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伍)

幾人見狀,當下便賭咒發誓決計不將今日所聞一切傳出。

綠林上的漢子也發不出什麼太過毒辣的誓言,說白了無非就是死於亂刀之下之類的。

但這對於他們這些行走到刀口上舔血的漢子來說,的確已經很毒辣了。

這就跟你開出租的跟你發誓說自己必死於車禍一樣,這特麼真的是很毒辣啊!

不過他們接下來從劉六嘴裡聽到的消息,才讓他們遍體生寒!

這些漢子平日裡自詡也是人中龍鳳、豪強一霸,總琢磨自己算是個人物了。

然而隨着劉六的娓娓道來,他們才知道自己不過是人家眼裡的一枚棋子。

甚至還是人家需要的時候他們纔有這個棋子的資格,人家不需要的時候……

他們甚至都不在人家的眼裡,或許連草芥都算不上。

“那位謝大人沒有明說,但既然涉及到了張茂、甚至他親自過來了情況還不明顯嗎?!”

張茂背後是誰,這點整個霸州上下誰不知道啊!

鎮守太監張忠乃是他把兄弟,所以即便是知州大人知曉這張茂就是坐地分贓的大盜卻也沒轍。

只能是給張忠作揖,讓他這把兄弟莫在霸州這片區裡鬧騰。

而能夠驚動到謝玉田來給他們說事兒,必然是牽涉到了那位鎮守太監張忠。

張茂要對付他們人家或許根本就不在意,說到底他們也只是這霸州的小豪強罷了。

但張茂背後的張忠出現了問題,並張茂要擴張自己的勢力以助張忠……

這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一個鎮守太監本來結識坐地大盜,這就很有問題了。

若是平日裡摟些許銀子也就罷了,如今卻助他擴勢甚至引發調查局提司親赴。

傻子都猜到,張忠必然是要被收拾了。

只是這幾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情實際上牽涉的更大。

“此番雖是危險卻亦是機緣!”

眼見劉六望着這些漢子們,低聲道:“咱也是出過關外的,看過那些國防軍的。”

國防軍這個名字開始他們很新奇,但見到之後就變成了心驚。

跟衛所兵卒那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前者那是衛所裡面真猥瑣。

後者那是鐵甲之下真鐵漢!

“謝大人已做應承,若是此番我等能成事則予我等開從伍之門!”

若是從前劉六說這話,他們定然是嗤之以鼻。

軍籍?!誰特麼在乎軍籍啊,那反而是丟人現眼的東西。

現在卻不一樣了,尤其國防軍的軍籍。

因爲迄今爲止沒有人知道如何正確的加入國防軍,除了現在第一批國防軍之外。

各地衛所陸續選拔淘汰下,補充進來的少部分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國防軍。

但普通百姓除了武舉之外,幾乎沒有其他門路可以進入。

從前的話倒是無所謂,軍籍吃屯田還遭欺負幾乎活不下去也幹不了其他活兒。

一般百姓那是看不起軍籍的,現在則不一樣了。

國防軍哪怕是最底層的軍卒,也是領米糧的啊!

到了伍長這類那都有銀子領受了,還能有機會混成天子門生。

那可真就魚躍龍門了,誰家有這麼好的機會啊!

可惜的是迄今國防軍從來沒有對外招募,都是不斷的在消化各部原有的軍伍。

各部各地的衛所被裁撤淘汰了大半,真正留下的攏共不足十萬人。

放還的民籍則是被送到了大漠邊境上,開墾的荒田全都免稅且發放良種、耕牛。

但如今這軍籍值錢啊,他們家裡還能一定程度上免稅的!

服役一年,家裡免一年的稅賦。

這是軍部爭取來的,所以哪怕成爲一個戰卒那都是大賺特賺的。

可惜國防軍沒有對外招募,他們就是想入籍也沒渠道啊!

聽得若是此事成了,他們就有了一道門。

頓時楊虎等幾人眼珠子都紅了,臉上一陣青、一陣白。

都是刀頭上舔血的,若是能夠搏殺出一個功名富貴這誰不願意啊?!

“幹了!!”

楊虎一咬牙,雙目精光四溢。

他婆娘崔家也是本地大豪,楊虎因爲家底太薄平日裡沒少遭奚落。

直至他跟劉六劉七兄弟混一塊兒,出了些許名堂纔好了點兒。

如今聽聞還有入軍籍的機會,頓時楊虎眼珠子就紅了。

“幹了!”

齊彥名倒是沒這茬兒煩惱,但他何嘗不是戰戰兢兢。

劉家這等地位都戰戰兢兢,他齊家可沒劉家這份赫赫威名啊!

“只是,此事不得泄露!那張忠亦是宮內出身,若是被他察覺半分……”

不用說,啥好處沒有還得遭受兩邊的追殺。

張忠若是察覺了,必然讓張茂滅了他們。

差事給辦砸了,謝玉田那自然也不可能再容他們了。

“哥哥且放心,我等不是那不知道輕重的。只是家中老小……”

劉六哈哈一笑,拍着楊虎的肩頭道。

“黑子且放心,我劉家的老小亦都在其中!如何敢不上心耶?!”

見得劉家兄弟給他們拍胸脯打包票,加之他們的家眷亦在其中。

楊虎等人這才放心了些許。

轉眼間知州大人的壽辰便到了,據說這位知州大人家眷都先送回京師去了。

爲的就是好押送這批禮物隨他回京,雖然吃相是忒難看了。

可大家也能理解,畢竟人家做了好幾年的知州也沒吃啥好處。

現在臨了要回京跑路子了,確實不準備點兒銀子說不過去啊。

霸州城內熙熙攘攘,倒是知州臉上鐵青的在自己的書房裡沉默不語。

他的對面坐着的是鎮守太監張忠,老東西臉上帶着笑意雙眸卻精光四溢。

“大人,莫說咱家不給您機會立功啊!這事兒若是捅出去……”

張忠笑眯眯的望着這位知州大人,輕聲道:“莫說京師走動了,您這一身罪責可脫不去了!”

這位知州臉色發青,聲音發顫。

“公公啊!此事非本官不肯相助,可若是在這壽宴裡抓人……”

眼見這位知州沉默了一會兒,嘆氣道:“好歹等壽宴結束之後,再行抓捕罷?!”

張忠似乎聽到了自己滿意的消息,笑眯眯的起身拱了拱手。

“知州大人如此爲國爲民、通情達理,咱家是欽佩的!”

眼見張忠一邊說着,一邊從袖子裡掏出一份禮單輕輕的放在了桌子上。

“陛下尚且不差餓兵,咱家又怎敢無祿勞動大人呢?!且請大人收下便是。”

說完便笑吟吟的躬身退去,邊走還邊道。

“大人自不必擔心,此事咱家決計不會牽涉上大人的!”

看着這位知州大人滿臉悲憤,張忠卻極爲得意的轉身而去。

待得書房的門“吱呀~”關上後,謝玉田才緩緩的從書架後面走了出來。

卻見他拿過了那份禮單掃了一眼,不由得嘖嘖有聲。

“果然大手筆啊!和田玉杯就送了一對,且還有百寶金福玉壽盤……”

謝玉田緩緩的放下了禮單,輕聲道:“大人留着便是了。”

“此事某會備案,便說是您爲國朝單受的委屈。”

這位知州大人聽得此言,臉色有些扭捏的道:“不甚好罷?!畢竟下官……”

若是從前,這位知州大人在調查局提司面前可決計不自稱下官的。

然而現在形勢比人強啊,調查局強勢崛起更甚於從前的西廠東廠錦衣衛。

“大人且放心,此事某擔下了便是!”

此時外間的酒席已經是熙熙攘攘,雖然知州大人未到。

但他的長子已經在不斷的迎接來客,一份份禮單被封上、一擔擔的賀禮被擡了進來。

整個酒樓裡熙熙攘攘,今日知州大人包場所有人都知道。

眼瞅着吉時就要到了,所有人都翹首以盼。

不少人心下感嘆,今日這知州大人的面子可真不小哇!

開始的時候還是大家琢磨禮厚不厚、家中誰過來的問題,畢竟這知州都要滾犢子了。

這玩意兒換了新人,自然是得看着新任知州的臉色咯。

誰知鎮守太監張忠府上竟然傳出,他不僅親自道賀還會奉上賀禮。

這下其他家就坐不住了,趕緊備好賀禮、家中重要人物親自道賀。

後來不知怎的,又傳出了消息說當值各級官吏需盡忠職守。

此番壽宴亦是踐行,讓家中其他人道賀便是了。

雖然衆人是莫名其妙,但看着幾個大族都是派出長輩前往自然也只好跟從了。

知州大人終於出現,一番感慨道謝給這些個宿老們作揖。

下面轟然叫好,還有人熱淚盈眶的給送上了萬民傘。

這反正已經是既定戲碼了,官員離任除非是跟士紳們鬧的太僵。

否則的話萬民傘得送上一把,再鬧個脫靴陣。

就是宿老們哭着喊着脫下離任官員的靴子,意思希望他能留任。

傳出去官員名聲也好聽,接任者聞聲也不敢造次。

畢竟前任被脫靴留任、贈了萬民傘,怎麼到你手上人家就鬧騰了呢?!

沒名沒姓的知州大人一番唱唸做打,大家主賓歡愉。

吃飽喝足準備明日踐行時,給這位知州大人再演繹出脫靴陣。

然後大家你好我好,再不相見了。

可惜當夜火龍四起,那些寄宿在城中準備明日送行的各家宿老們竟然被抓了泰半!

“劉寵他們的事兒犯了!爾等皆爲盜匪之家,我大明律容你們不得!!”

張忠那猖狂的叫聲響徹在霸州城中,劉家、齊家、楊虎……等等與劉家親近的悉數被捕!

無數人驚恐哀嚎,有人呼喊知州大人來救。

然而這一切都沒有什麼用,衙役們倒是不敢過分得罪這些個大族的家老。

人家兒孫啥的可都還在外呢,若是逼急了他們未必能奈何得了張忠。

可要收拾他們這些衙役,那是分分鐘的事情啊。

第二天一大早霸州城內守備兵卒轟然殺出,劉六劉七隨即被宣佈爲盜匪!

而這個時候,張茂則是慢悠悠的回到了自己的庭院裡。

“高!哥哥此招,實在是高啊!”

眼見三當家的搓着手嘿嘿的笑着,臉上那道刀疤都猙紅了幾分。

“咱去劉家給他兄弟二人說項,他二人還推三阻四的不識擡舉!”

“此番哥哥高招之下,他劉家兄弟二人不來投還能向何處去?!”

其他的幾個四樑八柱都不住的點頭,雖然說他們恨劉家兄弟恨的牙癢癢。

但也不妨礙他們真心佩服這兄弟倆的本事,若是真入夥了倒是好事兒。

“摟草打的兔子,反正都是做了!你便去聯繫一下楊虎、齊彥名他們罷!”

張茂哼哼出聲:“若是他們肯先來投,回頭給他們洗刷一番排個名號也不是不成的。”

說着,張茂不經意間拍了拍自己的腰間玉牌。

那是他大哥鎮守太監張忠給他的,上面有着皇家的盤龍紋。

乃是張忠出宮做鎮守太監之前,他乾爹張瑜給的。

亦是先帝御賜的玩意兒,拿出來頗爲唬人。

張忠自然是不需要這個玩意兒唬人的,倒是爲了籠絡張茂爲他摟錢拿給他用了。

“喏~!哥哥且放心,兄弟們必辦成此事!”

說完便抱拳退去,而此時的京師亦陷入一種莫名的恐慌中。

京師城門毫無預兆的突然閉鎖,整個京師的城防全數由未曾見過的一羣黑甲國防軍全面接防。

少數幾次身着鎧甲出現在衆人面前的英國公張懋,突然身着鎧甲手按御賜戰刀在城頭巡查。

這些黑甲軍卒還遍佈了大街,身着調查局衣冠的番子們臉色陰沉的四處巡查。

任何人不得隨意出門,所有人都被喝令必須呆在家裡。

同時在新皇宮的一輛車駕,被英國公府那位玉螭虎親自護送到了皇宮。

文武百官被召集到了舊皇宮中,三大學士則是入陛下寢宮迄今未出。

無數的信鴿“撲愣愣~”的,從京師城內飛起。

眼見民居的屋頂上,不知道什麼時候站滿了一羣羣穿着皮甲的箭手。

一枚枚的羽箭“啾啾啾……”的將這些信鴿射下,然而京師城外卻更多的信鴿同時飛起!

然而城外似乎就沒有這麼多的箭手,在同時將這些信鴿射落了。

城內的一些不起眼的人家,一羣羣的漢子開始挖開自己院中的老樹。

樹下是一隻只的鐵皮箱子,將箱子打開來卻見得裡面乃是一套套的鎧甲!

第九章 並非新鮮事,少名傳御前第三百一十五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編收冶匠周管家,勇擔其責伏羌伯第六百九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陸)第四百二十章 築路河道見故人,大匠笑談皆飛滅第四百五十二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曾有師友號烏鴉,現有高人爲大父第一百六十二章 時報成習慣,侍郎上門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國皇家最受寵,招兵買馬入京都第三百八十一章 士紳豪商真有錢,氣的肝疼童成春第五百八十二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聲巨響震祖廟,廣納衆匠入新司第四百五十章 脫靴陣下離粵北,揚帆直上入黔州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所新院皆遭罪,成者公職敗者亡第一百九十四章 經筵之日臨,各方皆摒息第八百一十五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中)第八百七十五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刀下無一是冤魂,皆有其人取死道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柒)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衆正盈朝辯經筵,莫藏爪牙同癡虎第四百零一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營造司內待遇好,糧商聚探路大豪第七百八十六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捌)第六十八章 既是受君護國祿,自當爲國斬賊酋第二百九十三章 欲享大成果,需砸大本錢第三百二十五章 先置諮政元老院,再釐帝國三司法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中)第二百零九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翁婿相見,老少狐狸三十一章 罷黜爲吏,還是滿門抄斬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明帝國張螭虎,誰敢與我來一戰第七百一十五章 碼頭熊娃撲面來,海量巨財宮中送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第七百六十三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玖)第三百零七章 寫取一支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釣竿(上)第一百零九章 殺豬妙安,八幡虎姬第八百二十四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中)第二百零四章 憂心忡忡朝堂衆,癡虎御前再罵人第二百零一章 經筵論畢,萬籟俱寂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下)第八百一十六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中)第六百三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第二百五十四章 士紳豪族者,無一良善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京師紛亂漸休止,邃庵九邊驚且慌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怵目驚心九邊事,御書房內議政忙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地大災撲面來,御前君臣皆悽惶第二百四十三章 諸家土司皆心塞,終究須見玉螭虎第四百九十一章 薊州城內風雲起,北疆之上諸家集第五十七章 瀕臨潰兵心絕望,琳琅癡虎踏月來第五百四十八章 鷹隼老矣雄心熄,懾服韃靼九邊平第九十四章 富貴豪遮小公爺,皮條負責老津春第四百零五章 撲買行裡血脈漲,粵北皆愛玉螭虎第七百五十一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玖)第七百五十七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叄)第一百零五章 狗腿周管家,豪遮玉公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上)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伍)第一百二十章 行則斬妖除魔韋陀手段,心懷慈和悲憫菩薩心腸第四百零七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肆)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終有別,百鍊放成鋼第四百六十九章 桃花林前拜大父,錢福促狹套螭虎第四十二章 洪桐縣裡,皆是老鬼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捆了陳甲升,揭出叛逆徒第四百零三章 國朝整改粵北始,西涯遠赴督撫之第六十七章 跟我出去罷,你怎能不死第七百四十五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完)第一百零二章 信至京師帝王怒,國朝震變系一身第一百零三章 事前安置妥,奠基徵扶桑第八十二章 給了銀子您是爹,讓我砍誰我砍誰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有千結李福達,撒金布銀進通州(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逃的飛快蠻夷船,跳腳罵娘戚景通第二百一十二章 曾有師友號烏鴉,現有高人爲大父第四十五章 婢子妙安,見過公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刀下無一是冤魂,皆有其人取死道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捌)第五百三十六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上)第十五章 牙爪同癡虎,風雷起臥龍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玖)第四百九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一)第四十五章 婢子妙安,見過公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癡虎初發威,看我輿論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士紳豪族者,無一良善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八)第四百八十五章 帳幕之內三兇現,果敢決斷系火篩第六百九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肆)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網擒得副總使,親自刑訊挖其根(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槍棒第一週子江,丈八大槍玉螭虎第一百九十八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中)第七百五十七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叄)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因裡希攜重寶,流芳百世老錢能(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螳臂擋車不自量,行走南北爲惠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