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

這座城寨控扼着從商州通往河南內鄉一帶的道路,於丘陵之間,突起一座雞冠山,俯瞰羣峰,地勢險要。明軍各路援剿兵馬雖然大部分被徵調南下,但龍駒寨位置緊要,督師閣部楊嗣昌和三邊總督鄭崇儉,還是在這裡留下了一部分兵力駐守。

十月後的商州,已很寒冷,一陣冷風吹過,李來亨口中哈出的熱氣,很快便在他脣上結成了一層薄霜。大部分的闖營將士都穿的很單薄,整體來看,又髒又破,還有不少人的衣服上,特別是袖子上,帶着一片片的幹了的血跡,有些是自己流的,更多的是從敵人的身上濺來的。

因爲站得久了,有的人爲要抵抗寒冷,把兩臂抱緊,儘可能把脖子縮進圓領裡邊。有的人搖搖晃晃,朦朧睡去,忽然猛地一栽,撞倒在其他人身上,這才一驚而醒,睜開眼睛。

騎馬的還是隻有劉宗敏一人,他堅持騎着那匹老弱的瘦馬,李來亨給它起名叫“蹄兒爺”。其他人,便是李自成,也是堅持步行。行軍期間,李自成有兩三次,親自出面,試圖說服劉宗敏宰殺了蹄兒爺,拋下這個包袱,可劉將爺和老馬感情太深,說什麼也不願意。

跟在李來亨身後的郝搖旗,大口喘着粗氣,他衣服上乾透的血跡最多,足以證明郝搖旗在戰鬥中的英勇。郝搖旗一手搭在了李來亨的肩膀上,說道:“官軍的動作可真快,居然堵在了漫川裡的渡口,若非劉二爺和小老虎你爹拼死衝殺,我們可能就交代在那裡了。”

郝搖旗口中的劉二爺,指的不是劉宗敏,而是性情和劉宗敏一般好勇鬥狠,但外表看起來十分白淨俊俏的劉芳亮。至於小老虎的爹,自然是指的李過了。

自從闖營拔營北上以後,一路行軍都很小心,專門避開大道,翻山越嶺,儘量不引起官軍的注意力。但闖營沿着白石河一路北上,抵達漫川裡附近後,由於要讓數百人的隊伍渡河,還是不得不設法佔領漫川裡附近的渡口——結果還是引起了附近明朝官軍的警戒。

這場渡河之戰可謂險象環生,主要是闖營這次行軍北上,不像此前輕裝上陣、打破竹溪縣城那樣,而是帶着全家老小一同行軍,隊伍拖沓漫長。闖王既要帶領部隊衝破明軍的圍堵,渡過白石河,又要注意保護老營家眷,結果不免付出了一定代價。

官軍這次也很聰明,他們知道闖營的目標在於渡河,便以逸待勞,死死堵住渡口。哪怕李自成派劉宗敏帶一支隊伍到上游,佯裝強渡的模樣,也沒能誘使官軍分兵。

官軍堵住渡口,以強弓勁弩和火銃放彈子,壓制得闖營幾乎不能前進。關鍵時刻,李過和劉芳亮兩人,各帶半隊刀牌手,悍不畏死、泅水突擊,硬生生打亂了官軍的部署——李自成看到官軍陣腳大亂後,便立即將從上游返回的劉宗敏所部投入戰局之中,歷經血戰,完全佔領了渡口,這才讓老營家眷們,得以安然渡過白石河。

但這一戰,還是讓闖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而且更爲糟糕的是,漫川裡渡口,距離龍駒寨已經很近了。駐紮在商州附近的明朝官軍,一定已經發覺了闖營北上商洛的動向,接下來的路,可就不好走了。

李來亨將裹住手臂傷口的破布拉得更緊了一些,在強行突破漫川裡渡口的時候,他被官軍流失所傷,險些命喪白石河。還是多虧了郝搖旗奮不顧身,手持一根棗木大棒,硬生生掃開圍攻李來亨的幾名官軍士兵,纔將他救了下來。

“郝老兄,這次還要多謝你捨命相救了。”李來亨裹緊了手臂上纏着的破布,忍着傷痛說道,“官兵肯定已經發覺我們的動向了,後頭的路恐怕不好走。”

郝搖旗聽到李來亨的感謝之言,倒沒有特別在意,他雖然戰功煊赫,卻屢屢因爲一些偷雞摸狗的小事被貶斥,如果沒有一顆特別強大的心臟,恐怕在闖營裡也待不到現在了。

郝搖旗用那尋常人腦袋一般大的手掌拍了拍李來亨的後背,讓小老虎差點一口氣喘不過來,笑答道:“怕什麼,官軍盡是些土雞瓦狗般的東西,他們要來送死,我便讓他們常常我手中棗木棒的威力。”

他口中說的棗木棒,是一種明朝邊軍中頗爲流行的破甲武器。這次強渡漫川裡之戰,郝搖旗的棗木大棒展現出了讓李來亨印象深刻的威力,也讓李來亨心中記住,將來訓練部隊,或許也要注意整備一隻使用重型破甲武器的突擊部隊來。

闖營將士又咬緊牙關,頂着寒風和苦戰後的傷勢走了數裡山道。這畢竟是一支曾經轉戰千里的部隊,倒沒有什麼人發出哀怨之聲。只是李自成也知道,現在這種軍隊狀態,如果遭遇到明軍的突襲,後果恐怕不堪設想,因此還是下令,今日提前紮營休整。

聽到這個命令,李來亨也喘了一口氣,他可不像郝搖旗這樣天生勇力。李來亨年紀本來就輕,不過十六七歲罷了,身體還未完全長成,體力是難以同其他將士相比,這一路山道實在走得他心中叫苦連連。

“來亨,你的胳膊掛彩啦?什麼傷?傷了骨頭麼?”紮營休整的時候,李來亨的義父李過走了過來巡察部隊,他見到李來亨罩衫下面的左胳膊用布條吊在脖頸上,袖子上有大片血跡,便輕聲問道。

“箭傷,沒有傷骨頭。”李來亨內心對這道箭傷當然是哀怨不斷,但在義父李過面前,他還是強撐英雄模樣,做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笑着說道,“我本就不會拉弓射箭,一隻手也不妨礙我打仗,義父不必擔憂。”

李過看着李來亨的樣子,心中既有半分驕傲、又有半分擔憂,他已經越來越把李來亨真的當成自家孩子了。見到李來亨這副強撐着的模樣,李過也不說破,只是要求他多加小心和注意,又讓郝搖旗幫忙,給李來亨洗一洗傷口,晚上休息的時候,再上點藥。

“如今闖營人手這樣少,”李過眼中難得流露出一些慈愛的神采來,他揉了揉李來亨的腦袋,說道,“也只好一個人頂幾個人用,偏偏這孩子掛了彩。搖旗,我也要多多拜託你,多照應一下來亨這孩子,咱們闖營,傷不起什麼人了。”

“管隊不用太擔心了,小老虎今天在渡口,可是非常勇猛了,那些官兵都被他嚇傻了。”郝搖旗還是一副樂天派、老神在在的模樣,他說起了李來亨白天在漫川裡渡口作戰時的表現,誇讚李來亨帶着隊伍部衆,趁官軍陣列混亂的時候,泅水突擊,是如何如何謹慎和勇猛。

其實李來亨自己,對於今天他在漫川裡渡河作戰時的表現並不太滿意。官軍利用以逸待勞的有利態勢壓制了闖營,李來亨和郝搖旗這隊人馬,光是被弓箭、火銃殺傷,就損失了十之二三。之後他雖然趁着李過和劉芳亮拼死突擊、打亂官軍陣腳的機會,跟在後面,泅水突擊,可又被一小支官軍隊伍糾纏住,在河牀裡待了太長的時間,導致部隊被流失射傷太多。

如果吸取教訓的話,泅水突擊時,應該讓士兵們都備好竹牌、藤牌一類的防具,並且分好梯隊與波次,避免在河灘裡和小股官兵纏鬥,儘快登岸佔領渡口才是。

李來亨的戰場經驗還是太淺薄了,形勢緊急的時候,他便靜不下心來,既不能像義父李過那樣,迅速在亂局中抓住戰機,也不能像劉芳亮和郝搖旗那樣,依仗個人的勇武打破僵局,甚至不及李雙喜和黨守素,可以通過敏銳的戰場嗅覺,發覺官兵主力的蹤跡。

當然,闖營諸將大多都有數年的轉戰經驗,遠非李來亨這個軍旅新人可以比擬。只要李來亨多加學習,也未嘗沒有趕上、甚至超過自己義父才幹的可能性。

前面的闖營大部隊,下了山頭,沿着一道峽谷前進。谷中很幽暗,散亂着大大小小的石頭,劉宗敏騎着老馬蹄兒爺走在最前面,馬鐵掌時不時碰在石頭上,迸出幾點火星。

闖營便在峽谷邊上的一片松樹林那裡,紮營休息。冬風一吹,松樹便像浪花一樣捲動起來,枝葉間漏下來水銀似的花花點點月光。林中又比外面暖和一些,李自成下令休整後,大傢伙便或埋鍋造飯、或休息小憩了。

一片木頭燒裂的聲音中,李來亨卻聽到了一陣兒的馬蹄響聲,那馬蹄的頻率比劉宗敏的老馬可快多了。

“掌家的,數月不見了!”

李雙喜麾下的兩名夜不收,牽着一匹挺拔的駿馬走進松樹林中。在他們邊上是一員目光堅毅的戰將,他看起來約三十歲的樣子,滿面風霜,頭髮中還夾雜了好幾縷白髮,走着路身上便發出嘩啦、嘩啦的甲葉碰撞聲,那一聲布面甲,可比李自成和劉宗敏兩人的甲衣看着精良多了。

正在吃晚飯的闖營諸將們,見到來人,都紛紛放下手中的飯,站起身來。劉芳亮最先迎了上去,他一拳打在來人的胸口上,笑道:“好一個袁宗第,你和玉峰在商州混得這麼好,從哪裡搞來這麼一匹駿馬了。”

李自成也走了過去,指着遠處的火堆,說道:“漢舉,先過來一起吃飯吧,給我們說說你和玉峰情況如何了。”

來人便是同闖營大將田見秀,一起北上收拾流散逃亡士卒的另一大將袁宗第。他在龍駒寨附近與李雙喜派出來搜尋的夜不收接了頭,知道李自成已經親帶闖營主力趕到商州了,便親自趕赴過來,向李自成介紹他們這支北路軍的活動情況。

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十七章 無派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