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還是讀書人心黑啊

二月二十日,建州女真蘇護部叛亂。

而三月十五日,整整將近一個月後,張昭率一萬大軍北上,旌旗招展,對外宣稱要經撫順關出關平叛。

這支大軍的動態自然被衆多人關注着。

新軍營三個團,只要不是被偷襲,或者集體得病,基本可以確保橫掃遼東鎮諸軍。

至於關外那些小叛亂那不值得一提。

大軍跨越大淩河,沿官道,經由海州衛、鞍山驛去往遼陽,隨後將從瀋陽中衛、撫順所出撫順關,順着堡寨直撲古勒塞(建州右衛)所在地。

張昭時隔將近一個月纔出兵,除去嚴令撫順關沿線的長城各關卡死守之外,還於三月初派出參謀龐泰率領着一個百人小隊,前往遼陽、瀋陽督辦糧草。

遼陽城。

遼東總兵郭令得知張昭率大軍出發後,便結束處置軍務。畢竟現在是“戰時”狀態,他這個總兵比往日要忙碌的許多。

因爲,明軍的軍餉有很操蛋的規定,平時和訓練時的軍餉是不一樣的。

所以張昭一道改爲戰時狀態的手令下來,不僅僅是搞的遼東大地上氣氛緊張,同時讓軍戶們也多吃飯,消耗倍增。

“情況如何?”郭令去遼陽城中巡視一圈回來,已是下午四五點許,夕陽籠罩在堅固的遼陽城中。他把幕僚陳師爺叫到公房中來詢問。

大明的官衙都是一個模式。急遞鋪(公文傳遞系統)是直接鋪設到各官府中。所以,一般而言主官會安排一名心腹幕僚守着急遞鋪,有什麼消息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陳師爺搖搖頭,對斟茶的小廝道謝,坐在公房靠牆的木椅上,道:“大人,張大帥按照正常的速度在行軍,一日六十里。預估到遼陽要八天左右的時間。”

“嗯。那姓龐的小子在幹什麼?”

陳師爺一邊喝着茶,一邊琢磨着,回答道:“大人,龐參謀已經從瀋陽回到遼陽這裡。今天下午剛剛到的。”

新軍營參謀龐泰,這是張昭心腹中心腹。其父是張昭左膀右臂,但戰死在西北韋州大捷中。事後朝廷追贈正三品的昭勇將軍。而他被帶在張昭身邊。

據聞張昭是怕他戰死在戰場中。新軍營的軍官傷亡率非常驚人。遠高於普通軍官。

可以說,只要沒到千戶這個級別,在戰場上誰都不能保證你的安全。新軍營是講究將校帶頭衝鋒的。

而這位龐參謀帶着一支百餘人的隊伍前來遼陽、瀋陽兩地督辦大軍糧草。

這是明面上的公務。誰知道他私下裡是來幹什麼的?

他剛到遼陽就拋出一個大新聞:張大帥有意將遼東都司遷往瀋陽,便於掌控全局。

這震得一幫定遼衛的將校們極其的不安。定遼中、左、前、後衛都在遼陽附近。大家的身家全部在這裡。這要是把遼東都司搬遷走,他們的利益要受損。

郭令冷哼一聲,“他想在軍糧上頭查出點什麼,那是白費力氣。咱們遼陽是有名的產糧區。怎麼都不會短了倉庫裡的糧食。”

陳師爺頗有些無語,道:“大人,在下之前勸過你的,不要輕舉妄動。唉…”

遼陽這裡,要動張昭確實不會在軍糧上做手腳。這還是在大明境內啊。真要給張昭查出漏洞,那就等着人頭落地吧!

他也是事後才知道,呂列那兔崽子私下裡和蘇戶部聯絡過。而坑害新軍營的辦法,無非是想着新軍營疾馳千里,被蘇護部以逸待勞伏擊。

而呂列或者某些人藉助地形的掩護,暗中扮演馬匪襲殺張昭。不管前面打的怎麼樣,只要把張昭弄死就是成功的。

但,以他看來,這就是莽!這事成功的概率比較低的。

其實最理想的方案是,張昭令遼東總兵郭令平叛。這本就是他們郭總兵管。那麼,他們出關後糧道被斷幾次,暗中輸送物資給判卷,搞的叛軍聲勢浩大。

局勢糜爛,他們纔好向張昭施壓,請求暫緩改革。

但是現在什麼情況?

張昭硬生生的放任叛軍一個月,這才調兵啓程。而且是帶着寧遠軍、錦州軍五千人。

換句話來說,新軍營不用出手。只要寧遠軍、錦州軍這五千人出撫順關,大概率就能滅掉蘇護部。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蘇護部被滅,把他們牽扯出來怎麼辦?

郭令顯然是想到這一點,略微心煩意燥的在公房中來回走動,緊鎖着眉頭。

誰想到張昭會這麼慫啊!

不僅僅任由時間流逝,而且還帶着大軍前來。並且,來者不善。鬼才信他帶一萬大軍是爲平叛用的。

“陳師爺,你趕緊想個辦法吧。現在就算咱們請令去剿滅蘇護部,張昭他未必肯。”

陳師爺苦笑,你早不聽我的,穩住不好嗎?張大帥如此強勢,誰能正面和他對抗?然而,他不會在遼東久待的。這種人物必定是志在天下,志在朝堂。

陳師爺想一想,嘆口氣道:“我有一計,不知道大人肯不肯用?”

郭令心中一喜,看向陳師爺,“快說。快說。”

郭總兵看似粗人一個,粗中有細。但是這個“細”那也是相對的。你看他挑唆定西候蔣驥和張昭的矛盾時,用的何其粗糙?

打個比方:他只能要用計策,而且能用出來。但其計策必定是帶着大開大合的武將路數。

陳師爺走上前兩步,低聲道:“在張昭抵達前殺掉呂列。死無對證。”說完,趕緊退歐兩步,低下頭。

郭令愕然的看着陳師爺。

握草,果然還是你們讀書人心黑啊!呂列的祖輩、父輩跟着他郭家幾十年啊。

二月底至三月中,遼東都司邊牆之外的局勢也隨着建州女真蘇護部造反而變得風雲激盪。

當然,鑑於建州右衛那單薄的實力,這個“風雲激盪”有點吹牛的意思。

但是,關外本就是法外之地。常常是一個小部落就住在一個堡寨之中。雙方相互攻打。

這一點看地圖就可以得出結論。實際上的建州三衛的地盤就一個縣那麼大。

當然,如果一個人深在其中,一個縣的區域還是挺大的。

確確實實,關外的女真各部都蠢蠢欲動起來,暗流洶涌。

建州左衛所在的城市日後名叫佛阿拉,老奴所建。現在還是一座極小的城堡。

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建州女真八部總人口不過三萬,均分下來可想而知。老奴當年起兵,搞十三副盔甲就可以豎旗。其部實力可想而知。

佛阿拉。

建州左衛的都督錫寶齊和兒子福滿在屋中商議着情況。

啊,現在不叫建州左衛都督,而是叫建州左衛百戶。官印、官服、敕書早交到遼東都司去。新的印綬還沒下來。

“父親,現在怎麼辦?”

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勳集團第兩百三十四章 集體婚禮第四百四十二章 各地知曉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二十章 衝突(中 )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看好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四百三十二章 鼓舞士氣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轉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見第五百二十七章 虎爾哈部的抉擇第七百章 局勢將往何方?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務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宮外第四百一十二章 回京瞭解情況第六百七十七章 只論鹽商、鹽法第六十二章 生員(二)-巨浪襲來第六十四章 生員(四)-第二階段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聖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協商(下)第三百零三章 湯玄策的人生(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樹大招風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三百五十一章 中二青年第兩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兩百三十五章 夜談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戰將起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聖人第兩百九十六章 京師半日(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達薩爾滸第六百六十一章 論兵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執法權第四百三十四章 孫賊,再來玩啊第兩百零六章 準備報捷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兩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廠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長寧伯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轉變第兩百四十二章 張昭的建議(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調研(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舉薦王守仁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一百五十七章 會操前(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態(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你們喝頓酒第六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九十三章 新遊戲(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紛爭再起第兩百章 張昭的打算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九十三章 新遊戲(中)第三百零三章 湯玄策的人生(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七十三章 忙碌的婚禮(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京(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瀋陽城中(上)第兩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五百二十二章 野人女真第五十八章 考場中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兩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報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第兩百零七章 胡騎南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頓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兩百九十五章 京師半日(上)第六十四章 生員(四)-第二階段第兩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你們喝頓酒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十二章 宮中太監(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鋒(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聖第六百八十四章 落幕第四十八章 京西少年(二)-誰纔是傻逼?第四百四十四章 往大帥嶺匯聚第四章 酒樓(上)第四百七十章 過年第一百三十章 軍中夜議第六十九章 生員(九)-紅契第十三章 宮中太監(下)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論史第兩百二十五章 與子同袍(七)-危急時刻第五百五十八章 瀋陽城中(中)第三百零二章 宮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四百一十章 遮掩、密令第一章 難題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賞、結束第十七章 不再有興趣第六百五十五章 軍方第一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劉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