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

闖軍攻打裕州的戰事雖然有郭君鎮、李好、劉汝魁三名將領負責,但由於劉汝魁是左標副哨,地位最高,所以名義上的指揮權是捏在劉汝魁手中的。

好在郭君鎮也是闖營的老兄弟之一,他同“皁鷹”劉汝魁相識多年,總算說服他接受了自己提出的一套作戰方略。

當時裕州本身沒有什麼守軍,官軍距離裕州最近的一支兵力,是留守在葉縣的左鎮將領劉國能和李萬慶。

劉國能和李萬慶原本都是起義軍中的豪帥,一個號稱“闖塌天”、一個號稱“射塌天”,兩人親密無間、配合默契,絕非尋常易於之輩。

因此郭君鎮便向劉汝魁提議,以輕兵劫取裕州城,以重兵在舞陽縣、葉縣、裕州的交界地帶阻擊兩個“塌天”的援兵。

李好也贊同郭君鎮的部署,因爲他是在裕州廣有人脈和名望的地方豪傑。李好很容易就從裕州城內找到了一大批願意幫忙打開城門的內應,他同裕州城內的內應約定,到時候內應守軍全部反着衣甲,放火併開城門,呼喊“城破也”來迎接闖軍便可。

三人一拍即合,便議定了由李好詐城、郭君鎮阻擊葉縣援軍、劉汝魁作爲後援預備隊的兵力部署安排。劉汝魁又擔心郭君鎮兵力不足,令自己部下的驍將張洪率領二百騎兵助戰。

從裕州到葉縣有一百二十里,中間有一個地方叫作保店。這保店距葉縣和方城都是六十里,到清代發展起來,改稱保安鎮。

保店西南二十里處有一個只有二十來戶人家的過路店,因爲這過路店的街旁只有一棵孤零零的大樹,人們就將這地方叫作獨樹。

這兩個地方雖然都在宛、葉大道上,爲行人必經之路,但是直到清朝中葉以後,太平日久,人煙逐漸增多,才修築了堅固的土寨。又過了若干年,保安鎮築成了兩座土寨,互爲犄角。

但在崇禎年間,這一帶地方但見崗嶺起伏,村莊殘破,人煙稀少,滿目荒草,狐兔成羣,一片淒涼景象。

郭君鎮就選中了保店附近的山嶺,作爲阻擊葉縣官軍增援裕州的防線。由於連年的天災人禍,這一帶人煙十分稀少,郭君鎮也不擔心他佈置的伏兵會被官軍發現。

他估計劉國能和李萬慶側翼被小袁營牽制,不可能派來太多兵力,至多有一千人到兩千人的援兵。而郭君鎮自己手上掌握有步兵九百人和親軍騎衛五十人,再加上劉汝魁加強給他的張洪所部二百騎,在兵力上並不比葉縣方向可能的援軍少多少人。

所以郭君鎮十分自信,他同張洪講道:“張老洪,你留一支騎兵掩護我的側翼,暴露給葉縣官兵看到。騎隊的主力,就還是按照我們之前計劃的那樣,隱藏在伏牛山山區的東翼餘脈馬頭山裡。”

張洪其實年紀只比郭君鎮稍大五六歲而已,但他長了一副特別顯老的相貌,所以軍中都不呼他的本名,而管張洪叫做張老洪。

劉芳亮左標之中,雖然比較缺乏那種具備軍事靈感的將才。但是有闖營總教頭劉芳亮的親自調教,左標裡一點不缺武藝驍悍過人的騎將。

張洪體格健壯,臂膀上的肌肉像岩石一樣崎嶇峭立,比之前標的頭號猛將郝搖旗也不遑多讓。他將一支紅纓黑漆長槍單手握住,槍尾插在馬鞍右邊安裝的鐵環子上維持平衡,然後雙腿夾住馬腹,戰馬便載着這員具裝整齊的鬥將奔馳了起來。

還有二百多名劉芳亮親手訓練過的精悍騎兵,緊緊跟在張洪身後。這些騎兵按照劉芳亮設立的建制,分爲三隊,每隊騎兵都穿着不同顏色的罩衣,共有紅、白、黑三色。

這三隊軍勢威嚴的騎兵,根據罩衣顏色的不同,具體作戰任務也不同。

有的騎兵負責趕在我方主力之前,突然對敵方發動進攻作爲試探和牽制;如果敵軍不夠堅強,則憑藉三隊精銳騎兵在衝殺下將其消滅;如若敵軍戰鬥力很強,不能用騎兵將其擊潰,三隊騎兵就會在主力到來之前分別對敵方正面中的薄弱處,也就是對空隙、不夠嚴密或者是稍微暴露的側翼,以及戰鬥力相對較弱的部分發動衝鋒。

衝鋒的具體戰術是,一隊衝鋒後撤退,另一隊又上。如此多次,儘量打亂敵方陣型——畢竟戰鬥中保持完整的正面是很重要的。

如果有步兵的配合,這些騎兵就會趁着兩軍之間的空隙,踩準時間奔向敵軍的兩翼或後方迂迴攻擊。

郭君鎮看着張洪所部騎兵的背影,想起當年闖軍殲滅延綏鎮官兵的時候,延綏總兵俞沖霄震撼地稱闖軍精銳騎兵爲“三堵牆”,口中不禁感嘆道:“自從洮河、漢水之敗以後,闖營不復有精騎。如今縱橫中州,屢有斬獲,這算是把‘三堵牆’騎兵重建起來了吧!”

原來太陽本來被幾片烏雲遮擋,顯得慘淡無光,似乎山山崗崗、枯草寒林,到處都染着淒涼的黃色。但在三堵牆騎兵鎧甲和長槍槍尖的映照下,郭君鎮突然看到一切景色都變了:太陽是嬌豔的,而大地呈現着鮮明的色彩。

“準備好鹿角和傍牌,務必等射塌天靠近以後,再一齊放銃!”

郭君鎮率領着步兵隊伍以最快的速度佈置着防線,他在隊伍前列依靠地勢,擺好鹿角和傍牌等野戰工事進行防禦——鹿角不必解釋,傍牌是一種帶有支架的大盾牌,一般爲五方形,即通常所說的擋箭牌。

而在兩道土崗之外,郭君鎮看見漫山遍野盡是官兵的旗幟和人馬,“射塌天”李萬慶親自舞動鐵戟,向保店的陣地衝殺過來。

郭君鎮一聲令下:“放銃!”

前標中受過方以仁和李世威嚴格訓練的銃手們,有條不紊地裝填好火藥和鉛彈後,幾乎同時射擊。在銃手的隊伍裡還有三門百子炮和兩門滅虜炮,也在同時放射出了對步兵殺傷力驚人的霰彈,比孩童拳頭略小些的鐵丸和炮子飛射而出,立馬放倒一片官兵。

但李萬慶號稱“射塌天”,他在農民軍中時就是一位有名的虎將,投靠左良玉後,更被左良玉誇讚爲有萬夫不當之勇”,倚爲軍中長城。李萬慶悍不畏死,帶着心腹家丁,硬是衝過了銃手造成的火網,一口氣奔到了鹿角前面。

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八章 熊耳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