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酒酬故人

bookmark

廷議的過程風平浪靜,大明朝堂內很多年不見如此意見統一衆口一詞的景象了,簡直是一團和氣兄友弟恭,志同道合得那叫一個高山流水,此生恨未早相逢.

能列席廷議的皆是朝堂裡打滾多年的老狐狸,從內閣大學士到六部尚書,無一不是人精中的人精,眼下皇帝性命垂危,藩王蠢蠢欲動,正是內外交困之時,若還堅持不讓邊軍增防京師,將來發生了任何變故而導致邊軍馳援不至,這個千古罵名誰有勇氣承擔?

廷議上,楊廷和陰沉着臉將廠衛得到的藩王消息說了出來,文華殿內沉寂一陣後,兵部尚書嚴嵩首先表態,調外四家軍入京增防勢在必行,嚴嵩是兵部尚書,京畿防務正在他職權之內,他率先表態無可厚非.

嚴嵩表態過後,殿內諸臣面面相覷,久久無語,然後楊廷和在一片沉默中忽然緩緩點了點頭,有了嚴嵩和楊廷和的態度,衆人紛紛附和贊同,調動外四家軍一事算是塵埃落定,殿內樑儲毛澄等人縱然有心反對,然而一想到若外四家軍不進京,萬一京畿防務出現什麼變故,社稷興亡的責任他們誰也擔當不起,於是也只得不甘不願地答應.

午時過後,數騎快馬懷揣着通政司的軍令緊急出城,分別奔赴宣府,大同,遼東等邊鎮,京師內閣,司禮監聯合代皇帝草詔,諭令四大邊鎮總兵官抽調本部兵馬入關戍衛京畿,餘部兵馬嚴密監視漠北韃靼瓦剌各部.

連續半月烈陽天.今日的京師終於下起了暴雨,雨點夾雜着巨大的雷聲轟鳴,毫無保留地傾瀉在這片炎熱的土地上.

午後大雨稍歇,灰濛濛的天空仍飄灑着零星雨絲,豹房宮門外,一乘馬車從金水大街西面盡頭駛來,停在豹房宮門前二十丈開外,戍守豹房的禁宮武士還未及上前詢問,馬車簾子掀開,一身暗黃蟒袍的秦堪走下馬車.靜靜地站在宮門前空曠的廣場上.仰頭注視着陰沉的天空,眼中散發着比秋天更蕭瑟的孤寂.

宮門前武士見是權傾朝野的寧國公,嚇得紛紛站立不動,動作劃一按刀行禮.

秦堪就這樣站在宮門前.不知站了多久.才緩緩開口.

";請張公公出宮門見我.";

一名百戶躬身一禮後.急忙跑進了豹房.

未多時,司禮監掌印張永行色匆匆地跑了出來,曾經意氣風發的大明內相.此刻臉上卻是一片灰敗,顯然離十日之期越來越近,而朱厚照仍未醒轉,他已越來越絕望.

三步並作兩步跑到秦堪面前,張永努力擠出個笑容,帶着一絲哭腔道:";公爺……";

秦堪朝他露出了笑容,笑容並無半分作假,很奇怪,這種危急時刻,他竟仍然笑得出,而且笑得那麼甜.

";張公公,我想進豹房,探望一位生了病的老朋友.";

張永深深看了秦堪片刻,嘆道:";如今京師人人自危,爲前程各自算計謀劃,唯公爺還記掛着陛下,能認識公爺,是雜家這輩子最大的福分,可嘆如此重情重義之人,竟被天下人罵了十多年,是老天瞎眼,還是世人心盲?";

秦堪苦笑道:";或許……是大家活得太明白了吧.";

豹房景色依舊,從宮門走進去,無論樓臺亭閣還是水榭迴廊,都是當年朱厚照親手勾勒出來的畫面,十餘年裡,彷彿一絲一毫都未曾變動過.

秦堪的步履很慢,像一位暮年的老人在夕陽下從容地打發餘生,張永陪在他身旁,神情焦急欲言又止,情知此刻不是議事的時機,張永只好長嘆口氣,打起精神與秦堪說起閒話兒.

二人走到豹房主殿門外,這裡的戒備已非常森嚴,殿外迴廊和廣場上處處佈滿了弓上弦刀出鞘的禁宮武士,門口一羣太監和宮女分兩排雁形而立.

越靠近主殿,秦堪的臉色越凝重,直到站在大殿門外,秦堪神情浮上一抹悲意,殺伐果決的他此刻卻似連擡腳進殿的勇氣都失去了.

張永早已淚水漣漣,泣道:";公爺,進去瞧瞧陛下吧,這些日子他躺在裡面,必也是寂寞得緊,就想跟公爺您說說話兒……";

秦堪的眼眶也紅了,抿緊了脣,當即擡腳便走進了大殿.

殿內正中,朱厚照面色蒼白躺在牀榻上,身上僅着明黃綢緞裡衣,只能從他略帶起伏的胸膛纔看得出他還活着.

秦堪進殿第一眼便看到這一幕,心中不由萬分酸楚,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陛下被救起來後便一直這般模樣,雜家和谷大用他們每日跪在牀榻前跟陛下說話,怎麼求他都不醒,登基十四年,跟朝臣鬥,跟反賊鬥,跟韃子鬥,鬥了這些年,內外皆是罵聲,雜家知道,陛下累了,他是不願醒來呀……";張永擦着眼淚,越說眼淚落得越多,最後索性捂着嘴低聲嗚咽起來.

秦堪看着毫無知覺的朱厚照許久,開口時聲音異常沙啞.

";張公公,煩請命宮人置酒來,我陪陛下喝幾杯.";

張永邊擦着眼.[,!]淚邊點頭,轉過身便吩咐酒菜去了.

未多時,幾名宮女合端着一張矮腳木幾進殿,擱在朱厚照的牀榻邊,衆人將酒菜一一置於桌上,寂然無聲地行禮退下,張永亦識趣地跟着退出殿外.

殿內還站着一羣穿着官衣的老邁太醫,被張永臨走前眼睛一瞪,衆太醫也忙不迭地退出了大殿.

偌大的殿內只剩秦堪和朱厚照二人,秦堪愴然嘆了口氣,呼出胸中一腔濁氣,輕輕一撩衣袍下襬,盤腿坐在大殿光滑如鏡的地板上,伸手執壺給桌上兩隻精巧小盞兒斟滿了酒.

舉杯,望定朱厚照那張蒼白沉默的面容,秦堪未語淚先流.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陛下,君臣手足十餘載,你怎忍棄了江山,棄了故人?";

第268章 復開西廠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230章 相識兩世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423章 江湖險惡第99章 上達天聽(中)第307章 戰勢逆轉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286章 正德大婚(下)第130章 是非難辨(下)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25章 賬簿問題第699章 親征凱旋第292章 臨行準備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5章 遊衙驚夢第36章 風雨將至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629章 成王敗寇(下)第498章 主動認罪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245章 深宮奪兵(上)第521章 行刑伏誅(下)第737章 禮議之爭第622章 安慶決戰(中)第40章 大打出手第101章 落幕出宮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19章 功成身退第254章 再次升官(下)第498章 主動認罪第712章 牆裡佳人第260章 漸生仇隙(下)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83章 大事已定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738章 錢寧進讒第278章 營救聖人(下)第131章 偉大發明第483章 興兵叛亂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80章 紹興提親(中)第300章 義州奪兵(下)第388章 臣權勢大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345章 封爵之爭(下)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590章 孤燕棲城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447章 無聲威脅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656章 風暴來臨(下)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191章 水落石出(中)第203章 局勢動盪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92章 牟斌相召第169章 岳父有難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543章 攻守鏖戰第597章 軍報入京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609章 絕處無生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100章 上達天聽(下)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140章 千戶很忙第639章 戰線瓦解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292章 臨行準備第689章 佈局日本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223章 恍若隔世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498章 主動認罪第295章 關外荒涼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570章 龍場悟道第1章 失意相公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524章 戰火蔓延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328章 聖旨西來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203章 局勢動盪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517章 最後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