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知者利仁

bookmark

秦堪走出林子時腳步放得很慢,很輕,一邊走一邊微笑注視着李東陽,身後的密林深處,十餘名帶刀的侍衛身影若隱若現。

李東陽臉上仍掛着淚痕,見秦堪走近,略顯尷尬的使勁擦了一把,然後捋着鬍鬚,努力裝作一副沉穩的樣子來。

“秦堪,你何時來的?剛纔爲何沒見你?”

秦堪指了指身後幽幽密密的林子,笑道:“剛纔下官藏在林子裡,一直看着你們話別呢。”

“既然來了爲何不當面跟劉公謝公道聲別,好歹如今也是執掌錦衣衛的指揮使了,鬼鬼祟祟躲在暗處成何體統?”李東陽不悅地瞪着他,責備的語氣裡卻多了幾分也許連自己都未察覺的溺愛,好像把秦堪當成了一個不懂事的晚輩。

秦堪摸了摸鼻子,苦笑道:“不是下官鬼鬼祟祟,實在是我的名聲已臭滿了大街,我若出來,劉公謝公一定會把我罵得體無完膚,下官臉皮太薄,沒有主動把腦袋伸過去捱罵的愛好。”

李東陽楞了一下,哈哈大笑:“你臉皮薄?秦堪,做人謙虛一點沒什麼不好,可謙虛到睜眼說瞎話的地步就不對了,從你進京開始,坑王嶽,坑大臣,坑壽寧侯,甚至連老夫都被你坑過,坑完面不改色把罪責往旁人身上一推,你一臉無辜站在旁邊看熱鬧,你覺得你好意思說自己臉皮薄嗎?”

秦堪喃喃嘆道:“早知道我就不出來了,不過燒過他一次房子,小心眼兒的老頭打算記恨多久?”

李東陽笑得愈發暢快:“老夫打算一直記恨到進棺材,這事啊,沒完。”

秦堪笑了笑,轉身注視着塵土飛揚的官道盡頭。

劉健和謝遷的馬車已沒了蹤影,官道上商賈走卒來往不絕,滿懷希望或失望地繼續着他們的旅程,弘治年間聞名於世的三駕馬車其中之二,也終於徹底地告別了大明的歷史舞臺,從此分道揚鑣,黯然退場。

李東陽的神情變得悵然,長長嘆了口氣,道:“老夫一生愛惜羽毛,奈何數十年的老友竟不懂我,人生知己數十年,最後這一關口終究過不去……可惜,可嘆啊。”

秦堪微笑道:“世人皆醉,李公獨醒,獨醒的滋味恐怕不太好受吧?”

李東陽上下掃視着秦堪,笑道:“誰說老夫獨醒?這不有你陪着嗎?從你進京開始,老夫便沒有停止過關注你,一個小小的錦衣千戶,竟敢獨捋東廠廠公的虎鬚,還敢燒當朝大學士的房子,輕輕鬆鬆將這場禍事轉到老夫和王嶽之間,從那時起老夫便知你不是盞省油的燈,後來查鹽引案,查蘇州織造工案,獻《菜根譚》,教太子爲先帝做羹湯……”

一樁樁一件件事蹟被李東陽細細數來,聽得秦堪背後冒了一層冷汗。

這老頭兒還真沒說假話,果然時刻關注着他,而且從不動聲色,可以肯定,引當朝大學士如此關注,絕不僅僅因爲燒了他家房子。

李東陽頓了頓,笑眯眯地盯着秦堪,道:“好事做了,惡事也做了,善名揚了,惡名也揚了,正與邪,得與失,秦堪,你告訴老夫,你是如何取捨的?”

秦堪想了想,道:“但憑本心而已,我只是一個從山陰鄉下走出來的窮酸小子,一路走來坎坷不斷,麻煩不斷,爲了生存,我已顧不得什麼正與邪,善與惡,只想在這紛亂的世上活下去,保護好我的妻子家人,如果可以的話,讓她們活得更好,人生更豐富,而我……”

仰頭看着灰濛濛的天色,秦堪呼出一口胸中濁氣,道:“我也有自己的理想,我希望在有生之年,用自己能力去改變一些什麼,當然,只是盡力而已,李公也是有家的人,應該知道,一個有了家有了羈絆的男人,肯定不會爲了所謂的夢想理想去拼命的,只盡一份心力而已,能成固然可喜,不能成則果斷退避,絕不再試,因爲我如今每歷一次風險,都如同將我全家人的性命押上了賭桌,我輸得起自己的命,卻輸不起妻子家人的命……”

“所以,我願意順應世道情勢,變換出不同的嘴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理想這個東西太虛無,如果它與我的妻子家人的性命或幸福產生了衝突,我將毫不猶豫地拋棄理想,爲了她們,我甚至可以不要氣節,不要名聲,我願與魔鬼聯手,也願在權貴面前低頭,縱然萬夫所指,萬世唾罵,只要妻子家人能把我當人,把我當成一個好人,這一輩子便算沒有白活。”

李東陽靜靜聽着秦堪這番難得聽到的心裡話,不由怔怔呆了許久。

忠耶?奸耶?

朝堂上滿口仁義道德的大臣,處處標榜君子之道,實則幾人能稱得上君子?嘴上說得道貌岸然,轉過身乾的事盡是男盜女娼,相比之下,眼前這位年輕人無疑坦率得多,誠實得多。

所謂聖人之言,只不過是一件拿來攻擊政敵,制約皇帝的武器,卻從未有人拿它真正稱量過自己,反倒不如像秦堪這般老實承認隨波逐流,我行我素,不去計較身後的名聲。

李東陽突然間覺得自己好像瞭解眼前這個年輕人了。

捋着鬍鬚,李東陽緩緩道:“所以,你行事可以不問善惡,不問正邪,你能教太子做羹湯,告訴他何謂孝舉,也能決然舉起屠刀,眼睛都不眨地殺得東廠血流成河……”

秦堪淡淡一笑:“經營好的名聲太累了,我只憑着本心做事。”

李東陽笑道:“聖人云:‘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你不是仁者,你是知者。”

秦堪雙手合十,笑道:“但懷菩薩心,縱舉屠刀,亦是超度,亦是慈悲。”

ps:這章不是灌水,前面七十多萬字,很少這麼直白大段的剖析秦堪的性格,嗯,我覺得有必要寫一下,我筆下的主角,其亮點不僅僅是坑人而已。

章節名的“知者利仁”典自《論語.里仁篇》,按我的理解就是,聰明人就算行仁義之事,其前提也應該是對自己有好處,有點類似於“無利不起早”的意思,但它也是一種不算褒也不算貶的人性。

小說,其實就是爲了寫人性,偉大,高尚,正義,也應該有懦弱,平庸和貪婪。(。

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66章 廠衛混戰第582章 酒後惹禍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33章 滄海彼岸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111章 朝堂風浪(上)第344章 封爵之爭第305章 威服廣寧第358章 侯爺設局(上)第659章 盛世光景第261章 一片冰心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667章 鬧市刺殺第239章 清君之側第598章 親征之爭第685章 小國大患第366章 決意出宮第356章 不歡而散第14章 流年不利第476章 劉氏兄弟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586章 強行綁架第543章 攻守鏖戰第142章 童叟無欺第671章 京師暗戰(上)第25章 賬簿問題第177章 詳述始末第143章 初露頭角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667章 鬧市刺殺第391章 太廟請罪(中)第306章 籠絡軍心第243章 準備反擊(下)第445章 內閣反應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304章 收集籌碼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681章 糊塗亂仗第211章 新皇登基(下)第574章 宮前惡鬥第456章 侯爺招商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32章 身不由己第207章 大行在即第360章 劉瑾入套第674章 師出有名第490章 遷居豹房第72章 坑儒千戶(中)第58章 戰後還京第477章 拒虎迎狼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421章 生死一念第96章 廠衛衝突(中)第87章 一展抱負第665章 無可調和第1章 失意相公第510章 決戰金殿(下二)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466章 霸州劉氏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11章 風靡江南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534章 再議平叛第220章 午門相遇第426章 暗藏殺機第339章 命不該絕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695章 面授機宜(上)第105章 少年紈絝第625章 兵敗安慶第125章 忍辱負重第718章 善惡一念第660章 故地重遊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127章 京師水深第150章 正面交鋒第510章 決戰金殿(下二)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158章 禁宮暖月第411章 靜待佳時第220章 午門相遇第189章 金殿再爭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733章 禮制之爭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480章 天象示警第203章 局勢動盪第136章 陰溝翻船第733章 禮制之爭第570章 龍場悟道第46章 赴任南京第649章 海運奏對(下)第27章 揪出蛀蟲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602章 紈絝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