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跪諫宮門

bookmark

“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楊慎的話鼓舞了滿朝文武的人心。

他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大明的文官道德敗壞也好,沽名釣譽也好,貪墨成風也好,終究有一樣是可取的,也是中國兩千多年曆史上最寶貴最閃亮的,歸納起來很簡單,“仗節死義”而已。

文官不怕疼不怕死,有的時候爲了謀個“不懼權貴”的名聲,甚至喜歡在刀尖上跳舞,主動招惹皇帝,就差跪地求他給自己賞一頓廷杖好回去炫耀,沒有捱過廷杖的官是不稱職的官,這種做法當然很賤,但是反過來說,也可以看得出大明的文官是何等的無畏,這種人不去幹扯旗子造反的殺頭買賣委實糟蹋人才了……

楊慎的一聲厲喝彷彿點燃了朝臣們心中久抑的怒火,金殿內的靜謐瞬間被打破,羣情沸騰。

“去承天門跪諫,陛下不肯答應咱們頭撞宮門而死!”

“同去!”

“同去!”

四百多名文武大臣,一聲呼喝下羣情激憤地走出了金殿,浩浩蕩蕩往承天門而去。

…………

乾清宮。

“陛下,大事不好了!文武百官再次聚集承天門跪諫,求陛下……應允禮議之事。”小宦官慌張地跪在大殿的門檻外,語氣很急促。

剛散了朝,一肚子怒火沒處發的朱厚熜聞言一怔,怒道:“又來了!這幫子大臣非要逼死朕不可嗎?除了一哭二鬧,他們還會做什麼?由他們去吧!他們愛跪到什麼時候隨便!”

小宦官苦着臉道:“陛下,這次恐怕不能隨便了呀……”

“什麼意思?”

“此刻承天門外跪着四百多位大臣,半個時辰前,已有四位大臣頭撞宮門,直到撞得鮮血淋漓方纔暈厥。被人擡走後,又上來四位繼續以頭撞門,瞧他們的架勢,這是要死諫呀……”

朱厚熜渾身一顫。眼中不由自主露出慌張之色。

他可以不在乎大臣們的意見。可以乾綱獨斷一意孤行,因爲這是天賦君權。理所當然的,可他不能坐視大臣們一個一個排着隊的撞死在皇宮的宮門前,這事將來若傳揚天下,大臣們固然揚了清名。名垂青史不朽,可反過來說,他嘉靖皇帝的名聲呢?天下誰不會罵他是個殘暴昏庸的皇帝?皇帝位置都沒坐穩便害了這麼多大臣的性命,自己剛剛登基,各地藩王們心中千百個不服,這個時候若再鬧出這麼一樁震驚天下的血案,他這個皇帝還能當幾天?

眼皮猛然跳了幾下。朱厚熜站起身,金殿所受的怒氣早已消逝無蹤,轉而化作一片焦慮,急忙道:“快。命大漢將軍攔住大臣們,請衆臣赴奉天殿議事……”

重重跺了跺腳,朱厚熜又急又驚,道:“有什麼事不能好言好語商量,非要做出這等驚世駭俗之舉呢?禮議之爭而已,衆卿何苦害朕!”

小宦官領了旨,匆匆忙忙往宮門跑去。

…………

承天門外,四百多名大臣穿着官袍跪在塵土裡,面朝宮門頻頻叩首大哭,哭聲震天。

宮門前還有四位大臣以頭撞門,撞得砰砰作響,額頭的鮮血順着臉龐止不住地流落,而四人已搖搖欲墜,門外的值守大漢將軍微微變色,兩名守門的小宦官哭喪着臉,急得不住的搓手跺腳,又不敢上前相勸。

領頭的嚴嵩不知真心還是假意,哭得最爲傷心,只是誰也沒發現,每次磕過一個頭後嚴嵩總會直起腰板,不經意似的朝後瞟一眼,彷彿在等待着什麼……

北鎮撫司。

丁順躬身垂首,神情恭敬:“公爺,今日早朝,新皇已下旨命錢寧赴天津,徹查天津諸有司不法事,包括知府衙門,都指揮使司,錦衣衛千戶所,鹽漕兩道衙門,市舶司和水師……”

秦堪冷笑:“這是要將我連根拔起的架勢啊……位置還沒坐穩就風風火火忙着削權,真是迫不及待,到底是個十二歲的孩子,手段嫩了些,凡事講究個火候,火候沒到,能揭鍋麼?”

丁順笑道:“十二歲能幹出這等事,已然很了不得了,我家的孩子若有他一半的機靈勁兒,當年何至於差點被我打殘了。”

秦堪擡眼瞥了他一眼,悠悠地道:“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有沒有機靈勁兒跟老爹有關,你兒子挨這麼多打冤不冤?”

丁順尷尬地笑了笑,趕緊轉移這個自取其辱的話題,道:“公爺,今日朝會上,嚴嵩又提起了禮議的話頭兒,新皇果然大怒拂袖而去,嚴嵩和首輔楊廷和的兒子楊慎二人在金殿上煽動了幾句,現在嚴嵩和楊慎已領着大臣們往承天門跪諫,今日之諫,文武百官皆謂之曰‘死諫’。”

秦堪似乎毫不意外,目光裡流轉着誰也看不懂的光芒。

“百官死諫,你猜新皇會如何反應?”

丁順笑道:“百官們若真在宮門前濺點兒血,新皇怕是承受不起,必然好言好語相勸了……”

秦堪點頭:“不錯,縱然是九五之尊,但他的根基還是很薄弱,得罪一兩個大臣不打緊,得罪滿朝文武可就有點麻煩了。”

說完這句後,秦堪和丁順都不說話了,許久之後,丁順從懷裡掏出一份長長的名單遞到秦堪面前。

“按公爺的吩咐,名冊上共計一百二十二人,全是京師四品以上官員,錦衣衛查了三年多,這些人有的曾在地方上佔田奪地,有的妄斷冤案致無辜者死地,有的經常構陷罪名製造假證參劾公爺多次,他們都有取死之道……”

秦堪淡淡地道:“這些人……”

丁順急忙接道:“這些人今日此刻,全部聚集在承天門前哭天搶地跪諫呢。”

秦堪又點點頭,卻闔上雙眼不言不動了。

見秦堪沒有任何表示,丁順頓時明白了意思,眼中殺機一閃,將名冊塞進懷裡,恭敬地退出了屋子。

丁順退出片刻後,秦堪緩緩睜開眼睛,望着頭頂的房樑發呆,良久,發出一聲苦笑。

“歷來名臣良將,不殺人而創偉業者何其稀少,原來我也不能免俗……”

第408章 棋逢對手第486章 各有算計第635章 江山多嬌第470章 金柳臨盆(下)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346章 啓程回京第737章 禮議之爭第751章 正德現身第291章 已成定局第620章 攻取南昌第55章 崇明抗倭(上)第118章 君臣奏對第466章 霸州劉氏第457章 本末之別第151章 離間哄騙第326章 四朝名臣第43章 廠衛之爭第480章 天象示警第167章 神秘師叔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35章 戶部亂戰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321章 花當提親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543章 攻守鏖戰第498章 主動認罪第355章 推新不易第54章 開拔集結第19章 功成身退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150章 正面交鋒第653章 城外送別第190章 水落石出(上)第283章 欲覲天顏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130章 是非難辨(下)第637章 所謂忠直第378章 騎虎難下(下)第635章 江山多嬌第602章 紈絝惡霸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289章 禍水東引(下)第389章 君臣共苦第735章 明升暗降第87章 一展抱負第15章 化解危局(上)第243章 準備反擊(下)第629章 成王敗寇(下)第181章 東宮發怒第726章 迎立新君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689章 佈局日本第211章 新皇登基(下)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92章 牟斌相召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681章 糊塗亂仗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524章 戰火蔓延第742章 君臣再見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82章 岳母王氏第169章 岳父有難第34章 往日冤家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327章 收服遼東第50章 拉攏打壓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220章 午門相遇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108章 禍起紅顏第61章 新宅新人第132章 少年雄心第49章 百戶上任第55章 崇明抗倭(上)第458章 營救交易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512章 決戰金殿(下四)第388章 臣權勢大第562章 朝堂生謠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59章 小賭怡情第215章 秦家誥命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344章 封爵之爭第390章 太廟請罪(上)第731章 興王抵京第509章 決戰金殿(下一)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726章 迎立新君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151章 離間哄騙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210章 新皇登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