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8 取悅皇帝不容易】

韋寶離開皇宮的時候,事情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

天啓皇帝明顯不想和韋寶再商量開放通商口岸和整編合併大明水師的事情。

韋寶回到府邸之後,將經過大致的對吳雪霞,張美圓幾女說了之後,也沒有什麼討論的興致,便早早將自己關在了書房中,打算自己一個人靜一靜。

韋寶對於權謀,其實辦法是不多的。

這趟讓首輔顧秉謙帶頭上奏本,也是韋寶岳父張維賢的提議,韋寶自己在倉促之下是很難想到的。

韋寶在現代看過映象最深的明朝電視劇是《大明王朝1566》。

從深層去看懂這部劇主要有兩個難點。

第一,是需要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

比如《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周雲逸提出的臘月不下雪是“天怒人怨”,這是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理論,《雍正王朝》開頭也是康熙獨白——“黃河發大水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會降下災禍”。

再如《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小閣老說“大船都翻了好幾艘”,這是“漂沒”,把tan沒的錢說成是因不可抗力導致的損耗,死無對證。

第二,是需要揣摩人物的心思。

1.人物話中的邏輯跳躍。

因爲裡面人物的智商很高,其思維往往跳躍性很大,觀衆一下子想不過來。

比如《大明王朝1566》海瑞審鄭泌昌——

海瑞:你爲什麼把沈一石的作坊專賣給織造局?

鄭泌昌:聖旨裡沒叫你問這些吧。

海瑞:你的意思,是皇上叫你這麼幹的?

鄭泌昌:不是。

海瑞:那聖旨裡怎麼可能有這些。

2.每個人都是話中有話的。

還是《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徐階淡淡說道,“票擬是昨天世蕃兄送過來的”,表面客氣,其實捅了嚴世蕃一刀,昨天才送給徐階他們看,想幹什麼?

徐高張說話也是互相捅刀。比如嘉靖當着嚴嵩徐階的面燒了海瑞審出的證詞後,徐階回到裕王府中。

徐階剛開始故意一句話不說,然後高拱逼問徐階,當着裕王的面斥責徐階不敢直言進諫,卻惹得裕王怒斥高拱(“你什麼都不要說了”),注意徐階這時的表情,微微一笑,一副計劃通的樣子。然後才說供狀被燒誰也沒看的事。

接着張居正又捅了趙貞吉一刀,說他首鼠兩端,用徐階的名義給他寫信他都不聽。

最後高拱爲之前責備徐階賠禮,徐階回敬了他一刀——“我坐在這個位置,就當受這個責備”。表面意思是表示自己不在意,言外之意是現在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是我,你還沒坐上來少上躥下跳。

人物各種心思,話裡各種玄機。第一遍沒在意,看第二遍第三遍心領神會。

3.觀衆只能看見每個人的言語行動,卻要去揣摩他的心思。

依舊《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嘉靖問嚴世蕃娶九房姨太太的事,大家都以爲嚴世蕃要倒黴,結果嘉靖來了一句“好漢才娶九妻”嘛。

嘉靖爲什麼這麼做?敲打一下又不敲打過分了,提醒他把柄始終捏在嘉靖手中。因爲娶九房姨太太這事是可以定罪的,這是威;而之後嘉靖又替他圓回來,對手就不好再以此追究他的罪,這是恩。這是其一。

韓非子說帝王要講求“勢”,要高深莫測,不讓別人猜出你下一步要做什麼。當然,馬基雅維利也說過類似的話。嘉靖玩這個已經玩到隨心所欲想來就來了。這是其二。

每個人都是有價值排序並圍繞價值構建出一個邏輯體系的。

每一句話也是能傳遞出很多信息的。這些信息有的在通常思維之內,有的在通常指思維之外,後者需要其他知識和信息來支持填充以獲取,這是其一。有的信息在顯眼處,這是說給大家聽的,有的信息在不顯眼處,這是說給有心人明白人聽的,表達真心的關鍵詞藏在不顯眼的位置,這是其二。正話反說,反話正說,明褒暗貶,這是其三。

1.“票擬是昨天世蕃兄送過來的”這話通常的重點在於“嚴世蕃送來的”,尤其是徐階說話時的神態看起來很恭謹,但實際上徐階想表達的第二層意思是最易被忽視的時間——“昨天”。票擬應該由內閣共同商議,昨天才送給徐階他們,明顯讓徐階他們準備時間不足。這是戳穿了嚴世蕃他們的小心思,也爲徐高張昨天爲什麼不反對反而今天在御前會議發難做解釋(與後面那句“看過不等於覈實過”遙相呼應)。

2.“我坐在這個位置,就當受這個責備”表面上強調“當受這個責備”,實際上強調的是“我坐在這個位置”。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歷史架空劇。這部劇高度總結了封建王朝的政治現象。很多可以應用於其他朝代。

這部劇難看懂的原因在於其高度總結性。一個對中國歷史沒有深度瞭解的人,如果直接看范文瀾黃仁宇的歷史著作,可能覺得味如嚼蠟。可是當自己深入發掘瞭解歷史後,再回頭看大師的著作,就意識到自己發掘瞭解的東西早就被精煉的總結過了。這便是學習由繁入簡的過程。

想要最好理解大明王朝中對封建政治的演繹,我覺得配合這一系列回答觀賞效果最佳:

這篇回答告訴了我們爲什麼嘉靖對錢盯的這麼緊,爲什麼宮中貪了那麼多錢嘉靖卻只是做做樣

德宗爲什麼如此愛錢呢?簡單地解釋,就是他財迷+腦殘。就像以前人們討論明朝萬曆皇帝貪財一樣,要麼說他心理變態了,要麼說他受小商之家出身的媽媽影響,總之就是不正常,隨便換個正常人上去都比他強啊!然而,隨着信息大爆炸時代的到來,爲萬曆翻案的文章越來越多,他撈錢的正當理由也越來越多。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打過一場大仗的德宗,自然是深知金錢的重要。他之後的憲宗也一樣,只要想打仗,誰都會拼命撈錢的。只不過憲宗有一定的話語權,可以在史書上留下他冠冕堂皇的理由:如今藩鎮割據、河湟淪陷,我一心要恢復大唐榮耀,可惜財力不足,所以纔不得不攢錢啊!

這篇回答告訴了我們爲什麼嘉靖需要嚴嵩這種人,除掉嚴嵩,帝國馬上運轉

養兵、打仗,都是要大筆燒錢的。韓愈這幫忠臣們心疼老百姓,自然是極好的,但他們能不能解決德宗的財政需要呢?既不能得罪大地主,又不能壓榨老百姓,神策軍的高工資怎麼發?以後要削藩仗還怎麼打?盧杞、裴延齡這幫奸臣,對百姓敲骨吸髓有一套,絕對不是什麼好東西,但他們至少滿足了德宗的需要啊!更重要的是,他們願意替德宗背鍋,幹這種千人噴、萬人罵的勾當。後人評價德宗,大部分都說他笨、傻,被奸臣迷惑了,說他壞、惡的不多。而對盧杞、裴延齡等人的評價嘛,呵呵。你如果當了皇帝,是喜歡盧杞呢?還是韓愈呢?

這篇回答告訴了我們爲什麼清流濁流都是嘉靖要削平的山頭,以及嘉靖爲什麼要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太監:

我並不否認當權的太監貪污受賄,並縱容親朋好友魚肉百姓,但那些所謂的名士清流呢?因爲他們掌握了話語權,看見他們家財萬貫,我們覺得這是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的結果;看見他們四世三公、世吏兩千石,我們覺得這是人家血統高貴,家教傑出的結果。實際上,在皇帝眼裡,“清流”“濁流”都是一丘之貉罷了。

大明王朝這樣的優秀作品,其之所以精彩,就是因爲他表現了現實世界真實的博弈過程。

矛盾在對立中統一,從朝堂到地方,從清流到嚴黨,從嘉靖到隆慶,無不充滿着對立和鬥爭。歷史就是在鬥爭中前進的,消滅舊的矛盾,產生新的矛盾。

人的思維是需要磨鍊的,有道是: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要站在歷史的高度去思考問題,從歷史唯物主義的思路出發,一切就洞若觀火。

《大明王朝1566》的內容,可以基本切分爲兩個部分:改稻爲桑、海瑞上書。中間有一條隱線,就是嘉靖。嚴嵩掛了,嚴嵩背後的嘉靖沒有掛;海瑞調離浙江了,但海瑞背後的裕王還安安穩穩活着。電視劇有個副名叫嘉靖與海瑞,其實是皇帝與文官。兩邊只要有一個不倒,故事就能演下去,改稻爲桑玩完了,還可以改桑爲稻。桑也好,稻也好,其實都是嘉靖把弄朝政的形式而已。只要嘉靖這個主角不下臺,戲就演不完。

單從這個主題來說,大明王朝就涉及了一個不太爲我朝所待見的話題。理想狀態下,文官都是皇帝任命的,給你飯吃你就應該老老實實聽話。該背鍋就去背鍋,該幹事就去幹事,我讓你活你不能上吊,我讓你死你不能逃命,這就是和諧的君臣關係。

因而普通政治劇裡的矛盾點是什麼?文官與文官,朝臣與朝臣,皇帝這個君臣關係的主導方,是不能出現在其中的。在普通政治劇裡,皇帝是裁判員而不是運動員。這些皇帝似乎只知道看忠奸勝敗,等到打完了自己上去,宣佈比賽的勝利方是自己和其中站着沒倒下的那一派,然後衆正盈朝國泰民安,完結撒花。

但是真實的情況可不是這樣的,大明王朝裡的君臣關係是什麼呢?皇帝讓文官背鍋,可以,但你想摘乾淨不行,我文官要給你潑髒水。屎盆子不能扣我一個人頭上,要倒黴我跟你一塊倒黴,真正做到了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大無畏精神。

所以清流面對嚴黨一直硬氣不起來,要靠把浙江搞亂來整嚴黨的原因就在於,他們責問嚴黨花錢多的時候,嚴黨會馬上拋出一句:我們花錢多,那都是給皇上修宮殿修出的赤字,你有本事去找皇帝鬧啊!

因而真實的情況是,皇帝往往身兼裁判員和運動員,主動參與比賽的就是嘉靖這類。而被動參與的,就如他兒子隆慶(裕王),情況也更簡單。你朱載垕想在旁邊看熱鬧,沒那回事。徐階、高拱、張居正,無論我們三個誰快不行了,都得拉着你幫我。不然打死了我,血濺你一臉,你也沒好果子吃。

大明王朝裡的文官,嚴嵩、嚴世蕃也好,徐階、高拱、張居正也罷,即便是胡宗憲、趙貞吉、海瑞這種不在中樞的地方官(後期趙貞吉入閣),都不是完全聽話的主。

嘉靖這位操縱朝政的政治大師,曾經在鄭泌昌、何茂才搞出以織造局名義買田這種事後,評價嚴嵩老了,底下人的管不住了。

可他在故事的後半期才發現,自己也老了,手底下這些人也管不住了。所以,前期的嘉靖即便發飆,也是一個人在玉熙宮裡鬧騰。可後期的嘉靖,就要在宮門外看着陳洪打百官了。

文官這樣了,皇帝怎麼辦?幫皇帝的歷史上一般是兩種人,一是伺候自己的女人(外戚、后妃),一是伺候自己的男人(太監)。嘉靖同志要昇仙,女人肯定是不能搞了(當年差點被女人勒死在牀上),那就只能讓太監幫着自己整文官。而隆慶不想昇仙(當皇帝之後磕藥的情況另算),他就用女人(李王妃)幫自己。自始至終,他的政治同盟就只有李王妃。而徐階、高拱、張居正本質上和譚綸、海瑞、王用汲都是一樣,都算棋子而不是同盟,只不過輕重不一罷了。

大明王朝裡的太監又是什麼人呢?從忠誠度來說,他們比文官可靠得多,他們沒有家,皇宮就是他們的家,出了宮他們就什麼也不是。所以呂芳也好,陳洪也罷,儘管手段不一樣,層次不一樣,對嘉靖的心卻沒有變,都是聽話的。

這也是爲什麼,欺天的周雲逸會死,鬧事的楊金水能活。真瘋假瘋,嘉靖知不知道都不重要,但重要的是他們對嘉靖聽話不聽話。

大明王朝在皇帝與文官這個層面去鋪展故事後,探討的就是另一個問題,忠心和聽話。

這兩樣看上去是一回事,但似乎又不是一回事。海瑞對嘉靖忠心嗎?被他罵的狗血淋頭的嘉靖死了,他卻一個人難受得不得了,吐得連黃膽水都吐出來了,簡直比隆慶這個死了親爹的兒子還難過。你能說他不忠心嗎?

可海瑞聽嘉靖的話麼?改稻爲桑,他不合作;遷居上表,他不配合;見了嘉靖,他可勁懟,差點沒把嘉靖氣死在詔獄裡。你又能說他聽話嗎?

所以,海瑞只是忠心,而談不上聽話。他對嘉靖這個君父,只做到了孝,而沒有做到順。

這就是另一個更犯忌諱的問題:聽話和忠心,哪個更重要?

通過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們就能將大明王朝裡的官員劃分開來。認爲聽話比忠心重要的,如嚴嵩、嚴世蕃;認爲忠心比聽話更重要的,如徐階、高拱、張居正、海瑞。而將這兩個平衡地最完美的,是胡宗憲。

胡宗憲聽話麼?聽話。嘉靖要改稻爲桑,改;嘉靖要織絲綢賺錢,織;嘉靖說海上有倭寇了,打;有人說嘉靖壞話了,參他。(這放到現在就一句話概括:都給我寵!我要是嘉靖我就納胡宗憲爲妃(手動狗頭)

胡宗憲忠心麼?忠心。改稻爲桑要改,但不能逼反百姓;織絲綢要織,但不能毀堤淹田;海上倭寇要打,但養寇自保的鬼話不能聽;說壞話的人要參,可暗中要儘可能地去保他。

嘉靖曾說:東南不可一日無胡宗憲,就是這個原因。一個既能做到聽話又忠心的人,就是一個既不會有後路也能做事的人,這樣的人無論如何嘉靖都要保他。即便嚴黨和清流都不買他的賬,可他的賬有嘉靖報銷就行了。這也是爲什麼,胡宗憲兩面不受待見,因爲他在既忠心又聽話的同時,站到了廣大文官的對立面。

忠心和聽話的區別在於,在皇權面前,在現實面前,要不要自己的理想信念,這就是第三個犯忌諱的內容。

嚴嵩以科甲正途入仕的時候,有沒有理想信念?絕對有,劉瑾在朝的十年,他堅決退官回家。不要說他是因爲生病去養病了,二三十歲的小夥子啥病要養十年?肺炎讓你在家待一個月你都待不住!(再度滑稽)

可他怎麼變了?大禮議吵了那麼久,多少烏紗帽落地,爲一個死人的名分,至於放棄自己的前途麼?

嚴嵩覺得不至於,所以他寫了《大禮議成頌》,算是給大禮議收官了,也算是給自己的理想信念收官了。

有沒有不忘初心的?有。海閻王也好,海筆架也好,海門神也好,都是海瑞認死理的表現。他是個理想主義者,他認爲應該是什麼樣,就應該怎麼去幹,不幹那就是有邪惡的大魔王鬧事,就要請法器收了大魔王的神通。

可是所有人都願意當海瑞麼?不願意。這就好像所有人都厭惡走後門找關係來辦事,可要辦事了第一個反應就是找關係走後門。所有人都希望旁人是海瑞,希望所有當官的都是跟包拯一樣的青天大老爺,但也希望這個海瑞在自己走後門的時候,離自己遠一點好。

理想信念不重要了,初心沒那麼值錢,這是大明王朝用一道《治安疏》告訴現在人的道理。

單憑這幾個點,大明王朝不僅是在講政治,他講的是社會,講的是人間。

更何況,我們還生活在嘉靖三十九年那個不下雪的臘月呢?

補充:最近因爲疫情在家,大致又通讀了一遍原著小說,再談談這部書背後的一些理論內涵。

我在答案最初寫,古代政治劇的核心是皇帝與文官,或者簡單說,帝王與臣子。實際上縱觀歷史,政治矛盾也基本集中在這一組關係內。劉和平是借用一個“改稻爲桑”的假故事,揭露一個“治國治官”的真道理。這也是爲什麼,海瑞在劇中的形象是難能可貴的,就在於他揭露了“治民先治官”“治官重於治民”的真相,把嘉靖“自詡漢文”的外衣徹底扯了下來。

這一點集中反映在最後一集的“江山之論”上。海瑞論江山,重在江山的關係上,也就是君民關係,他強調君舟民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嘉靖論江山,則重在江的分類,論黃河長江,也就是何謂治官,如何治官。

還有一點可以體現的,就是趙貞吉對海瑞的態度。趙貞吉不喜歡這個下屬,根源也在於這裡。海瑞的眼中,是君出於民,無民則無君。他忠君,是因爲只有君才能保國安民。假如君不報國安民,那就逼着他做。趙貞吉則不然,民自然要保,但只有先保君,才能保住民。假如君都沒有了,朝廷徹底完蛋了,還靠誰來保民?

簡單來說,這就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海瑞認爲民貴君輕,民在君前;而趙貞吉認爲君本民末,民在君後。

如果要從理論角度來說,就是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裡說的“屈民以申君”。

如果要通俗些,那麼就是《鐵齒銅牙紀曉嵐》裡,和珅與紀曉嵐的“救民救官之辯”。

嘉靖是個絕頂聰明而又要面子的人,他精通韓非子的“道法”思想。如果沒有官,那麼他這個皇帝是無法治理百姓的。一個無法治理百姓的皇帝,實際上就不是什麼皇帝了。老祖宗朱重八殺了十萬官員,廢了丞相,累得死去活來,不照樣還要開科舉選人當官?因此,嘉靖秉持着“治民先治官”的原則,只有先把官員們玩順了,纔有可能當穩這個皇帝。

畢竟大禮議、楊廷和這些前車之鑑給他的教訓實在太深刻了。不把官治好,爹媽都認不了。

嘉靖治官從宏觀上看,是操縱平衡之術,先讓嚴黨與清流鬥,嚴黨倒臺了再扶持陳洪與清流鬥,然後維持平衡。實際上嘉靖在具體操作上,是“因利勢導”的方式。他要讓官員見利而明害,見害而知利。當官員遇到危險了,要給官員利益使他們敢於直面危險,不使他自己以身犯險。當官員看到利益了,要用權勢使他明白利後面的危害,不使官員得寸進尺。

如此看來,司馬遷寫《史記》,將老子和韓非列在一起,不是沒有道理的。

但是嘉靖這種“帝王心術”不能放在臺面上說,所以他仍舊強調傳統儒家的“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但實際上,早已變成了“君爲貴,社稷次之,民爲輕。”

嘉靖對此心安理得,因爲自打秦始皇以來,無人不是這樣,只是程度深淺而已。

海瑞看中這點,用《治安疏》一把揭開這種假面目,也揭開了所有官員的假面目。

後世的魯迅用一句話來概括海瑞的心境,那就是,自古以來,便對嗎?

但問題恰恰在於,倘若不對,又何來自古以來一直如此的可能呢?

【0854 荒唐的理由】【0711 韋大人斷案】【0449 山海樓飲茶】【0698 韋大人主持考選】【0687 九千歲與韋寶】【0614 兩班大臣要打韋寶的臉】【0097 規劃編制】【0552 孫承宗帶了一堆官員來】【0110 四倍的價錢】【0760 山東巡撫李精白】【0235 兩隻小雞的故事】【1006 高第要撤回關外兵馬】【0643 就問你氣不氣】【0986 韋爵爺不同意合作】【0880 安撫吳家】【0867 恩師哭了】【0493 盜劫計劃的第一階段】【1056 輔國公回京接駕】【0128 韋寶定計】【0491 盜劫晉商票號總號黃金的大計劃正式發動】【0694 五個加】【0819 熱氣球用於實戰】【1028 釣魚】【0959 顧秉謙難辦了】【0218 人造瘴氣】【0955 臣子難爲】【0497 很厲害的沖天雷】【0277 購買糧食】【0679 被韋寶氣的半死的幾位閹黨大佬】【0772 英國公的橄欖枝】【0933 一見面就崩了】【1055 輔國公】【0688 暴雨來臨前的準備】【0318 秉軍太監塗文輔】【0157 向田爾耕借人】【0913 定了】【0949 天啓算是很不錯的皇帝】【0848 努爾哈赤不怕死人】【0908 貨幣體系面臨崩潰】【0801 翁婿交心】【0787 李精白返回】【0815 建奴開始了】【0364 在大明使用指紋技術】【0537 搶東西,寶軍是專業的】【0347 主意拿的很定的吳襄】【0967 狗腦子】【0290 必中之策】【0381 什麼都會的韋公子】【0858 地雷戰】【0908 貨幣體系面臨崩潰】【0393 毛文龍和袁崇煥】【0319 請神容易送神難】【0412 七大作物大豐收】【0371 吳三輔的算盤】【0445 馬世龍VS祖大壽】【0650 九千歲的氣場】【0728 楊之才被嚇死了】【0826 孫承宗耍脾氣】【1030 努爾哈赤議和】【0455 別生氣了啊】【0291 終於有消息了】【0449 山海樓飲茶】【0655 殿試】【0416 韋寶的毒計】【0025 傲嬌的韋寶】【0837 都抓了】【0605 韋總裁的反擊】【0381 什麼都會的韋公子】【0898 典型的寶軍伏擊戰】【1013 朱由校要殺韋寶】【0654 文擂臺】【0201 出水了】【0499 變更了的計劃】【0418 互相舉報】【0286 羞恥的府試開榜】【0404 韋寶正式拜師孫承宗】【1047 大氣的韋總裁】【0568 韋寶與毛文龍達成和解】【0460 韋公子的文章居然還有錯別字】【0894 號稱六萬的大軍入關】【0901 韋總裁上課】【0612 貞明公主被刺殺】【0893 從鍵盤俠到統治階層】【0368 抓回趙劉氏】【0214 穿越巨的利器】【0677 開始了】【0974 君臣飲宴】【0468 吳襄纔是投資之王】【0028 文曲星要吃飯了】【加更規則】【0482 震撼洋人傳教士的軍用望遠鏡】【0064 全甲歡喜】【0047 分贓均勻】【0103 譚瘋子】【0027 王秋雅要逆轉】【1021 又和袁崇煥碰頭了】【0571 血戰連山關】【0523 毛文龍的心思和孫承宗的支持】【0161 攻下震天北山寨】【0075 馬廄】【1017 張美圓和吳雪霞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