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局勢動盪

即日,劉健大學士會同司禮監掌印蕭敬向周太后及張皇后奏請,數日之內,皇宮開始換防,禁宮原親軍指揮使司十二衛駐軍分批次撤離皇宮,御馬監所屬騰驤四衛及勇士營入宮值衛,所謂“騰驤四衛”,乃御馬監轄下也是整個京師皇城內最精銳的禁軍,專職拱衛禁宮,保護皇帝。

其時所謂的天子親軍錦衣衛早已變了味道,成爲直屬皇帝的特務機構,皇帝朝會或出行之時,所用的儀仗軍雖然也是錦衣親軍,但都只是一些充門面用的花架子,看着孔武高大,其實不堪一擊,真正遇到任何變故,第一個衝上去保護皇帝的,便是騰驤四衛所屬,他們纔是真正保護皇帝的精銳兵馬。

御馬監掌印太監寧瑾奉命入值內宮,城內五城兵馬司和京營也進入戒備狀態,平靜的京師數日之內風雲變色。

有些消息始終瞞不住,內宮宦官宮人數千人,內閣和廠衛再厲害,也不可能封得住每個人的嘴。

錦衣衛和東廠近幾日調動頻繁,無數錦衣衛密探和東廠番子奉命出京,奔赴大明各個城鎮,嚴密監視天下朱姓藩王的一舉一動,錦衣衛的軍驛超負荷使用,一條條關於藩王們動向的消息源源不斷地在京師和封地之間奔跑往來。

秦堪也被調用了,東宮已不需要他去值守,因爲太子殿下已經搬進了皇宮,日夜守在父皇身邊,指揮使牟斌便將秦堪調進皇宮值衛。由秦堪領一個整編千戶入宮,監督宮人宦官和騰驤四衛。

皇宮內外頓時進入一種劍拔弩張的狀態,任何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引起禁軍們的激烈反應,這段時間所有人都變得小心翼翼。皇帝病重,太子年幼,正是大明最高政權新舊交替的關鍵時刻,不能有一絲懈怠馬虎。

緊張的不止是京師。邊境也開始厲兵秣馬,刀劍出鞘。

一騎快馬出京師,治理馬政的三邊總制楊一清。以及監軍延綏的太監苗逵啓程趕赴宣府,嚴防韃靼大軍犯邊奪掠。

大明江山因爲一位英明君主的病重,而進入了飄搖動盪。

入宮值守四五天。秦堪才終於在宮內見到了朱厚照。

朱厚照憔悴了許多,他的臉色很不好,以往快樂無憂的神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有一片濃濃的愁緒和悲傷。

看着朱厚照失神地緩緩走出乾清宮,如同木偶一般僵硬地挪着步子,秦堪有種爲他心疼的感覺。

每個孩子都不願長大,可殘酷的現實逼着孩子不得不長大,直到多年以後驀然回首,才驚覺心底裡保留的天真和純淨越來越少,直至消失殆盡。

“臣拜見太子殿下。”秦堪躬身向朱厚照施禮。

朱厚照渾身一激靈。彷彿被叫回了神,空洞木然的目光見到秦堪,朱厚照如同遇到親人一般,抽噎幾下哭出聲來。

“秦堪,父皇他……他……”

秦堪無奈地嘆氣。有些歷史穿越者能改變,可弘治帝的壽數,秦堪真的無能爲力。

忽然有些痛恨自己,前世爲何不學一些醫道呢?縱然救不活弘治,讓他多活幾年也好。

“殿下,皇上他……一定會轉危爲安的。天子自有天佑。”

秦堪自己都覺得安慰的話如此軟弱無力。

朱厚照的目光很茫然,仰望着天空的湛藍,眼中浮現孤零無依的恐懼,父皇是山,山若崩塌,他何去何從?以前朱厚照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他只需要讓自己快樂,然而現在卻不得不想了。

“以後……我怎麼辦?”朱厚照流着淚哀泣道。

秦堪黯然嘆道:“殿下唯一能做的,便是當個好皇帝,創一番繼往開來,不遜秦皇漢武的大事業,不負陛下,不負天下。”

“可是,父皇不在了,從此只有我一個人了……”朱厚照惶然道。

“殿下還有滿朝大臣,還有億萬百姓,他們都在看着你,期待你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他們都在看着我,依靠我,可是我呢?我能靠誰?”

秦堪笑了:“殿下至少還有朋友,不離不棄,同喜同悲的朋友,君臨天下者,不一定都是孤家寡人。”

朱厚照定定注視着秦堪,良久,空洞的眼睛終於恢復了些許生機,咧嘴露出了一個難看卻釋然的笑容:“對,我還有朋友,秦堪,我們做一輩子的君臣,不離不棄不負。”

“臣願爲殿下效死。”

“不用效死,我們都要活得好好的,活夠一百歲,當我們九十五歲的時候,便約好一起出巡,親眼瞧一瞧咱們共同治理了一輩子的大明江山究竟是個什麼樣子,我們花五年的時間,看遍每一寸山河。”

“臣,無上榮焉!不過五年的時候可能不夠……”

“爲何?”

“因爲那時,臣或許已爲你打下了萬里沃土,數倍疆境,殿下的國土太大,若欲看遍每一寸,五年是絕對不夠的。”

“那就十年,二十年,越大越好!”

朱厚照說完與秦堪相視一笑,未來的一對君臣,此刻笑得意氣風發,豪氣干雲。

笑了許久,朱厚照眼眶一紅,又流下淚來。

“秦堪,其實……我不喜歡當皇帝,真的很不喜歡,我只希望當一輩子的太子,每天快樂地活着,任何事都有父皇爲我撐腰,爲我做主,我……我真想把我的壽命借給父皇二十年。”

皇帝是世人奢望卻不可企及的夢,然而朱厚照的夢絕不是皇帝,朱厚照的夢裡只有快樂二字,“皇帝”帶給他的只有沉甸甸的責任和處處受制的痛苦,它與快樂無緣。

大明朝是歷史長河裡獨特的風景線,朱厚照是這道風景線裡最亮眼的一片紅楓。

()

第77章 以德服人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29章 順流逆流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43章 廠衛之爭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60章 憐月憐星第662章 四面楚歌第107章 太子相召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697章 緩緩歸矣第234章 風暴醞釀第415章 蕭牆之內第452章 探視丁順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281章 昔日盟友第523章 反軍勢大第570章 龍場悟道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660章 故地重遊第605章 攻守各難第135章 嚴旨徹查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579章 故人重逢第216章 改元正德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98章 上達天聽(上)第721章 美人恩重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235章 殺身禍起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562章 朝堂生謠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364章 准予致仕第333章 伯顏出兵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352章 劉瑾新政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39章 秋後算賬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154章 反戈一擊(上)第23章 二進衙門第298章 義州奪兵(上)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714章 正德傷情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543章 攻守鏖戰第35章 戶部亂戰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28章 移禍江東第304章 收集籌碼第733章 禮制之爭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358章 侯爺設局(上)第726章 迎立新君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543章 攻守鏖戰第606章 平叛戰略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97章 廠衛衝突(下)第303章 堅實後援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199章 必有迴響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355章 推新不易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297章 改道義州第274章 不得不爲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202章 虛假的戲第531章 欲舍還留第105章 少年紈絝第40章 大打出手第10章 才子招財第726章 迎立新君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288章 禍水東引(上)第623章 安慶決戰(下)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530章 侯爺有疾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670章 因勢而合(下)第64章 驟然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