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8 是海盜嗎】

如果可以選擇職業的話,韋寶最想做的職業,並不是海盜,他想做個船長,駕駛着鉅艦滿世界旅遊,做生意。

正當的做生意,而不是土匪強盜行徑。

16-17世紀明朝中葉,華夏的東南沿海就是一個海盜的世界。

這裡有中國海盜、日本海盜、葡萄牙海盜、西班牙海盜、荷蘭海盜等等。那時商、盜沒有明確的劃分,有生意做的時候就是商(走私),沒生意做的時候就是盜。

他們有時候互相搶,有時候就上岸搶。

當海禁寬時,海盜就變成海商;當海禁嚴時,海商就變成海盜。

因爲明朝的海禁很嚴,中國海上商業資本沒有出路,所以就只能去做海盜,因此,這些海盜也可以稱爲“海商集團”。

韋寶當初給天地商號的各處會館取名海商會館,便有這個考慮在內。

這些海盜(商)集團的勢力很大,甚至可以左右明朝政治、軍事局勢。

民間海盜中梟雄輩出,他們依靠各種形式的海上營生手段,積累了鉅額財富,並擁有了強大的武裝團隊,一度控制了往來的商路,成爲海上不可忽略的力量。

在鴉片戰爭之前,英國人不敢貿然去惹中國海盜。他們的實力、裝備、規模、戰鬥力對英國人有很大的威懾力。

而歷代中國海盜中的一部分首領,在多次實戰中表現出的智謀和果斷,絲毫不遜色於神機妙算、能征善戰的統治階層的精英。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大海盜王直派人傳話給明朝政府,表示願意聽從命令,協助剿除松江各處流民,並希望以此換得明政府開放沿海貿易的許諾。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就是中國海盜(商)集團的頭子,他假意投降明朝,其實是爲了消滅其他的海盜團伙,稱霸中國沿海。

鄭芝龍的手下達到10萬人,是當時世界海盜中的“巨無霸”。

後來鄭成功從荷蘭人手裡奪取臺灣島作爲反清基地的主力就是鄭芝龍的海盜集團。

明朝中葉的中國海盜和現代的海盜不一樣,他們代表着商業的新興力量。

很可惜,這些商業力量並不成熟,鄭氏集團到達臺灣之後並沒有繼續發展商業,而是把金錢換成了土地,錯過了建立海上商貿帝國的時機。

《明史·佛郎機傳》記載,佛郎機人兇險,武器也最精良,海外諸番無敢與之對抗。“佛朗機”是明朝對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稱呼。

16世紀初,葡萄牙殖民者航海到遠東,準備侵略中國,妄圖“絕滅廣州人,攫取全中國”。

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入廣東東莞縣,佔據屯門島,剽竊行旅,搶掠商船,把海邊年輕女子劫走,擄掠中國人運往印度和歐洲充當奴隸。

這些罪惡行徑激起了瓊州民衆的憤怒。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五月,葡萄牙艦船三艘泊鋪前港。

海盜施和得悉,即率領部衆攻襲葡萄牙艦船,擊傷艦船,使其桅杆折斷,不得不退入內港,尋求明王朝官府保護。

此時的明朝瓊州指揮高卓站在了葡萄牙人一邊。他統領所部官兵與土司王紹麟所率黎兵一起出動,攻擊施和船隊。然而施和設伏擊敗了官兵,高卓隻身逃走。

“和西方統治者依靠海盜的力量來擴展海外殖民地不同,中國曆代封疆統治者對中國海盜的態度,不是招安、圈禁,就是‘雖遠必誅’的無情絞殺。

像‘七海霸主’陳祖義、‘淨海王’王直、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叱吒風雲的海盜到了統治者手中,大多未得善終。

而當他們流亡海外,期望在東南亞等地落地生根時,還會遭到西方殖民者和各種勢力的迫害。

如果明清兩代,能夠真正地利用中國海盜的力量,今天的華夏面積將不可想象。

當年遠航歸來的鄭和,嚮明成祖朱棣獻上在舊港擒獲的海盜首領陳祖義。

隆重的獻俘儀式上,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者的稱頌中,明成祖下令斬下了陳祖義的頭顱。

在韋寶看來,這斬下的不僅是陳祖義的腦袋,也斬下了中華在海洋上崛起的命根。

對照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當時的其他航海強國,其崛起的過程無一不是充分利用海上的民間力量,朝廷不但不重視,還千方百計要把它消滅掉。

如果從西方史學家的角度來看,這些湮滅於中國正史中的叛民、流寇,完全有可能成爲與哥倫布、麥哲倫、德雷克齊名的海上英雄。

和陳祖義命運相仿的,是明朝海盜的頭一號人物汪直。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汪直受到“招安”,還矇在鼓裡的他,被監斬官遣人用轎子擡上了法場。

他建立的海上帝國在朝廷的陰謀中隕滅。

汪直是典型的中國海盜代表,他把海上的經營做到了極致。他所處的正是中國海盜活動最頻繁的時代,時勢造英雄,但他身上也帶有着典型中國海盜的弱點,所以導致了他最後的命運。

據史書記載,在汪直最鼎盛的時期,他手下船隊的貿易總量超過了當時明朝最重要的貿易省份浙江和福建。

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於是轉而爲寇,海禁愈嚴,賊夥愈盛。和清代的閉關鎖國相比,明代雖然並沒有中斷海外貿易,但統治者把生意攏到了自己的手中,強令百姓“片帆不得下海”。

於是,祖祖輩輩靠海吃海的沿海百姓,突然被政策性下崗。

原來從宋朝起已經相當繁榮的漁業、商業都被“關停並轉”,明政府又難以解決“再就業”,百姓面臨的是“進亦死、退亦死”的兩難。

而另一方面,由於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地急需各類貨物,“走私”成了一項利潤豐厚的生意,一柄刀從中國販賣到日本,差價可以達到十倍。沿海的民衆很多人都投入到了“非法”海上營生之中。

“中國法度森嚴,動輒觸禁。科第只收酸腐兒無壯夫,吾儕孰與海外徜徉乎,何沾沾一撮土也!”出生於徽州的王直不願意通過科舉求取功名,而是南下去海洋中尋找機會。

天資聰穎的他,學會了日語,與日本人做各種生意。之後,隨着經營規模的擴大,他還包攬了日本的軍火生意,並組織起了自己的武裝。在中日之間的海域中,確立了自己的名號,甚至一度以琉球爲據點,自封爲“徽王”、“淨海王”。

處江湖之遠的王直,與居廟堂之高的統治者一樣,都看到了導致明朝“倭亂”的根源——海禁。他在用軍事手段應對圍剿的同時,不斷地向統治者表示他無所望,唯願進貢開市而已。

中國的海盜,從來不用骷髏旗,他們寫在旗幟上的都是謙卑的祈求,平安、溫飽,都是些草根階級最爲渺小而瑣碎的夢想。

王直和所有中國海盜一樣,都有這個弱點。

朝廷正是利用王直的弱點,對他誘騙招安。但奇怪的是,王直問斬的罪名不是“海盜”,而是“叛國”。

這是明朝使用的“障眼法”,讓統治者真正不安的是他自封爲王的舉動。

王直的經商反而促進了中日經濟文化的交流。他是一箇中國人,並沒有爲日本人服務。日本人、葡萄牙人都聽命於他,爲他的生意服務。

中國古代海盜取得輝煌成果一直不爲外人道。在中國歷史上,首先造出萬人大船的就是中國海盜。

韋寶比較熟悉的海盜中,鄭芝龍是頭一個,在韋寶的認知中,更是將鄭芝龍看成是‘世界史上第一個船王’。

鄭芝龍和鄭成功父子在海上的力量十分強盛,最後還打敗了荷蘭東印度公司。

中國的海盜到南洋,當地人都很歡迎,因爲他們並不像西方的海盜那樣去掠奪,而是非常尊重當地的習俗。

中國的海盜和國外的海盜很不一樣,和索馬里海盜也不同。

就在清朝鴉片戰爭前夕,珠江口還有像女海盜鄭一嫂所領導的紅旗幫這樣強悍的海盜團隊在活動,其裝備精良遠勝大清水師。

紅旗幫屢敗官軍,還重創有美國僱傭兵的葡澳艦隊,把澳門圍困得幾近斷糧。

1809年,英國艦船在中國的水域內橫衝直撞,官軍無能爲力。

此時,鄭一嫂卻果斷出手,痛擊了廣州內河的英國船隻,俘獲一艘英艦,斬殺數十英國士兵,戰鬥力之強令英軍震驚。

然而,清朝統治者不但沒有尋思如何利用一支鐵血隊伍,反而一直在設法圍剿、分化紅旗幫。

在最後一次圍剿之中,清朝水師聯合澳門的葡萄牙人,組成中葡聯軍,合圍紅旗幫,一度將紅旗幫的主力船隊封鎖在大嶼山島。

鄭一嫂的養子張保仔算準風向與潮汐,與鄭一嫂一起集結大船三百隻、火炮一千五百多門、部卒兩萬,海面炮矢橫飛,無人敢攫其鋒,於是揚長而去,官洋聯軍唯有望洋興嘆。

最後,統治者再次利用了中國海盜慣有的弱點,利用“懷柔政策”招安了紅旗幫的盟邦,令紅旗幫勢力大減,鄭一嫂不得不接受清朝的招安。

明朝時,歐洲開始進入大航海時代。

海盜成羣結隊從歐洲出發,奔赴遙遠的“新大陸”,開啓了世界殖民史的一個新高潮,同時建構出的,是西方文明相對其他文明的強勢地位。

一個在西方史觀中的所謂的“現代”世界也由此發端。

西方的海盜也受到了統治者的禮遇。

在西班牙,第一個完成環球航行的麥哲倫受到舉國敬仰。

英國王室授予海盜梟雄德雷克“上將”軍銜。

美國把海權理論(國家海盜理論)的創始者馬漢奉爲先師。

明朝中後期,政治腐敗,官兵看到日本浪人就害怕,簡直“畏倭如虎”。

中國的民間海盜就是看準了政府的這個弱點,打出倭寇的旗號來進行民間的海上商業和武裝活動。

這裡就包括了王直、徐海等一大批人。這些所謂的倭寇,他們的領導者都是中國人。

船員中九成是中國人,他們的團隊中只夾雜了個別的日本浪人。

韋寶讓人去召集管事級別以上的人來,衆人很快到齊。

徐蕊還在山海關的海商會館負責兩邊聯絡。

所有的管事都來了,韋父和韋母,還有範老疙瘩夫妻,王志輝夫妻也來了,韋寶本來是不想讓他們來的,怕他們擔心,更怕他們話多,但是想到這事情恐怕要出動所有的力量,瞞不住他們,所有乾脆讓他們也列席會議。

範曉琳驚喜的到了韋寶身邊:“公子,什麼時候回來的?不是說要科考嗎?考完了?”

韋寶道:“才考了一場,還沒有放榜。今天有重要的事情。”韋寶說着,便對林文彪道:“人都齊了,把情況說一下。”

林文彪一點頭,明白公子的意思,這是要動用全部力量了!暗忖公子謹慎,便對到場的80多個管事道:“公子要在外面購入一批糧草,居中聯絡的人今天發來消息,今天夜裡子時能到。”

“從外面買糧食了?這大災之年,上哪兒能買到糧食?”韋父韋達康奇道:“買了多少?小寶,該不會是黑糧吧?”

“甭管白的黑的了!沒有糧食,這麼多人等着餓死啊?上萬人,至少要上千石糧草才能把這兩三個月挺過去!”韋母倒是不怕,沒好氣的向韋達康道。

“一共2000石!”韋寶豎起兩根指頭晃了晃。

喔!

衆人聞言,一陣低聲喧囂,都很吃驚,2000石糧草啊?有了這麼大的一批糧草,別說上萬人,就是兩萬人,也能支撐到盛夏收割的季節了。

“小寶,買黑糧是犯王法的啊!你可要想清楚!而且,能做黑糧生意的,那可都是海盜!那些人可一個個武藝高強,殺人不眨眼!”韋達康擔心的提醒道。

範老疙瘩和王志輝也在旁邊點頭,表達擔心。

韋寶道:“這些我都想過了,但是咱們沒有辦法,犯王法和餓死比起來,哪個更慘?而且我們這裡是封閉的,現在圈起來城牆,雖然城牆還不能阻擋人進出,但是咱們韋家莊的人,一個個都知道韋家莊的法度,裡面的人不會出去,外面的人也不會隨便進來,消息保密的問題不大!我現在擔心的是來人與官府勾結,給咱們下套!”

韋寶並沒有讓林文彪說出居中聯絡的江南大商徐維炳派駐在山海關的管事徐磊建的身份信息,怕這事不好保密。

韋寶喝了口茶接着道:“如果對方與官府勾結的話,危險性比較大,如果不與官府勾結,只是正常的交易,咱們不怕他們黑吃黑,我們現在至少有八千精壯漢子在韋家莊,這些人一起埋伏,不怕對方來多少人!”

衆人聞言,一起點頭,人多力量大,這個時候就顯示出優勢了!都說不怕海盜!

“值得冒這個險,就算是有官府勾結,來個上萬官兵,咱們也不怕!不拼就是餓死,更何況咱們還打算用錢買,又不是去搶大戶的糧食!”範曉琳頭一個發聲支持韋寶的想法。

所有的管事也立刻爭先恐後的表示支持,都說不管公子怎麼做,就是刀山火海,大家也跟着!

在座的除了韋寶的幾個長輩,其他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韋寶從大頭老百姓中提拔出來的,若不是韋寶,別說有機會‘做官’,現在大部分人指不定已經在哪個路邊做了凍死骨,餓死鬼了。

衆人熱血沸騰的討論了幾分鐘,韋達康的膽氣也被大家給帶動起來了,他是韋寶的親爹,肯定比誰都支持兒子,擔心歸擔心,提醒是他的職責,但是有危難的時候,他絕對是一定要和韋寶一條心的。

韋達康拍板道:“小寶,既然你都已經想好了,大家現在就帶上所有人去準備吧?在哪兒接貨,都已經說妥了嗎?”

韋寶微微一笑,看向林文彪,沒有想到自己的爹剛纔怕成那樣,現在倒是他一副老大拍板的模樣。

林文彪道:“就在咱韋家莊碼頭,咱們只有一個碼頭,外面一片空曠沙灘,想要埋伏八千多人,有困難。”

“護衛隊和統計署的三百人在明裡!其他人都在暗處,不要先讓對方察覺,對方一看這麼多人,怕是不敢靠岸了!”韋寶道。

“那一片不是正在挖排水渠和引水渠嗎?現在就把所有人喊過去抓緊挖,到時候大家都藏身於渠中。”王志輝建議道。

“好,就這麼辦!”韋寶點了點頭,關鍵時刻,王志輝總能說出有些建設性的話,範老疙瘩雖然話多,經驗也不少,但似乎並沒有王秋雅的爹腦子好使。

範曉琳見王志輝在公子面前露臉了,和她爹,她娘,都微微有點吃醋,王秋雅和王秋雅的娘則喜笑顏開,一副讚賞表情看着王志輝,鬧得王志輝紅了臉,摸了摸頭,不好意思的憨笑一下。

“公子,女人們要去嗎?”範曉琳問道。

“女人就不要去了,挖溝一起去,等天色暗了,開始埋伏的時候,讓女人們先回來等着便是。”韋寶吩咐道。

“是。”範曉琳答應一聲。

“都去招呼人吧,現在就開始,還是按老規矩,各管事,各小號的老闆,都管好自己的人。”羅三愣子張羅道。

“是。”衆管事和小號老闆們一起躬身答應着,紛紛退了出去。

韋達康笑道:“看樣子,今天栽樹和播種、犁地的活兒要先停一下了。”

“別,你們不影響的,你那農業局下面管的兩千多人,等天黑了再到碼頭去埋伏便是了!農活該忙還是要忙,做這麼多,不就是爲了秋收有個好收成嗎?”韋寶道。

“嗯,聽小寶的,這麼多人去挖溝,多大的溝,多長的溝都挖出來了!還裝不下幾千人?”韋母點頭道。

韋寶笑了笑,沒有說什麼,儘量讓自己看起來輕鬆一些。

韋父和韋母說了幾句關心韋寶的話,退出去了。

“安排幾條船在碼頭邊上,還要防止海盜們打不過想逃!”韋寶對林文彪吩咐道。

“是!咱們現在有兩艘蒸汽船,到時候可以提前燒火準備,他們划船再快,也跑不過咱的蒸汽船!”林文彪道。

韋寶點了點頭,現在蒸汽機的技術算是成型了,只是,限於材料,沒有合格的鋼鐵建造鍋爐,只能製造以銅料爲主的小型蒸汽機,而且造船工藝方面,本地人當中,即便有精通漁民生活的,也只能建造小型,中型漁船,沒有建造大型船隻的經驗!

這還是木頭船呢,韋寶暗忖,要升級到擁有製造大型鐵船的工藝,不知道要多少年的功夫,暗暗後悔在現代沒有怎麼好好讀書,看樣子,只能依靠建立教育系統,期待儘快升級培養出自己的理科人才了,反正他自己是不可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他絕對沒有這個時間,也下不了這種苦功夫,也沒有這種天賦。

鐵甲艦上並沒有多少學習資料,除了幾個‘穿越巨熱衷’兄弟在網上搜羅的亂七八糟的資料之外,還有一些船員的學習資料,遊客當中則很少有什麼資料,有幾個工廠老闆或者管理人員,帶了一點專項製造業的產品資料,他也不是看的太懂。也沒有什麼興趣研究。

分配完衆人的事情,韋寶稍微鬆口氣,暗忖還是人多力量大!真的遇到大事,只要羣策羣力,這上萬人爆發出的能量,已經足矣幫他解決九成九的困難了!

現在是武備不足,火力不夠,而且周邊處於明軍的重兵集團腹地,遼西的局勢還是很穩健的,沒有個幾十萬流民聯合,要不然,韋寶暗忖惹得自己起了火,上萬人馬召集起來,再聯絡個上百萬饑民一道起義軍,別說是什麼吳家祖家,就是京城都能打過去。

但韋寶只是這麼想一想而已,他並沒有改變初衷,沒有將造反作爲安排在頭裡的選項,只是萬不得已的一步退路罷了。

韋寶捨不得韋家莊(後世的秦皇島城市和廣袤的海港區)這麼一處風水寶地,否則也不會費看似吃力不討好的蠢辦法,修築那麼長的一道城牆了。

一百多公里的城牆,這絕對是很浩大的工程,動用數萬人力物力,能在三四年內修建完成,都很了不起了。

韋寶其實並不是很害怕和海盜做生意,否則也不會主動找到有海盜背景的江南大商徐維炳派駐在遼西的掌事徐磊建這種人了。

韋寶怕吳襄這種有官府背景的人揷手其中才是真的,現在別說是來上萬官兵圍剿韋家莊,便是來上千人,他自問,都不一定能夠抵擋得住!

雖然手下已經形成了系統的團隊,他對團隊掌控的也算可以,但是真的要跟官府作對,就是公開造反了!

這幫人如果真的公開造反,又是沒有良好外部大環境的情況下,會出現什麼局面,韋寶就不敢肯定了。

韋寶做過假設,大部分會跟着自己造反,這個沒有問題,但是沒有良好的外部環境,也就是說,附近方圓幾千裡,只有他這一股造反勢力,到時候官兵會源源不斷的增加,肯定會遇到重大阻礙!這些人還能否齊心?

這點,韋寶就真的沒有把握了。

隨便吃了點午飯,韋寶騎馬到韋家莊各處轉了轉,才幾天沒有回來,感覺又變樣了,不但城牆地基全部打造完成,原先本甲旁邊的公路已經出來了,水泥地面已經凝固,直通城牆大門和工業區。

韋寶的馬叫赤鹿,韋寶在馬棚不忘看了看吳雪霞的‘黃山楂’,看見黃山楂,便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吳雪霞,想到吳雪霞精緻的俏臉,和讓他總是覺得不爽的表情和語氣,就讓韋寶心裡怪怪的。

說來也奇怪,自從吳雪霞給黃山楂起了名字,這馬便像是認了主一般,只認吳雪霞了,旁人都不讓騎乘。

“這小東西,還知道認人,我纔不騎你哩。”範曉琳牽了一匹馬,笑道:“我也有自己的馬。”

韋寶聽範曉琳這麼說,便知道範曉琳已經知道吳雪霞指定了一匹馬的事情了,看身邊王秋雅的表情,王秋雅像是也知道了,但韋寶並沒有放在心上。

別說從來沒有想過跟吳雪霞這種女孩有什麼,即便真的有什麼,他也不用在意身邊的女人,他現在已經放棄了不少釣絲心態,隨着富足的生活時間漸長,似乎感覺自己是個天生的高富帥了。

韋寶和範曉琳、王秋雅,在幾名隨扈的扈從下,到處轉了一圈。

“現在煤場已經停了,挖的煤夠多了,而且暫時不用再造煤油燈。”範曉琳向韋寶道:“工業區的大部分工人,自行組成了修路的小商號。”

韋寶點頭道:“工業生產的時候,材料準備要充足,人工準備還是以緊一點爲好。最好是大部分時候都覺得人手不夠,這纔是好現象,人手一旦過剩,無法給工人安排活兒做,纔是麻煩事。”

“說是這樣說,也不太好安排。”範曉琳道:“要是生意好,需要的量大,又沒有熟練的工人,不也很麻煩嗎?”

“我是相對來說,儘量讓人手緊一點,產量和銷量的能力也不能差的太大,稍微差一點就行。”韋寶解釋道。

看完工業區,韋寶又到處轉了一圈,看了看已經開荒的田畝,這段時間,在韋達康、黃瀅、範老疙瘩、王志輝等農業局管事帶着兩千多農民的努力下,整個韋家莊變化很大,開荒田畝增加了三倍都不止,還有大片大片的防風林,雖然還只是小幼苗,卻已經可以想象將來長起來之後,會是怎麼樣的一片壯觀場面了。

在鄉間呼吸了一下純新鮮的空氣,韋寶心曠神怡,心情好了很多。

他忽然發現,在求學過程中,在求官過程中受的一些辛苦,和自己收穫的這些比起來,真的微不足道!想象着這裡將來會產生的巨大變化,便讓韋寶心中滿滿的滿足感,尤爲知足。

入夜。

韋寶親自到了碼頭。

不過,他並沒有在碼頭上,而是在碼頭旁邊的一座小山上面的一處臨時搭建的草棚子當中,不遠不近的觀察現場情況,活像是一個戰役指揮官,001號首長那種。

韋寶有一隻高倍望遠鏡,可惜這裡沒有電話機,步話機和無線電臺那些東西,否則更像是一個軍事指揮室了。

本來一衆管事們都不讓韋寶現身,不讓韋寶親自來的,但韋寶還是不放心,決定遠遠看着,具體行動,由譚瘋子總負責!

原本在老林子山寨,這種‘外事活動’便主要是譚瘋子負責,只不過,他那個時候主要做的是踩點,然後帶人上大戶家去綁票,或者直接搶銀子搶東西。

現在譚瘋子要做的則是,保護韋家莊,訓練好護衛隊!

在正式做了韋公子的授業拳師之後,常五爺只是在護衛隊保留顧問的頭銜,具體的帶隊和訓練,已經完全交給譚瘋子負責了,韋寶原先任命的本地的張浩波和高誼通,則作爲譚瘋子的副手。

二百多護衛隊成員中,只有三十多人是原來老林子山寨的,其他都是後面從上萬人當中挑選增補的。

本來老林子山寨有六十多人入了韋家莊,還有三十多人被林文彪挑選進入了統計署。

韋寶發現,軍事力量培養方面,還是幹過土匪,或者海盜的人,培養起來更加方便,也更加容易出成績,否則按照正規渠道培養,陸軍至少要兩三年的功夫!海軍至少要五年以上!

雖然沒有接觸過海軍,但是韋寶總歸坐過船啊,來旅遊的時候,坐着仿製鎮遠艦,別說開船了,就是坐着,時間一長,都感覺腹中翻江倒海的噁心。

更何況,韋寶要培養的是高素質,能打仗,能遠洋的海軍!

海洋使得國家的海上武裝力量可以對全球事務產生影響,韋寶很清楚海軍能成爲推行國家戰略的有力工具。

在各軍兵種中,唯有海軍可以在陸、海、空所有戰場空間行動,擁有最爲多樣的兵力構成和作戰手段,可執行最廣泛的任務。

具有優美外形、強大武器的海軍艦艇受人喜愛,訪問別國港口,向公衆開放參觀,在增進友誼、加強交流的同時,還可以展示國家力量,是開展軍事外交和民間外交的極好手段。

海軍使命任務的多樣化,要求海軍具備多樣化的能力,這也需要海軍軍官應具備多樣化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在海軍能力的構成要素中,艦艇是物資基礎,但更重要的是海軍官兵,其中,海軍軍官是核心。

高素質的海軍軍官是經略海洋、維護海權、建設海軍的人力和智力保證。

在韋寶這裡,海軍需應對的傳統和非傳統海上安全威脅會更爲多樣和難以預測,承擔的軍事和非軍事任務會更加繁重。

“子時已經過了,怎麼還沒有動靜?”範曉琳坐在韋寶身邊,用高倍望遠鏡緊張的盯着黑漆漆的大海海面。

韋寶也暗暗擔心!

上回那個徐磊建就延遲過一次了!本來說好是十天之內,多放了五天,這一趟,不會又變卦吧?

王秋雅見韋寶沒有說話,輕聲道:“但願要來呀,若是斷了糧,這上萬人的吃飯都成問題。”

王秋雅的話音未落,海面便有動靜了!

“那一片好像是船隊,這麼多船?這麼大的船啊?”範曉琳略帶興奮的道。

【0240 韋寶夢想事業愛情雙豐收】【0765 韋總裁部署應對策略】【0373 有點熱情過頭的吳二公子】【0702 氣上頭的上萬官員】【0710 無視阻力】【0466 吳襄楊麒到】【0647 做壞事也同樣要講口碑】【0783 奪取東營大營】【0852 議和】【0772 英國公的橄欖枝】【1065 田秀英】【0999 折箇中吧】【0579 朝鮮一幫主戰派大臣的計策】【0643 就問你氣不氣】【0773 韋寶要成親了】【0391 孫承宗的收弟子信號】【0047 分贓均勻】【0313 想睡嫂夫人】【0099 衛隊】【0742 韋寶要親自動手了】【0034 申家衣鋪】【加更2】【0821 晦暗不明的孫承宗的態度】【1055 輔國公】【0427 皇太極來了】【0375 黑翡翠玉佩和第一次抱吳雪霞】【0746 都察院差役大發神威】【0148 會找機會的韋寶】【0888 效率超高的統計署薊遼站】【0810 無數個世界第一】【0417 四面放火】【0608 痛苦的李倧】【0361 九成還活着】【0370 韋寶和吳雪霞拼酒】【0494 京城這下熱鬧了】【0298 高能!院試開榜】【0295 隊友呢?】【0971 幾方面微妙的勢力】【0398 韋寶克妻】【0345 退一步海闊天空之三年後歸還二百萬兩紋銀】【0181 吳襄的答覆】【0722 官場通常都是反着來的】【0341 侯三升上尉譚瘋子降少尉】【0496 不可避免的強行破城】【0820 前往山海關】【0946 爵爺回京】【0436 說動孫承宗】【0936 優先攻擊寶軍騎兵團】【1032 寶軍第一次主動與建奴在開闊地戰鬥】【0712 對刑部動手】【0456 拉芳姐兒進統計署】【0043 國民大帥哥】【0436 說動孫承宗】【0190 仿製蒸汽機】【0366 斷案容易判案難】【0493 盜劫計劃的第一階段】【0359 趙克虎是兇手?】【0668 李莊妃娘娘走了】【0371 吳三輔的算盤】【0925 莽古爾泰】【0401 與袁崇煥毛文龍話將來】【0798 魏忠賢與韋寶的隔閡】【0378 死刑押後重判】【0407 韋總裁抵達金州半島】【0462 山海關外玩一玩】【0013 小寶】【0374 放煙花和童話世界般的心境】【0377 天地會第一案】【0539 對建奴的作戰準備完成】【0033 管事與丫鬟】【加更1】【0650 九千歲的氣場】【0743 抓漕運總督李思啓】【0446 韋寶的人頭已經漲到三四百萬兩紋銀了】【0829 陛下的聖旨】【0951 八百多萬兩紋銀的缺口】【0181 吳襄的答覆】【0911 烏蘭圖雅琪琪格】【0410 弄人來的好主意】【0953 開放口岸和統管整個大明水師】【0853 楊古利認慫】【1066 輔國公黨】【0276 所有人都不看好】【0034 申家衣鋪】【加更2】【1021 又和袁崇煥碰頭了】【0301 偏要幫】【1051 努爾哈赤不甘心的地方】【0495 盜劫計劃第二階段】【0258 吳三桂出場】【0335 火線突擊】【0915 朱由校着急了】【0100 一棟大木屋】【0917 管理蒙古,得學建奴】【0279 大禮包送上門】【0717 一堆熟人找來】【0333 酒瓶炸彈】【0072 一個洗腳一個敲背】【0575 韋總裁再赴朝鮮】【0469 天啓七年八月要還四千萬兩白銀給吳襄】【0959 顧秉謙難辦了】【0499 變更了的計劃】【0775 無巧不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