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徐徐佈置

bookmark

查案跟朝堂勾心鬥角不同,必須抽絲剝繭,不枉不縱,特別是天津的白蓮教,如果秦堪和牟斌的猜測沒錯的話,白蓮教已滲透進了天津三衛,如此一來查案更需小心謹慎,否則一個小小的過失或冤案都能激起天津三衛的兵變。

事關重大,秦堪不敢大意,到了天津之後除了探望牟斌,別的任何動作都沒有,彷彿他此行天津只是爲了在官衙裡度假一般。

從牟斌的住所出來,秦堪向二堂內等候許久的漕運和鹽道官員以及三衛指揮使們致了歉,衆人又是一陣寒暄恭維。

秦堪微感不耐,然而官場上迎來送往的形式卻不能不顧,強打着精神應付許久,捱不過陳熊等人的一再邀請,再說欽差到了地方,官員接風宴請也是不成文的規矩,秦堪只好勉爲其難赴宴。

一頓奢華酒宴吃得賓主盡歡,席間自然也少不了衆官員提前從京師青樓請來的數位名妓彈箏吹簫,歌舞昇平,臨到席散,秦堪還是推脫了官員武將們將名妓塞給他侍寢的盛情,在一衆名妓幽怨的目光注視下,喝得面紅耳赤的秦堪走出酒樓。

凜冽的寒風一吹,五分酒意消退不少,秦堪的目光又變得清澈。

酒樓外已被清場,任何閒雜人等不準靠近,如狼似虎的錦衣校尉們將酒樓圍得裡三層外三層。李二披着軟甲,靜靜地站在酒樓門口等着秦堪。

秦堪朝他笑了笑,吩咐道:“去把陳伯爺單獨請下來。就說本侯有事與他相商。”

李二抱拳應命,很快。披着貂皮長裘的平江伯陳熊匆匆走下樓,和秦堪一樣,下了樓臉上的酒意便消退了幾分,看來喝酒和做人一樣,都暗自留了幾分。

“不知侯爺有何吩咐差遣?”陳熊拱手道。

秦堪笑了笑:“寒夜雖冷,夜下尋梅探幽卻是一樁雅事,不知陳伯爺可願與某一行?”

陳熊楞了一下,然後笑道:“侯爺有此雅興。下官敢不從命。”

二人並步而行,數百名錦衣校尉相距丈餘緊緊跟隨護侍。

…………

…………

天津城嚴格來說其實是一座軍城和臨海埠頭,百姓人家不過兩千戶,更多的是軍士和海船,天津不僅地理位置重要,同時也是大明的南北中轉站,北方的藥材木材和特產。南方的稻米絲綢瓷器,皆在天津碼頭中轉,所以從永樂年築天津城開始,天津便常駐漕運衙門,陳家五代皆駐天津,世襲漕運總督。

夜風很冷。深呼吸一口,秦堪甚至能聞到風中摻雜着大海的腥鹹味道,陳熊自覺隱隱落後秦堪半步,二人一路沉默前行。

不知過了多久,秦堪終於開口了:“平江伯可知本侯這次爲何來天津?”

陳熊恭敬道:“侯爺到天津以前各官衙各衛便已收到通政司的公函。公函上雖未說侯爺來此有何公幹,但下面的人幾乎都清楚。白蓮教猖獗,折損了廠衛許多人馬,此等邪教,朝廷不可能放任自流,必誅除以儆效尤。”

秦堪笑道:“天津城中各官員武將反應如何?”

陳熊苦笑道:“包括下官在內,自然惶惶不可終日。來日誅除了白蓮教,朝廷若追究起責任,天津城裡的官員武將怕是難逃督管不力之罪。”

秦堪點頭道:“本侯不瞞你們,白蓮教被剿滅以後,朝廷肯定是要追究的,不過平江伯不必擔心,你是天津城唯一的勳貴,又擔負着天下漕運重任,朝廷對你不會太嚴厲,況且本侯目前在天津欲剿白蓮,很多地方還需要平江伯大力相助,將來本侯的報功奏疏上爲平江伯添上幾筆,不過舉手之勞。”

陳熊急忙道:“侯爺但有差遣,下官定效死力。”

“本侯就不客氣了,平江伯主管漕運,負責南米北調,本侯問你,漕運這條線你可確實抓在手中?”

“那是自然,不過下官雖是總督,然而朝廷所撥民夫畢竟有限,很多時候不得不靠漕運線上各地明裡暗裡的官府和漕幫相助。”

秦堪嘆了口氣,漕運一業,興也漕幫,衰也漕幫,自有漕運以來,漕幫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卻也是最不安定最危險的角色。

太平年景,漕幫討生活的苦漢子可以是最善良最知足的順民,一旦到了亂世有人煽動幾句,這些順民瞬間就會成爲最可怕的反軍。

“天津碼頭的民夫有多少人?”秦堪忽然問道。

陳熊想了想,道:“大約在兩千多人上下……”

說着陳熊悚然一驚,額頭頓時滲了汗,顫聲道:“侯爺的意思,這兩千多人……”

秦堪嘆道:“白蓮教行事慣以最底層討生活的窮苦百姓爲發展目標,我不是說這兩千多人已被白蓮教滲透了,只是……他們終歸是最有可能被矇蔽從而作亂的羣體。”

陳熊惶恐之色甚劇,若這兩千多碼頭民夫作亂,朝廷追究起來,第一個倒黴的便是他這個漕運總督。

很快陳熊的惶恐之色被一片殺機所代替,陰沉道:“侯爺,事態緊急,寧可錯殺,不可縱枉,下官請侯爺施雷霆手段,不管這些民夫有沒有入白蓮教,莫如先盡數誅除再論道理……”

秦堪忽然停下腳步,深深看了陳熊一眼,淡淡道:“無憑無據的,出手便殺兩千多人?平江伯好手筆。”

“侯爺,當斷不斷,必有大禍!”

秦堪冷笑道:“本侯來天津是查反賊,不是對無辜百姓下屠刀的,若本侯不分青紅皁白亂殺一氣,此舉與禽獸何異?再說,如果真殺了這兩千多人,激起全城公憤,那時百姓們不反也得反了,平江伯,你是漕運總督,好好管你的漕運,白蓮教一事用不着你插手。”

陳熊忐忑拱手:“是,下官知錯了。”

“天津碼頭海船每月從南方運來多少糧米?”

“十萬石計,海船靠岸後糧食卸下便走,發往北方各地官府糧倉。”

“天津本城的存糧呢?”

“三衛本有軍屯,所耗甚少,城內只有兩千戶百姓,耗糧也不多,天津官倉裡通常只存糧千石。”

秦堪搖搖頭:“少了,平江伯,本侯需要你做一件事情……”

“侯爺儘管吩咐。”

“三日之內,從漕糧中扣下兩千石糧米,找個隱秘的地方,不必用民夫,本侯會派麾下官兵親自押送封存,同時本侯還會以欽差名義向北方各地官府去信解釋,暫時調用這兩千石糧米,不讓平江伯爲難。”

陳熊愕然道:“侯爺,此舉卻是爲何?”

秦堪笑道:“不必多問,辦好這件事,本侯保你有功無過。”

陳熊滿懷疑問和忐忑離開,秦堪在漆黑的夜色中微笑着看他走遠。

李二湊上前,不解地問道:“侯爺存糧兩千石到底爲了什麼?”

秦堪淡淡道:“未雨綢繆罷了,我對白蓮教不瞭解,但我瞭解民心。若欲民心安定,糧食是絕不能少的,民心安定下來,白蓮教如何能煽動?治國如烹小鮮,查反賊亦如烹小鮮,總要一步一步慢慢的佈置,能想得到的每一顆棋子,不論有用沒用,先將它佈置下來再說,只等將來火候一到,這顆看似無用的棋子興許卻發揮了大作用呢。”

李二笑着恭維道:“侯爺明見萬里。”

秦堪搖頭道:“無所謂明見,與白蓮教無論鬥勇還是鬥智,說來都是我佔了大便宜,因爲我背後站着朝廷,站着皇帝,我可興舉國之物力人力獨戰於一隅,在這方面,白蓮教便吃虧多了,勝之不武,不勝才叫恥辱。”

李二笑道:“若丁順聽了侯爺您這句話,怕是羞憤得要撞牆纔好。”

“丁順也是盡力了,他和我不一樣,我是朝廷欽差,而他只是錦衣衛鎮撫,我可以調用的人或物,丁順不一定調用得動,比如說我剛纔要陳熊準備兩千石糧米,換了丁順跟陳熊提同樣的要求,你看陳熊會不會理會他?再說,丁順的查案思路也有問題,他一來天津便大明大亮地查白蓮教,鬧得滿城人心惶惶,也激起了白蓮教對他的殺機,他的眼睛只盯着白蓮教,也只侷限於白蓮教,如此做法,焉能不敗?”

“侯爺,您剛纔說丁順只侷限於白蓮教,難道侯爺另有高招?”

秦堪點點頭,道:“我從進天津城到現在,一直沒有刻意宣揚,沒有驚動百姓,就是因爲吸取了丁順的教訓,跟丁順不同的是,我在等,等白蓮教有所動作,靜則如山,無懈可擊,動則如風,處處破綻,只有等白蓮教動起來,我才能找到機會……”

“侯爺高明!”

“也不能完全被動地等下去,李二,你派人將天津城內城外所有的望族鄉紳全部請來,我有事相商。”

ps:還有一更…可能晚點,今天有點私事…

第641章 公爺回府第94章 突發而至第308章 駕至遼陽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142章 童叟無欺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394章 風波平息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488章 狂傲跋扈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647章 欲建水師第743章 大開殺戒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34章 往日冤家第634章 啓程歸京第246章 深宮奪兵(中)第639章 戰線瓦解第306章 籠絡軍心第343章 秦家女人(下)第80章 紹興提親(中)第665章 無可調和第339章 命不該絕第619章 決戰在即第71章 坑儒千戶(上)第73章 坑儒千戶(下)第318章 絕境反擊第620章 攻取南昌第613章 處處漏洞第577章 晉爵之喜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87章 一展抱負第206章 拿人錢財第19章 功成身退第697章 緩緩歸矣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418章 煽動剿殺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241章 坦言身份第135章 嚴旨徹查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524章 戰火蔓延第421章 生死一念第364章 准予致仕第475章 各自出招第105章 少年紈絝第737章 禮議之爭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13章 杜家危局第265章 獲准練兵第10章 才子招財第177章 詳述始末第244章 二女初見第93章 千戶上任第355章 推新不易第332章 火篩借兵第189章 金殿再爭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263章 募兵圖新第503章 正德削權第144章 黑白顛倒第29章 順流逆流第28章 移禍江東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273章 捨身赴死第308章 駕至遼陽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383章 謀劃遼東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116章 相逢無言第58章 戰後還京第503章 正德削權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223章 恍若隔世第6章 運蹇時乖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236章 山雨欲來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592章 釋仇結善第415章 蕭牆之內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525章 東城酒肆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394章 風波平息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59章 小賭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