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范進中舉再氣人,妙安武名傳大內

王越眼角抽抽的看完了張侖遞過來的那篇雄文,然後嘆氣:“你說你小小年紀怎會如斯毒舌啊!”

“不是我毒舌,是你們太慫!”

張侖聳了聳肩,富家翁一般的汪直好奇的拿過這篇文去看。

看完那臉上的表情是無比精彩,不僅眉角抽抽連嘴角都在抽。

“想笑你便笑罷,癡虎兒寫的倒也沒錯……”王越看着自己的這位小友,很是無奈的嘆了口氣。

汪直終究是沒忍住整個人失態的大笑起來:“噗~哈哈哈哈……”

張侖此次寫的乃是《范進中舉》,只是稍微改了改符合這大明的描述習慣。

畢竟《儒林外史》是吳粒民在清朝寫的,用詞用字習慣都是清朝的習慣。

雖是改了但精髓仍在,讀起來依舊是一副形象躍然紙上。

將范進中舉前那丈人屠戶的唾罵嫌棄教訓,什麼“現世寶”、“爛忠厚無用人”“就想天鵝屁吃”……

讀着都讓汪直想笑,待得後來范進中舉了先喊上“賢婿老爺”,又心說“天上‘文曲星’”。

那前倨後恭簡直不要太讓人莞爾。

及他中舉後那句“噫!好了!我中了!”癲狂亂跑,瘋癲的模樣刻畫的無比傳神。

這些看着誇張,然而王越卻知道實際上遠有比此更誇張的事情。

“師兄,反正你現在閒着也是閒着不如過來幫我一起做稿子可好?!”

張侖突然想到,王越這老頭子那也是行文的行家裡手啊!

這樣的老壯丁不抓回來幹活兒,豈不是浪費:“還有汪公,您在天津衛想必也是無趣的很罷?”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汪直目光清澈,矜持的笑了笑:“能光明正大的罵這些御史言官、六部閣老,可是我很多年的願望啊!”

草廬後面的地被張家拿來做了印刷廠,幾十號閒置在家裡的婆姨則是被組織起來幫忙印刷。

排版則是孩子們在做,他們現在認識的字兒已經很多了。

莊子裡給張家賣命了數代的老人們抹着眼角看着這一切,心裡感激的不行。

一分分都是實實在在的銀子啊,小周管家笑吟吟的給大家發下來。

家裡有老人的還多發一些,說是小公爺吩咐的得好好將養。

現在家家戶戶的孩子都有學上,那不止有學上教習還是翰林哪!

有幾家勳貴會給莊子裡的老人準備這個?!

王家莊子往外擴大了不少,這當然沒有用什麼權勢去恐嚇人家。

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小公爺有的是銀子!

校場上妙安瞪着杏眼在教訓兩個看起來二十出頭的漢子,直直把這倆漢子訓的不敢擡頭。

這是楊家遣來參加武舉的種子,是現在家裡最優秀的倆娃。

這楊家爲何家傳絕學眼都不眨的就傳給了妙安,這裡就看出來了。

梨花槍再精妙、練的再厲害,這騎射你怎麼練?!

戰馬如今這麼好找麼?!騎射師傅又上哪兒找去?!場地呢?!

背靠着英國公府這啥都不是問題,所以當妙安表現出自己的天賦後。

那位楊家的老太爺磕巴都沒打一個,直接把妙安錄入族譜再把梨花槍的精髓傳給她了。

“再過些時日就要開武舉了,公子說這回朝堂很是重視!拿得頭名是可能面聖的!”

妙安瞪着杏眼居然還真有幾分氣勢出來,點着這倆楊家的小子道。

“家裡把你倆交給我,肯定是家裡的傳習種子!你們怎麼能偷懶不爭氣?!”

“府里老親兵別人想請都請不去,我是請公子發了話老猛叔纔來教你們的!還不肯好好學!……”

妙安氣呼呼的對着這倆漢子罵道:“還有天信先生,天信先生人家可是解元公出身呢!”

“考得金榜進士還是翰林,旁人見了得磕頭的!親自給你們教策論還不好好學!居然偷懶!……”

卻見妙安左首那漢子低着腦袋小聲道:“小祖姑奶奶,我們錯了!再不貪杯了……”

訓斥了半天妙安才氣呼呼的責令他們補上今天漏下的騎射,晚上再把策論做了。

在武舉之前不許再喝酒,不然祖姑奶奶打斷你們狗腿丟回去。

妙安這話讓他倆不由得一個哆嗦,原本他們來的時候還有些不服氣的。

結果考驗他們成色的小祖姑奶奶讓他們換上護甲上校場打了一波,直接抽的這倆哭爹喊娘。

讓他們併肩子上都被按了,要不是考慮到他們還得考武舉說不準現在還躺着……

一夜加印早間發售的時候共計四萬份的報紙被送出,江南那邊還得加印兩萬份。

舉子們早已知道朝堂上的言官們正狂躁的彈劾這位小公爺,他們也很想知道這位小公爺認不認慫。

是日,傳來消息:應天府鄉試進士第一頭名張侖。

頓時無數人倒吸一口涼氣,甭管他們對這麒麟兒是愛是恨。

但人家這應天府三試案首和頭名解元,那是實打實考出來的。

還有人覺着,你癡虎兒嘴裡犟犟還不是心裡旺旺?!

說着我們進士是措大骨相,可你自己還不是去考了科舉麼?!

結果第二天的《帝國時報》當頭就是兩行大字:

鄉試之約,完成即止。

恥與爲伍,再不科舉。

下面還跟着兩首詩,一首《予告別科舉》曰:

“烏紗擲去不爲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釣竿。”

一衆舉子們頓時罵娘了!臥槽尼瑪!這癡虎兒您可真得要點兒碧蓮好吧!

您英國公張家能缺了銀子?!還給我說“囊橐蕭蕭兩袖寒”,我們纔是這情況罷!

第二首《竹石》曰: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意思就很明白了,小公爺這是打定主意要死磕了!

然後再往下看那篇《范進中舉》,頓時無數舉子一口老血就要噴出來……

就有無數的舉子、士子們舉着報紙在罵,你癡虎兒就欺負我們這些個拿你沒奈何的舉子、士子!

有本事你罵朝堂六科、六部諸位大臣和三大學士去啊!

這話說出來有人就悄悄拉着他,道是這張家癡虎兒真罵過大學生啊!

那會兒他還無甚名氣呢,你忘了他“天下風雲麒麟兒”的名號如何來的?!

可不就是三大學士在大殿上爲難他,被他作詩譏諷給罵了一頓不當人子麼?!

這話一說無數人頓時喪氣,這癡虎兒真真是……誰他都敢罵啊!

那些個官宦家小姐們再次成爲購買主力,看完了《天龍八部》第二章後無趣的她們開始翻看刊文。

這一看不要緊,頓時被那《范進中舉》逗的“咯咯咯……”直笑。

“這個小促狹鬼!”皇宮裡的老太后也被逗的直樂,搖着頭無奈的道:“他算是把這讀書人全罵了啊!”

陳惟貞笑眯眯的道:“誰說不是呢!現在舉子們羣情激憤,只是都不敢鬧他。”

“哦?!”老太后聽得這話感興趣了,不由得直起身子來。

卻見陳惟貞笑着道:“據說他身邊婢女喚做楊妙安,乃是出自‘二十年梨花槍縱橫天下無敵手’的楊家。”

“喲~!小雀兒,給哀家說說這梨花槍是怎麼回事兒?!”

老太后聽得覺着好像很厲害啊,二十年縱橫天下無敵手!敢掛這個名號,那肯定得很厲害了。

第五百六十二章 京師飄雪新年至,通州冰寒刺骨來(上)第五百七十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終有別,百鍊放成鋼第六百零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六)第四百七十八章 文武取科皆有改,天下舉子入京師第四百一十七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內宦官思漸變,忠武河間王戰車第三百七十七章 洪家家風堪豪邁,蠅營狗苟士紳商第七百四十九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終)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夷州一片大開發,萬家生佛錢公公第七百二十七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欺(上)第五百零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六)第一百七十章 足利妙安入大內,太后皇后敘話間第八十六章 欲送雪中炭不得,足利家女不簡單第六十七章 跟我出去罷,你怎能不死第二百零七章 得道多助風雷起,失道寡助雨打去第二百五十六章 晉陽新城擡手造,危信轉從關外來第七百八十四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陸)第四十六章 年少揚名,身貴多金第六百三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叄)第八百二十三章 逃的飛快蠻夷船,跳腳罵娘戚景通第四十八章 拜得知府院,尋得內家拳第六十六章 匪路難行,肥龍求活第二百一十九章 槍棒第一週子江,丈八大槍玉螭虎第六百八十三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貳)第十九章 皇帝來訪,癡虎初探第五百九十五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八)第九十七章 肥龍戶必裂,島上斬人忙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陸)第六百一十八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五)第三百零一章 糧商不停日,工造進行時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走位拉轟玉螭虎,拾遺補缺李西涯第二百五十五章 刀下無一是冤魂,皆有其人取死道第九章 並非新鮮事,少名傳御前第三百九十六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中)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工明確平紛亂,京師勳貴救螭虎第五百九十六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九)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叄)第五百八十六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九)第八百三十一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上)第八百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壹)第二百六十四章 六千敵殺奔至,心懷死志迎強敵第四十九章 院中試武,代師授藝第三百九十六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中)第五十一章 京師故事,倒黴錢能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桑戰火起,泉湯有客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底牌盡甩出,斬取敵酋首第六十章 你且先歸去,我斬人頭再回第一百零八章 扶桑大窮鬼,野豬片耳豚第五百三十五章 瓦剌老鄉不要跑,大明帝國送溫暖第五百七十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教諭部需早備齊,鑄炮艱難耗料巨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叄)第三百七十六章 編收冶匠周管家,勇擔其責伏羌伯第六百五十一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肆)第二百章 無有不流血,謅套哀江南第二百一十四章 校場新練法,戰車造新型第七百五十七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叄)第三十二章 終脫牢困,死中求生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諸家土司皆心塞,終究須見玉螭虎第六百九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壹)第一百七十一章 春闈之困終有解,只需有人去扛雷第四百七十一章 三言兩語怎道盡,不著華章難理清第七百五十七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叄)第二百一十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下)第三章 若想一直浪,得有好身板第七百三十七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壹)第五百三十八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下)第五百零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七)第六百七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壹)第一百六十六章 夷州一片大開發,萬家生佛錢公公第四百五十章 脫靴陣下離粵北,揚帆直上入黔州第二百零二章 國朝動盪風雲起,重臣皆望癡虎兒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肆)第二百八十七章 御前計新軍,密會衆勳貴第七百五十一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中)第九十六章 有不服者,轟殺了帳第五百九十三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六)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七十章 信跡表心,吾往賊處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鑾殿內西風烈,又再罵人用入都第一百四十五章 家中規矩需有變,癡虎御前再獻寶第六百七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柒)第七十章 信跡表心,吾往賊處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中)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壹)第六百四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貳)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軍死地似絕路,飛來鐵騎戰敵酋第七百一十章 發家致富靠洗劫,新葛朗臺李東陽第八百五十一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將有大用謝玉田,以身爲餌玉螭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