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南院北院】

剛纔沒有參與投票的四十多人一下子就怒了,一起瞪着韋寶,只是,沒有一個人敢開口咒罵。

他們怕開口之後,現在韋寶就派人關押他們,他們知道韋寶肯定做得出來。

這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少年,這是新科探花郎嗎?

而且,他們已經有點被韋寶馴服了,感覺事情應該還有轉圜的餘地,向韋寶服個軟就行。

總之,不得罪韋寶,事情還沒有到最壞的地步,得罪了韋寶,事情一定是往最壞的方向發展。

“這是好事,不用出銀子,就可以獲得官位!”韋寶說罷,又對衆人道:“你們當中有十幾個沒有銀子,但是投票在前100名的清流,你們都將獲得正七品官位!我都幫你們貼銀子!現在開始,按照排位順序到我這裡來交銀子!今晚所有人飲宴!還是那句話,不管以後能不能留在都察院和大理寺,咱們都是有交情的!牢獄還是飲宴,你們自己選!”韋寶道:“這個世道對每個人來說都很殘酷,咱們的頭頂是天,誰都大不過天,只能適應天,誰能適應天,誰就能生活的很好。”

說這些歪門邪道的大道理,韋寶是第一好手。

但光憑几句漂亮話,想要讓人在失去了利益之後不鬧騰,是不可能的。

“我知道你們很多人想好了,等一出去,就聯合起來告發我,我不怕告發,真的不怕,因爲什麼?沒有任何證據!都察院和大理寺都是三法司衙門,大家都明白,審案斷案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就是證據!”韋寶忽然變的很嚴肅,“你們時常會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是不是?時常會感覺想做一點事,但什麼都做不出來,是不是?所以,就是不差貪腐,光查政績,你們在場的每一個人,可以說,都一定不能合格!所以,你們事後若是懷恨在心告發我,只能是挾私報復,只能被我發找出你們的無數劣跡,失去官位是輕,牢獄、發配、甚至人頭不保,纔是重。”

一直都是韋寶自說自話,大家雖然聽的很仔細,但沒有任何反應,甚至連憤怒的反應都消失了,而是陷入了沉思當中。

韋寶接着用平穩的語調,儘量放大聲音,好讓在場所有人都聽清楚:“我知道這一切很殘酷!但我可以保證,你們今天在這裡的所有人,都是我喊來的,都是我韋寶的人,我不會不管你們每一個人,一定給你們都安排上合適的去處。剝奪了任何人的利益,換了誰都會不高興,若是換作我,肯定也一樣,今天有人奪走了我的官位,然後說要讓我花銀子保住官位,或者讓我花更多的銀子升遷,我也不見得馬上能接受。但是隻要有希望,只要能辦得到,日後能收回,我想我一定還是能接受的!你們可以把自己當成我,換成你們接受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事,你們會怎麼樣?要不要重新覈查一遍?要不要讓都察院和大理寺動起來,對大明朝廷如此重要的兩個大衙門,成天只顧着互鬥,正事幹不出幾件,這可以嗎?對大明朝廷的危害有多大,你們難道不清楚嗎?”

“韋大人,你說的比唱的都好聽。那你說,那些花了銀子買官,得到了官位的人,他們上任之後會不會想方設法把花出去的銀子賺回來?做官若只想着賺銀子,這樣的人能公正處事?倘若他們手裡出來的都是冤假錯案,對大明朝廷又好了?我不知道何者爲有能力?何者爲沒有能力!?”沈和哲忍不住反駁韋寶:“我做了十多年都察院的御史,換了多少經歷司經歷?雖然說不管怎麼換,都是一個德行,但我們每一個御史,只要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盡力做到問心無愧就行了!朝廷不管如何不公,總有忠義之臣!”

“沈大人,你說的也許有道理,但單純的依靠爲數不多的清流去支撐,能有什麼效果?我不是彪炳我自己,在我手裡的人,一定都是幹才!爲什麼?因爲我一個個都審覈過了,能力有沒有問題,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了算!還有,雖然很多人是付了銀子獲得的官位,但獲得官位之後,我仍然在,他們依然是我的手下!他們花錢買了官,要不要收回本錢?肯定要!這是人之常情!但我能把握好這個度,能控制他們不能貪腐過頭,三年之內收回本錢,這個速度,我覺得完全可以。同時,我不但掌握他們收銀子的度,還掌握他們斷案審案的度!從明天開始,都察院和大理寺的所有五品以下官員實行分區和輪換制度!都察院分成南院和北院,大理寺分爲南院和北院。南院負責做事,北院負責覈查南院官員。所有案件在審結之前,北院負責覈查的官員都處於保密狀態!這個度,就由他們掌控!比如說,風聞一名北直隸知府有劣跡,對其核查,這時候,由南院的三名官員組成一個調查小組進行負責,這個知府如果是罪大惡極,罪不可赦,允許他用鉅額銀兩買一條命,只發配充軍,或者只受牢獄之苦。而不會姑息養奸,讓其繼續爲惡,這就是度!這樣,我們都察院和大理寺獲得了賢名,獲得了好處,朝廷的利益也得到了維護!如果說南院辦案小組的官員打算貪的更多,不但想保住罪大惡極貪官的性命,還想爲其保全官位,從而源源不斷的收取賄賂,這是不可能的,因爲背後還有不知名的,完全沒法獲得利益的北院官員監督!”

大家聽了韋寶說的,都覺得很新鮮,就連沈和哲都與旁邊的幾名清流官員議論起來。

韋寶提出的法子,其實並不新鮮,淺顯易懂,後世許多政府都是這樣互相交叉監督的,這樣做,不說能完全杜絕貪腐,杜絕黑暗,至少能極大的淨化官場環境,貪腐可以,你別出事!一旦出事,就得銀子倒黴!

“韋大人,你這麼明目張膽的教人受賄,本身就是立身不正,就算按你說的,北院的官員不收受利益,只是監督,但朝廷會讓你這麼做嗎?還有,即便保密舉措做的再好,誰能保證北院的官員不會找到南院的辦案官員,希望獲得一份賄賂?”沈和哲問道。

“這個問題問的好,要想讓一個制度長期穩定的執行,就不能讓一個人長期在一個位置上。比方說都察院人數最多的官位,御史!本身有資格當御史的,都是有經驗的人,御史辦事的難度又不大,不需要做了十幾年的人,向我,我不覺得自己比旁人聰明,我之前也只是剛剛入仕一個來月,但我一樣能看明白都察院和大理寺是怎麼斷案審案,如何判決的。所以,北院的官員,一律由剛剛被提拔的新人官員擔任,他們因爲是生人,與南院官員互相不認識,想找人聯合貪污也不方便。我會從都察院和大理寺的辦案銀子中拿出一筆銀子,今後,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北院官員,一律住在兩片單獨的衚衕中,設置差役負責值崗,閒人不得進入北院的衚衕。北院官員爲官任期兩年半,然後轉到南院,爲官兩年半,都察院和大理寺的所有五品以下官員的總任期爲五年!五年之後,或者調離,或者高升,一定有更好的去處。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不向人打聽別組的案情。總而言之,要弄銀子,要憑本事,要守紀律!都察院和大理寺的所有案子,大致有個標準在,不得有一樁遺留案件!要徹底樹立我們都察院和大理寺官員的威信,不能讓人覺得咱們就是一羣只會動嘴巴混日子的人。”韋寶解釋道。

衆人聽韋寶這麼說了之後,又清楚了很多,都覺得,如果真的這麼做了的話,的確能提高辦案效率。

“韋大人,說起來容易,真的做起來,你知道官官相護嗎?知道會遇到多大的阻力嗎?”沈和哲又道:“北院監督容易,難的還在於南院具體辦案的官員。”

韋寶微微一笑:“剛纔你不是還說,盡力做好自己嗎?以後,南院辦案的官員,除了出外辦案不得不接觸犯官,其他時候是見不到犯官的。爲什麼?因爲調查階段一旦結束,犯官或者是已經被批捕收監,再要託人來找關係,一律由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信訪官員接待!這些信訪官員是在南院坐滿了兩年,在北院坐滿了兩年半的人,還有半年就要獲得調動和升遷的機會,不會輕易拿自己的官聲開玩笑。還有,信訪官員並不是具體的辦案官員,他們只負責根據案情性質和調查結果與犯官找來的人接觸,不讓南院辦案官員再參與進來!也就是說,查案的是一撥人,審覈監督的是一撥人,負責談判的又是一撥人,互相併不知道對方是誰,全憑都察院和大理寺內部的流程單聯繫在一起!”

有官員忍不住問道:“韋大人,那利益如何分配呢?”

“三三四!南院辦案官員拿三成,三個官員一人一成,都察院或者大理寺衙門本身留三成,一成半作爲衙門運營差旅費用,衙門的維護修繕,差役的福利和訓練,都要用銀子,堂堂大理寺和都察院衙門,執掌大明最高刑罰,破破爛爛像什麼樣子?早該整修了,衙門要有威嚴公正的感覺,才能服衆,自己的官員當差,也能信心倍增!只有擁有一幫本衙門訓練有素的差役,說話才能響亮!不受其他衙門約束!五品以上官員們也需要一定的福利!一成半的利益,平均分配給他們!剩下的四成,全部給朝廷!大家都知道,那些個貪官都很狡猾,根本不怕抄家,錢財早就藏匿的好好的,而且他們知道上面有高官保護,過幾天,換個衙門繼續當官!但是我們只要把流程做好,不受外界干擾,你換個衙門,也逃不出都察院和大理寺的監管,除非逃到大明之外去,那是不可能的!”韋寶解釋道。

大家聽韋寶什麼都計算在內了,愈發感覺韋寶不是在胡說。

韋寶確實不是在胡說,他來都察院這一個多月,到處走到處看,在司獄也沒有閒着,都在想這些問題。

沈和哲問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知道會怎麼樣?而且韋大人打算怎麼向朝廷上交這筆銀子?總有個說法吧?說咱們貪污受賄來的銀子?這筆銀子給誰?給戶部那幫人,不是白白便宜了他們?”

“直接捐輸給大內的內帑!就說是衙門每個月的孝敬銀子,是官員們的心意!大家都要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利益均沾,才能持久!只有保持官員的流動性,保持監督的力度,才能建立良性的體制。”韋寶道。

“捐給大內內帑?陛下直接收這種銀子?那不成了陛下鼓勵底下人亂來了嗎?”沈和哲笑了:“而且要真的像韋大人說的這麼做了,貪官們將更加有恃無恐,受苦的還是老百姓!你想過會多出多少冤死之人嗎?那些人怎麼辦?誰來保護?”

“沈大人,這事一點都不好笑!不是陛下鼓勵底下人亂來,而是現在的實情就是這樣,你沒法一下子改變,只能建立相應的辦法去適應!我也很想一夜之間,剷除大明所有的貪官污吏,給所有老百姓於保護,但這現實嗎?咱們充分發揮了偵辦案件的速度,大量的剔除貪官,讓很多貪官纔剛剛冒頭就被打掉這就是在保護老百姓了!還有,爲什麼把銀子直接交給陛下的大內內帑?因爲只有陛下有了銀子,才能在災區需要銀子救濟的時候拿的出銀子,才能在邊疆出現了緊急戰事的時候,拿的出銀子。”韋寶道。

“韋大人,可惜大明不是你一個人當家,只怕你上交的這些銀子,大部分落入了閹患的腰包!”有官員道。

韋寶笑道:“是我不懂,還是你們不懂?大內內帑的每一分銀子,都是有數目的,必須交由內閣監管,平時大內的內帑開銷收入,都是戶部報給內閣,內閣報給大內,大內花的銀子,也要經過內閣!就算中間存在亂立名目,強取豪奪的事情,但只要大內的內帑豐盈,都不是大問題!大明的賦稅收入,十成能有兩成流到戶部都不錯,戶部的銀子,十成能有一成流到大內的內帑都不錯。只要讓大內有銀子,整個大明的運轉才能正常!萬曆朝爲什麼能三大徵、爲什麼萬曆朝不存在嚴重的邊患?因爲朝廷有銀子!皇帝手裡有銀子!”

“韋大人,銀子如何分配,都由你自己說了算?還是由都察院和大理寺的那些高官大人們說了算?”有官員提出疑問。

韋寶笑道:“由大家說了算!具體說,由北院的財務處說了算!都察院經歷司和大理寺左寺只負責管衙門的銀子,但每次收入銀子和支出銀子,都必須向都察院北院財務處和大理寺北院財務處遞交詳細的收支報告,批准之後,才准入庫出庫,每個月對一次賬!並且公示!衙門的每一兩銀子,任何人無權自行分配,要想用銀子,都得向北院財務處打報告!”

衆人聞言都不說話了。

大家覺得確實是這樣,如果真的能按照韋寶說的去做,朝廷絕對允許都察院和大理寺擴編,到時候不要說兩千多人,就是四千人,五千人都不算什麼。京官兩萬多,地方官六萬多,總計超過八萬官員,八萬官員由四五千人監督算什麼?

還有,最打動人的地方是韋寶說的設立北院,南院制度,尤其是那個北院財務處。

“韋大人,北院財務處也是新近官員任職嗎?那還不是也歸你們經歷司管?他們既然歸你們管,那還不是左手管右手?都是一回事嗎?北院財務處的官員既然有權批你說的那個什麼報告,那個官員不會是你韋大人自己吧?”有官員問道。

“不是一回事,北院設立之初,我的確要管三五個月!只要流程運轉正常,一切都將由北院官員自行決斷!財務這一塊,更是由所有的北院官員一道監管,一道舉手表決審批!過不了半數就不批,就算是當差役都御史和大理寺卿親自打的報告也不買賬!”韋寶道。

衆人聞言,紛紛點頭,都覺得這樣最好!

北院的官員都是新人,新人膽子大,不知道害怕,而且舉手表決是大家一起參與,不是哪一個人,很難出漏洞!

“韋大人,我還有一個問題,那北院的官員,不用人管嗎?誰搞什麼案子,那還不是南院說了算?”有官員問道。

“不會!北院官員不用人管,自己分好組,分組數量與南院對應,南院的案子打到北院,抓鬮決定由哪個組負責!也是在北院所有官員共同監督下完成。”韋寶答道:“總之,北院的任務就是監督南院官員!遇事,大家一起舉手投票表決!南院官員不得參與。”

沒有人再有異議,若真的能這樣,誰當都察院和大理寺的頭,其實都一樣!

大家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韋寶說這些,能不能兌現?

不過,經過一番討論之後,大家覺得這不重要,韋寶是皇帝御賜的官員,上萬人在宮門口大鬧都沒有把韋寶怎麼樣,韋寶說的這些,在最近肯定能搞起來。

韋寶見大家徹底被自己說動了,接着道:“如果按照我說的做,就算你們被打回吏部,一時半會得不到安置,我也能保證都察院和大理寺的規模很快就會數倍,甚至十倍的擴大!你們絕對是優先考慮增補進入的候選人!好了,現在開始投票吧,每個人必須寫3個名字!”

韋寶要求每個人寫三個名字,就是怕只寫一個名字,大家寫的都是自己。

之前的四十多名很死硬的,表示絕不參與投票的官員,大都回心轉意了,懇求韋寶讓他們也參與。

韋寶很大度的答應了,表示既往不咎。

一切進行的很順利,投票選出前100名和前500名,獲得資格的人,大都踊躍買官。

實在沒有銀子的,又不符合清流官員標準的,韋寶也給他們開了綠燈,允許在自己這裡打欠條!只是欠條金額只能抵得上實際金額半數,並且限定在一個月之內交齊。

就這樣,剩餘的官位火速賣光,大理寺的正五品官位居然賣到了40萬兩紋銀的天價!

最肯花銀子的,還是要算在任官員們,出手普遍比衙門子弟和新科進士大方!

因爲他們聽韋寶說出了‘賺銀子’計劃,都能算出來都察院和大理寺的盈利能力,都對衙門今後的‘發展’很有信心。

韋寶賣官總金額達到了360多萬兩紋銀,實收250多萬兩紋銀!

也就是說等銀子全部收齊,付清之前答應給魏忠賢的100萬兩紋銀,韋寶自己至少還能得到淨利潤260多萬兩紋銀!

反正銀子都是從他一個人手裡過。

韋寶知道,雖然叮囑過大家嚴格保密,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再怎麼保密,魏忠賢也一定會知道的,所以韋寶打算自己再‘自覺’的拿出60萬兩給魏忠賢,反正他只能預估個大概,每個人實際買官花了多少銀子,根本沒法統計,就算魏忠賢知道自己從中撈了一些好處,那也是自己憑本事得到的,誰有能力擺平二千多人只選取四百多人這種事?

幾天功夫就能淨賺200多萬兩紋銀,韋寶樂不可支。

落日之前,本來應該散衙的。

韋寶讓人將都察院和大理寺所在的這條街面封了,與兩千多人飲宴,二百多張桌子,從都察院和大理寺內院,一直排到了大街上。

場面蔚爲壯觀。

官員們都想來給韋寶敬酒,韋寶沒辦法喝那麼多,讓大家在自己的桌子等着,他去敬酒給衆人,否則,一個個的來,兩千多人,每個人說一句話,都能累死。

韋寶敬酒,也沒有辦法一桌一杯,兩百多杯酒下去,酒量再好也沒用,首先肚子就裝不下。

他一杯酒端着,每桌眯一小口杯中酒,十桌喝下一杯酒。

韋寶對衆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現在後悔了吧?越早買越便宜,誰讓你們信不過我?不過別擔心,很快就能增補進來,請放心!”

二百多桌走一圈,韋寶的嗓子都說啞了,心情卻大好。

他不說搞定了所有人,也算是搞定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仍然打算告發韋寶的,不超過30人,而且還不敢公開反對韋寶,只是暗暗盤算向朝廷告密狀。

就連沈和哲等清流官員都被韋寶暫時拉攏過去了,他們決心留在都察院和大理寺,看看韋寶到底做的怎麼樣?

清流官員不是神經病,他們也知道韋寶說的都是事實,要想一下子就改變大明環境,不可能!

如果真的能做到像韋寶說的,加快剔除貪官污吏的速度,加快大明官場官員進出的速度,讓皇帝有銀子,對百姓,對大明朝廷,都是大有益處的。

其實大明很多朝廷都分南院北院,只是大都流於形式,一段時間之後,毫無分別,根本起不到監督的作用。

韋寶不但說的清楚,而且說的沒有破綻,這纔是最打動人的地方。

雖然清流們對於韋寶的貪墨一套很看不慣,但不得不承認韋寶有能力!想給韋寶一個機會,也想給都察院和大理寺一個機會,想看看會怎麼樣?也算是給大明朝廷一個機會。

本來韋寶是想將清流中比較頑固的十來個人踢出去的,但是終究沒有這麼做,這些人出去之後死磕的影響力一定很大,所以韋寶最後時刻說服了自己,用不必他們出銀子,也保留他們官位的妥協方式,達成了和解。

“沈大人,還有什麼事情嗎?”韋寶結束了敬酒,剛剛在自己所在的與一幫新科進士們的一桌坐下,沈和哲又過來了。

韋寶一詫異,不知道這人又有什麼事、雖然表面笑容可掬,但韋寶是真的有點煩這些清流。

破事實在太多,什麼都喜歡過問。

“韋大人,我沒有什麼事,只是好意提醒。”沈和哲道。

韋寶沙啞着嗓子道:“沈大人請說。”

“你知道嗎?朝廷在拿掉一個官員之前,一定要先委任一個新的官員接替,朝廷的辦事速度很慢,等新的官員選出來,還沒有赴任,原來的官員就早已經得到了風聲。”沈和哲道。

“那又怎麼樣?得到風聲就能逃脫拘捕嗎?”韋寶問道。

“逃是逃不掉,但有充足的時間抹掉罪證,都察院和大理寺辦案,最難的還是拿到罪證。”沈和哲道:“韋大人你現在在都察院鬧出這麼大的事情,肯定有很多閹黨官員會對付韋大人!我是想提醒韋大人,若是韋大人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第一個案子有失,將很有可能被調走!”

【0502 心狠手辣韋總裁】【0914 定情信物】【0471 喝完酒當然要去青樓】【0685 霸佔李瀚池的官廳】【0930 兩軍同時抵達】【0411 改變歷史的大計劃】【0671 都察院司獄】【0053 招幾個流民】【0529 韋公子講學】【0435 恩師很懷疑韋寶的動機】【0834 薊遼和遼東的大型議事】【0900 總裁親赴前屯堡】【0549 連取四城】【0399 韋寶得金州和對朝鮮商權】【0084 三人共寢】【0830 只差毛文龍】【0026 捕魚專家】【0973 內閣出奇的一致】【0049 給公子笑一個】【0611 倉促又幼稚的毒計】【0536 李適和韓明璉成爲家奴】【0696 讓九千歲看看什麼叫銀子】【0074 小地主的舒爽一晚】【0814 能直接叫小寶的人不多了】【0005 地位產生的矛盾】【0367 韋寶和吳襄的深度交流】【0803 高第的金獅鎮紙】【0819 熱氣球用於實戰】【1013 朱由校要殺韋寶】【0071 功名是一點要的】【0886 兩個大舅哥】【0066 韋家的強勢崛起】【0780 二十年五千萬兩】【0588 破釜沉舟的韋寶】【0488 深夜議事策劃搶晉商票號總號的黃金】【0734 陪皇帝逛花園】【0331 最好的世界】【1010 薊遼督師的官位】【1053 大玉兒進義州城】【0069 互不相讓】【0871 好久沒去的山海樓】【0115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下】【0184 互相幫助】【0497 很厲害的沖天雷】【1026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1029 預料之中的大勝】【0022 決定幾個人一生命運的夜晚】【0102 擒賊先擒王】【0112 朋友轉眼成仇人】【0635 大牢裡的熊廷弼】【0217 濃度不夠】【0937 寶軍騎兵團】【0866 該怎麼報就怎麼報】【0418 互相舉報】【0059 戰果豐碩】【0295 隊友呢?】【0883 心急火燎的孫承宗】【0165 斬草除根】【0981 到底要不要當皇帝】【0313 想睡嫂夫人】【0207 和宋應星的約定】【0297 甲榜全通過】【0714 王紀點頭】【0046 要賬後續】【0598 好卑鄙的韋寶】【0851 努爾哈赤很糾結】【1005 政治婚姻】【0596 來回折騰得到黃海道和京畿道】【0390 孫承宗召見韋寶】【0536 李適和韓明璉成爲家奴】【0833 建奴開戰了】【0230 第一次牽手的滋味】【1004 韋寶見聰古倫】【0745 說殺就被殺的李思啓】【0891 騎兵團第一戰】【0939 佔了便宜就撤出】【0231 暖暖的夜】【0691 阻止韋寶升遷】【0200 穿越史上的創新】【0085 重要信息】【0545 戰術大師皇太極】【0714 王紀點頭】【0220 領先了嗎】【0479 科試】【0871 好久沒去的山海樓】【0992 九百萬兩】【0614 兩班大臣要打韋寶的臉】【0931 劉大河與曹文詔】【1025 軍演】【1000 聰古倫格格的信】【0038 這也能一起玩?】【加更6】【0493 盜劫計劃的第一階段】【0283 縣試放榜】【0051 一場遊戲一場夢】【0944 韋爵爺對大明的影響】【0976 魏忠賢與韋寶翻臉】【0304 作死】【0620 回到韋家莊】【0020 父母都被虐跪下了】【0007 一箭雙鵰的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