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餘波

刺殺案結案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京師:幕後主使者是京師、兩淮鹽商。

當然,伴隨着的還有謝閣老被打臉的消息。

另外據消息人士稱,新秦伯張昭即將清查京師、兩淮鹽商的消息。

四月十日,兵部尚書劉大夏在養心殿參加完御前議事會議回來,憤然的兵部郎官們道:“大明又出了一個新權臣。”

在最新的御前會議上,十二團營和騰驤四衛都劃給張昭管。

十二團營之前是英國公在管,其人事權在兵部。但劃給張昭之後,想也知道怎麼回事。

但偏偏劉大夏這次鬧不得。因爲十二團營的火器流出去,用於刺殺樞密院副使,這是非常嚴重的政治事件。必須要加強管理的。而事實證明,兵部管不好!

御馬監太監李榮在確切的消息傳來之後,只是長嘆了一口氣。

按照蕭敬的說法,張昭已經手下留情。否則,按照錦衣衛、東廠查出來的線索,輕輕鬆鬆就能把李榮弄死。騰驤四衛流出八把雁翎刀,這還不嚴重麼?

御馬監喪失對騰驤四衛的控制權,那又能怎麼樣呢?皇爺明顯非常信任張伯爺。

英國公府。

新近襲爵的定國公徐光祚到府中來拜訪張懋。最近京中的一些傳聞令他非常的不安,只能求助於勳貴之首的英國公。

書房裡,張懋招待徐光祚喝着清茶。茶香嫋嫋。燈火通明。

客套幾句,徐光祚先開口,叫屈道:“世叔,小侄雖然和張昭不對付,但何曾指使人去刺殺他?”

張懋六十多歲,坐在官帽椅中,呵呵笑一聲,“光祚,這話你和我說有什麼用?你應該和張昭說去!”

徐光祚頓時面紅耳赤。這話訓的有點重。

張懋把這小年輕教訓了一句,喝兩口茶,晾他片刻,這才語重心長的道:“光祚,手銃是從定國公府相關的百戶手中流出去的。組織刺殺的顧耀誠在你府中住了數月,和你相交多年,你說的清楚嗎?”

徐光祚欲言又止。但終究是不敢再說什麼。此時此刻,他有種他是砧板上的肉,任張昭宰割的感覺。

張懋看着他,這才滿意的點頭,拎得清就好,道:“張子尚這次沒有追究到底,主要是他很清醒。你要明白,你根本就沒有和張昭爭的資本。以後好好辦論道報吧!”

軍校,張昭肯定是不會讓徐光祚進去的。而不讀軍校就意味着日後無緣樞密院的位置。

至於說皇帝親自點將,那得當今太子的兒子登基再說。那時,經過兩朝的經營,張昭的根基不比定國公府更穩固?

徐光祚聳拉着腦袋道:“世叔,那論道報…”

張懋揮手道:“你該罵張昭繼續罵。不然你府裡幾百口人吃什麼?但是,以後像挑唆、刺殺這類事,你最好離遠點。有事情,提前給我通個氣。”

徐光祚一聽就知道朱鳳把他給賣了,他挑唆武安侯府、白馬書院和張昭斗的事情給張懋知道。這他麼的叫什麼事!他身邊因反對張昭“聚攏”的一批人至此全部流散。

此刻,他心氣全無,低聲應承道:“是,世叔。”

有些事情,結束了。他不再是張昭的對手,因爲他不配。

白馬書院。

山長唐寬置酒,邀請餘籍、明理報總編汪允賢並京中的幾名儒生一起小聚。

爲餘籍安然脫身而慶賀,爲議論近日京中的時事。

餘籍六十七歲,滿頭白髮,穿着直裰,回青龍鎮中養了幾天纔算是恢復過來。錦衣衛的大牢裡什麼條件可想而知。他的侄兒餘冠也將會被定罪。

結局是他那天在錦衣衛衙門裡和張昭談好的。

雅緻的敞軒中,初夏時節的微風徐徐。餘籍喝了幾杯酒,罵道:“那日張昭還到錦衣衛衙門裡審老夫。莫須有的罪名怎麼審?罵他幾句也算錯?”

“哈哈!”

衆人撫掌而笑。

國子監博士匡景捻鬚道:“此人仗着君父寵信,連老師都敢抓,那還有什麼道德可言?”

餘籍微醉的道:“正是。老夫和他私下裡談時,將他罵了一頓。一日爲師,終生爲師。老夫好歹教授他數年的學問。他不得不將老夫放了。只是可憐老夫那侄兒…”

“文昌兄,案子三法司還沒有最終定下來,還有機會。”衆人紛紛安慰。

唐寬嘴裡安慰着餘籍,心裡有了定論。餘籍怕是有些問題,“表演”得太過。將其調到明理報的事就此做罷,日後還得防着他一些。一些重要的事情不能讓其參與。

此次刺殺和白馬書院沒有關係。那邊根本沒有消息給他。據說,張昭被殺手在山中埋伏,和長生觀那幫道士有點小牽連。有人給前薊鎮總兵阮興的親衛用銀子收買了。

….

中午時分,李幽等到從後軍都督府回來的張昭。

張昭接手十二團營、騰驤四衛,最近在忙這一塊的事,同時還在關注邊境的交戰。

宣府外的互市城市興和城被韃靼騎兵切斷了交通,基本辦不下去。而前線傳來的消息,韃靼主力往河套那邊去了。

打得怎麼樣,目前還不得而知。西北距離太遠。

府裡的小廳中,張昭招待着李幽喝酒,陪同的還有林文寧、心腹幕僚趙子龍。

李幽笑着道:“子尚兄,我昨日去李閣老府中見着閣老。將你的鹽法想法告知。李閣老覺得可行。”

李東陽在張昭回京之後,就定下規矩,不想和張昭私下裡聯繫,本來是想將李幽安排一個好去處的。但李幽聽從張昭的建議,去了國子監。

前幾日國子監改革的措施出來。沒有實現張昭的想法。只有兩條:第一,監生們可以自由出入,不用坐監讀書。第二,國子監增設博士、教諭的人數。廣邀天下名儒任職。

李幽之前出入國子監要賄賂一下官吏,現在則不用。

而李東陽赫然發現,他還是得用李幽,來保持和張昭的溝通。因爲,張昭現在是武臣之首!而不是他原來預計中的“下官”。

張昭笑道:“那就好。子龍,你回頭把奏章遞上去。”

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中)第兩百七十九章 拜訪路中第一百六十章 甫一出場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瀾起第四百二十章 憤恨、初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戰正酣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後日常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獻第一百二十七章 查無頭緒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五百零六章 煲湯第五百零二章 奏章到京師第三百五十章 列強的套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衆多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臺上第一百零九章 暗潮涌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閒生活(上)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兩百五十九章 書箋、女孩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資張昭個人第兩百零六章 準備報捷第七百一十七章 變故起第六百一十九章 衝突(上)第兩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八十一章 局破第八十二章 初見太子(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殺敵,一人如虎第兩百七十五章 收穫、回府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圖實現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詐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議第七百二十二章 安排妥當第兩百四十六章 阻力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鋒(七)-大寧總兵人選第兩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爲什麼?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獲勝第二十章 新計劃、返鄉第六十二章 生員(二)-巨浪襲來第六百九十七章 轉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大軍先鋒第十章 蔣家莊第兩百七十章 將歸(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等待吧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噁心不噁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準備殺雞第六百三十三章 發難(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開平見聞第六百八十六章 紛爭再起第六百二十六章 談一談的方式第五十一章 京西少年(五)-預備役第八十三章 初見太子(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鋒(五)-罵你咋地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決定第兩百零五章 拜訪王恕(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噁心不噁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戰爭的氛圍第四十六章 未來的路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務、離京第六十一章 生員(一)-波瀾再起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業不能丟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上)--求首訂第七百三十五章 慎守勤之死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六百二十三章 見張皇后第四百六十四章 調研(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的區劃第四十四章 收、小鎮。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第七百二十六章 鳳凰臺見聖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論史第六十一章 生員(一)-波瀾再起第三百四十章 鼓動壽齡侯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圖實現第四百七十一章 京西園林暢想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決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昭秋後算賬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一百六十章 甫一出場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國公府出手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願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捷(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恐嚇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鋒(七)-大寧總兵人選第十三章 宮中太監(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你們喝頓酒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鍊(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結束。第四百八十九章 遼東總兵的討論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樓(下)第兩百四十五章 門庭若市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軍衛抵達第六十五章 生員(五)-雨夜中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崢嶸(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隊調動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