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張昭論將

龐泰率領左路軍在蘇完一線橫掃時,張昭其實並沒有狂飆猛進,而是很穩妥的駐紮在距離磐石鎮五十里的一座小鎮中。

這座不知名的小鎮往西一百里就是鬆嫩平原的出口,他亦可以和左路軍聯繫上。

同時,張昭派出寧遠軍往東兩百里的區域內橫掃建州女真訥殷部的堡、寨,

同樣的,他在這裡和右路軍的李逍遙部接上消息。李逍遙原本只有三千四百人,經過這一個月的戰鬥傷亡不少,還要分兵駐守,張昭在梅河口鎮時給李逍遙補充了三千人,使得他麾下的兵馬達到五千人。

最新的信使回報的消息是,李逍遙率部席捲建州女真各部,如同滾雪球一樣,累積起來整個左路軍現在大約有九千人。

“都不是省心的人啊!”

小鎮的簡易中軍大帳中,張昭將左、右兩路的軍情丟在書桌上,坐在一把木椅中,笑說道。

這個簡易的中軍大帳就是拿油布在樹蔭的地方支起來。因爲現在是五月下旬,正是酷暑季節。即便遼東這裡不算熱,但悶在帳篷裡肯定受不了。

趙子龍帶着幕僚們在旁邊鋪開的書案中奮筆疾書,處理着文書。參謀們則是彙總着各種消息。

此刻,龐泰在左路軍領軍,高一典在輝發城中坐鎮,爲大軍提供軍需、後勤。

張昭對軍情的判斷基本要自己拿主意。不過,他現在帶兵時間越久,基本的判斷還是沒問題。

說白了,他這部分中軍就是什麼都不做,把戰略地形佔據,保持住後勤通暢、後路安全就行。戰役全部由手下的將軍們去打。

王武作爲親衛首領,跟在張昭身邊。他負責保護張昭,同時兼職“捧哏”。這是玩笑話。主要是閒着扯淡。這時,回答道:“相公,你這還不省心?我看小泰、逍遙兩個都是名將的料子。將來肯定要進史書。”

他知道張昭說的是什麼?龐泰直接把輝發部的民夫編練出三千輔兵來。

張昭就笑,“那肯定的。”

什麼叫做名將?

他這種半吊子水肯定不算。像漢朝的衛青、霍去病,大唐開國的那一票武將,還有南宋的岳飛、韓世忠。大明朝的徐達、常遇春,這都是算的。

包括被太祖皇帝幹掉的藍玉,這位也算的。捕魚兒海一戰覆滅北元啊!

英國公張輔、成化年間的王躍,日後的陽明先生、戚少保,這都是算。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能常人所不能。

嶽武穆的例子就不必說。精忠報國嶽武穆,這是民族氣節所在!

拿韓世忠舉例,二十六歲在西軍中效力,單騎殺入西夏陣中斬殺西夏駙馬,引得西夏軍陣崩潰。可惜童貫那傻逼不信天底下有這麼牛逼的人,只肯給他官升一級。

水滸傳裡面,方臘起義最終平定,是行者武松單手擒方臘。實際上,擒拿方臘的就是韓世忠。時年,三十三歲。

宣和三年(1121年),崛起白山黑水間的女真人武力橫壓天下,滅遼,屢敗北宋大軍,號稱“滿萬不可敵”。韓世忠在滹沱河以五十騎偶遇金兵兩千。韓世忠率部突入金兵陣中,砍倒金兵旗幟,擊潰之。

牛逼不牛逼?

所以,大致上某人是不是名將,和其身在一個時代,時人絕對是有感覺的。像韓世忠這樣的,就算他當時官位不顯,世人絕對都知道這是當世名將,將種!

所以,張昭以十八歲的年齡率部在韋州力敵韃靼小王子主力三萬餘人,斬首過半。立即被譽爲天下名將,大明第一武臣。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李逍遙奉張昭之令,率部三千就能橫掃建州女真八部,兵鋒逼的朝鮮國風聲鶴唳。打出這種神仙仗來,十九歲的他被人說一聲“將種”那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又比如統帥左路軍的龐泰,明眼人都知道十七歲的龐參謀是在“練級”,但能統帥過萬的軍隊,穩穩當當把勝利拿到手,且還能玩出點花樣來。

當年霍驃騎率八百騎兵突擊匈奴旗開得勝,誰又能說他不是大漢帝國冉冉升起的將星呢?

龐泰此時如同這種情況。

張昭說完隨即又有些感慨,看着遠處鬱鬱蔥蔥的小山,道:“小二,弘治十三年冬天咱們在京北練兵時,何嘗想到今日啊?逍遙這名字還是我該的。小泰那是就跟在老龐身邊,挺孝順的一個孩子。”

提起往事,王武臉上的絡腮鬍子抖動一下,他於往事不能釋懷。深深的吸一口氣。

張昭沒留意到自己親衛首領的情緒,自顧的道:“逍遙用兵有些飄逸。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是好的啊。腦子靈活。小泰這裡穩當還是如老龐的風格。同時還有些想法。都挺不錯的。”

張昭“點評”此刻出關大軍的左右兩路軍事主官,幾名軍事參謀都圍攏過來聽着。

張昭這時也有些談笑,環顧四周年輕的臉龐,笑道:“軍事參謀出名將啊。你們要多看多學。其實,咱們軍中我還看到一個好苗子。寧遠軍的丁四娃,戰報你們都讀過吧?此人不錯。”

一名參謀道:“大帥,寧遠軍只能算遼東軍的二線部隊,不如遼陽軍精銳。你留遼陽軍左衛在身邊,是基於看好丁四娃的指揮能力嗎?”

張昭點頭,“嗯。寧遠軍再怎麼算二線部隊,出關這麼久也算是歷練出來。而且剿滅建州女真的訥殷部,我是信任他們的。咱們新軍營的規矩,能者上,庸者下。我是不會打仗的,所以要提拔會打仗的將領才心安啊。你們都要努力。”

“是,大帥。”一幫參謀給張昭一碗雞湯灌的熱血沸騰,紛紛應諾。

其實,參謀軍官真的出名將。曼斯坦因,二戰名將就是軍事參謀出身。普魯士的軍官似乎都很容易在這條路上出頭。還有不少德軍元帥都是參謀。

就在張昭結束話題時,一名信使急衝衝的而來,“大帥,朝廷的諭令抵達。”

張昭神情平靜的接過來,拆開來一看,臉上頓時浮起冷笑,“呵,朝鮮國王在京中告咱們的刁狀了。滿朝諸公要咱們伺機將大軍回撤。”

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三百四十二章 結束。第四百四十二章 各地知曉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三百八十九章 達成基本目標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二十九章 考前準備(中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潮再起第六百五十三章 結案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美麗的冬季(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態(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難堪大用第四百一十一章 戰爭的氛圍第四百八十九章 遼東總兵的討論第兩百零七章 胡騎南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昭的方案第六十六章 生員(六)-局勢危急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捷(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假第三百零三章 湯玄策的人生(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張昭的想法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一十一章 戰爭的氛圍第一百六十一章 鋼槍如林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劉之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回京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聚阿城(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樓(中)第二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兩百三十三章 侍女們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八十一章 局破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願意第六百二十二章 恐嚇第六百八十五章 徹底完成整合第六百八十一章 敵人是誰第兩百章 張昭的打算第八十一章 李東陽(下)第六百零二章 火(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六百八十三章 抓捕、論鹽第五百四十二章 書信,捲入其中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後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五百零一章 苦難結束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們有點事第三百零二章 宮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聖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四百九十九章 韓遊的控訴第一百八十七章 方氏父子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五百零一章 苦難結束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見妻妾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樞密院第九章 簡單的幸福第二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勳集團第三百零五章 待之以友第五章 酒樓(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十章 蔣家莊第兩百五十八章 王恕的手段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王子的陽謀第九十二章 新遊戲(上)第兩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態度第三百一十七章 張昭的想法第兩百二十五章 與子同袍(七)-危急時刻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煙滾滾唱英雄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達薩爾滸第兩百八十八章 彈劾奏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誘敵第四百八十七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勳集團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態(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紅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準備殺雞第九十九章 局勢再變第一百四十章 得與失第一百零一章 一戰成名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樓(中)第八十八章 丫鬟、詭計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決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決戰第三章 配方和質疑第五十六章 成長(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鋒(五)-罵你咋地第六百一十八章 發酵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