊急報入了皇宮大內。

數百個有功名的讀書人衝擊刑部衙門,此事非同小可,牟斌和王嶽都不敢隱瞞,只能呈報給弘治帝……事情既然解決不了,只有把它鬧大。鬧到不可收拾,鬧到上達天聽,或許才能給杜宏找到一絲生機,這便是秦堪指使嚴嵩煽動貢生鬧事的目的。

這個目的顯然達到了……禁宮文華殿。

劉健,謝遷,李東陽三位大學士坐在殿中左側的軟凳上,捋須沉默不語。

弘治帝面沉如水。病態的臉色浮現不滿之色,牟斌和王嶽跪在他面前,大氣也不敢喘一口。他們清楚,陛下現在的心情很不好。

全天下在鼓吹大明中興,大明到底有沒有中興。其實弘治帝也有些迷茫,以前曾經有些洋洋自得,近兩年發生的一樁樁事情卻狠狠地打擊了他的信心,當然也包括今日的數百名貢生鬧事。

一向對讀書人甚爲寬容的弘治帝沒想到他對讀書人善待若此,居然還有人對朝廷不滿,對他不滿,這天下到底怎麼了?

大殿內很安靜,弘治帝面色陰沉,沉默許久才緩緩問道:“到底怎麼回事?再過兩個月便是春闈會試了,貢生們怎麼挑在這個時候鬧了起來?”

王嶽恭聲回道:“稟陛下。東廠查知,貢生們於刑部衙門前集會,乃因紹興知府杜宏打殺織工一案……”

“這案子朕聽說過,人證物證俱在,杜宏罪責難逃。貢生們有什麼不滿意的?”

王嶽道:“陛下英明,此案已是鐵案,無可推翻,那些貢生們年紀尚輕,受了某些不軌之人的挑唆蠱惑,不明事理之下衝擊刑部。實乃大罪……”

牟斌一直靜靜跪在一旁,忽然插言道:“陛下,錦衣衛查到的卻與王公公所言大不相同……”

弘治帝扭頭看着他,道:“錦衣衛查到了什麼,細細報來。”

“是,現今京師民間衆說紛紜,但說法幾乎相同,市井和國子監都在說杜宏是被人所構陷,元兇另有其人,此案源起蘇州織造局和浙江布政司,有傳言說二者沆瀣一氣,盤剝甚至打殺織工,杜宏爲民請願卻被構陷入獄,冤比天高海深……”

王嶽冷笑着打斷了牟斌的話,道:“陛下階前,牟大人可別亂說,市井幾句流言蜚語難道便成了翻案的證據?如此我朝大明律豈不成了擺設?”

牟斌看也不看王嶽,冷冷道:“錦衣衛爲陛下鷹犬,刺探打聽,風聞奏事是錦衣衛的職責,是黑是白臣不清楚,臣只是盡責將民間的任何傳言回奏陛下,是非黑白自有陛下論斷。”

一席話聽得弘治帝面色稍緩,王嶽的臉色卻愈發陰沉。

牟斌從袖中掏出一張傳單,雙手遞上,道:“陛下,這是京師城內四處散落的傳單,裡面將此案的前因後果說得明明白白,臣已命錦衣衛徹查散播傳單之人,至於傳單內所述之事是真是假,尚未查明,伏請陛下聖斷。”

弘治帝接過傳單,越看眉頭皺得越深,喃喃道:“看來此案並非表面那麼簡單呀……”

扭頭看着三位內閣大學士,弘治帝展顏笑道:“朕倒真有些不明白了,三位先生如何看?”

論朝政大事,三位大學士自是翹楚牛耳,可論判案斷案,劉健和謝遷便力有不逮了,於是二人不約而同地將傳單遞給李東陽。

時人謂如今的朝廷內閣曰“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論謀劃分析,李東陽比劉謝二人強上許多,這案子由他評判自是最合適的。

李東陽接過傳單,掃視幾眼,捋須笑道:“現今各執一辭,臣也無法分辨是非,此案溯其源頭,乃因蘇州織造局和浙江布政司而起,織造局督辦太監王朋已死,但王朋以下仍有不少知情人,浙江布政使崔甑亦知因由,陛下何不宣這些涉案相關人等進京,然後命廠衛偵緝事情真相呢?”

弘治帝點了點頭:“李先生所言甚是,杜宏一案,朕這便令錦衣衛詳查,東廠審問……”

“陛下,臣還有一言……”李東陽眼中閃爍着莫測的光芒,笑着繼續道:“據聞錦衣衛千戶秦堪正是杜宏的女婿,而東廠與秦堪頗有嫌隙,爲此案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計,臣以爲廠衛最好只負責偵緝,而無斷案之權,而且臣覺得此案似乎與京師朝堂頗有牽連,若欲查明真相,當須派遣信任大臣專職究辦才妥當。”

弘治帝思索許久,緩緩點頭,正式下了旨意。

“打殺紹興織工一案,由錦衣衛,東廠聯手偵緝,宣蘇州織造局上下相關太監,官員,以及浙江布政使崔甑火速入京,不得延誤,杜宏關押刑部大牢,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法司同審。”()

第67章 險求富貴第26章 借貸記賬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467章 欲求翻案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4章 無妄之災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72章 坑儒千戶(中)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542章 相思無用(下)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490章 遷居豹房第487章 桃色風波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613章 處處漏洞第47章 城外臨別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226章 寧王夜奔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356章 不歡而散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97章 廠衛衝突(下)第607章 再見唐寅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451章 侯爺回府第154章 反戈一擊(上)第19章 功成身退第694章 駐兵之爭(下)第86章 大婚之喜(下)第261章 一片冰心第752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577章 晉爵之喜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327章 收服遼東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291章 已成定局第418章 煽動剿殺第515章 會審劉瑾(上)第558章 二男爭女(下)第456章 侯爺招商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524章 戰火蔓延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525章 東城酒肆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75章 才盡其用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306章 籠絡軍心第598章 親征之爭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216章 改元正德第634章 啓程歸京第256章 暗植羽翼第271章 問罪言官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1章 失意相公第288章 禍水東引(上)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566章 非法聖旨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711章 外宅夫人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598章 親征之爭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323章 邊鎮動盪第305章 威服廣寧第224章 坑人夜宴(上)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631章 再擒寧王(上)第76章 調令北來第598章 親征之爭第706章 正德選妃(上)第442章 侯爺回京第587章 劾書入京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395章 白蓮逞威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235章 殺身禍起第247章 深宮奪兵(下)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144章 黑白顛倒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629章 成王敗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