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

闖曹聯軍主力抵達郾城城下以後,陳永福和虎大威更是萬分的緊張,好在沒過一會兒,幾乎是同時,賀人龍也帶着一千多名騎兵從北面馳入郾城。

又過不久,傅宗龍和牛成虎又帶着將近兩萬人的援軍趕到。雖然郾城城牆殘破,可是有這麼多援軍,而且據傅宗龍所說,他在闖曹聯軍左右兩翼也部署了兵力進行牽制,郾城形勢可謂霎時間大爲好轉。

只是由於之前李來亨潮水一般兇猛的攻勢,讓陳永福和虎大威都心有餘悸,他們二人全都極力勸說傅宗龍保守持重,萬萬不可中了闖賊的誘敵之計,輕易出城與之浪戰。

賀人龍對此頗爲不滿,賀人龍在洛陽一帶和李來亨交過手,他並不覺得闖賊是一支怎麼樣棘手的部隊。賀瘋子甚至大言不慚道,其他各部只要給他壓陣,僅賀鎮一支兵馬就可以摧破城下全部流寇。

不過傅宗龍可沒有那麼自信,他深知崇禎皇帝的脾性,絕不敢輕易冒險賠掉自己的項上頭顱——楊文嶽的例子還在那裡擺着呢!

“闖賊非尋常賊寇可比,我們只要堅守城垣,流寇野無可掠,又無存糧,等他們斷糧以後,賀鎮再進兵出擊,必可輕取大捷,何必現在與流賊白刃相廝殺?”

不過傅宗龍也不傻,他要把流寇餓死,肯定就不能讓闖曹聯軍逃出汝寧府,殺到別處就食。所以傅總督雖然聽了陳永福和虎大威的意見,按兵不動,以守爲主,但也讓李仙風帶着河南兵在闖曹聯軍兩翼據關防守,截其出路。

只是由於李自成做出了要在郾城拼死一戰的態勢,這天黎明前,闖軍田見秀、曹營趙應元兩部又對郾城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猛攻,終於將傅宗龍的全部目光都侷限在了郾城一隅,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動向。

越是要逃走,那麼攻勢越是要猛烈。

田見秀和趙應元的猛烈攻勢一直維持到了太陽升起前的幾刻鐘,這時候就是通常所說的黎明前最後的黑暗,也是人們最疲倦、最放鬆、最沒有戒備的一個時刻。

“我們該走了吧。”

前標軍全部處在聯軍的後隊中休整,李來亨跑前跑後,已經親自照料了十七八個傷兵。這一天的猛烈進攻,讓將士們付出這麼多傷亡,純粹是爲了誤導傅宗龍的判斷,如此做法,李來亨自己心中也多少感到很對不起兄弟們。

高一功也一直跟在李來亨邊上,他爲人爽朗,在士兵中名望很好。李來亨這趟照料士兵,來安撫大家的軍心士氣,實際上也是由跟在一旁的高一功承擔了絕大部分的雜務,李來亨自己則更多還是露露臉,讓士兵們看看而已。

“一功大哥,你聽,喊殺聲全部停下來了。”李來亨將右手搭在耳邊,聽着黑暗中漸漸沉寂下來的喊殺聲,知道聯軍開跑的時候馬上要到了。

高一功一邊幫士兵綁縛好傷口,一邊看着西南邊的方向,眼裡流淌着少許擔心,說道:“雨雖然下的不大,可多少會影響到我們行軍速度,到底能不能跑出去?還要跑去承天府那麼遠,事情還沒到一帆風順的時候啊。”

“不用到承天府那麼遠,我們最多走到桐柏山的邊上,估計傅宗龍就該看出我們是要進攻承天府了。他也不會傻到真讓我們衝到承天去,到時候傅宗龍爲自己的人頭着想,一定會拼了命先一步趕去承天府設防,而我們就可以趁機再殺回河南,等老傅再急急忙忙追過來時,半途裡將他消滅掉。”

戰場此時已經完全悄然無聲,田見秀、趙應元兩部兵馬都慢慢退出戰線。而郾城那裡的官軍,只當是因爲天色太黑,流賊退回休整而已,並未出城追擊,反而是放鬆了心情和戒備,甚至有相當多的士兵開始躺在了茅草堆上睡覺。

而闖曹聯軍則做足了準備,大部分戰馬都已銜枚,以避免官軍的察覺。爲了掩人耳目,義軍還在城下不遠處埋下上千口鍋燒飯,在瀰漫的飯香中,大軍則全部向西轉移。

李來亨騎到馬上,他看郝搖旗傷的實在很重,考慮一會兒後便又下馬,將自己的名駒坐騎讓給負傷的郝搖旗騎乘。

“好在搖旗你還能騎馬。”

郝搖旗瞪大了眼睛,爲難地紅着臉說:“掌哨幹嘛這樣大驚小怪?一點皮毛傷有什麼事情嘛,那虎大威、陳永福還沒啥本領幹倒俺呀。”

“呵。”

李來亨呵呵一笑,也不理郝搖旗,只是在甩了戰馬一鞭子,讓他趕緊跟上大隊。

兩萬人的大軍隊伍相當綿長,好在黑暗隱藏了一切煙塵,官軍又處在一個極度疲憊的狀態裡,竟然毫無察覺。

李過和李來亨都落在隊伍的最後方慢慢走着,李過重新提到李來亨近來愈發氣焰飛揚的事情,他微笑着提點道:“在上蔡營,在郾城,都吃了不少虧吧?兄弟們死傷那麼多,我知道你心中不會好受。”

“呃……義父,你覺得這是我的責任嗎?”

李來亨突然轉過頭去,盯住李過問道。他神色非常認真,顯而易見,李來亨的內心深處,到底還是爲將士們的傷亡承受着一份責任和壓力。

“慈不掌兵……你在上蔡營確實用兵輕率冒進,這是你的責任。”

李過並沒有寬慰李來亨,而是直言道:“沒有人永遠都是常勝將軍,哪怕是掌盤,他不也一樣因爲用兵失策,致使闖營的老兄弟死傷無數,不得不息馬深山嗎?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但你要明白一點,你作爲將領,每一個兄弟的犧牲都有你的責任,而你的每一點成功,也全是用這些人的犧牲堆成的。”

“唔……”李來亨略微感到一點難堪,李過的直言刺到了他的一點自尊心。其實這種程度的話,對於當初那個在竹溪縣做民夫的李重二來說,根本沒有什麼刺不刺可言,只能說這兩年做將領的生涯,給李來亨造成了一種過分的自滿。

他不得不低下頭,看着被雨水打溼變成一片泥濘的道路,輕聲說道:“我知道……我知道我自己是有些自滿,有些輕狂了,但我也不會因爲這樣就影響大事、影響大局啊?做人的道理我全都明白,我知道這種自負自滿不對,但只要不影響大局不就沒什麼嗎?我知道正確的做法、正確的道路是什麼,比誰都懂,其實……其實義父,你們都聽我的纔是最正確的法子。”

“是嗎?”李過扭過頭去,他露出溫和的笑容,點點頭說,“我知道,掌盤也知道,來亨你總能提出最合適、最正確的方案和戰術來。所以掌盤才把你提升到五標掌哨之一的位置來,他是這樣的器重你呀。”

李過靠的更近了一點,這個向來一臉肅穆的男人這時候露出一種不能說是勸導,而更接近於懇求的表情,說:“但你不止可以做到這樣,你還可以做到更多不是嗎?來亨,你如果想把自己放到一個更高的位置上,那就需要用更高的標準衡量自己。因爲你身後的人不光要看你的成功和勝利,也要看你作爲一個人的背影到底能不能吸引大家,能不能讓人們發自內心地跟隨你。”

“只有成功和勝利,是不足夠讓人跟隨的。”

李過的話說得很深很隱晦,可似乎又顯得很明白。李來亨皺起了眉頭,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李來亨很清楚自己容易膨脹、容易飄起來是個缺點,可他又覺得自己既然未卜先知,那麼當然有資格、有資本膨脹起來,也有資格和資本瞧不上其餘人。

而且也沒有瞧不上誰啊?李來亨只是不覺得其他人能夠同自己相比,能夠比自己更重要,可他並沒覺得高一功、李雙喜這些人就愚笨或者沒有才幹呀!

李來亨不知道怎麼回答李過的話。

他兩世爲人,但就人生的經驗來說,不管是作爲學生的過去,還是作爲闖軍小將的現在,在人生體會上,確實還太欠火候了。

需要被教做人。

李過看李來亨陷入了沉默之中,也不再問什麼問題了,徑直拍馬離開。李來亨一人留在闖曹聯軍後隊的尾巴處,一臉糾結地想來想去,最後還是狠狠跺了兩腳地了事。

不靠未卜先知帶來的勝利和成功,而是靠自己的人格來吸引他人的跟隨?

這也太任重而道遠了!

李來亨心裡暗搓搓地偷罵了李過一通,這個便宜義父,要求是不是太高了點?那什麼千古一帝康麻子難道就能靠自己的人格來吸引他人跟隨?嗯?還是乾隆能做到這點?

李過這是要讓自己趕上劉邦李世民的水平嗎!

李來亨最後騎着一匹瘦弱的戰馬跟上了隊伍,跑回了前標的隊列中。黎明最終還是如約而至,只是當陽光掃過郾城殘破的城牆,照到闖曹聯軍本來應該在的營地上時,地面上只留下了爲數甚多的空軍帳和大鍋。

傅宗龍目瞪口呆,賀人龍當即就要求總督立即下令,全軍立刻強行軍追上闖曹聯軍,掩殺其退兵。

可是傅宗龍卻堅定認爲這是流寇的詭計:“流賊一夜潰逃實在不合常理,此必誘敵之計,一待我兵出城追擊,流寇必設伏以待,或又伏兵偷襲郾城。”

賀人龍恨不得拔刀砍了這位秦督,可是吃過闖軍虧的虎大威、陳永福都支持傅宗龍的意見,賀人龍又不能真的只帶着賀鎮兵馬去追殺義軍,最終也只能聽着傅宗龍的安排,繼續守在郾城裡面,大家一起等流寇誘敵失敗後自己回來。

這樣一直等到當天黃昏的時候,傅宗龍才終於回過味來。

“流寇呢?那麼大一羣流寇,剛剛還在那裡的,怎麼真就全跑了!”

========================

第二卷差不多快結束了,之後第三卷就是李來亨留在湖廣建設根據地了,重點會說說土地分配問題

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十八章 祝捷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二章 惠世揚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八章 熊耳山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