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牛銓請罪

濃濃黑煙升起,火焰燒得木製房屋不斷髮出噼啪噼啪的響聲。由周王府改建而來的開封行宮,規模極大,火勢雖經蔓延,但主要還是集中在宮城東南面的一角。

衆人看到煙霧繚繞升起以後,不止是李來亨意識到這是太后寢宮起火,駐紮城內的許多守軍反應速度還要更快一些,已經開始了救火的行動。

李過聞訊以後,馬上就拖着一身病軀,只是簡單裹了件輕裘就由親兵攙扶着趕了過來。

他看到宮門前還聚集着很多赤袒上身的鬧事亂兵,臉色陡然便難看了起來。

“咳、咳……”

李過氣極咳出半口鮮血,馬重禧向過去扶住監國,可是才上前半步,李過就搖手製止了他。

宮門兩側還樹立着順軍的大旗,其中一杆已經被火燒斷,殘存的一杆旗幟低垂在岑寂繚繞的煙霧裡。李過擡頭望着那大順軍旗,然後把目光移向別處,最後停在那一大羣三三兩兩聚集一處的鬧事亂兵身上。

這時開封城的城牆上嗚嗚嗚地響起了號角聲,接着塔樓處也有人敲響了銅鐘,噹噹噹的敲了十幾下,整座城市的人們,都意識到出大事了。

亂兵們瞥見李過的目光向自己射來,頓時吃了一驚,有的人從癡狂中回過神來,羞慚地將手中刀劍丟在了宮門前,有的人惶恐又慌張地向街道上逃去,但很快就被後續趕來的守軍抓住,還有的人想說些什麼頂撞的話,可在看到李過那哀痛深沉的眼神後,也都說不口來了。

“你們做了些什麼!”

一抹陽光從雲隙中透射出來,設在了宮門前的臺陛上。

點點光斑,映着還在燃燒着的殘焰,灰燼的味道發了瘋似地涌入大家的口鼻間。

“放火來燒太后的寢宮……你們在幹什麼啊!”

李過嘴角還滴着鮮血,他的嗓音充滿哀痛欲絕之感,怒吼與咆哮聲中,都透露出一種使人感到無法振作起來的疲憊感。

監國確實受了重傷。亂兵們也都明白了這一點。

有人上前說話:

“……我,我們……我們聽說羅顏清在宮中……我們只是想要抓住、我們只是想要見羅顏清……”

李過更加憤怒了,他把身上披着的輕裘都一把甩到了地上,雙目中滿是怒火。即便是闖營的陝北老兄弟們,也一次都沒有看到過監國露出這樣猙獰、震怒和失態的神情。

“是誰!是誰放的火!”

李過的質問讓亂兵們啞口無言,沒人敢於站出來承擔這個可怕的罪責。而且許許多多的士兵,他們確實想不到火是誰放的了。

這把火,到底是誰放的?

他們只記得城中流傳起了李來亨將羅顏清藏到太后寢宮的消息,不知道是誰先帶頭煽火,說是非要撬開宮室大門,一定要逼太后交出羅顏清,讓她交代清楚曹營叛變之事才行。

這段時間來開封城兵變不斷,鬧事者又都沒有受到應有的懲處。人們的心理界線,正在這種縱容中漸漸膨脹和逾越起來。

逼迫太后?

如此喪心病狂的行爲,可當時卻沒有一個人意識到有問題。正相反,帶頭鼓動的人已經搞不清楚到底是誰了,可是被輕輕一鼓動,立刻就羣情激憤失去控制,好像羣氓一樣妄圖靠着洶涌人潮衝開宮門的人,不就是李過面前的這羣亂兵嗎?

豈可說是無罪的呢。

當、當、當……

陸陸續續又有更多士兵把自己的兵器扔到了地上,他們好像突然間從癡愚的集體狂熱中清醒了過來。李過的哀痛質問,的確是讓人們感到了深深的羞慚,事實上就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到行宮來找羅顏清也就算了,怎麼突然間就放起火來了?

大夥無情,不管是燒到羅顏清,還是燒到高太后,結果都是這些普通士兵所能承擔起來的。

嘶——

張鼐和黨守素帶着在城頭巡視治安的一支人馬最先趕到宮門處,黨守素在城門上看到太后寢宮外升起濃濃黑煙的時候,心中就已經產生了極其強烈的不安感。他立即組織人手趕過來準備救火,卻在半道上遇到了更早趕來的張鼐。

黨守素的心中立刻被一種不可言喻的強烈不安感所充塞,他看着張鼐那緊張的神情,幾乎不敢想象任何後果和可能性,只是用近乎於半哭半笑的表情問道:

“雙喜哥……你怎麼這麼快就趕過來了?”

張鼐夾住戰馬下腹,高高擡起下巴,用鼻子看着黨守素說:

“昨天和今天,都是我代玉峰叔負責開封城的治安。我一聽到有人說行宮起了火,就趕緊帶人趕過來了……你的臉色怎麼這麼難看?”

“我……我有些緊張,這是太后的寢宮起了火嗎?萬一有事……萬一有事,後果我簡直不敢設想。”

張鼐皺起眉頭,用力拍了一下黨守素的肩膀,笑道:“瞎擔心個什麼勁兒?太后如果被火勢傷到,我就把自己的腦袋擰下來給你!”

黨守素的心中盤旋起幾個可怕的念頭,但他再沒有接着去多想,而是選擇儘快做出所有補救的努力,跟着張鼐立即奔去行宮救火。

當他們趕到的時候,李過已經帶人遏制住了火勢。那些鬧事的亂兵,在監國出現以後,也全部丟下了兵器,做出一副束手待擒的樣子。

張鼐翻身下馬,好像對看到這些亂兵出現在這裡,非常非常震驚的樣子。他瞠目結舌的模樣,讓黨守素都覺得有些滑稽,張鼐兩手攤開,欲言又止,最後只說了一句“不可能”。

李過右手緊緊握拳,爲了作戰時握住長柄武器方便,他的指甲被修得極短,可此時居然也因爲過度的憤怒而深深刺入了手掌皮膚之中,滲出星星點點的殷紅血跡。

監國的副將馬重禧和張鼐也是舊識,但他看着張鼐的眼神卻並不友好。

“雙喜,這些鬧事的人……你認識他們是哪支部隊的嗎?”

張鼐好像被這個問題驚嚇到了一樣,他有些驚惶地向後退了兩步,卻被一名亂兵丟在地上的大刀絆倒,一下子摔倒在了地上。

“不……不認識。”張鼐連呼了好幾口大氣,緊張地又重複了一遍說,“不認識……我不認得!”

遠處傳來嘩啦啦的水聲,牛銓突然帶着一羣人提着水桶趕到。這位“小太師”行色匆匆,一件官袍已經被水打溼過半,他領着大批救火的士兵堵在了宮門處,看到李過、張鼐等人全在這裡後,牛銓才“啊”的一聲趕緊跪了下來。

“監國……監國殿下!微臣救駕來遲……微臣,微臣,若太后和晉王妃有什麼事情,微臣是萬死難辭其罪了……殿下!宮中有事嗎?”

李過對牛銓招手,說:

“你是牛金星的兒子?啓翁舉薦你做開封尹,你趕來的倒很及時。”

牛銓聽不出李過這話中的語氣到底是好是壞,心中驚懼之下,頭上頓時就流下大片的汗水。他深知自己身爲開封尹,這幾日來卻一直沒能懲處鬧事亂兵,以至於事情發展到了今天這等地步,實在是萬死難辭其咎,只好跪在地上拼命磕頭說:

“微臣無能、微臣無能……微臣有心無力,以至於而今鬧出這般禍事……”

大順軍以武制文,牛銓雖然是開封尹,但是真正掌管開封治安的,之前是田見秀,現在是張鼐,牛銓的權責實在有限,罪過其實並不在他的身上。

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七章 鳥銃隊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三章 林貓貓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六章 營田使第九章 牛相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三章 龍鳳廟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