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務、離京

夜漸漸的深。京師的流言愈發的傳起來。

小安鎮,新秦伯府中,張昭在書房裡緩緩踱步,沉思着。

他的構想基本實現,至少在朝堂上他暫時不用擔心什麼大的風波襲來。

畢竟,廟堂諸公將他“捆綁”住。

他接下來的要做的事情,根本不是整編京師的軍隊。京師、十二團營裡面利益糾葛。動這裡的利益,和動文官們的土地是一樣的,水非常深。

他把弘治皇帝直屬的御馬監下面的騰驤四衛清理完,就可以離開京師。

整編、更換武器也得有先後嘛。他憑什麼非得待在京師先處理完這事?

他當前的基本盤在開平。新軍營全軍都不在京師。

接下來,將由定西候蔣驥來組建大寧都司的軍隊。他的注意力將放會在遼東軍整編,以及掌控奴兒干都司上。

原因如下:

第一,單靠大寧都司舊地,想要完成二十萬戶在籍百姓的任務這有難度的。必須要把遼東鎮,奴兒干都司數百萬人口加進去。這纔是正途。

他不完成這個“任務”,滿朝諸公都會盯着他。他也沒法再爲大明推出其他的戰略。

第二,如果在奴兒干都司上設置府縣治理,這是多大的功勞?開疆拓土之功啊!

遼東平原千里沃野,兩億畝良田,都將是大明新的養料,財富。他也將會因此功績,聲望、權勢更上一層樓。

而留在京師整編京營、團營,他能得到什麼?幹得好是份內的事,幹得不好,則要收穫武勳集團的仇恨。

第三,只有掌控遼東,奴兒干都司,他才能向東開拓、征服高麗、東瀛。

這個道理是不用去贅述的。這是地理位置所決定的。他不可能跳過去。

其實,擺在張昭面前的,有一個根本的問題,大明朝是先向大海擴張,還是先向陸地擴張?

向大海擴張,那就是東征高麗、東瀛,南下南洋。向大陸擴張,那就是北上和韃靼、瓦刺決戰,收復西域,平定河中、囊括西西伯利亞平原。

對於一個穿越者而言,這基本不用思考。

在大航海時代之後,財富將會來自於海洋啊。而對於大明來說,當然是先易後難!

不是說打不過韃靼人,而是沒有必要先啃硬骨頭。小王子再怎麼樣,控弦十萬啊!這不是那麼好滅的。

但往東,往南的小國,征服他們,攫取財富、人口,這就簡單的得多。

所以,綜上所述的理由,他根本沒有必要在京師多呆,而應該儘快把“瑣事”處理完,前往開平,帶新軍營主力往遼東而去。

十天的時間轉瞬即逝。

京師中關於張昭即將失勢的各種流言傳得有鼻子有眼。而在弘治十六年早春的暖風中,張昭和妻妾們道別,坐上馬車,帶着親衛們東去開平。

“二哥,一路順風…”

婉兒帶着妾室、丫鬟們一直送到小安鎮外,目送着張昭的馬車在騎兵們的簇擁下遠去。

心中有着酸酸的離別感,低聲說道。

她總會想起臘月時二哥將她從院子裡木梯上抱下來的那一幕。可歡聚的日子爲何總是這麼短暫呢?

方晶、王小娘子、陳夕鳳三人各自帶着丫鬟們,充滿着離別的愁緒。

他這一去,只怕又得到春節才見面。

這一點,她們倒是肯定的。只要不是軍情緊急,他肯定會回京陪她們過年。

張昭坐在平穩的馬車中,攤開着地圖,慢慢的看着。

他在京中這十天,並非什麼事情都沒幹。而是把京中的手尾都處理掉。

他先去見英國公張懋,把整編、換裝的事情都推給英國公。

管轄十二團營的鎮遠侯顧溥一直在養病。這事其實是英國公來統籌最合適。

其實,整編和換裝是兩回事。

本來最初的目的是爲京師軍隊更換雁翎刀。這隻需要京營、十二團營把舊兵器折舊賣給國泰商行就行。按照價錢算,能換多少雁翎刀就換多少。

其餘的缺額先空着。

整編京營、十二團營這種事,張昭現在根本就不想沾手。以正德皇帝親自整訓,都沒有擠掉這個“膿包”。

這事不存在張昭要欠英國公張懋人情。而是反過來,是張昭還英國公在朝堂上暗中幫他說話的人情。

因爲,以張昭的辦事能力,以及弘治皇帝對他的支持力度,他是有可能把武勳集團的蛋糕給砸掉的。但張昭並沒有選擇這麼做。而是先拖着。

時間長了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處理完京營、十二團營的事情後,張昭進皇城和御馬監太監李榮談了一次。

這和他與英國公友好的交談就不一樣。張昭的態度非常強硬。御馬監下屬的騰驤四衛必須裁撤。多餘的兵員全部丟到遼東屯田。

開玩笑,能混到弘治皇帝的“親衛”當中來,在京師裡天知道有什麼門路?張昭根本不會放這些“蛀蟲”去退役。

既然要裁撤他們的軍籍,得罪這些關係戶,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乾脆的送到遼東去屯田種地。

張昭雖然要把衛所給廢除掉,但衛所在邊疆地區的屯田作用,那效果是槓槓的。所以,他會組織建設兵團,進行軍屯。這些人最少要種五年的地,才能恢復自由。才能在遼東分到土地。成爲大明朝的自耕農。

張昭和李榮鬧的很不痛快。但是,張昭身負皇命,寵信更在李榮之上。李太監不得不讓步。

最終,騰驤四衛的兵員定額是一個師(5600人)的火器軍,外加各種輔佐部隊,總計7000人。

馬車搖搖晃晃,張昭看一會遼東都司的地圖,把地圖疊起來。想着前兩天把慕容雪這大美人吃掉的情形。不可描述的畫面快進而過。雪兒確實美啊!

當時,夕夕那小妮子也確實媚到骨子裡。小瑤也確實嬌豔,一顧頃人城,蕙質蘭心如解語花。他沒忍住….

他和慕容雪,並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愛戀情感,但心中對她有幾分憐惜,幾分喜歡。走到這一步,也算是自然而然。他離京前將她吃掉,省得她在京中自怨自憐。

張昭會心的一笑,爲他的荒唐、放縱,也爲心中那淡淡的溫情、牽掛,思緒轉到遼東都司這邊來。

根據定西候蔣驥的說法,現任遼東總兵郭令是遼東將門出身,屬於地頭蛇,家中良田近萬畝。非常牴觸他廢除衛所。

嘿,不知道接下來在這黑土地上發生的事情,會不會讓滿朝諸公目瞪口呆呢?

第七百四十章 美人第六百八十章 謠言和衝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方氏父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蕭敬教太子第五百一十章 朝鮮國的對策第九十九章 局勢再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影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退讓第一百零一章 一戰成名第七百二十八章 抵達漢城第兩百三十九章 將要離去(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陽明悟道第兩百七十九章 拜訪路中第兩百八十八章 彈劾奏章第六百七十七章 只論鹽商、鹽法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務第四百五十一章 回開平中屯衛第六章 未果、等待第五百五十七章 瀋陽城中(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價和貨幣第四百六十一章 衛舉人的決斷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難題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二章 刻不容緩第兩百四十六章 阻力第五百六十三章 勝卻(上)第七百零三章 雄文(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戰將起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聚阿城(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臺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卻(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捷(下)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驚豔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尚書,拿出點擔當來。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鋒(完)-落幕。第四百六十章 視察第五百九十五章 調解失敗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國子監改革(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看好第兩百六十五章 你當這是玄幻嗎?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五百五十九章 瀋陽城中(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種人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議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務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圍、追擊第一百零三章 招攬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閒生活(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六十四章 生員(四)-第二階段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前爆發第三百七十九章 難堪大用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潮漸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執法權第六百六十四章 暢論第三百八十四章 營救成功,只是開始第三百七十七章 開平中屯衛見聞第五十九章 謠言起第五百九十八章 協商(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聊什麼話題第一百七十一章 舉薦王守仁第兩百一十章 視死忽如歸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後日常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六十七章 生員(七)-反轉開始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盆冰水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標所在第三百四十章 鼓動壽齡侯第七百三十章 點燃第兩百零八章 新軍衛在準備第五百六十五章 勝卻(中一)第兩百三十五章 夜談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戰將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慶祝、道別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四百零五章 衛舉人來求情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鳳第三百三十八張 扯虎皮第五百七十三章 終章(中)第一百零一章 一戰成名第十三章 宮中太監(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捷(上)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轟動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鋒(完)-落幕。第兩百一十九章 與子同袍(上)第二十八章 縱論戰爭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搏濤的思路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個時代落幕了第五百二十章 張昭論將第六百三十二章 說法第四百九十八章 準備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