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遼南侵

bookmark

朝堂之上,正在批改奏摺的趙煦,忽然接到樞密院樞密使的求見。

趙煦也在奇怪,明天就是大朝之日,有什麼事非得現在來報?

“宣。”趙煦奇怪歸奇怪,但他也明白,沒有要緊之事,樞密院使是不會這麼着急求見的。況且樞密院掌管着全國軍隊,一旦出事,肯定是大事。

“宣樞密院使李大人覲見。”宦官傳頌。

不一會兒,一個長得有幾分玉樹臨風的老者身穿整齊的官服走了進去,行禮道:“參見陛下。”

“不必多禮,這裡不是朝堂,愛卿此來有何事?”趙煦放下了奏摺,擡頭看着對方問道。

“臣有緊急軍情上報,根據遼國探子回報,遼帝有南侵的跡象。臣已經命令邊境各軍加強防備了,但茲事體大,臣不敢做主。”李樞密使彙報道。

“邊軍軍備士氣如何?能不能抵擋遼國的大舉南侵,要不要調集其他各地的軍隊支援?”趙煦直問主題道。

“官家放心,邊軍軍備充足,軍費足額,士氣有所提振,防禦遼軍錯錯有餘。”李樞密使回答道。

“好!不過凡事預則成,不預則廢。派人檢查一下京軍的軍備士氣狀況,不合格的要及時改正,明白了嗎?”趙煦反問道。

趙煦的眼睛不是揉不得沙子,曹太后當政的時候,下面的軍備鬆馳,吃空餉,士兵操練不足,士氣低下。趙煦心裡是門清兒。

趙煦當政之後,在慢慢地扭轉,逐漸鬆開了文官對武官的壓制,同時也在減少冗餘。

北宋的冗官冗軍,那是歷朝最出名的。

趙匡胤得國不正,只好自廢武功,搞出一套多餘的官員制衡體系,以文壓武。

―――――――――――――-

到了趙煦這一代,趙煦得到了傳國玉璽,天命所歸。位置已經坐穩了,他也不怕武官造反,所以漸漸地在鬆開文官對武官的壓制,調整軍隊冗餘問題,栽汰老弱,嚴查軍紀,成立軍紀司,成立五軍督護府,司職戰爭指揮參謀,沒有後勤自理。

兵部只管後勤,沒有軍隊調度權。

樞密院管理各地軍隊駐紮,有調度權,沒有戰爭指揮權。

軍權已經收到了趙煦的手上。

有了軍權,再加上大義名份,趙煦的改革也得以緩慢進行。他準備用十年的時間,慢慢地梳理政務,解決冗員問題,改革弊政。

問題是,時間還是太少了,趙煦也怕出問題,所以才特別指出。

李樞密使立即行禮道:“臣明白,臣會親自督促改正。”

大宋經過王安石變法,又經過司馬光反政,然後趙煦上位之後,再一次深入支持變法,這樣來回折騰,政治局勢十分緊張。政治上的矛盾非常大,只不過是因爲趙煦得到了傳國玉璽,天命所歸,能夠控制得了朝局,纔不會使得變法派和保守派正面爭鬥起來。

黨爭歷來就是朝局最忌諱之事。

要不是趙煦手段出衆,恐怕現在的大宋會一直衰落下去,最後落得滅亡的下場也不是不可能的。

幸好六扇門壓制江湖,平衡民間百姓的秩序,得以緩解民間矛盾。

還好這是宋朝,這要是在明朝。

皇帝改革的壓力會更大,甚至會危及性命。

明朝的士紳那是出了名的要錢不要命,爲了錢,皇帝也敢殺!

宋朝的士大夫至少還有風骨,講究吃相,敢和皇帝頂牛,卻也不敢弒君。宋朝沒有唐朝之宦官專權,藩鎮亂政。外戚權力也被文官給壓制和融合了。

當然,當朝聖上,也不怕文官亂來,因爲他軍權在握,朝權在手,名份更是不容置疑。

遼國南侵雖然是件大事,但也不會讓天塌下來。

―――――――――――――-

遼國要是早些年南侵,大宋或許會損失慘重,導致一場大敗。

但現在的大宋,和前幾年完全不一樣了。

趙煦在朝局上的改革需要慢慢來,但在軍隊裡的改革卻是可以大刀闊斧。幾年下來,見效明顯。

如今的大宋軍隊已經是脫胎換骨,特別是邊軍。軍備整齊,全軍士氣高昂,後勤充足。

大宋也不是大明,大宋比大明有錢多了。

有錢就足以解決軍隊裡的大部分問題。

剩下的就是打幾場硬仗,把軍隊的軍魂給打出來了。

當然,就算如此,趙煦也不敢小瞧遼國的入侵。

現在遼國,國力處於頂峰,軍隊戰鬥力更是天下第一。

這個必須得承認,現在遼國的軍隊,在周邊各國來說,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大宋屈居第二。

只不過大宋的底子要比遼國厚實多了,打起來,對耗的話,遼國也耗不起。否則宋朝早就沒了。

所以,對於遼國南侵,大宋朝廷還是相當重視的。

第二天一早,趙煦就召開了大朝會,集體商議此事。

經過朝堂諸公的討論,分工明確地開始爲抵抗遼國主侵做準備了。

此時的大宋雖然軍隊戰鬥力比不上遼國,但國力仍然是天下第一,所以朝堂之上的諸公雖然有議和派,但卻不是跪舔派。遼國主動南侵,還是讓朝堂諸公齊心對外。

講真,宋哲宗時期,朝堂之上的文官,個個都有着天朝上國的傲氣。

雖然在楊盤看來,還在交歲幣的大宋,實在算不上什麼天朝上國。

趙煦忽然有一種想法,趁着這一次戰爭,打掉遼國的心氣,結束歲幣這種東西。他可是要做千古一帝的男人,豈能夠有歲幣這種污辱性的玩意兒?

皇帝知道了,就相當於血神子知道了,血神子知道了,楊盤自然也知道了。

楊盤這纔想起,這個時候的大宋還是處於積弱的狀態。

哪怕趙煦當政有些起色,但想要完全擺脫積弱的狀態也是需要時間的。

“五十萬遼國大軍?真希望遼國那邊能夠晚點南侵,再給我點時間,待我恢復了天人境界的修爲,便可以動用誅仙劍了。”楊盤搖頭嘆道。

“哎,對了,我記得原著之中,遼國會有一場奪位之爭。怎麼現在還沒有發生呢?”楊盤疑惑地自語道。

-----------------------

修改到了,晚上還是正常的兩章奉上。

第六百一十六章 戰爭開始(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定居東島——第六百九十四章 約定講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問心路(求訂閱支持嘍)第八百三十九章 離開梅城——第八百四十章 攔截者第七章 大比(下)第八十五章 金蛇旗(上)第六十六章 戰略性撤退第一百二十章 人榜第十(求月票支持,加更一章)第一千三百三十一、二章 暗鬼老祖第一千三百五十九——六十章第四百八十章 出手第一千四百零七、八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對戰宗師——第四百八十二章 奇寶第二百九十四章 正氣門新天人第二十三章 偷聽秘密第九百六十三、四章 講道開始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楊家閉關突破(加更章節求一下訂閱和票票支持,4|1)第一千二百八十七、八章 勉強維持的平衡第九百三十七、八章 大隋王朝,立!第九百一十七、八章 下一個委託第九百七十一、二章 過渡第一千四百四十七、八章 大千世界偵測第四百一十四章 武林大會第二百八十二章 陰魔殤(上)第六百五十一、二章 回莊閉關第六百一十二章 煉製戮仙劍——第六百一十三章 戰爭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九——九十章第九百二十七、八章 求購界空石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雲蒙草原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明確拒絕——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靜坐看戲第二百九十五章 計劃順利——第二百九十六章 接近成功第一千二百零五、六章 目標之一第五百七十五、六章第一千三百四十一、二章 準帝之戰第一千五百二十七、八章 替換第一千零六十三、四章 一刀敗歐陽第一千二百零五、六章 目標之一第五十九章 釣魚執法第一千三百九十七、八章 請援第三百四十七章 追殺(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追殺(下)第九百五十九章——第九百六十章 順應本心第一千四百三十一 、二章 一統大魏世界第一千二百七十九——八十章 天下震驚第三十五章 全滅(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九、二十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出竅中期(上)第八十八章 影子束縛術第一千五百七十三、四章第一百八十章 楊盤上門第一千三百零三、四章 張網以待第五百六十三、四章 天魔宗第八百六十九章 化血神刀——第八百七十章 封鎖敆城第一千四百一十九、二十章第七百六十九章 條件第八章 順位挑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就是江湖(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飛刀再現第九章 楊盤上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關(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突飛猛進第一千四百四十三、四章 金仙第三步第二百七十二章 急上火的真靈門(求訂閱支持)第五百九十一章 迷心第二十二章 潛影術第二百三十五章 出竅中期(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六章 佛門五寺第三百九十七章 黑衣人現身第八百零五章 刺激——第八百零六章 解謎第二百一十一章 箭在弦上第九百五十三、四章 劍斬靈臺中國神話傳說第一千三百零五、六章 殺陣對殺陣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關(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決戰第七百四十一、二章第一千三百零五、六章 殺陣對殺陣第一千二百四十一、二章 震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談判,合作(上)——第四百九十章 談判,合作(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秘密——第八百四十四章 豐洲第七百五十三、四章 食補第一千零五十七、八章 第二次華山論劍(中)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59%——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憑證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着來不行第一千一百四十五、六章 順利離開寂滅界域第一千四百六十九——七十章第八百八十一、二章 東山震怒第九百五十三、四章 劍斬靈臺第九百八十五、六章? 天仙第一千一百三十一、二章 接二連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對話和意外第三百六十五章 小兒科的刺殺第六百五十七、八章 最後還是要動手第一千三百零三、四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掃地僧出場——第四百二十章 以神御刀(上)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定居金崖洞第一千零四十五、六章 三關考驗第一千一百一十三、四章 洞天所在第一百零七章 大補第九百六十九章——第九百七十章 大道神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