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單人只劍堵玉門

bookmark

慈航靜齋交出了和氏璧,幾十年的心血謀劃徹底失敗,於此同時,佛門的聲譽也一落千丈,要不是佛門還有些底蘊,還有些宗師強者坐鎮,恐怕早就被天下羣雄所徹底瓜分。

梵清惠野心勃勃地想要將慈航靜齋以及佛門的地位提升到更高的位置上,結果洛陽選帝成了笑話,靜念禪院這個最鐵桿的盟友被楊廣剷除,她連報仇都做不到,還被逼交出了和氏璧。

梵清惠這一次妥協,這輩子也休想一窺大宗師之境了。

其實她自己也知道,只是人生在世,總要面臨一些兩難的抉擇,梵清惠只是做了一個身爲掌門人該做的事情。

江湖傳言,楊公寶庫和和氏璧,得一可得天下,可是現在和氏璧落到了楊廣的手中,楊廣可謂是如虎添翼,任何人都無法否認他的正統地位。

本身便是當今聖上,又擁有傳國玉璽,位置更加根深蒂固,一些老學究,老儒文宗們也不再反駁楊廣的地位。

以前的大隋,最讓人垢病的一點,便是沒有傳國玉璽,王朝根基便顯得些虛浮。

現在的大隋,擁有傳國玉璽,人心所向。

天下間所有反隋勢力自然不甘坐以待弊,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楊公寶庫。

寇仲和徐子陵倆人的日子比以前要更加難過。

在這樣的壓力之下,雖然他們倆人沒有像原著一樣經過和氏璧能量的洗髓,但也同樣進步神速,此時已經踏入了宗師之境!

楊盤也畢竟得承認,這方世界的武學確實有其獨到之處,《長生訣》也不愧爲四大奇書之一,修煉之後,進境之快,讓人匪夷所思。

要知道在大周世界之中的神功絕學,進步速度再怎麼快,也不可能比得上《長生訣》一書了。

只不過這方世界的四大奇書,限制太大,普及率也太低。

―――――――――――――

楊盤從慈航靜齋觀看了全本《慈航劍典》,回來之後不久,寧道奇守約地送上了大明尊教的《御盡萬法智慧根源經》。

楊盤來到這方世界的目的,已經達成。

於此同時,經過近三年的養劍,養劍之境已近大成,不過,也因爲楊廣掀起統一戰爭,讓楊盤收集到不少人之殺機,使得養劍的進境十分迅速,幾乎快要大成了。

說句實在話,要不是這方世界尚算安全,否則像楊盤這般,養劍三年不能出手,在大周世界那種環境之下,只能夠找個偏僻的地方躲個三年了。

在這方世界,楊盤可以自由行走,因爲這方世界幾乎沒有人能夠威脅到他。

眨眼間,又過了一年,在此期間,天下間八成的反隋勢力都被楊廣平定,這些反隋的勢力所牽扯到的世家大族不少,楊廣發了狠心,將這些世家大族統統掃滅,楊廣推行的各種國策,可謂是阻力全無,

當然,楊廣也沒有要徹底滅了所有世家的意思,只要不反抗他的國政,並且願意配合和爲朝廷效力的世家,楊廣仍然表示會誠心接納。

並不是所有世家子弟都是壞的,同樣也不是所有寒門子弟都是好的。

楊廣心知肚明,貪官大多出自寒門!

因爲他們以前窮瘋了,現在一朝有權,自然會控制不住本心,稍一誘惑就很失守。相反世家子弟從小錦衣玉食,根本用不着去貪,因爲貪的那點錢,恐怕還不如他一頓飯的消費。況且出身世家的子弟,家族教育必然一流,貪污纔多點利益?佔據高位,本身就是一種最大的資本。

只不過站在皇帝的角度來看,貪官也比階級固化,威脅皇權要好得多。

貪官再怎麼貪,不會威脅到楊廣的皇位,再說了,這些貪官養肥了,宰掉吃肉,最後還不是便宜了他這個皇帝?

嗯,當然,萬事並沒有絕對,寒門之中同樣出大才者居多。

―――――――――――――

盤踞在各地,妄想反抗楊廣統治的世家大族基本上被平定,各級地方的管理也上了正軌,沒有了這些世家大族的挑撥和故意放縱,各地方官府只要官員到位,加上楊盤施予的仁政,恢復統治以及改善民生都卓有成就。

畢竟大隋現在並非天災橫行的明末,大隋的糧食產量和糧食儲量還是相當豐富的。

剩下來,還沒有完全平定的勢力,只有更加北方的區域,以及關中了。

其他的地方,包括巴蜀在內全都被楊廣收復。

整個天下,真正成氣候的反隋勢力也只剩下李閥一家了。

宋閥無力出嶺南,而且宋缺是多麼精明的一個人,楊廣不死,他豈會輕易反隋。

宋缺帶領的宋閥,靜坐釣魚臺,因爲無論誰勝了,宋閥的地位都不會有所改變。

楊廣終於率領着大軍,踏過函谷關,親征李閥。

李世民率領李閥軍隊與楊廣決戰,最後七戰兩勝五敗,敗走長安,損兵折將。

楊廣輕聲感嘆一句:“不愧爲李世民,果然有一套,可惜就是太年輕了一些,而且李閥的高手並不多。”

李淵見李世民戰敗而刀,心中慨嘆,不得不對外求援,他派人去突厥求援兵。

東突厥頡利可汗,心知若是楊廣重新一統天下,大隋在休養懲處之後,必然比前更加強大,這對突厥的利益不利,強大的中原王朝,往往是草原種族的噩夢。

所以,必須要讓中原繼續亂下去,越亂越好,打得越久越好。

頡利可汗最終還是做出了出步干涉的要求,並且提了不少有利於突厥的條件。

在條件達成之後,頡利可汗敢是頗有魄力之輩,親自率領着三十萬大軍,同下中原。

玉門關前,原本緊閉的玉門關關門大開,門口就坐着一個年輕人,他正悠閒地在門口喝着茶,最讓人案几前擺放着一把沒有劍鞘的寶劍。

“籲——”頡利可汗揮手停住了大軍。

只見弓馬嫺熟的突厥精銳大軍真的做到了令行靜止。

―――――――――――――

“閣下是何人,爲何攔住去路。”頡利可汗自然不認識楊盤。

李閥特使,魔相宗的長孫晟卻是認識楊盤的。

“回可汗,此人乃中原第一富商,楊盤。聽說此人乃諸子百家輕重家的傳人。”長孫晟回答道。

楊盤放下了茶杯開口說道:“此關過去便是九州地界,如今中原爭龍,怎麼打那都是自家的事兒,外人插手卻是不行。”

沒見楊盤怎麼大吼,但他的聲音卻是傳遍整個玉門關口。

“突厥可汗是外邦可汗,不可入關。”楊盤輕聲說道。

“可惡,就憑你一人也想攔住我們三十萬大軍入關?”突厥可汗身邊的一名大將站了出來吼道。

“楊某自出道以來,只殺過一個人,自此之後,修身養性,不輕易動殺戮之念。今日爲天下蒼生計,來此攔路,還請突厥可汗不要逼迫楊某出手。”楊盤淡淡地說道。

“我發起火來,我自己都害怕。”楊盤開口警告道。

“閣下敢一個人攔住我三十萬大軍,果然乃勇士也,本汗最敬重勇士,閣下可願意來我突厥效力,我以國士待之。”頡利可汗招攬道。

“呵呵!”楊盤輕笑兩聲,再無下文。

雖然沒有說話,但那種不屑的意思表露無疑,這讓在場的所有軍士皆感到一陣憤怒。

頡利可汗也算是極有氣度,他雖氣憤,卻並沒表露出來,雲淡風清地述說道:“看來先生是不願意了,不過本汗也不勉強。先生應該明白,螳臂擋車的道理。先生若是一直攔着,那本汗也只能抱歉了。”

“頡利可汗,楊某奉勸你一句,帶着你的人退吧,不要逼我出手,否則悔則晚矣。我面前的這把劍,名爲誅仙劍。你問一問你身旁的長孫晟,可曾聽說過這把劍?”楊盤笑問道。

“長孫先生,這誅仙劍有何來頭?還請先生指點。”頡利可汗問道。

――――――――――――-

“據一些話本記載,此劍乃神話傳說中的寶劍,傳說:非銅非鐵又非鋼,曾在須彌山下藏。不用陰陽顛倒煉,豈無水火淬鋒芒?誅仙利,戮仙亡,陷仙到處起紅光;絕仙變化無窮妙,大羅神仙血染裳。”長孫晟不愧爲出身世家,文化底蘊果然非同一般。連如此生僻的神話傳說都看過。

“傳說此乃誅仙四劍之一,威能無窮,可毀天滅地。”長孫晟有一種三觀重塑的差異感,這種神話傳說的寶劍,竟然真實存在不成?

“頡利可汗,我中原傳承之深遠,根本不是你等外邦所能想像的,五胡亂華之景象有一次就足夠了,此乃天命,要讓中原漢族在苦難之中,極盡昇華,融百族之精華,誕生全新的民族意識。但五胡亂華,也使得我中原傳承有不少都失傳了,這是我等始料未及之事。此時,中原爭龍之關鍵時候,我若不出世,也由得你等入中原。但我現在遇上了,就恕難袖手旁觀。”楊盤一本正經地述說道。

長孫晟真的長見識了,難道在他所不知道的另一個層面,真的有諸子百家隱世嗎?魔門本身就是諸子百家的殘留。

“長孫先生,這傳說是真是假?”頡利可汗不怎麼相信,因爲這就好像草原所信仰的長生天,忽然之間出現在眼前一樣,這給人的感覺真的是三觀盡毀,難以置信。

“這個,可汗大人,你要知道我中原傳承源遠流長,幾千年的傳承下來,上古時的傳說是真是假,現在還真的很難做個結論。”長孫晟並沒有把話說滿,不管是真是假,他的話都沒有毛病,說了等於沒說。

頡利可汗也明白,這上古傳說的真與假,還真的很難去考究。現在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試一試那把誅仙劍是真還是假了。

―――――――――――――――

楊盤行事,從來都是有他的目的,而且目的性相當明確,那就是對自身有利。

誅仙劍養劍己成,卻未開鋒。

要想將此劍開鋒,只有用敵人的血才能夠做到,而一般的敵人沒用,甚至數量少了也不行。

所以,楊盤便隻身來到這玉門關封門了。

頡利可汗不管怎麼說也是外邦可汗,也算得上是九五命格,再加上這裡三十萬大軍,足夠讓誅仙劍開鋒了。

誅仙利,這個“利”,便是用敵人的鮮血來洗練出來的,殺的人越多,劍鋒便越鋒利。

所以說《誅仙劍訣》修的乃是殺戮之道,走的是殺盡蒼生之路。此道與《血海真經》相同,道路相同,法門各異。

前者更擅攻堅,後者更擅保命。

楊盤之所以要在這裡廢話,還不是要巔峰因果。所謂衆生畏果,菩薩畏因。

楊盤也一樣,他不懼果,也懼因。

因果很難修煉,但有的時候因果卻非常簡單。

你打我,是因爲我打你。反過來,我打你,是因爲你先打我的。

楊盤現在的行爲,用一個專業術語形容,那便是“釣魚執法”。

首先,楊盤把自己放在執法者的位置上,執法者嘛,自然不能濫用職權。但是如果是對方先違法呢?那正好名正言順地執法。

楊盤在玉門關堵門相勸,甚至恐嚇頡利可汗撤兵。

如果成功,那楊盤自然會青史留名,有莫大功德,能夠積累自身氣運。

如果失敗,對方硬要殺過來,那對不起了,你要殺我,我只好正當防衛了。因果很明確,起因在你不在我,有什麼後果自然由你自己承擔。

縱觀楊盤武道初成,離家歷練以來,行事作風大多如此,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神話傳說太久遠了,也太超乎大家的想像之外,所以哪怕算得上半個旁觀者的長孫晟,實際上他也是不相信的成份居多。

“我乃突厥可汗,頂天立地,從來不信鬼神,只信我手中的刀。勇士們,舉起你們的手上的刀,我們要進中原,佔領它!”頡利可汗這話是用突厥話說的,情緒高昂。

三十萬大軍齊聲應喝,高聲大喊,聲威震天。場面壯觀又雄壯,強勢的軍隊氣勢衝向四面八方。

國慶快樂,雖然晚了一點。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二章 準帝之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一、二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穿越吧第二百四十三章 細雨聽風第六百三十九章——第六百四十章第一千二百四十一、二章 震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仙緣大會啓第一百二十一章 仙宮出世(求月票支持)第三百八十七章 奪命飛刀——第三百八十八章 杏子林第二百二十七章 鎮壓江南第一千二百八十九——九十章 虎頭蛇尾第八百八十九章 好機會——八百九十章 情報收集第五百八十五章 上官晨曦到來第七十二章 冷靜第八十三章 明悟意境(下)第六百六十七、八章第六百一十章 欲傳道法第一百四十章 第一關淘汰(拉一拉推薦票和月票)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持己見成天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五、六章第十九章 接案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二十年——第八百章 出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二章 重回炎黃大世界第三百四十章 一個月後第一千三百零三、四章 張網以待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關第三百七十二章 原則不能丟第二百五十八章 鐵山城的反應第八百三十九章 離開梅城——第八百四十章 攔截者第七十六章 行動第二百一十一章 箭在弦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八uj第一千二百四十三、四章 以一敵三第十七章 歷煉第五百零五章——第五百零六章 天神宮第一千一百七十三、四章 九絕天魔功第六百七十五、六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五十萬第一百九十一章 悅來客棧——第一百九十二章 陰葵派登門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關第一千二百五十七、八章第一千四百八十七、八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茶話會第四百一十二章 自查第三百零一章 飛昇前後——第三百零二章 飛昇臺第二章 穿越第一千二百六十三、四章 四百年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四章第六章 大比(上)第六十二章 第二波來了(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七年第五百八十一章 刀雨——第五百八十二章 同歸第六百九十九章 鯨族的霸道——第七百章 初戰妖神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九百九十章 計劃反攻大陸第六百零一章 繼續旅程——第六百零二章 參悟《戮仙劍經》第三百二十九章 關門歇業——第三百三十章 追蹤無果第四百八十五章 起伏——第四百八十六章 達成條件第九百零三、四章 三劫陽神第五百三十四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把酒談心第八章 順位挑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上真靈門(求訂閱支持)第一千二百零七、八章 玉國公府滅門第一千零三、四章 拍賣會第一千五百二十一、二章第九百五十七、八章 初聞芨州第一千四百七十九——八十章 繼續穿越第四百四十九章 浮出水面第八百八十九章 好機會——八百九十章 情報收集第一千三百九十三、四章第一千三百四十三、四章 轟動江湖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漫金山——第七百九十六章 神水娘娘第九百六十一、二章 鹿鳴山莊第四十二章 秋季明第一百七十八章 間隙——第一百七十九章 魔鬼的契約第五百九十一章 迷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悅來客棧——第一百九十二章 陰葵派登門第二十二章 潛影術第九十五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都是演員第一千一百四十九——五十章 法力之衰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門修行,心性第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相來了第一千五百零七、八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撞鐵板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七、八章 棘林第二百五十章 意外的襲擊第一千二百章 共謀煙洲第五十一章 庚凌虛第一千零八十五、六章 迴歸之前第五百九十五章 幽魂第一章 自己當自己的老爺爺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相來了第七十一章 大混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靜念禪院覆滅(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八章第一千二百七十五、六章 尋神兵第一千三百五十六、七章第一千一百零五、六章 血海第二百七十四章 學習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