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 李莊妃娘娘走了】

朱元璋親自設計、制定了幾項重要的政治制度,對以往政治制度進行了大膽的變革和創新。

洪武十三年,以宰相胡惟庸謀反伏誅,朱八八同學於是廢去丞相一職,子孫不得復立。

秦、漢以來實行一千六百餘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廢除,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相權與君權合而爲一。

明朝皇帝大權獨攬,在世界政治史上只有路易十四時期的朕即國家可以類比。

在世界政治史上明朝的政治體系也屬於罕見的專制政體,施行軍權、行政權、監察權三權分立的國家體制,後期由於監察權被廢止,國體失衡很快衰敗。

由於國家事務繁多,皇帝無法處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罷四輔官,仿宋殿閣制設內閣。其後的清朝也大多繼承明朝的政治制度。

內閣只爲皇帝的顧問,相當於幕僚長的職務,但後來內閣的地位逐漸提高,內閣首輔成爲事實上的宰相,“雖無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實”。

奏章的批答爲皇帝的專責。內閣大學士一職多以碩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擔任,只照皇帝的意旨寫出,稱“傳旨當筆”,權力及地位遠遠不及過去的宰相,只有黑市地位,而沒有法定地位。

宣宗(朱瞻基)時期,由於楊溥、楊士奇、楊榮等三楊入閣,宣宗批准內閣在奏章上以條旨陳述己見,稱爲“票擬”制度,又授予宦官機構司禮監“批朱”。票擬之法補救可君主不願面見閣臣之弊,但內閣大臣與皇帝溝通,全賴司禮監。

由是開啓明朝宦官專政之大門。

爲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還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又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合稱“廠衛”,由宦官統領,自此明朝宦官之權勢無以復加。

文官集團的崛起和成熟,逐漸成爲左右朝廷政策的強大力量,甚至皇帝本人在面對這種朝臣的壓力之時,也不能不有所顧忌。

到了弘治以後,情況就已經是明朝皇帝沒有辦法控制的了。

皇帝已經變成了權力的來源和象徵,但他們做任何的事情都已經沒有辦法自由。

比如武宗南巡,權力意識大增的大臣們全體反對。

嘉靖的大禮儀事件、萬曆的國本之爭。

此時,明朝的皇帝們已經變成了退居幕後的國家最高統治者,但是行政權已經幾乎完全的落在了內閣和六部的手裡。

以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給事中組成的言官隊伍,這批人在本朝品位雖卑,但政治地位卻很高,在歷次政治運動中都發揮了關鍵的作用;他們上則規諫皇帝,左右言路,下則彈劾、糾察百司、百官,巡視、按察地方吏治等。

大凡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衙門,從皇帝到百官,從國家大事到社會生活,都在言官的監察範圍,既威懾百官安分守道、各司其職,也要求皇帝本人的所作所爲應該符合天道本身。

除了言官之外,翰林院、六部、內閣等官員也多次成爲諍諫刺劾的主力軍。

1577年,張居正父親去世,按例應回鄉丁憂,然而在皇帝挽留下奪情留任;朝中其他大臣認爲本朝以孝爲大,張居正不應眷念職位。憤怒的官員決定參劾首輔大臣。先是兩位翰林,後是兩位刑部官員,冒着受到皇帝嚴厲處罰的風險,上奏參劾張居正。雖然四位官員果然受到杖刑,卻在朝內贏得了忠臣的好名聲。

這也不是皇帝昏庸和懶惰造成的,明朝中期的很多皇帝們都因爲要權力和大臣們進行過殊死的鬥爭,皇帝是權力的來源,他可以給人權力也可以剝奪權力,並且掌握人的生死,這是他唯一可以威脅大臣的地方。

但是偏偏明朝的大臣不怕死,而皇帝撤換了一個大臣,會有更多的大臣站出來維護這個集體的權力。

所以皇帝也苦於要不回自己作爲統治者的行政權力,只能逐漸的退居深宮,做最高的決議人。而所謂廷議這種事情已經不太需要皇帝的參加了。

明朝皇帝個人的自由到最後已經是狹小到無以復加了。

甚至連立儲君這樣的事情也沒有自由。萬曆的國本之爭對比康熙隨心所欲的換太子,可知萬曆做皇帝的難處!

明末在各項制度上已經接近於早期歐洲的君主立憲,正如歐洲君主國家的儲君們被選擇出來需要經過內閣的批准。

明朝的太子被立出來是也要獲得內閣的首肯的,在中國歷史上,明朝還是首例,連立儲君都身不由己。

明朝的皇帝們,他們的早期都曾經試圖確立以自己的想法來實施的政治制度,但無一例外的被大臣們駁回,除非他們不顧輿論的壓力,對大臣進行殘酷的屠殺以換取自己的的權力。

但是在明朝這樣做的可能性很小,嘉靖的開始的屠殺並沒有嚇倒明朝的大臣,倒最終嚇倒了皇帝自己。這些明朝皇帝們,一個個在深宮打發這自己無聊的歲月的時候,其實大部分的人心中,是很無奈的。

明朝的體制決定了皇帝交出行政權力對這個國家的運作更加的有利。

總之明朝皇帝想要行使權利,有諸多掣肘。

魏忠賢的出現打亂了明朝的文官治國體系,在他瘋狂的屠殺迫害之後,行政權力轉移到宦官,大臣的權力被剝奪。

明朝的宦官專權實際上是皇帝想奪回權力的工具。

宦官們惟利是圖,被閹了後只有依靠皇權才能生存,除了皇宮連謀生的本領都沒有。

而且,對於那些宦官,如果皇帝嫌他權利太大,與之形成矛盾,皇帝不高興了一紙詔書就可以扳倒,因爲這時皇帝就與內閣和大臣一邊了。

這絕非唐朝時,宦官權利大到可以殺皇帝可比。

比如英宗於曹吉祥,憲宗於汪直,武宗於劉瑾,思宗於魏忠賢,無不如是。

所以韋寶覺得大明的體制其實很先進,繮繩都捏在皇帝手裡!

反正就大明目前的情況看,魏忠賢當權,絕對比東林黨禍國殃民要更利於大明的穩定。

但有利也有弊,不是這套體系,文官的權力也不會這麼膨脹。

明朝的政治制度使得明朝精英階層空前膨脹,以及精英階層確立了獨立性,無論是經濟上的獨立性,還是思想上的獨立性都在不斷加強。

單個精英或精英團體與君主或皇帝的利益,與帝國的利益越來越難協調一致;而君主的權威隨着時間的推移也在逐漸下降。

因此,出現了明朝皇帝越來越難以控制文官集團,越來越難以隨心所欲。

維護君主,打擊精英,反歷史潮流而動,嚴重破壞生產力,破壞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穩定成爲歷史必然。

但韋寶還是覺得明朝政治制度比以往歷代都更完備,其中異於歷代而影響最大的,當首推丞相制的廢除與內閣制的設立。

歷史上多有相權對於皇權的威脅,明代丞相制的被永遠廢棄,是皇權對於相權取得的徹底勝利。

但是,偌大的政務叢雜,皇帝絕不可能凡事親裁,只得設立內閣助理。

這情況決定了,一方面,內閣從一開始就是不定性的,職權並不明朗,以後事實亦表明,內閣縱然得到皇帝青睞,得到迅速發展,但始終沒有法定的地位,不能正式統率六部百司。

另一方面,皇帝雖然離不開內閣,但仍然顧忌內閣會演化成爲事實上的丞相,威權震主,於是以司禮監加以牽制,出現“外相”和“內相”並存,而內相往往以親近皇帝更爲得勢的局面。

從總體而言,歷代丞相多是飽受儒學薰陶、文化層次較高的有識之士,其忠君、憂國憂民的觀念雖然有很大的階級侷限性,但畢竟還是存在的。

而司禮監的太監則多是文化素質低下,由於種種不固定的因素而得到皇帝寵幸的,其中不乏狡詐之徒,這樣的人與內閣內外共事,本身就只能對閣權的妨礙與牽制,易於出現宦官口銜天憲,控制內閣的局面,宦官一再擅權,正是明代政治日更黑暗乃至不可收拾的重要原因。

韋寶覺得,大明的體系是很好的,只是操作難道比較大。

倘若沒有萬曆瞎搞了幾十年,加上明末的天災。

大明這套自行運轉程度極高的體系,再混個三百年都不成問題。

只要出一個明君,配合全世界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搞不好大明就是全世界最先君主立憲,最先進入工業化的國家。

可惜,這種明君的要求太高了!

明君是很難出,躲入深宮躲清閒,荒廢皇權,任由宦官和文官集團鬧的不可開交的皇帝卻很容易出,而且,一個比一個過分。

到了崇禎小哥這頭,雖然一改哥哥、爸爸、爺爺、太爺爺的毛病,勤勉於政務,可惜,不知道該說大明病入膏肓,爲時已晚,還是該說這位小哥的政治天賦實在太差。

崇禎小哥憋足了勁要振興大明,卻讓大明在他手上每況愈下,直到大廈傾倒。

後世很多人,包括韋寶都認爲,若是天啓不死,魏忠賢一直當權,大明不會那麼快垮臺,畢竟魏忠賢掌控天下,掌控朝局的能力和手腕,韋寶是看得見的。

皇權、宦官、文官集團配合的好,實在太難了,要求三個位置都有厲害的人。

在韋寶看來,萬曆早起,萬曆的娘李娘娘暫管皇權,馮寶的宦官大位,張居正的文官集團大位,應該算是最強配置了,使得大明出現了一段少有的中興。

隆慶六年,張居正代高拱爲內閣首輔,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任內閣首輔十年,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至四百餘萬;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樑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覈名實,採取“考成法”考覈各級官吏,“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爲之肅然。

張居正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漢以後二千餘年人物,真有公誠之心,剛大之氣,而其前識識遠見,灼然於國覆種奴之禍,已深伏於舉世昏偷,苟安無事之日。毅然以一身擔當天下安危,任勞任怨,不疑不布,卒能扶危定傾,克成本原者,餘考之前史,江陵一人而已。

以施政的成績而論,張居正不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漢朝以來所少有的。

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勉強可以與他相比。

諸葛亮的處境比張居正苦,不曾有機會施展其經綸於全中國。

王安石富於理想,而拙於實行,有本事獲得宋神宗的信任,而沒有才幹綜覈僚佐與地方官的名實。

所以,韋寶甚至覺得張居正是整個華夏曆史上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可以與商君並列。

讓大明這麼一輛大車中興,從走偏的道路上拉回來,這真是不容易的啊。

萬曆之後敗壞了幾十年,然後是朱由檢自己,朱由檢的爸爸,哥哥,比賽敗壞,這個基礎打的有多牢固?

韋總裁沒有想過要做張居正,也不認爲自己有那麼大本事,但韋總裁不希望看到大明百姓受到戰火塗炭,被天災人禍弄的屍骨遍地。

“總裁,李公子來了,出事了。”

這一日,韋寶正在自己的豪華府邸無所事事,在躺椅上晃盪,林文彪來彙報來了。

韋寶正在想着該如何成名,如何向所有人表明自己的中立派立場,好讓都察院中,以及整個大明朝廷,大明官場中的中立派都知道自己的立場,接納自己,讓自己儘快融入大明都察院,融入大明官場呢。

這件事情讓韋寶這幾日都鬱鬱寡歡,這時候又有什麼事情啊、

“怎麼了?哪個李公子啊?”韋寶睜開眼睛,有點煩悶的看着林文彪。

林文彪剛纔說話的語氣是和緩的,不管出多大的事情,林文彪基本上都能保持鎮定。

但仍然惹來韋總裁的不快,說明韋總裁自己本人現在有點暴躁。

暴躁是無能的表現,說明韋總裁找不到證明自己是中立派的方法。

“是李樂水李公子。”林文彪答道:“他是來報喪的,東李娘娘過了。”

“啊?”韋寶驚得一下子從躺椅上坐了起來,然後又站了起來。

雖然與東李娘娘只見過兩次面,但是韋寶與李成楝是結義兄弟,是正兒八經磕過頭,燒過黃紙的,東李娘娘也認下了韋寶這個弟弟。

韋寶多多少少對東李娘娘有些感情,他還真沒有接觸過同輩的親人去世這種事情。

“東李娘娘過了?”韋寶重複了一遍林文彪的話,當然知道過了就是死了,只是委婉的說法罷了。

林文彪嗯了一聲,見韋總裁臉色不好看,輕聲道:“總裁節哀吧?東李娘娘本來就一直身體不好。”

“什麼時候的事情啊?”韋寶怔了怔,過了幾秒鐘才問道。

“我還沒有問過李公子。”林文彪答道。

“讓樂水在前廳等着吧,我這就更衣去李家!”韋寶當即道。

韋寶在府裡一般都穿着合身的練功服,比較舒服自在,出門要穿官服。

“是,總裁。”林文彪答道。

到了前廳,韋寶出現,李樂水就哭着到了韋寶身邊:“叔,我娘娘大姑去了。”

“知道了知道了,人死不能復生,咱們辦好娘娘的後世要緊,現在還不是太傷心的時候。”韋寶嘆口氣,攬住了李樂水的肩膀安慰。

雖然差不了四五歲,但李樂水還完完全全是個十歲剛出頭的小孩,韋寶倒真的像是比李樂水大一輩的人。

“幫我去衙門請假,這幾日我”

韋寶隨即帶着李樂水,在林文彪、範大腦袋和宋應星等人的陪同下去了李成楝的宅子。

宋應星已經是天地會的正式成員,本來韋寶是安排了讓宋應星擔任工業局的局長。

但韋家莊的工業可以說不算起步,還是嬰兒階段,得等教育跟上來,得等農業發展起來,工業才能再動。

所以,宋應星現在算韋總裁的秘書,或者也可以加叫師爺,仍然暫時留在韋總裁身邊。

韋總裁想在官場混,必須弄個曾經做過高官,或者在扶持過高官的真正的師爺這類人物。

只是一時之間還沒有物色到。

李成楝的宅子是韋寶給李成楝一家弄的,送給他們家的,挺寬敞的一套大四合院,又靠着皇城,這要是放在現代,正宗的一環裡,至少兩億起跳的價格,還有價無市。

李成楝家已經佈置了房子,宅子周圍都掛上了白布。

本來李成楝一家一接到消息就要入宮的,但是因爲韋寶也算半個李家人,李成楝想到韋寶在京師,所以要等韋寶一道入宮。

這將是韋寶第二次入宮,上一回,他還只是遼西一個做生意的少年,但這回,他已經是以探花郎身份正式進入了大明官場的大明官員了。

韋寶到了李家,李成楝與他老婆正抹着眼淚。

三個兒子的年紀也都不算小,在這個時代,算該懂事的年紀了。

他們三人與東李娘娘接觸的不算多,也不算少,一年至少也要見個四五回,是有感情的,三個小子都紅紅的眼圈,小兒子李樂水更是不時的流眼淚。

李樂水的表現,讓韋寶對李樂水倍增好感,才十歲出頭的年紀就這麼懂事。

韋寶是很看重人的孝道的。

“兄長,節哀,嫂子節哀。”韋寶進了前廳便對李成楝和李成楝老婆道。

兩個人眼睛紅紅的,顯然收到消息之後就一直很感傷。

雖然在韋寶與李成楝一家發生交集之前,東李娘娘李莊妃其實也沒有怎麼幫助過弟弟一家人,但李成楝與姐姐的感情很好。

就包括李成楝的老婆,知道李莊妃是清廉不問世事的正直之人,也不會怪她。

韋寶不說還好,這麼一說,李成楝更加感傷。

好一陣安慰之後,韋寶隨着李成楝一家入宮。

李莊妃雖然只是太妃,但是她和李康妃都參與撫養過現在的皇帝朱由校,以及信王朱由檢。

對大明,對皇室是有功勞的。

尤其李莊妃,性子隨和,爲人正直,在宮中很受尊重,在朝廷也有很高的聲望。

所以,李莊妃的死,對於大明京師來說是一件大事。

等韋寶與李成楝一家人到了宮門等待入宮的時候,已經來了許多聞聽了消息前來的大臣們。

幾乎高官們都來了,不管是閹黨,還是東林黨,還是中立派,這個樣子都需要做出來,因爲李莊妃的名聲真的很好。

很多人還不知道韋寶與李莊妃,與李成楝一家人的關係,看見韋寶與李家人在一起,紛紛詢問。不然還以爲李莊妃娘娘有兩個親弟弟呢。

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韋寶是誰,只有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才清楚,大家從而又知道了,李莊妃娘娘的這個乾弟弟是新科探花郎,都暗暗稱奇。

韋寶雖然中了新科探花郎,但是知道他的官場中人仍然是少數的,尤其是一幫高官,他們對什麼事情都會關心一下,卻像是後世看新聞的人一樣,瀏覽一遍而已,不會對新科出了哪個狀元,出了哪個榜眼和探花郎特別的關心。

現在大家算是能對號入座了。

沒有人會將韋寶奪得探花郎的事情與李成楝聯繫在一起,因爲大家都知道李莊妃是什麼樣的人,尤其李莊妃與魏忠賢和客巴巴不對付,在宮裡面並沒有影響力,所以,絕對不會有人會聯想到李成楝爲韋寶走通了門子,讓韋寶奪得探花郎功名這種事。

倒是有幾個知情人知道李成楝一家能有今天,倒反而是沾了韋寶的光,在結交韋寶之前,李成楝一家連吃住溫飽都無着。

衆人一陣安慰,然後排隊入宮弔唁。

不管是東林黨、閹黨還是中立派大臣,都會與李成楝說上幾句話。

田爾耕對李成楝道:“國棟啊,不要太難過了,這些日子衙門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安心辦好娘娘的喪事。”

國棟是李成楝的字,也可以看成李成楝的另外一個名字,稱字,多用於平輩的親近關係,或者上位對於下位的人。

李成楝拱手道:“多謝指揮使大人!”

韋寶與田爾耕認識,卻沒有與駱養性的關係那麼深,也拱手相謝:“多謝田大人。”

“這不是韋大人嘛,有一陣子沒見了,你現在出息了,不但做買賣厲害,還得了探花郎。”田爾耕道。

“早就想去拜會田大人,但我們品級太低,又是出入仕途,怕別人說攀附高官,所以暫時沒敢去拜望大人。”韋寶解釋了一句。要是真的說起來,田爾耕是韋寶在做官之前,少數認識的幾個達官貴人呢。

田爾耕本來想笑,想到今天是弔唁,強行忍住了,點頭道:“難得韋大人有這份心思。”

在不清楚韋寶在朝廷中的派系屬性之前,田爾耕對於韋寶,也保持了一定的距離。要不是此前就認識,不會多說這麼一句話的。

能有資格入宮的,最低也是田爾耕這種級別的高官,至少得是正三品高官,因爲這是皇家的家事,而且不是皇帝出面召見的情況下。

像是駱養性那種千戶級別,即便是與李家交好,也是沒有資格入宮的。

皇家的喪事只是更加氣派,其實流程上與民間相差不大。

雖然李莊妃娘娘身前在宮中處於邊緣地位,但是她事後,還是很隆重的。

一方面魏忠賢怕落下話柄,另一方面也知道皇帝與李莊妃娘娘的感情,所以沒有絲毫怠慢。

一切都是按照皇太妃的規格,甚至接近於皇太后的規格了。

大明皇家崇尚簡樸,即便李莊妃娘娘的喪事規格不低,但是在韋寶看來,民間的富戶基本上也是這種規模,規格。

在靈堂內跪拜一般是磕四個頭,逝世之子女在靈位四周,來人後,別人磕幾個頭,逝世着子女必須迴應幾個頭,所謂代表長輩回禮,一般是長孫代爲謝禮,直屬男性和直屬女性。

李莊妃娘娘沒有子女,她的家人就是李成楝一家,還要加上韋寶,所以,韋寶主動的與李成楝一家人一起披麻戴孝,成了正式家屬,李成楝的大兒子李樂山理所當然的充當李莊妃娘娘的兒子。

韋寶一身孝服,卻更添俊俏,只能說顏值高的人,怎麼弄都帥氣。

高官和宮中之人弔唁是分開的。

靈棚設在一處內宮與外宮相交的指定場所。

如果是普通嬪妃,就沒有這麼高的規格了。

下午是宮中之人來弔唁。

韋寶問過李成楝,皇帝怎麼沒有來?

李成楝說皇帝這個時候可以來,也可以不來,等到出殯之前,肯定會來一下的。

韋寶哦了一聲,暗忖這個皇帝是真的二百五一個,你對朝政漠不關心,喜歡在深宮玩耍也就罷了,撫養過你長大,而且還撫養了好幾年的親孃一般的人死了,你還這麼怠慢,就說不過去了吧?

這倒是韋寶冤枉了朱由校,因爲朱由校在韋寶問過之後沒有多久就來了。

【0154 面子銀子都賺大發了】【0565 節外生枝的毛文龍】【0104 有好消息了】【0301 偏要幫】【0638 連手機都不讓帶】【1070 皇帝到山海關】【0620 回到韋家莊】【0307 吳大小姐的雙簧】【0555 打翻天的遼南】【0659 金殿傳臚】【0983 王體乾的來意】【0740 韋寶真沒有這麼厲害】【1065 田秀英】【0196 採煤炸葯工業肌肉】【0312 主教練和助理教練】【0639 一下就考完了】【1007 晉商】【0042 這纔是人生】【0718 婉拒楊雪要求】【0453 廖夫子和宋應星】【0444 營造葫蘆島】【0447 韋寶拜訪吳府見吳祖氏】【0647 做壞事也同樣要講口碑】【0001 帶着鐵甲艦到大明】【1039 很順利的韋爵爺】【0561 開闢盛京地區和撫順地區戰場】【1015 無路可退】【0679 被韋寶氣的半死的幾位閹黨大佬】【1050 給努爾哈赤看病】【0276 所有人都不看好】【0736 韋寶與朱由校一起做木匠活】【0539 對建奴的作戰準備完成】【0048 王秋雅去而復返】【0139 韋寶進京】【0815 建奴開始了】【0465 薊遼商會吳三輔會長】【0425 不靠譜的計劃】【0418 互相舉報】【0377 天地會第一案】【1008 關寧錦防線的前世今生】【0728 楊之才被嚇死了】【0338 譚瘋子遭遇重大損失】【0362 韋寶的殺手鐗】【0009 奪得頭名還有重獎】【0325 韋家莊的工業初起步】【0882 韋爵爺一驚】【1001 韋爵爺得到了聰古倫的消息】【0287 學的是屎】【0509 有點失落的吳雪霞】【0985 要不要聽王體乾的】【0555 打翻天的遼南】【0635 大牢裡的熊廷弼】【0747 徐大化給魏忠賢出的主意】【0883 心急火燎的孫承宗】【0387 督師府】【0904 騎兵團和步兵旅協同作戰】【0954 老丈人深夜召見】【0330 不想做一個放飛自我的殺人魔王】【0205 趙里正的橄欖枝】【0716 都察院大擴編】【0058 範文寀和范文程】【0152 會說故事的韋寶】【0042 這纔是人生】【0095 再硬的石頭也能踢碎】【1072 毛帥的難言之隱】【0660 小韋探花】【1065 田秀英】【0658 二十萬兩和二百萬兩】【0951 八百多萬兩紋銀的缺口】【0684 中書舍人掌制加五品服俸】【0892 學聰明瞭的努爾哈赤】【0984 太監】【0348 範曉琳得雨露滋潤】【0744 韋大人親自帶隊】【0042 這纔是人生】【0292 吳大小姐你變了】【0882 韋爵爺一驚】【0432 天底下最好的人】【0620 回到韋家莊】【0828 把吳襄嚇到了】【0289 既生韋寶,何生我等?】【1005 政治婚姻】【0790 氣度寬宏的韋大人】【0592 剛找到鄭英大】【0317 祖大壽跪了】【0902 韋總裁一點不覺得苦】【0656 太太平平考完殿試】【1058 英國公請辭京營總督】【0601 韋寶化解重臣的殺手鐗】【0973 內閣出奇的一致】【0855 韋大人藉機說教】【1053 大玉兒進義州城】【0843 大戰前夕】【0238 前路是什麼】【0698 韋大人主持考選】【0939 佔了便宜就撤出】【0168 泄點天機】【0452 用功中】【0226 四喜臨門】【0403 孫承宗居然會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