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除得隱患去,再將內憂釐

“讓他們來京,好好安置便是。”

新皇宮裡,弘治皇帝最喜歡在最高的那座塔樓上俯瞰整個京師。

這讓他油然而生出一種,天下盡在掌中之感。

同樣的,弘治皇帝的部分公務也喜歡在這裡處置。

躬身在旁的蕭敬則是越發放低了身子,弘治皇帝近年來威隆日盛。

以至於他這樣的老人,都倍感壓力。

尤其是走進這棟樓,開始辦公之後。

一旦進入了辦公狀態,弘治皇帝身上就會散發出一股“生人勿近”之威嚴感。

這是從前,他不曾有過的。

而這一次……弘治皇帝的處置,堪稱是“酷烈”。

大一羣的藩王直接被勒令來京祭祖,不來者……全數按謀反處置。

來了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沒有參與到此番謀逆中的藩王,不超過二十人。

剩下的,弘治皇帝已經決定全數貶爲庶人、抄沒家產。

並立宗人府,看管其三代。

而後放逐至邊陲,令當地官員看管。

沒參與此番謀反的,自然會獲得一些有待。

但如從前一般是地方上的土皇帝,那是沒可能的了。

封地是回不去了,他們會“自願”獻於內庫。

寬宏大量的弘治皇帝,自然不會白佔他們便宜。

皇家貨殖裡頭,會有他們一份股子。

每月從皇家貨殖中,支取定量的月錢過活。

當然,畢竟是沒有參與謀逆的宗室。

是以弘治皇帝自然還會賜予他們一些好處,比如內庫所屬的莊田。

當然,只是他們可以獲得莊田上收的佃租、米糧。

保證他們有飯吃,日常開銷不是問題。

有了皇家貨殖的月錢,至少從他們開始到大明消亡。

只要大明皇家還在,他們吃喝是沒有問題的。

“太子呢?!他做什麼去了?!”

弘治皇帝看着漸漸沉下去的夕陽,每天他在這裡其實都看着。

但怎麼看,都覺着看不夠。

那種壯美,實在是讓人心折。

“殿下回京後,便開始着手整理此番陣亡將士名錄……”

弘治皇帝聽得此言,轉過身點了點頭。

“與內閣、軍部言說,此番莫要虧待將士們!”

“大功者,朕親自酬賞。”

蕭敬趕緊躬身應是,這個事情沒法假以人手。

起身見弘治皇帝沒有其他吩咐了,這才躬身告退前往傳諭。

內閣如今是忙炸了,但忙的是欣喜啊!

原本對於藩王佔據地方土地過多的問題,內閣就憂心忡忡。

現在這個問題總算是給解決了,戶部對此是感觸最深的。

因爲洪武陛下當年爲了讓朱家兒孫們無憂,那是嚴格規定了爵位。

雖然王爵只有一人繼承,可其他的兒子依次遞減。

還沒有最低,保證的是他所有的兒孫們都有俸祿。

這可就要了親命了。

戶部因此每年需要支出給這些朱家兒孫們的俸祿,那就是一大筆的開支。

到了明末,甚至藩王下朱家子孫所支的俸祿竟讓大明都有些開支不起了。

這些藩王如今被砍掉了泰半,其餘的開銷亦都轉到了內庫去。

頓時戶部就能多出一大筆的錢糧來,僅僅是這點就已經讓戶部欣喜不已。

更別說回收到戶部下的田畝、店鋪、宅邸……等等,還有查抄的金銀。

當然,戶部也沒傻到打算一口全吞了。

內庫那邊必然是要送去一份的,畢竟陛下此後那將自行承擔宗室所有的開銷了。

只是,分下來的這些也足夠讓戶部開心了。

刑部也開心啊!

那些田畝是不能撲買,可查抄的店鋪、貨物、財物、宅邸……等等。

國朝也沒法滿世界去管不是,是以自然是要拿出來撲買的。

刑部現在是分作兩部,而且是徹底分開了。

但查抄下來的資產、撲買的收益,還是兩部共分的。

戶部那邊只是開心,卻不知道一把利刃正在向着自己切來……

“《關於國朝各部制改建議書》?!”

弘治皇帝在草廬裡,喝着手裡的茶看着這份建議書。

只是打開掃了幾眼,弘治皇帝就放下茶苦笑。

“癡虎兒啊!你這是給朕出難題啊!”

張小公爺一臉無所謂的撇嘴,反正做臣子的只管給意見。

再說了,不是您一回來就逼着我寫的麼?!

還說啥“今國朝多數上軌,然肘制頗多。朕百思之下,不得其所……”

那意思就是,讓咱給想想哪兒還不夠通透唄。

弘治皇帝會產生這個疑問,其實也屬正常。

這是新舊思潮衝擊下,必然會產生的問題。

知道不對,但因爲見識、知識所限。

所以不知道當如何改。

治大國若烹小鮮,輕不得、重不得。

或許只是一道政令,將會讓無數人家破人亡……

見張小公爺只是作揖輕笑,卻不搭話。

弘治皇帝無奈的繼續打開這篇建議書,細看了幾頁他就挪不開眼了。

裡面幾乎是將弘治皇帝現在疑惑的問題,都解釋了個清楚明白。

其實說白了,就是職責不清、責任不明導致。

戶部負責錢糧,同時負責天下戶籍。

可他們首先是官員有限,其次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是錢糧比甚都重要。

戶籍?!洪武年間,先皇倒是很重視戶籍。

登記造冊後,還藏於防火的島嶼上收納。

可之後一方面官員們的懈怠,另一方面也是皇帝、內閣實在沒有精力去打理。

以至於現在國朝到底有多少丁口,只能是靠各州府自報的數字估算。

各地的隱戶突然冒出來一大堆,其實當地州府官員也是嚇了一跳。

“戶籍、錢糧,分司打理、一併歸於內閣……”

“稅賦之事,國之重也!歷朝稅賦,地方徵重則民氓……”

玉螭虎在自己的建議書裡面,提及的是將稅賦分治開來。

一部分是新成立的稅賦司釐定,但他們收上來是要繳給錢糧方面的。

除了國朝的稅賦之外,州府亦可釐定一定稅賦。

但需要報與國朝稅賦司,由稅賦司着調查局等查驗覈準。

纔可實施徵稅。

如此林林總總,幾乎是將整個國朝幾個大部都大卸八塊。

然後才重新拆分成一個個的分司,總體來對內閣、皇帝負責。

第三百一十四章 爾等不能死,夷州要人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寶文堂前嘆癡虎,滿朝文武皆混蛋第一百零八章 扶桑大窮鬼,野豬片耳豚第一百四十五章 家中規矩需有變,癡虎御前再獻寶第四百七十四章 革新進展皆不易,只可徐徐緩圖之第六百五十一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肆)第六百七十三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第五百一十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九)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柒)第七百五十八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肆)第七十二章 欲求逃生路,先納投名狀第七十五章 雍容豪遮,套話好手第八百四十六章 風捲雲起歐羅巴,無聲無息投資客(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難得糊塗張癡虎,朝堂言官分兩派第十五章 牙爪同癡虎,風雷起臥龍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衆教習皆兇猛,解元舉子盡認慫第一百三十九章 婦女之友張癡虎,雌虎炸刺也可怖第六百一十六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婦女之友張癡虎,雌虎炸刺也可怖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伍)第二百六十六章 英國公府老親兵,達延汗帳金狼衛第五百五十九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上)第七百九十章 殿前請議皇子出,不經勘磨難擔責第一百九十四章 經筵之日臨,各方皆摒息第五百五十一章 居庸關前仰天嘯,近鄉情怯叢念生第五百九十四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七)第十六章 如玉少年郎,潤筆寶文堂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第四百六十三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狗腿之王周瑾山,二愣土鱉快掏錢第六百七十一章 獨木難支將傾廈,盟約守望或能存第八百二十三章 逃的飛快蠻夷船,跳腳罵娘戚景通第七百四十二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柒)第二百四十章 京師多方皆籌備,嫣然請往接災民第六百九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伍)第八百六十三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制軍服煞氣足,但需擇人可着衣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叄)第一百零七章 時代差距,炮火之利第六百二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玖)第五百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四)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玖)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制軍服煞氣足,但需擇人可着衣第五百四十八章 鷹隼老矣雄心熄,懾服韃靼九邊平第六百四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捌)第六百三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壹)第八百四十二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玖)第一百三十二章 癡虎初發威,看我輿論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抄家苦役會有時,乘風破浪祭滄海第八百二十五章 寧王需跌倒,大家得吃飽(上)第二十章 家中奏對,簡在帝心第七百四十七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朝堂唱和定經筵,黑心大佬籤合約第二百零三章 我做自嘲罵清流,老張護孫不拆臺第二百零九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中)第八百七十四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中)第八十五章 統合雙峰島,足利身在側第二十九章 怕他死逑,準其所請第四十三章 伯虎新居,桃花塢院第三百六十四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二)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計,謀劃再替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六百二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足利妙計平紛亂,不敵妙安小嬌憨第三百七十三章 狗腿之王周瑾山,二愣土鱉快掏錢第三百五十一章 最終考覈魔鬼周,數月苦練爲今朝第七百四十三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捌)第五十六章 前方兵潰,癡虎初嘯第六百九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陸)第四百九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衆弟子全豬頭,集體送去挨頓揍第六百二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雪草廬惡客來,一口毒舌張癡虎第五百七十九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二)第四百零八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中)第八百一十六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中)第五章 腐儒膽子小,京師多措大第四十八章 拜得知府院,尋得內家拳第七百一十七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上)第二百一十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上)第三十章 死中求活,御前自辯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貳)第二百五十一章 豪族士紳無善類,悍匪兇徒嘯聚營第六百八十三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貳)第四章 古人也一樣,四大不靠譜第六百一十一章 科研專家朱厚照,籌備征程玉螭虎第四百九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貳)第一百三十一章 左臉煞筆馬伯穎,右臉青年劉叔舟第六百六十四章 軍政兩方春城聚,鐵證待判衆戰俘(上)第六十章 你且先歸去,我斬人頭再回第一百零九章 殺豬妙安,八幡虎姬第三百一十五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上)第九十七章 肥龍戶必裂,島上斬人忙第七百六十二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