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武、淳化一線出來,並無需往西安城一行,出來就是三原縣的地界。
張昭帶着王武、龐泰、四十名親衛徑直前往王家。
他這次應約前來拜訪王恕,屬於私人性質的。但行程基本是公開的。陝西布政司、固原鎮的文武官員們都知道他的路線以及要和王恕討論的事情。
最近兩期的邸報上刊登着朝堂上的各種消息。
鑑於言官們聲勢浩大,朱暉、苗逵、史琳三人最近都有些焦頭爛額,爲前程焦慮。
其實,在原本的歷史中,朱暉還真就和京營將士捆綁成功。但現在有張昭的戰功珠玉在前,並且保大帥麾下的武將基本倒戈。他現在是別想。
“來了,來了。”
三原縣城外通往王家的官道兩旁,一個個的涼棚搭起來,更是匯聚着大批的縉紳、士子、百姓。
三原縣令亦全套儀仗的等候在此處。
隨着馬蹄聲近,不知道誰起頭喊了一聲,這裡立即人聲鼎沸。一個個的往前擁擠着,爭相一睹國朝新秦伯的風采。
“籲…”
官道上人頭涌動,基本將水泥道路堵住。親衛們不得不勒住馬,減速停下來。
“什麼情況?”
這時三原縣令穿着七品青袍官服走上前兩步,拱手一禮,高聲道:“可是張相公當面?三原縉紳、士子、百姓聽說張相公要來縣中,特在此相迎。
張相公在韋州大捷,殺韃子、救百姓,揚我皇明國威,漲我軍民士氣。今三原縣父老鄉親在此略備薄酒,以表寸心。”
張昭騎着一匹白馬從親衛陣中出來。白馬步伐矯健,行走間肌肉如同流水般擰下來,一看便知到是駿馬。
張昭原先那匹白馬贈送給了騎兵百戶韓瓚。當日要查探小鹽池方向的敵情,騎兵連主動往南佯攻,爲林同等伺候創造離開的空間。張昭把馬贈送出去。
那一戰,韓瓚率百人出戰,只剩二十人回來,慘烈至極。
張昭對於騎乘的坐騎並無要求。但是,自然會有人替他在意。這次來三原縣拜見王恕。他的坐騎被更換爲一匹神俊的白馬。西北這裡是邊陲。馬匹價格比京師要便宜得多。
張昭剛一露面頓時引得人羣中陣陣歡呼聲。
張昭內心中無奈又感慨。他其實並不喜歡這種場合。他才十八歲的年紀並不追求“百姓相迎”這種文官成就。但同時又感慨難言。這種質樸感激之情,對他,對新軍衛而言,是一種激勵。
“諸位三原縣的父老,多謝!”
…
…
官道旁的一處涼棚中,一批穿着各種顏色直裰的士子手裡拿着摺扇,正看着張昭下馬來和三原縣令交談,飲酒,和士紳代表閒話。
其中一名長相英俊的男子冷哼一聲,搖着摺扇道:“愚民無知。今日捧的越高,將來就罵的越狠。”
他是平涼府大族曾家的嫡子。名叫曾復哲,表字敬輿。時年十九歲,生員功名。在三原縣學中求學。
王恕和其子王承裕開創了陝學學派,號稱三原學派。而這個學派最主要的傳授地點便是三原縣學。所以,近年來實際上三原縣學匯聚中西北士林在秀才這一級的精英。不管是爲求學,或者是爲權勢,總之縣學中俊纔不少。
“敬輿言之有理。民心如水。若這幫小民知道這位張相公要拉他們去服預備役,只怕要跳腳罵娘!”
張昭要更改預備役的奏章早就在邸報上發表。天下皆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李教諭的得意門生李幽的解讀是換湯不換藥,而秦中士子們的解讀可並非如此!
你張相公說要縉紳把家裡的青壯拉到邊鎮去訓練,我們就拉過去嗎?當我們傻?
最終這預備役會落到百姓身上。形成一個類似於徭役的“惡政”。百姓被徵發,到底是去當兵,還是被拉去做工,誰知道呢?
“正是!”
聚攏在曾復哲身邊的幾名士子紛紛附和。
曾復哲眼中精光一閃,合攏摺扇,動作瀟灑如同行雲流水,慷慨的道:“走吧。咱們先去石渠先生府上等着,必定要讓這位張相公改變主意。不要亂折騰。”
“走,同去,同去。”
一幫士子感覺心中的正氣被激發,跟着曾復哲往王恕家中而去。但很少有人知道:今日這場戲,其實是曾家等大族在推波助瀾。王恕又不好搞這些場面。
戲名叫做“捧殺”。
而究其原因,就是因爲張昭要推行的邊軍退役制度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
曾復哲在三原縣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是王六小姐的愛慕者。最近聽聞王六小姐似乎對張昭有意,追着千里去韋州城中。這令他心中極其的不痛快。
…
…
將軍白馬入三原,滿城百姓爭相迎。
應付完場面活,張昭帶着親衛們繼續啓程。稍後,抵達石渠鄉的王家。
這場秀背後的事情、算計,張昭此時並不知道。
和張昭相熟的王恕次子、瑞昌號的負責人王承襟在王家門外相迎。略用過酒飯,親衛們被安排住宿。下午四時許,張昭被引着前去見王恕。
雅緻、幽靜的小軒中,張昭再一次的見到王恕。和第一次相同的地點。還有,相同的陪客。王恕身邊侍立着青衫少女,正是一別經月、帶着百年世族浸潤出的華貴、嫺靜氣質,花容月貌,身段婀娜的六小姐。
王六小姐一雙漆黑的美眸落在張昭的臉上,久久的不願意挪開。她想要見他,如今見到。滿腔的情思涌出來。以至於她根本沒有聽到張昭和她祖父的開場白。
王恕年老,精力不濟,在張昭見禮寒暄幾句後開門見山的道:“張子尚,你給朝廷的奏章老夫已經看過。你所提的幾條建議很不可取。只怕會搞的固原、寧夏兩鎮大亂,成爲國家的罪人。”
張昭在路上這一段時間,一直在思考,此時他並沒有因爲王恕是天下名臣就覺得王恕是對的,看似耿直的道:“請老大人一條條的示下。學生願聞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