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

平陽公府上的氣氛異常緊張肅殺,府內空地上全都站滿了衛士,人人披堅執銳,警惕非常。袁宗第出門以後,才輕輕鬆了一口氣,他弟弟袁宗道已經帶着七八個隨從,牽馬等候在府外了。

袁宗第向自己的弟弟打了一個眼神以後,衆人即默契地牽馬離開,一切盡在無言之中。

“大哥……事情怎麼樣了?”袁宗道問。

袁宗第搖搖頭,示意衆人返回綿侯府以後再談這件事情。他小心注意了一下週圍環境,確保沒人跟蹤以後才與弟弟及隨從們回府去。

這個晚上,開封城裡比以往要安靜許多,街道上只是偶爾才傳出幾聲打更的聲音。綿侯府門前的道路兩旁,還有幾盞路燈在夜風中搖曳閃爍,就像是點點磷火般,透出一種陰森可怖的氣氛。

綿侯府的隨從們只打開了府上一扇小門,衆人匆匆從此處進入,沒有引起大的喧譁之聲。最後一個進去的袁宗道,再度小心確認府外沒有他人跟蹤、窺探以後,才小心翼翼地關上了門。

嘎——吱。

小門關上的時候,一股夜風自門縫中間透過,吹進了綿侯府的庭院裡,袁宗道突然感到身上一涼,心中寒意因此更增加不少。

府中的院落房屋,已經全部熄滅了燈火,一片靜悄悄的黑暗中,月光正好落在袁宗第的臉上。他的臉色糅合了焦惶和肅穆,讓人感到非常沉重的壓力。

“宗道。”袁宗第招手叫來弟弟,問道,“我讓你派人盯緊劉體純,有發現什麼動靜嗎?”

袁宗道先是欲言又止,他想到了自己在陝北遭到楊承祖伏擊後差不多全軍覆沒的慘狀,又想到了李來亨及時入關平叛時的神威凜然,終於咬了咬牙說:

“大哥……劉體純出了田見秀府邸以後,先是返回自家宅邸,但是沒過多長時間,便又換了身衣服去監國府上了。”

這件事情似乎在袁宗第的預料之中,他雖然搖搖頭,但臉上表情卻沒有發生什麼變化,眼神沉穩,反倒顯得比剛剛還要更冷靜一些了。

“和我猜的差不多……二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別無惡意,一定不會坐視火併內訌之事發生。”

袁宗道有些着急地問道:“大哥啊,劉體純是去監國府上告密了嗎?我們是不是該將這件事情稟告給田見秀?”

袁宗第冷冷地說:“田見秀……田見秀!他被豬油蒙了心,想要搞火併。大順軍裡一旦開了這種先例,我只怕會後患無窮了。前線大軍還有那麼多李來亨的老部下,今天田見秀火併了李來亨,明天這些人就不能回來給李來亨報仇嗎?”

袁宗道看着自己哥哥的眼神,心中寒意越發深重,他好像重新認識了一遍自己的親大哥。

“這是……大哥,你的意思是……?那我們應該和劉體純一樣,將此事透露給監國?”

袁宗第搖頭說:“李過到底會怎麼樣做,我心知肚明。他一再和稀泥,想要維持一個表面上和衷共濟的局面,心思是好,可我擔心反而會壞了事情。”

“大哥你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總不能在監國和田見秀中間坐觀成敗吧!”

袁宗第一手拍在袁宗道的腦袋上,斥責道:“胡言亂語!走,我們直接去找劉體純,問問他監國到底準備怎麼做?”

袁宗道對自己大哥的心中真實想法,越來越難以猜度到了。他心中同樣發慌,既是爲田見秀的鋌而走險感到緊張,又爲劉體純的行蹤感到震驚,大順軍的這些老兄弟……真的將要圖窮匕見了嗎?

袁宗道心中想着:晉王……你殺了楊承祖,於我有恩,至少我不該看着你枉死的……

綿侯府的家人很快就爲袁宗第、袁宗道兄弟換了衣服,同時另外準備了車馬,讓他們從府邸後門靜悄悄離開,趕赴劉體純的宅邸。

劉體純住的地方比較偏僻,他的宅邸和李來亨一樣,都是拒絕了李自成當初賜予的豪墅,自行選擇了一棟比較樸素的小院落。

劉體純住的地方,位置上比李來亨的晉王府更偏一些,但是院落規模則比晉王府大上一半有餘,後院也有個花園。原主人似乎是位京官,因此宅子修得較有文人趣味,自比晉王府看起來美觀許多。

袁宗第和袁宗道對視一眼以後,才下了馬車,讓府中家人敲響了劉府宅邸的大門。袁宗道爲大哥捏了一把冷汗,雖然劉體純多年來都是袁宗第的副將,二人感情莫逆,可是如今事情發展到了這樣劍拔弩張的地步,還真的能把希望寄託到感情上面嗎?

最讓袁宗道感到揪心的則是,自己現在也實在還不能確認大哥的想法到底是什麼啊……

“二虎……!”

劉體純只穿着一件睡衣就匆匆趕了出來迎接,他看到袁宗第兄弟行色匆匆的樣子,看到袁宗第臉上那擔憂又沉靜的神色以後,心中頓時就明白了過來。

劉體純有些吃驚地問道:“漢舉……你,莫非你派人盯我了?”

袁宗第看了看左右後,咬牙說:“不錯……我弟看到你進入監國府中了。”

劉體純頓時愣住,以一種警惕的眼神看着袁宗第說:

“漢舉,你變了……你想做什麼?我奉勸你一句,不要在錯路上越走越遠。”

袁宗第苦笑道:“錯路?我也想讓田見秀不要在錯路上越走越遠了……監國也是一樣!”

“你都知道了?”

袁宗第壓低聲音問道:“二虎你將平陽公府上的密謀全部泄露給監國了嗎?李過難道還要繼續和稀泥嗎?事情已經到了這等地步,李過瘋了嗎?”

劉體純嘆了一口氣,說:“情況和你猜的差不多……我也沒有想到,監國只希望能制止田見秀和牛金星的過激行爲……你明白嗎,李過從來沒有想過去對付和傷害任何一位老兄弟。”

袁宗第仰天嘆息:“李過還是李過……可我們所有人都已經變了。”

===

《太宗實錄》選段:

方太師問:張鼐邀你到府上,聲言要做大事,細節若何?

答:張鼐說要縱容兵馬逼迫晉王。

方太師問:張鼐說過同謀人嗎?

答:張鼐說田見秀、牛金星皆是同某。

方太師問:當夜可說了是何人調動兵馬?

答:是我。張鼐要我調開兵馬與其方便,後贈我一個丫鬟,張鼐還說晉王跋扈,與他有隙,此時無作爲,將束手待斃。

方太師又問張府丫鬟:此事覈對否?

丫鬟答:我聽張鼐說,獲鹿敗事皆爲晉王所累,功臣每也死了許多,晉王如今勢大,又疑我老兄弟,將來必是不保,到不如先下手做一場。

《大義覺迷錄》選段:

二、朕到底是不是謀祖、逼父、害叔、陷友、貪財、好殺、酗酒、淫色、誅忠、好諛、奸佞的皇帝?

世祖諭:朕荷上天眷佑,受太祖太宗皇帝付託之重,君臨天下。自御極以來,夙夜孜孜,勤求治理,雖不敢比於古之聖君哲後,然愛養百姓之心,無一時不切於寤寐,無一事不竭其周詳。

豈意有逆賊將朕躬肆爲誣謗之詞,而於我朝極盡悖逆之語。廷臣見者,皆疾首痛心,有不共戴天之恨,似此影響全無之事,朕夢寐中亦無此幻境,實如犬吠狼嗥,何足與辯?

如逆書加朕以謀祖之名,朕幼蒙皇祖皇考慈愛教育,十餘年以來,朕養志承歡,至誠至敬,屢蒙皇祖皇考恩諭。諸家人中,獨謂朕誠孝,此朕之叔父兄弟及大小臣工所共知者。朕在潛邸時,仰託皇祖皇考福庇,杜絕私情,不肯取悅於衆,燃謗議之者亦甚多,即如即墨大夫之毀言日至也。

《光中野聞》選段:

八月,世祖至汴,舉牛平章子牛銓爲開封尹。其時獲鹿新敗,衆軍萎靡,汴梁之政百廢待興,牛銓視事不十日,即將府中差役悉即革去,使兵士爲走水救火兵丁,又新造水具數十,汴人笑稱“水桶府尹”。

(作者的話:

不少讀者對田牛政變一段劇情感到不解,認爲人物行動過於突兀扭曲。對此作者只能說,其實文中伏筆已經甚多,李來亨連見義父李過都惦記着帶上幾萬人馬,爲何會只帶幾百人到開封?

種種不合理之處,皆屬春秋筆法,鄭伯克段於鄢,如果真要直言,反而不美。

作者的用意是不同讀者可對李來亨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因此對於這一段政變劇情,不會給出一個百分百正確的官方說法。

其時歷史上王朝建立之初的政變事,特別是涉及到儲位之爭,少有百分百正確的史料可以完全還原當時的情況,往往有許多不同的、相互衝突的說辭出現。

讀者可自己根據文中描述的種種互相矛盾的事情,得出自己的結論,不管是李來亨釣魚執法,還是李來亨屬實無辜白蓮花,對於歷史而言都是正確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六章 營田使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五章 礦徒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五章 礦徒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