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煲湯

其實聰明人對大寧、遼東的局勢一看就懂。也就是張昭私下裡和弘治皇帝聊天的內容。

以大寧都司爲前線壓迫錫林郭勒大草原上的韃靼諸部。發展礦業,注重兵備,建立起火器軍(野戰軍)、守備軍(邊防軍)、預備役三級體系。

特別是着重建立起一支騎兵部隊用於快速反應和機動。

奴兒干都司要繼續往前擴張,切實的掌握實地,直至大明永樂年間的地域。

也就是張昭在奏章中寫到的:徹底的掌握住鬆嫩平原、三江平原。

換言之,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都必須成爲大明之民。鋪設官道、驛站、建立府、縣體系,用於治理地方。

而大明真正的力量,則會用來全力開發遼東。將遼河平原打造成爲魚米之鄉,鐵器之鄉,煤炭之鄉。爲大寧都司、奴兒干都司提供物資、人口。

屆時,遼東布政司將會供應約五萬火器軍,十幾萬守備軍。往北征奴兒干都司諸部,往東征高麗、東瀛。

最後這一條戰略,只要看遼東都司保留的軍隊數量就自然而然的會對高麗、東瀛有想法。東瀛有白銀礦的事,隨着真理報早就傳遍整個大明。

所以,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再有,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或者說,率土之濱莫非王土!

張鼐自然看得到這裡面的信息。那麼,在這樣的大局之下,他這個名不副實的遼東巡撫,怎麼樣才能做到名符其實?

很簡單,參與進去。

但是,這個參與進去是不可能凌駕於王承裕和張昭之上的。他們倆肯定不同意。辛辛苦苦的作出成績,你去摘果子?

所以,他說的是,讓王承裕總督三個布政司,他來巡撫遼東。

而這裡面又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則:王承裕如今是尚寶司司丞(正六品)、兵科都給事中。這個官位怎麼可能爬到如今的遼東巡撫張鼐頭上去呢?

所以,張鼐這番話的彎彎繞歸結起來是:老夫求任大寧巡撫,並舉薦老弟任遼東巡撫,老弟以爲如何?

屆時,他再由大寧巡撫調任遼東巡撫。而王承裕就順勢由遼東巡撫升任總督。

按照此時遼東巡撫的權位,正在搞開墾、建設城市的大寧巡撫肯定更重要一些。畢竟大寧都司是前線。但是,日後遼東要設府縣。巡撫地位在布政司之上。日後遼東巡撫的權位必定在大寧巡撫之上。

王承裕也是官場老鳥,一聽就懂,斟酌着道:“晚輩自然是希望看到前輩參與到這場影響遼東的變革中,只是大寧那邊,朝廷似乎還沒有設巡撫之意。”

張鼐自信的一笑,道:“早晚的事。”

去年年底御前議事,就有消息傳出來張昭大敗。可見中樞諸公是有限制張昭權力的想法。那麼大寧都司既然設立,定西候蔣驥任總兵。那配備巡撫、鎮守太監是必然的。

這是大明官場的標配。

王承裕點點頭,拱手道:“容晚輩想一想。”

張鼐道:“應當的。”

他閒聊幾句,告辭離開。

在張昭“幹掉”攔路的遼東總兵郭令,發佈新的衛所改革方案讓利所有的遼東軍戶、邊軍後,在真正的聰明人看來,大局已定。開始籌劃分果子的事情。

雖說此刻撫順關外的建州女真蘇護部還在高舉叛旗。海西女真四部真心臣服還是假意臣服,未可知。鬆嫩平原上福餘衛的殘部還在負隅頑抗。

看起來一切都纔剛剛開始。但確實是結束了啊!

弘治十六年四月初八,張昭在瀋陽城中召見前來拜會他的海西女真四部首領。

瀋陽中衛衛的官署中,張昭高居於正中。新軍營的龐泰、王武、趙師爺、高一典、李逍遙、劉二狗並寧遠軍參將李搏濤,廣寧軍千戶韓瓚,遼陽軍左右千戶杜聲、江馬都在列。

“下官等參見大帥。”

海西女真四部:葉赫部首領豐生額,哈達部首領多羅,輝發部首領庫門,烏拉部首領額勒率領各部落中帶來的隨行子侄們向張昭跪拜行禮。

什麼,你說胡酋是喜歡行撫胸禮?還是趕緊忘掉把。按照大明的規矩來。

而且,不要用明軍中單膝跪地禮節,直接用最謙卑的叩拜禮。

李逍遙看着一幫金錢鼠尾,穿着皮裘的胡酋們說着漢語,跪拜張相公,心裡就有點想笑。這幫人挺滑稽的。沒見張相公都沒當回事嗎?神態很隨意。

張昭目光巡梭在這十幾人的海西女真各部首領中,正當這些人惴惴不安時,開口道:“年前叫你們把敕書、官印、官服交上來,你們都挺配合的。搞得我現在不好殺人啊!

主要是朝廷纔在敕書填了你們的名字,結果我又把人給殺了再找朝廷要新的敕書,這似乎很不給朝廷面子。”

跟在父親豐生額身後的博多傲心裡給嚇一跳,趕緊跪的更低。聽着大堂中張昭的聲音繼續。

“海西女真四部在年前是怎麼答應我的?我在春節前要看到福餘衛首領阿魯灰的首級,並滅掉福餘衛。

而你們勞工照樣抓。照樣到赤峰城交換兵器。怎麼樣,現在海西女真帶甲之士有沒有十萬?是不是再過兩年也打算把旗幟一舉?”

這話明顯是反話。一幫人戰戰兢兢的不敢說話。

廢話,你還真信張大帥手裡沒有空白的敕書啊?這玩意肯定有多的。歷年來奴兒干都司這裡的敕書就不是到大明京師裡去拿,而是直接由遼東總兵發下來。

烏拉部首領額勒身材高大,這時略微擡起頭,佯裝驚恐的道:“大帥息怒。我等部族之兵怎麼可能抵擋得住大明天兵?我等絕不敢有二心。”

龐泰忽而開口道:“扯淡。你一口一個大明。怎麼,你不是大明奴兒干都司的百戶?還是說嫌官職太低,不想就任?”

額勒被這話嗆的。

張昭一揮手,“我再下一個期限。一個月後,我要看到福餘衛首領阿魯灰的首級。還有滅亡的消息。現在我們算賬。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小泰,把地圖拿上來。”

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昭的提議第三十章 考前準備(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願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臺第五百七十五章 終章(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落幕第六百一十六章 謠言如火第七百三十六章 決意出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樓(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回京第兩百四十四章 我不想當反派啊第二十章 新計劃、返鄉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昭的方案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軍將士書第六百四十八章 意外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惡多端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兩百四十六章 阻力第六百六十五章 換你三封信第兩百九十章 激辯(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決意出兵第兩百二十四章 與子同袍(下一)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轉變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勳集團第四百三十七章 兩個翻盤點第五百三十九章 齊聚阿城(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駐守安排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四十二章 劉瑾的建議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蘆裡賣什麼藥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獻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場轉移第一百章 反打臉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四百四十四章 往大帥嶺匯聚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鋒(完)-落幕。第五百七十章 聖人抵達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發槍試射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鳳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驚豔第九十二章 新遊戲(上)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查幕後者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中)第六十二章 生員(二)-巨浪襲來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圖激怒第六百三十三章 發難(上)第三十章 考前準備(下)第三百三十章 經濟壓力第三百三十八張 扯虎皮第七十章 生員(十)-攻守之勢異也第十五章 青龍鎮之行(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執法權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閒生活(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殺敵,一人如虎第四百一十八章 慶祝、道別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北虜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給你一句忠告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議第兩百零五章 拜訪王恕(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方氏父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惡多端第三百九十二章 籌備成立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三十一章 餘波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三百四十二章 結束。第四十章 真正的技巧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半一半第五百七十四章 終章(中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個時代落幕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論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態(三)第三百零三章 湯玄策的人生(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膽氣極壯第二十三章 青龍鎮中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一百七十八章 要到密旨第三百九十二章 籌備成立第三十七章 兩成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蘆裡賣什麼藥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先生的主意第兩百二十六章 與子同袍(八)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殺敵,一人如虎第十三章 宮中太監(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囂張第六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裡的晚餐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論史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昭秋後算賬第八十八章 丫鬟、詭計第兩百七十七章 休閒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