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4 決裂】

韋寶到的時候,李精白和兩個兒子,還有山東總兵劉養噩已經在等着了。

“拜見韋大人!”幾個人見韋寶來了,趕緊齊刷刷的起身。

其實按照官階,李精白和劉養噩都是二三品的大員,都比韋寶的官階高的多,本來是不用這麼客氣的。

但韋寶背後是海防總督衙門,並且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據可靠消息,韋寶還與魏忠賢的關係很不錯。

這一系列的因素和在一起,才造成了韋寶雖然目前只是正五品官,卻比普通的正二品還流弊。

哪個五品官能帶尚方寶劍的?

韋寶的官廳上不但擺着皇帝御賜的尚方寶劍,還有赴遼東的監軍印綬!

除此之外,人家韋大人腰間還彆着皇帝親賜的九龍玉佩。

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一件事,韋大人,流弊的不行了。

“大家都不用客氣。”韋寶笑道:“請隨便坐吧,我這人還沒有去山東呢,沒有想到你們倒是到天津衛來了。多謝大家了。”

幾個人見韋寶這麼和氣,互相看了看,暗道這廝是真能裝,你一次性抓了那麼多人,肯定早就知道是我們在背後下的套了!

“韋大人,真人面前不說假話,大家都知道您韋大人是大明一等一的聰明人,又深受陛下賞識!所以,末將在韋大人面前更不會繞彎子了。”劉養噩道。

“劉將軍不必客氣,有什麼話就直說吧,我這個人也是很敞亮的,喜歡直來直去,拐彎抹角的沒意思。”韋寶笑道。

“那好,在下就說了,如果朝廷一定要裁撤掉我山東五萬將士的話,留下來五萬人,該留哪些人?裁掉五萬人,該裁哪些人?這是一大難題!給足弟兄們安家的銀子,這又是一大難題!既然如此困難,爲什麼要動我們山東的守軍弟兄們!大家都是世襲當兵,深受皇恩,平時可從來不敢有絲毫怠慢,要裁撤,也絕對不該裁撤我們山東的兵馬!我們爲皇家守衛京畿門戶,有多重要,不用多說了吧?要裁撤也該去裁偏遠地方的守軍!”劉養噩開門見山道。

“山東雖然是京畿的門戶,難道有五萬人不夠鎮守了嗎?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勇而不在廣!況且眼下朝廷開支巨大,各地連年饑荒,這些實情,你們又不是不清楚!正常考覈,對回家的弟兄足額發給安家費,做好說服工作,不會鬧出什麼亂子的,這得靠你們將軍做工作!而且,到時候海防總督衙門會生出許多工業局,光建造船塢碼頭,以後需要的管理人員就不少,還有產業工匠也不會說,都會優先安排裁撤下來,想做事的弟兄做事,說清楚這些,誰能有意見?”韋寶義正詞嚴道:“至於觸犯了你們的利益,多多少少會有一點,但絕對不會多,跟着我韋寶的人,從來沒有吃虧的!”

韋寶既擺事實講道理,也畫大餅拉攏,這是他的兩手基本功。

“韋大人,您這不是觸犯咱們一點點利益,而是把大家的財路都給斷了啊!況且,您一下子把所有地方收稅的權力都拿走,底下的衙門,各地的鄉紳,也會不服的。”李精白怕劉養噩的脾氣急,與韋寶嗆起來,不由搶着道:“希望韋大人能體諒我們底下人的難處,凡事緩着點辦,事緩則圓嘛。比方說今年先裁撤幾百人,明年再裁撤幾百人,逐年遞增,至於稅法,大明數百年來都沒有變過,陡然變化,讓大家無所適從,豈不是要生出亂子?希望韋大人將我們的難處和苦衷奏報朝廷。”

韋寶微微一笑:“好一個事緩則圓,若是按照你的意思,就什麼都不必做了。朝廷養我們這些當官的,是爲朝廷出力的,而不是爲底下的士紳大戶謀利的!我們心裡要裝着大明,裝着大明的老百姓!你們難道沒有看到各地飢殍遍野?難道沒有看到各地民不聊生?你們去京師看看,連京城附近都是饑民,陝西各地都是吃不上飯,憤而起義的災民!想到這些,難道你們一點感觸都沒有嗎?沒有了大明,談什麼個人官位?談什麼個人利益?”

韋寶說完,只覺得自己渾身都是浩然正氣。

這番話,他想都沒有想過,簡直是脫口而出。

這是壓在韋寶心裡許久的話,早就想對人說一說,不管到了什麼年代,心裡不裝着老百姓,老百姓吃不上飯,就應該造反!連韋寶都要支持他們造反!

韋寶知道,一旦大規模的造反風潮起來,參與造反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就是再想改造都來不及了。

因爲造反輕鬆啊,打打殺殺就能吃上飯,不勞而獲誰不喜歡?

人歸根結底都是兇殘的動物,人性本惡!

爭奪,佔有,不勞而獲,這都是人的天性!

“韋大人,你這意思,就是沒的談囉?你不要忘了,我們山東十萬將士的功勞!若是真的沒的談,你的官位要泡湯,到時候朝廷會知難而退,吃虧的只能是你韋大人自己!”劉養噩怒道。

李精白聞言大驚,但是劉養噩的話已經出口,再想阻止已經來不及了,只能深深嘆口氣,“韋大人,您體諒體諒我們底下人吧!生逢此多事之秋,大家都不易,都是官場同僚,何苦互相爲難?不是我們要與韋大人作對,換了是誰都沒法答應。若是韋大人您執意如此,請容我們幾個月,我們一起向朝廷請求調往他處,不攔着韋大人的陽光大道!”

李精白這話已經說的很卑微了,他的確不想與韋寶正面衝突。

他們都是具備閹黨屬性的人。

而韋寶是皇帝跟前的大紅人,又與魏忠賢的關係良好。

要是算起來,韋寶和他們,其實應該算是一個陣營的纔對。

韋寶搖頭道:“李大人,我不是要爲難你們,我也是受了陛下和九千歲的重託,不得不如此行事,你們要是有能耐,去京師對陛下和九千歲說去吧,我樂得輕鬆。”

“可你現在是海防總督衙門的參政啊?這海防總督衙門又沒有設立總督,我們不是隻能找你韋大人嗎?”劉養噩沒好氣道:“這些話,自然該由海防總督衙門去對朝廷說去。換了誰來,我也是這番話。還有,韋大人,我已經託人去向京中好友打聽過了,魏公公並沒有把話說死,只是讓您先試一試,朝廷並沒有下嚴旨,說這事辦不成就拿你韋大人怎麼樣!只要韋大人您這回替我們擋了這一劫難,我們山東官員都會念着韋大人的好處!同樣也會盡力表示我們的心意,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韋寶微微一笑:“那我若是不想要這個兩全其美呢?我剛纔說了,我認爲朝廷的意圖是對的,適當的裁撤兵員,的確對大明朝廷有利!只要是對大明朝廷有利的事兒,我韋寶就會堅決贊成!”

“李大人,不說了,咱們走!”劉養噩見好話說盡,韋寶就是油鹽不進,已經沒有耐心了。

李精白嘆口氣,還想再試着說服韋寶,李精白感覺韋寶這個人不像很死板的人,實在想不通對方爲什麼要不惜得罪整個山東官場的人?還有河間府和滄州府的人。

與李精白有同樣心思的還有宋應星,宋應星也同樣認爲兩方面這麼說崩了的話,對誰都沒有好處。

宋應星自然知道韋家莊、天地會、遼南有多麼大的權勢。

但這份權勢,用來自己發展,勉強足夠,用來掃平山東各地的話,損失就大了,明顯是傷敵一萬自損八千。

而且,把滄州府、河間府和山東弄的太傷,死太多的人,這事就徹底鬧大了,到時候大明各地一起抵制,就是朝廷也吃不消,這事肯定是辦不成的,到時候找替罪羊,還是得找到自己家總裁的頭上。

穩坐太師椅的韋寶看見了外面不停使眼色的宋應星,但是完全沒有理會。

李精白又試着勸說了幾句話,韋寶依然堅持剛纔的話鋒,寸土不讓。

劉養噩氣的先拱手告辭了,李精白只得帶着兩個兒子一起走了。

等人都走了,宋應星愁眉苦臉的進來:“總裁啊,好好的話,爲什麼就不能好好說呢?和他們徹底鬧翻,局面將無法收場!”

韋寶呵呵一笑:“你是不是想說我太過剛愎自用了?”

宋應星咬了咬牙道:“恕在下亂說了,的確有點剛愎自用!”

“宋先生啊,你當他們真的是想和我說和的嗎?剛纔你沒有聽見他們說嗎?他們是一點不想讓我裁軍,更不會讓我改革稅制!”韋寶站起身道:“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好談的呢?談的再多,只能讓對方小瞧了咱們,以爲咱們是軟柿子,好捏!”

楊雪和熊欣兒、左國柱、宋應星的兩個兒子這個時候也進來了。

楊雪和熊欣兒都贊成韋寶剛纔的態度。

“跟這幫人的確沒有什麼好說的,他們都自私自利,心裡只有自己的銀子,哪裡會去管老百姓的死活?我覺得總裁做的很好。”楊雪堅決的道。

熊欣兒也點頭道:“他們大不了就是繼續找人擠兌咱們的錢莊!至於出兵謀反,他們沒有這麼大的膽子!”

“那不見得,膽子他們可不小。”韋寶不贊成熊欣兒的看法:“我們要提前做好對方狗急跳牆的準備!”

“那總裁要從韋家莊調動一支人馬過來嗎?您身邊只有區區二三百人,哪裡能擋得住十萬大軍?”宋應星着急道。

“他們號稱十萬大軍,有一小半是吃空餉的,實際上頂多只有七萬人左右,再刨開老弱,能打的頂多五萬!五萬人也不可能都是與他們一條心的,真的是心腹,能被隨便調動的,頂多一萬兩萬人,怎麼算的出來十萬大軍?”韋寶微笑道。

宋應星見韋寶不以爲意,嘆口氣道:“得,總裁要是不愛聽,當我沒說過吧。”

“宋先生!我沒有不愛聽,這不是在議論嗎?你不要這麼不理性好嗎?不是議論的時候都必須接受你的觀點,否則還議論什麼、”

這是韋寶頭一回這麼嚴厲的對宋應星說話,宋應星嚇了一跳。

在場的人也都嚇了一跳,宋應星的兩個兒子更是臉都嚇得白了。

連林文彪也很少見韋總裁這麼對文職人員疾言厲色的。

韋寶也是心情有些不好,雖然強硬的趕走了李精白父子和劉養噩。

但韋寶很清楚,接下來的事情會越來越麻煩,自己這是在以一己之力鬥幾百萬人,鬥幾百萬人供養出來的士紳大戶階層啊。

這幾百萬人要是換個地方,放在歐洲,就是整個歐洲的人口了!

要是把歐洲挪到大明旁邊,韋寶有自信,就憑韋家莊和遼南現在的實力,不說吊打整個歐洲,反正壓制是輕輕鬆鬆的!

華夏的問題,永遠都是自己人跟自己自己人的問題,泱泱中華,天朝上邦,這不是狂妄自大,這是事實。

一場論話不歡而散。

韋寶休息了一下,用過午飯,去找宋應星。

宋應星正在悶悶不樂的看書。

韋寶笑了笑,拱手道:“宋先生!”

宋應星急忙站起來,“不敢當,總裁!有事?”

“沒什麼事,跟你閒聊一下。”韋寶呵呵一笑。

雖然宋應星言辭激烈的頂撞了自己,但是韋寶並沒有生氣。

其實宋應星也沒有生氣,韋寶的年紀比他兩個兒子還小,韋寶十五歲的人,就執掌了這麼大的權力,怎麼可能沒有脾氣?

兩個人都很清楚,他們都是對事不對人。

韋寶拿過宋應星剛纔正在看的書看。

這是一本很破舊的書。

韋寶奇道:“宋先生還需要看這麼破舊的書嗎?難道是俸祿不夠用?”

“不是不是,總裁千萬不要誤會,我現在一年的俸祿上千兩,比大明首輔都多出十倍不止,怎麼會不夠用?”宋應星解釋道:“這部書跟隨我多年了,一直帶在身邊,看管了,看着這書,能讓我心情平靜下來。”

“哦、這什麼書?這麼大的魔力?”韋寶好奇了。

宋應星遂說了他這本書的來歷。

宋應星在他十五歲那年,聽說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是一部價值很高的科學著作,於是他就渴望着能讀一讀。

每見到讀書識字的親友或鄰居,他都急切地詢問人家是否有這本書。

有一天,他聽說鎮上的文寶齋書鋪剛購進一批新書,就急匆匆趕去買書,可是書架上擺的都是四書五經,沒有《夢溪筆談》。

店老闆見這位少年在書架旁找來找去,心中暗暗納悶這麼多經書他不買,這是要找什麼?

店老闆上前詢問才得知他要買《夢溪筆談》。

店老闆告訴他,現在人們都讀四書五經,爲的是考取功名,科學方面的書即使進了貨也沒人買。

宋應星只好懊喪地離開了文寶齋。

宋應星在往回走的路上,腦子中一直在想那本書,到哪去找。

他長嘆一口氣,無奈地搖着頭。一邊走,一邊想,只聽“哎喲”一聲,撞到前面一個行人身上,再看地上,已經撒了許多米裸。

這時宋應星的心思才從《夢溪筆談》回到眼前,他連聲道歉,急急忙忙地彎下腰幫那位行人撿米裸。

檢着檢着,眼前一亮,包米課的廢紙上竟有《夢溪筆談》一行字。

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他忙向那人詢問米課是從哪兒買的,好去尋找這本書。

宋應星一口氣跑出好幾里路,才氣喘吁吁,滿頭大汗地追上了賣米課的老漢,要出高價買老漢包米課的廢紙。

老人見他愛書心切,就找出一本舊書給了他,原來是部殘本的《夢溪筆談》,書少了後半部。

老漢告訴他這書是清早路過南村紙漿店時向店老闆討來的。

宋應星又一路跑着趕到紙漿店,可那後半部書已經和別的舊書一起拆散泡入水池,正準備打成紙漿。

宋應星急得搓着手在水池邊轉來轉去,心痛地望着水池裡的書,眼淚都掉下來了。

他拉住店老闆的手,急切地說:“求求您,幫忙把《夢溪筆談》那本書從水池中撈上來吧。”說着,他摸出了身上所有的錢,擺在老闆面前,又脫下衣服抵作酬金。

老闆不解地說:“孩子,這一池廢書也不值這些錢啊!”

宋應星向老闆講述了自己找這本書的經過。老闆被這種求學的精神深深感動了,趕忙讓工匠下水池從散亂的溼紙堆中找齊了那半部書。

宋應星捧着溼淋淋的書回到了家,小心翼翼地一頁頁分開,晾乾,裝訂好。

他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書。

韋寶點頭,看着手中的《夢溪筆談》,很有感觸的慨然道:“宋先生對科學的渴望,讓我深深欽佩!”

想當初在現代,他自己對於科學知識唾手可得,卻沒有好好念過多少書,這讓韋寶感到很慚愧。

《夢溪筆談》是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編撰的,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

該書在國際亦受重視,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爲“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

書中的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科學成就。

社會歷史方面,對北宋統治集團的腐朽有所暴露,對西北和北方的軍事利害、典制禮儀的演變,舊賦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較爲詳實的記載。

宋應星手上這本是元代的孤本,雖然只是其中一本。

但韋寶知道,這書要是流傳到後世,價值連城都少說了其價值。

不過,對於韋寶來說,其科學價值就還好了。

韋寶將書放下,“天地會辦學上的事情,還要宋先生多費心了。”

“都是我應該做的,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我吃的是總裁的俸祿,早已經將自己當成了天地會的一分子。”宋應星道。

韋寶聽了這話很是高興,拍了一下宋應星的胳膊:“多謝宋先生,您剛纔說不要和對方徹底鬧翻是不錯的,我這個人性子急躁,覺得沒有轉圜的餘地,又不想讓對方覺得我們色厲內荏,所以沒忍住,做的是絕了一些,他們畢竟一個是山東巡撫,一個是山東總兵,非同小可,非一般官員可比,都是地方實力派!現在又聯絡了晉商和諸多的地方衙門官員,還有山東、河間府、滄州府各地的士紳大戶在一起,的確是很不好對付。”

【0382 吳三鳳的幫手來了】【0024 一百斤魚】【1054 封公爵】【0423 好想聞一聞成功的味道】【0306 七錢紋銀一石糧食】【0154 面子銀子都賺大發了】【0300 秀才公】【0912 韋總裁親自赴約】【0491 盜劫晉商票號總號黃金的大計劃正式發動】【0891 騎兵團第一戰】【0858 地雷戰】【1019 我是韋寶舅舅】【0823 孫承宗能鬱悶死】【0611 倉促又幼稚的毒計】【0236 赤鹿與黃山楂】【0733 馮銓】【0337 阿敏被迫撤兵】【0757 楊漣終究還是死了】【1068 烏蘭圖雅琪琪格】【0754 朱由校賞賜九龍玉佩】【0500 女諸葛】【0224 找麻煩的來了】【1007 晉商】【0824 各方都忙着彈劾韋大人】【0576 公州城談判】【0313 想睡嫂夫人】【0033 管事與丫鬟】【加更1】【1026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0307 吳大小姐的雙簧】【0821 晦暗不明的孫承宗的態度】【0396 毛文龍與趙克虎之間的陳年往事】【0644 幾家歡樂幾家愁】【0663 翰林院編修和詹事府主簿】【0480 跑到順天府丟人的遼西遼東富家公子哥們】【0665 去都察院】【0282 海軍訓練學堂和海衛隊】【0052 通關路引】【0139 韋寶進京】【0426 在建奴地盤開水泥廠】【0523 毛文龍的心思和孫承宗的支持】【0900 總裁親赴前屯堡】【0720 要咬就咬最大的】【0757 楊漣終究還是死了】【0288 同窗會】【0411 改變歷史的大計劃】【0628 連祖大壽都來了】【0915 朱由校着急了】【1067 韋公爺的升官神話】【0233 翻轉】【0300 秀才公】【0388 這個世界太瘋狂】【0378 死刑押後重判】【0827 忠君愛國的韋大人】【0957 讓顧秉謙上奏本】【0841 打建奴去】【0818 牛叉的軍工工作者們】【0624 零食的威力】【0061 購置些建築材料】【0566 出爾反爾是建奴的常態】【0280 開臺王顏思齊】【0510 人生一場醉】【0646 熊家門外】【0544 舉人老爺和遼南轉運使大人】【0983 王體乾的來意】【0458 吳家家庭會議】【0339 毛承祿】【0020 父母都被虐跪下了】【0207 和宋應星的約定】【1048 派郎中】【0198 鼓勵私人持股】【0545 戰術大師皇太極】【0537 搶東西,寶軍是專業的】【1030 努爾哈赤議和】【0449 山海樓飲茶】【0417 四面放火】【0754 朱由校賞賜九龍玉佩】【1032 寶軍第一次主動與建奴在開闊地戰鬥】【0705 批發賣官】【0666 都察院報到】【0820 前往山海關】【0996 御前議事】【0843 大戰前夕】【0193 挖口井到底有多難】【0873 去看趙金鳳】【0956 翁婿推心置腹】【0180 駱養性居然讓吳大小姐賣身】【0213 反對歷史虛無】【1044 建奴向天地會求救】【0506 我這一生,不信命運,不畏生死,無懼天地,無視等級】【0007 一箭雙鵰的妙計】【0003 賺錢是王道】【1006 高第要撤回關外兵馬】【1028 釣魚】【0223 一舉拿下四個裡】【0132 耗不起】【0995 國公爺討價還價】【1008 關寧錦防線的前世今生】【0160 調兵圍剿柳子幫】【0365 侯力行死不鬆口】【0657 還沒有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