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廷議平叛(下)

bookmark

朱厚照很給面子,每次都是最先噴笑出聲,也不管秦堪那張嘴損了誰,他都毫無例外地笑得前仰後合。

殿內李東陽,楊廷和也捋須哭笑不得。

秦堪這人常常自稱君子,而且平日裡的做派風度也像極了君子,然而跟他熟悉的人都知道,這傢伙跟君子沒有任何關係,不說他各種坑人的招數與君子寬仁之風大相逕庭,僅僅他那張缺德的毒嘴常常損得人跳腳暴怒,與君子之道更是背道而馳。

劉瑾被秦堪損得腦門青筋暴跳,臉色一陣紅一陣青,憤怒地瞪着秦堪許久,發現眼神殺不死他後,轉過頭又一臉可憐兮兮地看着朱厚照,無奈朱厚照笑得花枝亂顫,根本指望不上他主持公道。

李東陽笑着打圓場:“好了好了,陛下,還是商議正事吧,軍情緊急呀。”

朱厚照一想也是,皇叔都造反了,他還笑得沒心沒肺,愈發顯得像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端正了態度後的朱厚照憋住笑,神情剎時肅然沉靜。

“安化郡王密謀造反,此前廠衛已向朕奏稟過,由於查無實據,朕只好暫時擱下,卻沒想到這逆賊果真反了,此而不誅,朕何以面對列祖列宗?朝廷如何平叛,還請諸位先生教朕。”

李東陽和楊廷和對朱厚照的態度頗爲滿意,捋着鬍鬚道:“安化王狼子野心,於西北邊陲之地公然謀反,荼毒三邊,禍延百萬。實罪大惡極也。陛下,目前朝廷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着通政司傳檄天下,公示安化王之罪,並削其王爵。除其族支,告訴天下士子百姓,何方爲天授正統,何方爲篡逆反賊。這是第一大事,而且必須儘快做。”

朱厚照深以爲然,點頭道:“李先生說得正是,朕依你之議。”

揚聲叫了宦官進殿,朱厚照下旨令禮部和翰林院撰筆伐檄文,發送通政使司通傳天下各城池鄉鎮,削安化王王爵,並數落其罪狀以正天下士子百姓視聽。

見朱厚照納諫從善如流,李東陽和楊廷和欣慰地互視一眼。眼中充滿了笑意。

小昏君今日總算表現得不怎麼像昏君了。這是道德禮教崩壞前的抄底反彈啊。下了班必須一起喝兩盅慶祝……

——事實證明兩位大學士高興得太早了。

李東陽捋着鬍鬚不急不徐地繼續道:“至於接下來麼,自然是……”

砰!

朱厚照拍案而起,臉孔不知何時竟漲得通紅。眼中閃爍着極度興奮的光芒。

“朕知道接下來做什麼!秦堪……”

“臣在。”

“給朕召集三十萬大軍,朕要御駕親征。親手誅此逆賊!”

殿內所有老夥伴驚呆了……

朱厚照興奮地搓着手,來回踱步,爲安化王謀反而雀躍欣喜。

李東陽楊廷和的臉色頓時變得非常難看,二人再次對視,眼中無聲地流露出同樣的訊息。

……下班後的對酌取消。

剛纔看走眼了,昏君仍舊是昏君……

秦堪聽到這道糊塗旨意哭笑不得:“陛下,臣上哪兒給您找三十萬大軍去?”

“三萬也行。”朱厚照對人數表現得很隨和。

“陛下,您……再三思一下?”秦堪無奈道。

“朕早思過了,就三萬,不能少了,再少朕估計會打敗仗,嗯,叫保國公朱暉召集十二團營準備出征……”

“陛下,夠了!”楊廷和麪現怒色:“江山共主,坐不垂堂,怎可輕言親征?區區一個藩王叛亂,值得陛下親征麼?”

朱厚照對楊廷和還是心存敬畏的,見楊廷和麪色不善,朱厚照頓時興奮全消,不甘心地撇了撇嘴,低聲嘀咕道:“你要相信的朕的實力嘛……”

李東陽爲官圓滑,但對朱厚照親征也很不贊同。

“陛下,御駕親征一事再莫提起,朱寘鐇謀反如今已擁兵十萬,破城二十餘,軍情十萬火急,咱們要趕緊拿出平叛章程,最重要的是,挑選一名可靠的官員領兵平叛。”

劉瑾眼珠轉了轉,上前奏道:“陛下,若說平叛將領,老奴倒有一個人選。”

“誰?”

“涇陽伯,神英。”

秦堪眼皮一跳,這個神英秦堪曾有耳聞,論軍事才能非常平庸,而且吃裡扒外,弘治十一年時神英任大同參將,私下裡竟將大明的軍馬售賣與韃子,從中牟取巨利,被言官察覺後參了一本,弘治帝將其召還,閒住京師,直到劉瑾上位,神英送了一大筆賄賂,終於將其啓用,授左軍都督府右都督,就連他涇陽伯的爵位也是劉瑾幫忙向朱厚照求來的。

這種人若讓他指揮大軍平叛,比朱厚照御駕親征更不靠譜。

趁朱厚照沒開口,秦堪趕緊道:“陛下,劉公公所薦不妥。”

“爲何?”

秦堪停頓片刻,終於想到了一個藉口:“陛下,平叛不是小事,一個武將領着十數萬大軍,終究……不妥,臣以爲,平叛王師還是由文官統領比較妥當。”

李東陽楊廷和聞言含笑微微點頭,就連焦芳和劉宇的臉上也閃過一抹贊同。

不論政治立場和派系如何敵對,文官終究是文官,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打從心眼裡不相信武將,揚文抑武的政治風氣是絕不可動搖的,特別是領兵打仗,十數萬大軍掌握在一個武將手裡,委實令文官們不放心。

朱厚照對秦堪的建議向來看重,對這小昏君來說,既然大家都不大讚同他御駕親征,派誰去平叛已不再重要了。

“秦堪,你覺得派誰出征比較妥當?”

秦堪笑道:“臣推薦一個人,此人曾統制三邊,熟悉三邊的地理和各都司衛所的大小武將,又奉先帝之命大力發展馬政,修繕長城,三邊武將盡皆悅服,實是領兵平叛的不二人選。”

朱厚照的昏庸還沒有到極限,秦堪一說他便有了印象。

“你說的可是楊一清?”

“正是。”

“他人呢?”

“前些日子被劉公公撤了,因爲劉公公向他要孝敬,楊一清說手頭拮据,上半年給一萬兩,下半年給八千兩,劉公公不樂意,於是大發雷霆將他罷官後關進了詔獄,後來楊一清在獄中改口,說上半年給八千兩,下半年給一萬,劉公公一聽,這才划算呀,於是高興得跟什麼似的把楊一清放了……”

劉瑾氣得原地跳起老高,嘶聲吼道:“秦堪,你……欺人太甚!當雜家是個傻子嗎?”

“玩笑,玩笑,劉公公莫生氣,記住宰相肚裡能撐船吶……”

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194章 絕地反擊(中)第137章 恢復功名第71章 坑儒千戶(上)第206章 拿人錢財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525章 東城酒肆第228章 私訪夏後(上)第89章 舉身赴京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71章 坑儒千戶(上)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211章 新皇登基(下)第593章 終脫囹圄第731章 興王抵京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378章 騎虎難下(下)第410章 風雲再起第646章 主動出擊第359章 侯爺設局(下)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134章 東宮聖人第582章 酒後惹禍第555章 天子情事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570章 龍場悟道第253章 再次升官(上)第208章 弘治大行(上)第695章 面授機宜(上)第419章 民心已定第177章 詳述始末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665章 無可調和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260章 漸生仇隙(下)第67章 險求富貴第717章 延命求生第19章 功成身退第142章 童叟無欺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675章 亂花迷眼第210章 新皇登基(上)第304章 收集籌碼第28章 移禍江東第415章 蕭牆之內第723章 曲線救夫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641章 公爺回府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265章 獲准練兵第647章 欲建水師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140章 千戶很忙第37章 不負年少第24章 新紮師爺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609章 絕處無生第150章 正面交鋒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466章 霸州劉氏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721章 美人恩重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459章 各施神通第28章 移禍江東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357章 嚴嵩破題第601章 駕至南京第282章 一炮而紅第683章 百年大敵第712章 牆裡佳人第2章 吊頸秀才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122章 皇門射箭第557章 二男爭女(上)第625章 兵敗安慶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328章 聖旨西來第35章 戶部亂戰第519章 行刑伏誅(上)第46章 赴任南京第132章 少年雄心第169章 岳父有難第503章 正德削權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602章 紈絝惡霸第640章 迎駕入城第741章 宮門驚變第387章 滿堂不歡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555章 天子情事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462章 又挖深坑第39章 秋後算賬第735章 明升暗降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219章 以牙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