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蔣家莊

朝陽升起,美麗的晨光灑落在京西的小村落中。樹林、小河、田野中彷彿染着金色的霞光。

“呼呼…”

張昭順着南口村外的道路往家中跑去。這是他開始晨跑鍛鍊的第二天。制定計劃便要執行,否則就是廢紙而已。此時,他的身體還未適應晨跑。

如果有衛星俯瞰圖,可以看到南口村位於京西燕山山脈之下的丘陵地區。與隔壁的東劉村隔着一條小河。張昭每次都跑到河邊,再折回村中。

張昭一路跑回到家中。前院裡正忙碌的幾名僕婦打着招呼,農忙將近尾聲,每日做飯炒菜、送茶水,都需要耗費她們的時間,“少爺,你回來啦!”

“小姐正等着你吃早飯呢。”

張昭微笑着一一點頭回應,回後院裡洗澡換衣服吃早餐。

婉兒穿着件鵝黃色的長裙,明麗嬌美,指揮着兩名僕婦將臥室的木桶,張昭換洗的衣服拿出去。走出來,見張昭頭髮溼漉漉的,禁不住輕笑道:“二哥,你時時洗澡不嫌麻煩嗎?”

家裡新近在村中僱了兩名婦人。她輕省許多。

只是,近來家裡伙食又好,又多僱人。她固然是信任二哥的,心裡還是在想着量入爲出。二哥驟然賺到銀子,想要享樂倒也正常。她等幾天再和二哥提。

二哥自病好後變化很大。不僅僅是性格、能力,還有這些日常的生活習慣。她都能感受到。當然,她感受最清晰的是:二哥就像是一棵樹,爲她遮蔽風雨。

不像以前:父親去世後,她如履薄冰,獨自承擔着家裡所遇到的種種事情、困難。

“習慣了。”張昭笑一笑,幫婉兒拉開椅子。現代人運動之後沖澡是常態。

婉兒抿嘴一笑,嬌美的少女風情如同清晨的微風沁人心脾。她將這歸爲二哥的變化之一。

虎子一早就被婉兒叫起去上學。這會兒早餐就張昭和婉兒兩人吃。周大娘很快將早餐送上來。

今天的早餐是煎雞蛋、大米粥、鹹菜、煎餃。煎得金黃的雞蛋兩三口就是一個。用雞湯做配料,豬肉白菜餡的煎餃味道鮮濃,口中生津。大米粥香甜。

張昭一邊喝粥,一邊聽和婉兒說話。神情平靜、放鬆。其實,他心裡還惦記着青龍鎮中餘夫子何時回來。這是當前的大事。他在南口村中是等待,而非休假。

但他不會將情緒表露出來。免得婉兒擔心。他的習慣是不讓自己的情緒“污染”他人。一個男兒,面對問題要自己抗着,而非將情緒、壓力轉移給家人。

剛吃過早飯,吳春時便進來,笑呵呵的彙報道:“少爺,我和蔣家莊的老丁聯繫過。他那裡有幾個合適的人選,要你親自過去挑選。”

吳春時口中的“老丁”是南口村北面蔣家莊中的管事。北面的田莊,多半都是京中的權貴所有。蔣家莊擁有300畝地,在十幾年前便歸一個姓蔣的太監。因而對外稱做蔣家莊。

吳春時和丁管事是兒時的好友。

張昭道:“行啊!”

他需要一個機靈點的長隨去青龍鎮常駐,去明理書院確定餘夫子何時回來。前天他將事情委託給吳春時,今天就有信,速度算不錯。

張昭家外往北兩裡地許,便是蔣家莊。七月中旬,初秋時節。秋風吹拂着田野、樹林。隨處可見忙碌的農夫。

張昭帶着吳春時、一名二十多歲的粗壯青年,從村中小路橫穿,往北去往蔣家莊。

青年長的濃眉大眼,身體粗壯,依稀可見吳春時的影子。他是老吳的小兒子,名叫吳臣,今年二十二歲。在盧溝巡檢司中當兵。昨天請假回來。

吳臣趁着吳春時和相熟的村民點頭說話時,上前兩步到張昭身邊,鼻子裡冷哼一聲,說道:“張少爺,我爹想要我回來給你當長隨。我可不想。你和我爹提一聲。”

張昭心裡正琢磨着自己的事情。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陡然間,吳臣過來說這麼短話,頓時感到莫名其妙。疑惑的看向吳臣。感情老吳還有這想法?

估計等會在蔣家莊他看不上那幾個人,老吳就打算把自己兒子推薦給他。這忠心過頭了。

吳臣心中不滿父親的安排,這年頭百善孝爲先,父命難爲。他只得從張昭這裡突破。譏諷道:“

張少爺,你不會以爲把劉老爺打發走,就沒事了吧?他是劉家裡的糧長。他可是看上你家的地。再過大半月縣裡就要收秋稅,看他怎麼整你!你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我跟你做長隨有什麼前途?”

張昭看了吳臣一眼。呵呵。

他當然知道事情沒完。劉大戶搶先冒頭,性格必然是貪婪的。劉大戶現在必然是去調查詳情。但是,再過幾天,局面就完全不同了,小朋友!

屆時,劉大戶不來找他的麻煩,他也不會讓劉大戶好受。怎麼,許你做初一,不許我做十五?

張昭沒和這愣頭青計較,約盞茶的功夫的功夫抵達蔣家莊。

蔣家莊的規模明顯比南口村大,而且從土牆茅草頂的民居、路上遇到的村民的神情來看,比南口村要富裕些。

這很正常。明朝的自耕農,和前代一樣,都是屬於被剝削的對象。承擔着越來越重的徭役、稅賦。反倒是權貴的田莊有權勢保護,被盤剝的要輕些。

不然,明朝爲何土地投獻成風?有的自耕農將土地掛在文人名下。考中舉人家裡就可以免稅、免徭役。有的自耕農則是掛在勳貴名下。如果遇到待人寬厚的主家,他們的日子還要好過些。

蔣家莊顯然就屬於寬厚這一類。

老吳將張昭帶到莊子正中的主宅。

蔣家莊中的主宅佔地約有半畝,紅磚黑瓦,五進五出。

丁管事早早的和吳春時約好,在前院一處精美的花廳中招待張昭一行。廳外幾個小廝侍立。寒暄見禮後,下人送來溫茶。幾人分賓主落座。

丁管事約四十多歲,瘦高身材,身穿藍布短衣,帶着頭巾。看起來頗爲體面。因管理着數十人勞作,身上帶着些許的威壓。笑着道:“久聞張賢侄一表人才,今日一見,果然是儀表出衆,翩翩少年。

老吳都給我說過。我這裡有幾個人選,我叫進來先見一見。張賢侄看中哪個,就定下來。”

張昭心裡有點吐槽的玉望。他只是想挑個長隨跑跑腿,怎麼搞得想挑選侍妾?微笑着點點頭,拱手道:“丁管事費心了。我先謝過。”

丁管事微微一笑,拍拍手,示意下人帶人進來。

他等會還有事要請張昭幫忙。否則,哪裡用搞的如此麻煩。

第九十章 張皇后的決定第四百三十章 我只是讓你傳個信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六百三十六章 悔之莫及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兩百七十章 將歸(下)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六百八十六章 紛爭再起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八斬!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詐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六百四十一章 調動頻繁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後日常第一百七十一章 舉薦王守仁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臺第六百四十三章 總督制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三百一十二章 閣老之語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訓兩個階段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終章(下)第六十五章 生員(五)-雨夜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張昭的聖眷第四十一章 微瀾起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七百一十一章 秋日第兩百九十二章 稅務使第五百九十五章 調解失敗第一百八十二章 陳康的想法第三百一十一章 國子監改革(上)第兩百七十章 將歸(下)第十二章 宮中太監(上)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衛舉人的決斷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四百八十三章 交鋒(六)第七十七章 尾聲(下)第兩百四十二章 張昭的建議(上)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三百一十章 冶煉工匠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盆冰水第六百一十七章 多方關注第六十九章 生員(九)-紅契第兩百七十三章 面聖(中)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實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一十八章 慶祝、道別第兩百二十二章 與子同袍(四)-創造出的戰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最後一次陛見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傳開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七百一十一章 秋日第一百七十八章 要到密旨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中)第九十三章 新遊戲(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將軍百戰死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務、離京第六十章 壓制第七百二十六章 鳳凰臺見聖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竹嫣第五十三章 車中論述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第十四章 知道身份、規劃第兩百七十一章 封爵,實至名歸!第三百三十章 經濟壓力第四百一十章 遮掩、密令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假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六十八章 生員(八)-第二齣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不可辱第九章 簡單的幸福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略態勢第兩百九十三章 允許辦報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給你一句忠告第五百九十八章 協商(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們有點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門而入第六百四十三章 總督制第六百一十二章 後悔遲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臺第兩百九十六章 京師半日(下)第五百五十章 張昭的微笑第五百七十七章 終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協商(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六十八章 生員(八)-第二齣第五百八十章 回京(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戰(上)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三百七十九章 難堪大用第兩百二十六章 與子同袍(八)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