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

黃宗羲的聲音很輕,說得也十分認真,看似人畜無害,完全出於公心,但是,一連串猶如機關槍的侃侃而談,氣勢反而越來越強,頗有咄咄逼人之意,說得對方那是啞口無言。

一時間,陳貞慧被置問的無言以對,不知道該回應些什麼,隱隱還有一些羞愧難當,面色更是微微漲紅,油然而生一股莫名的窒息感。

這一刻,聽着黃宗羲的這些言語,陳貞慧感覺慚愧之時,腦海裡情不自禁地浮現一串文字,自己對自己的評價。

投機取巧...鑽營...總想着好事情,卻不願意擔責,不肯冒險....

糾結在自責與愧疚之中,恍惚間,陳貞慧頓悟了,隨之更是一陣的心驚與後怕,如果沒有黃宗羲的這番話,形同於迎面痛批,當頭棒喝般的警醒,一旦在這篇稿子上有所退縮,表現的過於圓滑與世故,自己將會失去一個無比重要的機會。

毫無疑問,黃宗羲的話語裡也有所點指,大明日報的創辦初衷,不僅是當今皇上想要鞭策文武百官,更是在培養後備力量,在儲存人才。

不拿想象,一旦自己的表現差強人意,與那些皇室宗親來往曖昧,與皇上的初衷不符,就算不會被剔除大明日報社,也會逐漸淡出皇上的視野,不再是皇上任免官員的考慮範圍之內,再也不在這個隱性存在的人才儲備庫內。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大明日報社就是終南捷徑,乃是走入皇上視野、獲得皇上賞識的最佳途徑!

想到這些,陳貞慧摒棄心中的雜念,不再想着做一個老好人,不再想着事事都能夠做到左右逢源,面面俱到,而是堅定了本心,貫徹大明日報的理念,以服務皇上爲主。

在這個過程中,即便是得罪了一些高官重臣,但獲得了皇上的認可與賞識,那些就顯得尤爲不重要了,官場之上,依舊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更不會再缺少施展才華的可能。

所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大明日報社這個處於風暴正中心的存在,未嘗不是一個試煉場,或許就是向皇上宣誓忠心的地方。

畢竟,現在的大明日報社,差不多等同於御史衙門,最爲得罪人,他們這些社長、主編、編輯等等,就像是言官,所不同的是,前者僅限於言語上,卻沒有監察百官之責,卻不能向皇上直接彈劾犯罪的官員。

“社長,我明白了。”

想通了這些的的陳貞慧,暗暗長呼了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的同時,忽然來了這麼一句,臉上的愧疚之意猶在,但卻多了幾分堅毅與認真,那是誠懇改變態度的表現,進而又說道:“社長,你管放心,我馬上就和顧炎武將這篇稿子潤色一下,隨後就排版,明天早上一定夠見報。”

“好,你們去吧~!”

黃宗羲微微一笑,輕聲回了一句,並未有過多的表示,看着兩人離去的身影,房門關上的那一刻,神色兀自的一斂,平靜中多了幾分凝重,但更多的還是欽佩,嘴裡也在喃喃道:“皇上,我終於明白了你創辦大明日報的初衷了。”

“看似是在揭露朝廷存在的種種弊端短,鞭策文武百官,對言官的一種補充,好像又有一些兒戲,利用大明日報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謀取錢財,賺那所謂的廣告費,補貼日益緊張的國家財政。”

“實則卻不然,事實卻是,有了大明日報的存在,皇上就能在輿論上佔據主動,漸漸收回輿論權,而不是那些官員把持輿論監督大權,以至於影響皇上的耳目,對事實情況的瞭解。”

“這一切都不過是一種表象,並不是皇上的真實意圖,一直以來,由於歷朝的原因,都察院幾乎淪爲了內閣的附屬,都察院的那些言官素質也是參差不齊,好賴不一,往往是爲了個人私怨而彈劾,多是風聞奏報,搞得官場上烏煙瘴氣。”

......

這一刻,頓悟的不僅僅是陳貞慧,還有嘴裡唸唸有詞的黃宗羲,創建大明日報之初,對於在報紙上刊登廣告,賺取錢財,黃宗羲還頗有微詞,但現在心裡不再有任何的牴觸情緒。

在京城帶來那麼久,經歷的事情,見到的人,瞭解到的消息,隨着黃宗羲對這些懂得越多,越發體驗到朋黨的危害性,朋黨在官場上的存在,使得朝堂上形成了一個個小團體。

有時候,小團體的利益大過國家的利益,黨爭,使得朝廷變得僵化起來,辦事效率越來越低,慵懶之風越發的強盛。

而黨爭,就是這些小團體的延伸和結合,嚴重危害着朝廷的利益。

黃宗羲漆黑的眸子晶瑩之光閃動,不斷地流轉,想到了更深層次,大明日報社的最大用處。

大明日報社就像一個磁鐵,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有識之士加入,以匡扶社稷爲己任,以忠君報國爲己心,而這些加入的有識之士,隨着他們發表的報道越多,越來越針對朝中的弊病鍼砭時弊。

看似他們在爲國着想,出於公心,何嘗又不是與那些專注於黨爭的官員割裂開來,無形之中,形成彼此對立的關係,互相仇視。

不難想象,一旦皇上將這些有識之士吸納入朝堂之中,朝廷的慵懶之風必然能夠得到遏制,宛若給大明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灌注新的活力,各個衙門的辦事能力將會大幅度提高。

思及於此,黃宗羲又想到了即將形成的復社,以張溥和張採爲倡導人,希望整個文社,成立一個大的、更具有影響力的復社。

“不行,明年的創建復社聚會,不僅不能參加,也不可以加入復社。”

嘀咕這麼一句之時,黃宗羲輕輕甩了甩頭,也在暗想,復社雖然是文人社團,以砥礪文章、求取功名、切磋學問等爲主,但他的先天屬性早就被訂上了東林黨的標籤。

而東林黨,如今之時,乃是朝廷的最大危害,嚴重阻礙了各種政策的實施和推行,一旦參合進去,無異於引火燒身,自找麻煩。

大的團體,規模性的教派,自古以來,就是當朝、身爲這個國家主宰者的忌憚之處,將會是最先打壓的對象。

如果“崇禎”這這裡,聽到黃宗羲的這些話,知道他的心中所想,一定會驚訝於他的才思敏銳,居然將自己的意圖猜到了八**九。

身爲穿越者,還是歷史學家,“崇禎”最能體會輿論權的重要性,就是因爲官員們掌握着輿論控制權,使得歷史上的朱由檢歷次遷都不能成功,更無法光明正大的與建奴和談,以便贏得緩衝的時間。

僅此一點,足可見人言可畏有多麼的厲害,輿論權對帝王有多麼的重要。

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二百九十二章 最爲粗糙的飛行器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十七章 兩成佣金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九十章 三卦第四百五十章 碾壓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一)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七章 莫名的慶幸之感(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三百四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四百三十六章 黃粱一夢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三章 免除三餉(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四十一章 尖銳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佳時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四百八十章 真正的漁翁得利第四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四百五十五章 佔盡優勢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儀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九)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第十七章 兩成佣金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六百零二章 啓動後手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五百零五章 人爲刀俎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六百零九章 今時不同於往日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頭第五十九章 楊景辰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七十三章 無人敢惹的福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