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大梁和鄧二鮮等人看到總裁親自來了,帶着軍工署的全體技工人員出來迎接。
金尼閣他們主要還是負責理論,並不是總工程師。
總工程師反倒是鄧二鮮這個女人。
鄧二鮮實際上爲天地會治下地區的女人起到了很好的一個表率作用。
一個鄧二鮮,一個範曉琳,都是經常見諸於報端的人。
很是給婦女同胞們長面子。
其實,說是男女平等,文化的修正肯定需要漫長的過程。
這是很長期的慢慢變化,不可能快,天地會治下地區仍然男尊女卑的思想嚴重。
不管是哪個行業,女人們參與進去的速度還是很慢的。
工廠稍微好一點,尤其是紡織行業這種以女人爲主的行業。
其他的,像是公務系統,像是科技系統,女人們想融入,真的要比男人強許多才可以。
範曉琳還因爲與總裁關係不同,所以沒有鄧二鮮那麼的具有代表性。
鄧二鮮是完完全全的靠自己的能力超過絕大部分男人的典範,她是隨着哥哥從遼東逃難過來的,現在兄妹兩人都是主要的科研負責人,這是完全靠自己的本事做到的。
鄧二鮮原本不識幾個字,來韋家莊之後,不但很快完成了天地會教育體系目前能夠制定的全部教育內容,並且積極參與編寫教程!
不但在軍工方面是帶頭人,在理科教育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帶頭人之一。
所以鄧二鮮在天地會治下地區的名氣特別的大。
“說過不要搞這些虛的了嗎,都幹活吧,不必都陪着我。”韋寶道。
“總裁,偶爾的嘛,而且工匠們都在做事,並沒有讓所有人都出來。這些高級技工,怕總裁問到什麼具體的項目,再去找人來問。”鄧二鮮解釋道。
韋寶點了點頭,“現在魚雷艇搞的怎麼樣了?”
“魚雷艇的原理我們都摸清楚了,用木頭製作試驗過,都沒有問題,主要是對鋼鐵的要求太高,對密閉性要求太高,很難達到技術要求,我都有點灰心了。”鄧二鮮如實的答道。
韋寶點頭,“慢慢來吧,我並沒有要求多久弄出來,十年,二十年,都沒有問題,只要在努力就可以。千萬不能灰心,要相信,一定能研製成功的!”
沒有實物作爲仿製,肯定有這種問題。
一樣東西沒有出來之前,研發過程中,研發人員一定會經常面臨很大的心理壓力,會懷疑全鋼鐵的潛水艇,真的能造出來嗎?
鋼鐵的船隻能在水中自由沉浮嗎?
щщщ¸тт kΛn¸c o
其實有了總裁大炮,有了鐵殼船,並且是添加了蒸汽機動力的鐵殼船,寶軍海衛隊在海上的優勢已經十分大了。
再有近戰的巡邏,偷襲用的王牌,潛水艇和魚雷艇這種東西,打這個時代的任何一種船隻,都像是踩螞蟻一樣。
魚雷艇又稱魚雷快艇,是一種小型戰鬥艦艇,以魚雷爲主要武器,用於近海作戰的小型高速戰鬥艦艇,主要用於近海作戰。
除了執行攻擊任務以外,也可擔負巡邏、警戒、反潛、佈雷等其他任務。
寶軍雖然沒有研發出魚雷艇來,但是快艇魚雷艇學校卻已經成立了,人員不多,一百來人。
這些人既跟着搞研發,也會堅持訓練,都是從海衛隊挑選出來的骨幹人員。
韋寶嘴上說十年二十年能研發出來都可以,但是韋寶幻想着,三五年之內,應該能搞出來。
解決密閉性的問題也不是特別的難!
鋼鐵和電焊的問題罷了。
韋寶從現代帶過來的幾臺發電機組的性能都很好,用了一年多,從來沒有出過問題。
現代魚雷艇有滑行艇、半滑行艇、水翼艇3種船型。
“魚雷艇和潛水艇可以緩一緩,魚雷,你們要設法搞出來!”韋寶對鄧二鮮道。
“一直在試驗,已經試驗上千次了,我有信心,就是消耗太大,有些捨不得,大部分經費都用在試驗魚雷上了。”鄧二鮮道。
“不要捨不得錢,這項技術有劃時代的作用。”韋寶果斷的做出了批示:“記住,是不惜一切代價!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研發出魚雷,這對於鐵甲船也有重要作用。”
因爲寶軍的船都是裝備的蒸汽機動力的,速度上要遠遠超過這個時代的任何船隻。
只有魚雷,才能發揮出速度快,防護性高的特點。
這一點,火炮都做不到。
因爲火炮很難保證打擊精度。
離遠了射不準,離近了不好射。
魚雷就不同了,衝上去,幾百米的距離,一放一個準,挨着就炸,並且是直接在船底給你掏出一個大洞出來。
這對於海戰是致命的。
這個時代的船隻,中一發火炮不一定沉船。
中一發魚雷,必然死於大海之底。
那真的叫死無葬身之地。
魚雷艇誕生於美國南北戰爭時期,1865年時的水雷艇已經可以擔當作戰任務了。
當時還沒有魚雷,水雷艇艏部突出一根長長的撐杆,撐着水雷向敵艦猛烈撞擊,將敵艦炸燬。
1864年,北軍的水雷艇就靠這種辦法炸沉了南軍的“阿爾比馬爾”號裝甲艦。
以魚雷爲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戰鬥艦艇。
1866年,在奧匈帝國工作的英國工程師R·懷特黑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條能夠自動航行的水雷。
由於它能象魚一樣在水中運動,因而被稱爲魚雷。
後來製造了專門用來發射魚雷的艦艇便是魚雷艇。
1869年,英國工程師懷特海德發明了水中兵器魚雷,它由壓縮空氣推進,在水下以6節的速度可航行276米,頭部裝有8.2公斤炸藥。
魚雷的爆炸力大可以用來攻擊水面艦艇。
最初,魚雷只是被裝在靈活機動的小艇上,用來攻擊敵艦。
1877年,英國製造出了專門發射魚雷的魚雷艇“閃電”號,並將其命名爲海軍的“1號魚雷艇”。
該艇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具有19節的航速,而其所裝備的魚雷則能以18節的航速航行584米。
魚雷艇就此問世。
此後,奧地利、希臘、德國、意大利、日本及北歐各國的海軍都擁有了魚雷艇。
1878年1月26日,俄國魚雷艇首次成功使用“白頭”魚雷,在70米距離上擊沉了排水量2000噸的土耳其炮艦“英蒂巴”號。
魚雷艇創造了小艇打大艦的奇蹟,使魚雷艇引起人們的重視。
此後,歐洲各國海軍都相繼製造和裝備了魚雷艇,魚雷艇的性能也不斷得到改善。
在十九世紀末期,魚雷艇從出現,到具備作戰威力,也需要花費五到十年的時間。
當時有個背景條件,就是有能力研發魚雷的國家,已經有很不錯的科技技術基礎了。
韋家莊的軍工落後在基礎這裡,所以,即便是韋寶能拿出方案,給出方向讓底下人去搞,具體多久能搞出來,韋寶也沒有辦法預估。
1887年1月13日,俄國艦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噸的“因蒂巴赫”號通信船發射魚雷,將其擊沉。這是海戰史上第一次用魚雷擊沉敵艦船。
1899年,奧匈帝國的海軍制圖員路德格·奧布里將陀螺儀安裝在魚雷上,用它來控制魚雷定向直航,製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魚雷,大大提高了魚雷的命中精度。
1904年,美國人E·W·布里斯發明發熱力發動機代替壓縮空氣發動機的第一條熱動力魚雷(亦稱蒸汽瓦斯魚雷),使魚雷的航速提高至約65公里/小時,航程達274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魚雷已被公認爲是僅次於火炮的艦艇主要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達1153萬噸,佔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89%;艦艇162艘,佔被擊沉艦艇總數的49%。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總噸位達1366萬噸,佔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68%;艦艇達369艘,佔被擊沉艦艇總數的38.5%。
1938年,德國首先在潛艦上裝備了無航跡電動魚雷,它克服了熱力魚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氣體形成航跡而易被發現的缺點。
1943年,德國首先研製出單平面被動式聲自導魚雷,它可接收水而艦艇的噪聲自動導魚雷,提高了命中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又發明了線導魚雷,發射艦艇通過與魚雷尾部連接的導線進行制導,不易被幹擾。
到了50年代中期,美國製成雙平面主動式聲自導魚雷,又稱反潛魚雷,它可在水中三維空間搜索,攻擊潛航的潛艇。
1960年,美國又首先研製出“阿斯羅克”火箭助飛魚雷,又稱反潛導彈,它由火箭運載飛行至預定點入水自動搜索、跟蹤和攻擊潛艇。
到了二十一世紀,世界上裝備和使用魚雷的國家很多,但能夠研製和生產魚雷的國家卻屈指可數,只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瑞典、中國等廖廖幾個。
其中美國的魚雷研製水平一直居世界領先地位,而俄羅斯在與美國的激烈競爭中,其魚雷發展獨樹一幟,是唯一可與美國分庭抗禮的魚雷生產大戶。
韋寶不會狂妄到要求鄧二鮮做出什麼火箭發射助飛裝置的魚雷。
只要能達到將陀螺儀安裝在魚雷上,用它來控制魚雷定向直航就足夠了。
所以,在韋寶看來,研發的消耗,無非是在陀螺儀上,怎麼樣也比研發火炮的消耗少。
鄧二鮮點頭道:“我們的陀螺儀和魚雷已經能穩定潛伏在水面兩米以下平推航行,現在的主要問題是裝備在船上之後,沒辦法調整方向,需要靠船隻整體調整方向,這難度很大,還有魚雷的發射裝置也要改進,還很不穩定,隨時會在水底炸膛。已經爲此死了不少人了。在岸邊試驗還好一些,如果是實戰裝備在船上,發射出問題的話,不但打不到對方,自己一船人先全死了。所以,不達到百分之百的技術穩定,我們都不敢投入實戰。”
“現在能看實彈演練嗎?”韋寶聽的興致勃勃,避開了試驗當中死人這個話題。
其實人才是最大的消耗,後世還好一些,像這種科技技術還很薄弱,處於熱武器最開始的階段,每一樣技術的成型,背後都是長百上千的屍體堆出來的。
“可以。”鄧二鮮點頭,然後忽然不好意思道:“三百米的距離上,尚未成功過,一百米的距離和二百米的距離,能達到三成到兩成的命中率。”
韋寶不以爲意道:“三百米,來一發我看看。”
其實一百米能命中,已經有很高的實戰價值了!魚雷加上火炮,再加上鐵甲的厚度和蒸汽機動力的速度,一百米範圍內,寶軍的軍艦是無敵的。
鄧二鮮見總裁執意要看,只能讓助手去安排。
“七十五毫米火炮能一起試射看看嗎。”韋寶補充道。
“可以!”這回鄧二鮮回答的很堅決,“精度難以保證,還在改進後膛的密閉裝置,偶爾會出現爆炸,膛線也在改進當中,但我有信心,一年之內能用於實戰。可以全部裝備給鐵甲船。”
現在寶軍裝備的仍然是炮彈威力增加後的前膛炮。
準確度和發射距離已經優於這個時代很多,其實也已經有很大的優勢了,只是因爲交通問題,沒有辦法裝載用於陸軍。
七十五毫米口徑的大炮裝載用於海軍,本來也嫌太小,真正的鐵甲艦,哪個不是一五五口徑,或者三百五,誇張的還有四百,五百口徑的。
但是對於這年代來說,只要炸的足夠遠,足夠準。
加上寶軍的炮彈都是添加了燃燒和毒氣物質的,用的都是無煙火葯,威力已經足夠了。
總裁一句話,下面的人就要拼命去準備。
“工藝技術還不成熟,要是在總裁面前出醜了,多傷總裁的面子啊?也會傷大家的士氣。你剛纔就不該說三百米距離,直接試射一發一百米距離的就可以了。”鄧大梁埋怨道。
“哥,總裁是參與了研發的,什麼不清楚啊?再說總裁又不喜歡走形式裝樣子,總裁要看的是我們目前的進度。”鄧二鮮不理會鄧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