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

郝搖旗帶着李來亨手中爲數不多的親軍騎兵脫離戰場以後,潛行迂迴繞開八旗兵的主力,便迅速掉頭衝向北方。

他看到不遠處的陣陣煙塵和止不住的金戈衝殺之聲,知道劉芳亮和谷可成已經同八旗兵交鋒了。血腥的氣味傳揚過來,讓向來粗直大膽的郝搖旗也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

“劉帥和咱們管隊都是天人,是不用擔心。俺現在還是擔心一下自己吧!”

郝搖旗嘿嘿笑了兩聲,提起包鐵大棒便夾馬遠去。這一小隊騎兵避開了兩軍主力兵馬的交鋒戰場,由於人數較少,還真是沒有引起什麼波瀾,就讓郝搖旗順利潛行、迂迴北道而走了。

而在涅槃口附近的主戰場處,大戰的烽火則愈演愈烈。

劉芳亮和谷可成都是大順軍中數一數二的驍將,特別是劉芳亮的英勇善戰,在劉宗敏死後,更是冠絕於順軍之中,他的武藝即便是滿洲人中那些被皇太極親手拔擢的“巴圖魯”們,也會感到望而生畏。

只是經過白溝河之戰的激烈戰鬥,順軍前、左二營的騎兵部隊已受到了不小損耗,三堵牆精騎雖然實力猶在,但兵力上對於面前的清軍敵人卻不具備什麼較大的優勢。

谷可成所率的這一隊楚闖騎兵,依舊採用了經過李來亨改良以後的騎牆衝鋒戰法。騎牆與騎牆之間,留給戰士們重整旗鼓的空間增加不少,但衝鋒之中,鐵騎奔騰、虎虎生風,其勢依舊若三堵牆直面而來,給人無法喘息之感。

如牆的楚闖騎士們,最前排的戰士紛紛夾起長矛,兩翼的騎兵則抽出佩刀,高高舉過頭頂,一片寒芒閃爍,刀光萬里長,耀得對面的滿洲猛士們都快要睜不開眼睛了。

谷可成也將長刀出鞘,逆刃置於肩上,戰馬奔馳中他臉上卻是毫無表情,只冷冷道:“三堵牆……有進無退,摧陣無前!”

“有進無退!”

楚闖騎兵們的馬術,雖然不比那些從小生長在戎馬間的滿洲人精湛,可是結成牆衝以後,凜然若一體的衝鋒威勢,還是讓固山貝子屯齊率領的這一支滿洲前鋒軍精騎人人爲之心驚。

雙方距離越是接近,屯齊越能感受到鰲拜在碭山、阿巴泰在白溝河的心情!

“分——”

正當兩支軍隊幾乎撞到一起的前一瞬,順軍騎兵們卻在谷可成的指揮下向兩翼分開,前排騎士們紛紛調轉馬頭,露出了隱藏在中隊的手銃騎兵們。

“雷霆!”

谷可成一聲令下,手持短手銃們的楚闖騎士同時吶喊道:

“霆——”

砰的一聲,騎士們鳴放短手銃的時機是如此一致,這齊聲釋放的一聲整天雷霆背後,無疑隱藏着戰士們許多日來的辛苦訓練。密集的銃彈飛射出去,同時開槍的大量火銃馬上就在行將交鋒的兩軍騎兵中間,製造出了一條足夠漫長和厚重,大可以阻礙住所有人視線的煙幕牆壁。

三堵牆?

這豈非又多出來了一堵!

“啊、啊!”

大量銃彈迅速穿過濃濃的煙霧射入清軍隊列之中,許多武藝非凡的滿洲勇士,甚至尚未發出一箭,一點沒有施展出來自己過人的騎術,便紛紛栽倒落馬。

一時間人仰馬翻,清軍的前隊騎兵隊列頓時大亂。屯齊見狀不妙,也顧不上距離不足,立即搭弓引箭,部署其餘的八旗兵同時發射箭雨。

可是滿洲人所用的重箭箭頭雖然破甲效果不錯,但在目前的距離上,卻還不足以像順軍的短手銃那樣具備着無甲不破的穿透力,許多箭矢只是好像雨點一樣地落在了順軍騎兵的盔甲上,不痛不癢,並未能造成多麼驚人的殺傷效果。

只有較少的一部分箭矢射殺了大順軍的戰馬,畢竟少量馬衣起不到多大的防護作用,一旦戰馬被八旗兵射殺或者射傷,順軍三堵牆的威力自然也削弱了許多。

只是在火銃和清弓的對射之中,清弓雖然被譽爲是全世界最成功的一種古典反曲弓,其蓄能威力之大,已經碾壓了東亞歷史上曾出現過的一切弓系,可是與火銃對比,蓄能的威力終究難以超越化學能的燃燒!

“到我們跟上去了!”

劉芳亮率領的另一支騎兵隊伍,雖然同樣號稱三堵牆騎兵,一樣穿着黑紅白三色的騎士罩衣,但在衝鋒戰法上,還是屬於比較傳統的類型,和八旗騎兵、明軍騎兵相比較,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他趁着谷可成於騎牆衝鋒中,突然打出一排彈幕的絕佳戰機,立即帶着所部大隊騎兵向左手邊偏斜了衝鋒方向,目的即在於衝擊敵人的側翼。

這時候清軍騎兵隊伍正遭到楚闖三堵牆的當頭雷霆一棒,前隊處於混亂之中,也就未能對劉芳亮所部騎兵調整衝鋒方向造成什麼值得一提的干擾。

由此,戰機已經落入了順軍手中。

劉芳亮把掛有紅纓的長矛夾在腰肋之間,並騎衝鋒,他伏低了自己的身子,放下重心,腰臀的核心力量全部靠在了高橋馬鞍上面,伴隨着一聲無言的巨響,“嘶”的一片戰馬長鳴聲裡,長矛應聲貫入敵人的身體之中。

啪、咔!

巨大的衝擊力馬上就將長矛震裂,劉芳亮立即甩手丟下長矛,毫不拖泥帶水地搭起弓箭。他的戰法與清軍騎兵極相似,於兩軍不斷接近的過程中,憑藉驚人的騎射技藝連連發箭。

但是大順軍的弓箭效能,顯然不如清弓的威力。八旗兵爲箭矢殺傷者數量不多,劉芳亮所部騎兵很快就陷在了敵陣之中,屯齊扛起大刀,猙獰一笑道:

“到我們了。”

清軍騎兵在短暫的眩暈以後,很快就從楚闖三堵牆的雷霆一棒裡甦醒了過來。屯齊不愧是愛新覺羅家的子孫,自從清國開國以來,覺羅宗室,並無一人敢於畏懼怯懦,屯齊作爲宗室中的佼佼者,當然同樣是悍不畏死和身先士卒。

滿洲騎兵在他的鼓舞之下,迅速展開反撲,依靠超出大順軍一籌的馬術和卓越的清弓,立即就反咬了劉芳亮一口,兩軍越戰越烈,戰士們紛紛落馬,鮮血直淌而下,滿布曠野之上!

清軍反擊如此激烈,他們的軍隊陣列遭到大順軍這樣成功的攻擊以後,居然還是毫不動搖,只有側翼的一部分明軍騎兵陣線呈現出混亂之勢,但是另一翼的八旗騎兵則靠着悍不畏死的一股蠻勁,竟然真的頂住了谷可成三堵牆騎兵衝鋒的威勢。

牆式衝鋒畢竟不是神話,當敵人的勇氣超過了他們對生命和本能的憐惜以後,這種堅韌的魄力,就給了谷可成以一個最爲難堪的反攻結果。

不斷陷入清軍陣列之中的三堵牆騎兵,隊形更趨於混亂。雖然李來亨吸收歷次戰役的戰場經驗,對騎牆衝鋒的隊列做了很有針對性的各種改良,歸根到底,卻還是不能改變牆式衝鋒以後,騎兵難以迅速整頓隊伍的缺點。

屯齊便是抓住了這樣一個機會,率領明清兩軍的士兵高舉起屠刀,做好了擊潰敵人的準備。

“清軍堅韌至此!”

劉芳亮也大吃一驚,他是經歷過白溝河戰役的,所以對於大順軍的戰力極富有信心,卻沒想到清軍在皇太極親自坐鎮大營的情況下,在屯齊的率領下,其堅韌和士氣,居然還要勝於白溝河時的情況。

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十二章 鰲拜第七章 順兵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八章 熊耳山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