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上天示警

bookmark

劉健的心軟只有短短的一剎。

理智令他很快恢復了淡漠,他沒忘記此刻他是臣,朱厚照是君,君在往昏君的方向慢慢變化,臣的責任便是將這種變化扭轉過來,讓君往正道上走。

那幾個奸佞必須要殺,不殺不行!

劉健於是硬起了心腸。

金殿的氣氛越來越喧騰,得了內閣兩位大學士的授意,文武百官們沒了顧忌,肆無忌憚地羅織秦堪和劉瑾等人的罪狀,當然,爬夏府的圍牆窺視未來皇后,挑唆皇帝悔婚等等,真真假假的罪名全扣在秦堪等九人頭上。

幾件事情一煽,殿內羣情愈發激憤,火藥味也變得極其濃烈。

朱厚照張着嘴,眼淚終於忍不住掉落下來,他只有一張嘴,卻辯不過一百多張嘴。

少年人火氣大,更何況是少年天子,朱厚照終究不是忍氣吞聲的人,見殿內越來越混亂,騰地站起身,指着殿內百官大叫道:“說來說去,你們就是要朕聽你們的話,把秦堪劉瑾他們殺了是不是?朕若不殺便是千古昏君,便是扶不上牆的爛泥,對不對?”

急促喘了幾口粗氣,看着殿內面無表情的官員們,朱厚照嘴一咧,終於哭出了聲音。

“說他們媚上,你們算什麼?你們這是欺凌君主吶!”

羣臣跪地齊聲道:“臣等不敢。”

“你們有什麼不敢?爬夏家的牆頭是朕自己的主意,秦堪被朕強拉過去的。朕欲悔婚也是我自己的主意,因爲我不喜歡這個女人,秦堪半個字都沒說,一切都是朕乾的,與秦堪何干?秦堪到底做了什麼,令滿朝文武如此不能容他?”

“陛下!”

朝班中又站出一人,卻是刑部右侍郎魏紳。魏紳冷着臉,凜然不懼地盯着朱厚照道:“明明是陛下身邊奸臣攛掇,陛下何苦爲他們掩飾?恕臣放肆。祖宗基業盡託陛下一人,陛下擔負着天下萬民和江山社稷,奸佞不除。朝綱不振,天下何安?臣等並非逼陛下,而是爲江山社稷萬年久安向陛下請命。”

衆臣跪拜齊聲道:“求陛下誅殺奸佞,正我朝綱。”

朱厚照氣得渾身發顫,鐵青着臉指着殿內羣臣大哭道:“你們……你們這是在欺凌於朕!朕絕不答應!”

扭頭注視着劉健和謝遷,朱厚照眼中佈滿了失望:“劉先生,謝先生,你們也要逼朕麼?”

謝遷嘆息不語,劉健神情冷漠緩緩道:“老臣以爲衆同僚沒說錯,陛下。二人私誼與江山社稷相比,算得了什麼?”

朱厚照呆呆地看着劉健,彷彿從不認識這個人似的,眼神一片冰冷。

…………

…………

一名宦官匆忙奔入金殿,跪拜大聲道:“陛下。雲南,山東軍驛急奏,兩地地震,波及甚廣,房屋橋樑倒塌無數,百姓死傷逾數萬人。兩地布政使和總督八百里報急,請求朝廷賑濟救災。”

殿內羣臣呆住了,方纔吵吵嚷嚷的金殿此刻一片寂靜。

首輔劉健皺了皺眉,扭頭看去,卻見欽天監監副楊源快步走出朝班,厲聲奏道:“陛下!此乃上天示警,天子德行有失,方致上天震怒,降災警醒陛下,求陛下速速誅殺奸佞,並下詔罪己!”

羣臣一陣議論紛紛,接着不知何人帶頭,朝班中忽然有人大叫:“誅九虎,振朝綱!”

大臣們紛紛直起身子,齊聲厲喝:“誅九虎,振朝綱!”

朱厚照臉色蒼白,坐在龍椅上忽然覺得身子一陣陣發虛,發寒。

司禮監內瀰漫着淡淡的檀香味道,香爐裡幾絲青煙扶搖而起,很快消散於空氣中,如夢似幻。

王嶽坐在炕頭緩緩撫摸着炕桌上略顯陳舊的紅木桌面,嘴角的笑容若有若無。

這個位置原本是蕭敬的,位置很好,坐南朝北,冬暖夏涼,一伸手便能夠得着炕外茶几上的紫砂小茶壺,而王嶽以前的位置若想喝口熱茶則要吩咐下面的小崽子給他端來,否則便只能下炕親自走到茶几前喝兩口。

現在,王嶽用不着下炕了,因爲蕭敬的位置已屬於他。

伸手端過茶几上的茶壺,湊在嘴邊啜吸一口,然後放回去,王嶽發出一道滿足的呻吟。

“好位置呀……”王嶽喃喃嘆息,眉宇間全是笑意。

外廷內廷聯手除奸,只消把秦堪和劉瑾那些人全殺了,不但報了大仇,也剪除了一個有能力威脅司禮監掌印位置的對手,那時皇宮之中除了他王嶽,還有誰有資格坐這個位置?陛下縱然心不大情願,也不得不下旨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交給他。

他,即將成爲名副其實的大明內相。

此刻他離夢想只有一步之遙。

一名小宦官匆匆入內,垂頭稟道:“老祖宗,朝會散了。”

王嶽神情一斂:“陛下可曾下了誅殺秦堪劉瑾他們的旨意?”

“沒有,陛下又在金殿上哭了,哭着跑進了華蓋殿,朝會不歡而散。”

王嶽想了想,嘴角露出了笑容:“陛下……畢竟年幼啊,待除了這幾個混帳東西,雜家好好幫陛下保住這江山社稷便是,幾個只知阿諛逢迎之徒,治得好這錦繡江山麼?”

“老祖宗說得是,陛下欲做聖明天子,終究還得靠內閣和老祖宗這些老成謀國之人。”

王嶽點點頭,眼中忽然射出了一道冷冷的殺機。

“外廷的戲唱得差不多到火候了,現在該咱們內廷登場了,軟的硬的,陛下總得吃一樣吧?”

“是,老祖宗吩咐。”

“派人知會牟斌一聲,告訴他,東廠要出手了,這回合外廷內廷聯手之力,錦衣衛何去何從,叫他看着辦。”

ps:求月票。。。這兩天更新時間有點不穩,實在是作息完全紊亂了,都說碼字的人短命,像我這樣作息無規律的人更短命,我都不敢去醫院做身體檢查,就怕查出個什麼大病摧垮自己。。。。。)

第350章 蒙古特產第423章 江湖險惡第735章 明升暗降第720章 禍福難測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18章 攻守易位第640章 迎駕入城第158章 禁宮暖月第605章 攻守各難第519章 行刑伏誅(上)第51章 故人相見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118章 君臣奏對第635章 江山多嬌第135章 嚴旨徹查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509章 決戰金殿(下一)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260章 漸生仇隙(下)第711章 外宅夫人第560章 不孕有因第362章 籠中金雀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26章 借貸記賬第203章 局勢動盪第199章 必有迴響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706章 正德選妃(上)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50章 拉攏打壓第526章 劉家有女第665章 無可調和第635章 江山多嬌第466章 霸州劉氏第289章 禍水東引(下)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268章 復開西廠第739章 邊軍入京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83章 大事已定第25章 賬簿問題第697章 緩緩歸矣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13章 杜家危局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256章 暗植羽翼第255章 劉謝致仕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366章 決意出宮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412章 壽宴驚變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94章 突發而至第355章 推新不易第17章 化解危局(下)第102章 賢妻主內第137章 恢復功名第310章 借兵伐明第447章 無聲威脅第483章 興兵叛亂第586章 強行綁架第244章 二女初見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244章 二女初見第286章 正德大婚(下)第669章 因勢而合(上)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45章 錦衣上門第112章 朝堂風浪(中)第467章 欲求翻案第308章 駕至遼陽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第218章 進宮請罪第186章 上達天聽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60章 憐月憐星第505章 甘陝大捷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593章 終脫囹圄第602章 紈絝惡霸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149章 殺馬示威第10章 才子招財第258章 家事難爲第752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353章 侯爺回府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552章 隱而不發第351章 相逢一笑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512章 決戰金殿(下四)第687章 巧取豪奪第78章 翁婿相見第261章 一片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