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涼亭計議

從來到這個世上的第一天開始,秦堪便意識到這個時代皇權的重要性。

皇帝是天,是主心骨,是一切權力的源頭。

文官是世上最奸滑的一類人,他們懂得察言觀色,懂得步步爲營,每一代皇帝的性格直接決定了每一朝文官的態度。比如弘治帝,他是一個勵精圖治勤政愛民而且性格溫和的人,像一位久居書齋的敦厚學者,一言一行莫不爾雅寬容,令人如沐春風。

當然,該露出鋒芒和獠牙之時他也從不客氣手軟,下面的大臣們對他又敬又怕,所以他的任何意志和目標往往毫無阻礙地達到,所以這位明君治下近二十年間,朝堂出了劉健,李東陽,謝遷,楊一清等等諸多名臣能吏,連史上名聲最臭的太監在弘治朝也沒給社稷添過堵,反而涌現出如蕭敬,王嶽,陳寬等一大批尚算忠直的太監。

可是朱厚照不一樣,他這輩子活得昏昏噩噩,登基十四年,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功績便是御駕親征過幾次,平定了幾次造反,應州之戰將韃靼小王子伯顏猛可打得元氣大傷灰溜溜退回草原,可是若論臣民歸心,朱厚照比弘治帝不知遜色了多少,縱觀他的一生,從登基到如今,根本就是與大臣們戰鬥不息的一生。

不必諱言,他恨大臣,大臣們也恨他,有明一朝的君臣關係,正德朝是最緊張最僵冷的,雙方几成仇敵。當着面客客氣氣,肚子裡不知動過多少出門被車撞死之類大逆不道的念頭。

楊廷和沒說錯,此刻朱厚照生死未卜,秦堪身在涼亭內依稀都能感應到西華池附近不遠處依稀傳來的窸窸窣窣的人聲,顯然很多大臣已不耐等在豹房門口,三五成羣找了個僻靜之地商議大事去了,大家臉上都佈滿了悲意與焦急,可是這種悲意有幾分是真心的,唯有自己心知肚明。

就連此刻秦堪所在的涼亭內,身邊皆是黨朋。從嚴嵩。朱暉,牟斌等人臉上一一掃過,他們的目光與秦堪相遇,卻分外冷靜清明。

秦堪忽然很想爲朱厚照苦笑三聲……

“秦公爺。你是陛下最信任的臣子。也是私下最親厚的朋友。我等皆以你爲馬首是瞻,今日陛下性命危急,若是救不醒來。則天下必生動盪,爲大明社稷計,亦爲我等前程身家計,還請公爺拿個主意。”嚴嵩冷靜的聲音彷彿夜色裡吹拂而過的一縷寒風,打斷了秦堪紛亂的思緒,猛然回過神來。

秦堪揉了揉疲倦的眉心,不客氣地坐在涼亭內的石凳上,面無表情道:“陛下性命危在旦夕,我心中焦慮萬分,早已失了分寸,哪裡拿得出主意?”

亭內衆人臉上頓時露出幾許尷尬赧然。

他們聽出了秦堪話裡的不滿,隱隱有指責之意。

牟斌左右瞧了瞧衆人的臉色,組織了一下措辭,方纔小心翼翼道:“公爺,天有不測風雲,既然發生了這種事,咱們就不能不面對,此刻豹房內,太醫院的各位太醫和名醫們正在竭盡全力救治陛下,我等在此商議亦是爲了安定社稷和人心,不至於在發生不可言之厄事後慌了手腳……”

秦堪嘆了口氣,神情鬱卒道:“我明白你們的意思,但我此刻心情很亂,你們有什麼章程不妨直言,我聽着便是。”

衆人目光全部望向楊廷和,他是內閣首輔大學士,若天家發生大變,他是最有資格說話的。

楊廷和擦了擦眼角老淚,深吸一口氣平復了情緒,這才緩緩道:“首先,老夫所言皆是在或許可能發生大變的情形下,若是陛下吉人天相安然無恙,今日所言可廢矣。”

衆人急忙點頭稱是。

楊廷和思索片刻,沉聲道:“若陛下真有不測,首先必須再立新君人選,國不可一日無主,另立新君方爲人臣正道,可惜陛下尚在春秋鼎盛英年,膝下並無子嗣,更未留下繼位詔書,所以,我們只能發動內閣廷議,從各地藩王或世子中選取離陛下血脈最近的一位爲新君,這一點,相信滿朝文武皆無異議。”

嚴嵩牟斌等人點頭。

“所謂‘父終子即’,又所謂‘兄終弟即’,陛下這一支既已無子,便只能上溯到弘治先帝那一代了,昔年憲宗皇帝膝下共生皇子十四人,其中皇長子不到一歲便早薨,次子悼恭太子不到三歲亦早薨,後來皇位才輪到孝宗弘治先帝,若……陛下果真不測,那麼弘治先帝這一脈算是斷絕了,我們只能從憲宗先帝的其餘皇子中選取新君,論順位排序,便是憲宗先帝的第四皇子興王爲妥,興王祐杬者,不幸亦於今年薨,上月陛下已賜下諡號曰‘獻’,興獻王膝下二嫡子,長子嶽懷王朱厚熙出生五日後早薨,次子朱厚熜順理成章承繼了興王之爵,封於湖廣安陸洲……”

楊廷和捋了捋長鬚,淡淡道:“若論血脈遠近以及長幼排序,老夫觀之,新君人選十有八九便是這位新繼興王朱厚熜了,此子正德二年出生,今年十二歲,據聞生得聰穎乖巧,英斷夙成,重禮而明理,猶通《孝經》《大學》,如果陛下真有不測,內閣發起廷議和朝議後,這位興王殿下恐怕很快就會接到內閣,司禮監和通政司聯筆的即位請書了。”

到底是內閣首輔,楊廷和一席長言,將朱家藩王歷歷而論,如數家珍,亭內衆人連連點頭,大家都清楚,楊廷和提的這個興王朱厚熜,若是不出意外的話,便是最終繼承皇位的人選了,孔子著書立世,早已定下君臣禮制,皇帝這個位置不是誰說要當就能當的,血脈和長幼最重要,若朱厚照真有不測。幸運的光環便會毫無意外地落在朱厚熜的頭上,不論他願意還是不願意,這個皇帝他當定了。

秦堪靜坐在亭內一言不發,聽到“朱厚熜”這個名字後,面容不由微微一動,接着神情愈發苦澀難明瞭。

朱厚熜便是史上赫赫有名的嘉靖皇帝了,自己來到這個時代,改變了原來的歷史,可是,有些事情仍然按照原來的軌跡固執地發生了。朱厚照仍然落水。而朱厚熜,亦無可爭議地擁有承繼大統的資格。

這一刻秦堪心中不由生出幾許悲涼。

自己究竟改變了什麼?來到這世上的意義何在?既然歷史無可輕薄,上天爲何選擇讓他來到這裡?

“食君之俸祿,忠君之王事。這是臣子的本分。我等都希望陛下吉人天相撐過這一劫。但是,若果真事不可爲,我們亦不得不另立新君。安定天下人心,這亦是人臣本分,秦公爺,你我此刻想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人會怎樣想,他們需要社稷安定,需要朝堂君臣俱在,讓這座江山平穩有序地繼續前行,耕者有其田,商賈牟其利,官員行其政,老有所依,幼有所養,這些纔是社稷之根本,秦公爺,這個時候咱們當以江山社稷爲重,私人情誼只能先拋諸一邊。”

牟斌的話令亭內所有人點頭贊同,秦堪亦無可辯駁。

楊廷和捋須道:“新君之事怕莫便是如此了,縱是內閣廷議亦是這個結果,若陛下發生不測,新君登基已是必然,在這之前我等如何安排,還請秦公爺拿個章程。”

楊廷和這話說得比較含糊,朱厚照未死之前說這話畢竟有些犯忌,是以只是含蓄點了一句。

但亭內衆人都明白楊廷和話裡的意思。

新君登基是大事,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換了人,下面朝堂的人事變動必然不小,亭內衆人皆爲一黨,若想坐在這個位置上爲人民多服務幾年,多握幾年權柄,現在就必須要爲前程謀劃一番了。

秦堪面沉如水,仰頭看了看漆黑的夜空,沉默不發一語。

涼亭內靜得落針可聞,衆人皆盯着他的臉,期望能從這位國公爺臉上看出點什麼。

作爲一個朋黨的核心,秦堪的態度太重要了,自劉瑾死後,秦堪的表現一直很低調,低調得有時候大臣們甚至忽略了他的存在,可是隻有楊廷和,牟斌,嚴嵩等人最清楚,秦公爺低調並不意味着懦弱,而是在韜光養晦,避免與清流文官們直接衝突,但是秦堪這一黨的羽翼卻在這十年裡飛速豐滿,無論京師朝堂還是地方官府,秦堪的影子若隱若現。

這樣一位手握無數人生殺大權的人物,在面對即將改朝換代的當口,他會選擇繼續低調,還是趁機擴充勢力,成爲一個連皇帝都不敢輕易得罪的權臣?

不知沉默多久,秦堪終於回神,迎着亭內衆人殷切的目光搖頭苦笑。

“你們別問我,我剛纔說過,現在的心情很亂,真不願去想那些好像還很遙遠的事情……”秦堪頓了頓,接着道:“我只有一句話要說。”

衆人馬上直起腰桿,打起精神。

秦堪緩緩環視衆人,一字一字道:“我相信陛下不會死,他肯定能撐過這一劫,所以,關於朝堂我並無安排,因爲,這天下畢竟是陛下的!”

“我們能做的,便是在陛下清醒之前,爲他守好這座江山,不能給野心之輩任何機會作亂,所以,我要做的安排在外而不在內。”

嚴嵩若有所思拱手道:“公爺的意思是……”

“出動廠衛探子奔赴各藩王封地,嚴密監視大明各地藩王的一舉一動,若有異常,必將其拿問誅除。京師皇城統領團營的十二位開國侯互調其職,還有……”

秦堪思索片刻,道:“陛下無子,若有不測則各地藩王,流民和匪盜之流皆將蠢蠢欲動,京師團營和五城兵馬司以及周邊密雲三衛雖兵馬衆多,但終究吃慣了太平糧,戰力有所不逮,若有人造反恐怕應付不易,我建議,調動部分邊軍入京,戍衛京畿,以防不臣。”

秦堪話剛落音,亭內楊廷和,楊一清等人頗爲驚異,保國公朱暉老爺子眉頭越擰越深,捋須不發一語,唯有牟斌和嚴嵩在黑暗中迅速交換了一下眼神。

“調動邊軍入京?這……”楊廷和猶豫了。

秦堪嘆道:“楊先生,陛下去年便曾有過將宣府,大同,延綏,遼東四鎮邊軍調動入京,與京師團營互相換防的意思,爲了名正言順,陛下還曾下旨給四鎮總兵,旨意裡將他們稱爲‘外四家軍’,楊先生,這些事你應該都知道啊。”

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382章 國事家事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248章 轉守爲攻(上)第457章 本末之別第687章 巧取豪奪第431章 風雨即來第714章 正德傷情第642章 別後團聚第418章 煽動剿殺第456章 侯爺招商第605章 攻守各難第51章 故人相見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228章 私訪夏後(上)第556章 情海生波第678章 圖窮匕見(中)第14章 流年不利第328章 聖旨西來第238章 君臣對峙第182章 心生忌憚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104章 上面有人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321章 花當提親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665章 無可調和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393章 自解僵局第12章 原形畢露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306章 籠絡軍心第359章 侯爺設局(下)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481章 金殿殺機第488章 狂傲跋扈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168章 秦府新年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368章 復開弘文第190章 水落石出(上)第61章 新宅新人第574章 宮前惡鬥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525章 東城酒肆第743章 大開殺戒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505章 甘陝大捷第410章 風雲再起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276章 營救聖人(中)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199章 必有迴響第144章 黑白顛倒第326章 四朝名臣第247章 深宮奪兵(下)第335章 塞外廝殺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184章 打草驚蛇第105章 少年紈絝第425章 不拖不欠第55章 崇明抗倭(上)第606章 平叛戰略第678章 圖窮匕見(中)第29章 順流逆流第99章 上達天聽(中)第108章 禍起紅顏第398章 駕到天津第305章 威服廣寧第104章 上面有人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472章 侯府定計(中)第151章 離間哄騙第490章 遷居豹房第530章 侯爺有疾第619章 決戰在即第261章 一片冰心第75章 才盡其用第704章 複用錢寧第647章 欲建水師第724章 二次廷議第116章 相逢無言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283章 欲覲天顏第510章 決戰金殿(下二)第82章 岳母王氏第75章 才盡其用第101章 落幕出宮第178章 好爲人師第162章 合夥買賣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743章 大開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