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巡撫衙門。
巡撫丘兆麟處理公務的同時,不時地看向書案前的幾名官吏,雖然是在奮筆疾書,在行文上勾勒之間,卻不影響他下達命令,治理河南的政策。
“本官就不多說廢話了,只要是河南的老人,在這河南的官場之上,沒有人不知道我丘兆麟的。”
“不管別人如何,不管其他省如何,只要本官還是河南的巡撫,在任一天,你們就必須不折不扣的執行朝廷的律例,不得徇私枉法,不得胡亂攤派苛捐雜稅。”
“一定要注意了,本官可不是說說而已,一定要加強河南的裡甲制度。”
“還有河南境內的土地,不管是在耕的,還是荒廢的,都必須登記在冊,丈量清楚。”
......
隨着一個又一個政令拋出,下方的官吏早已震動非常,微微動容,欽佩丘兆麟的大膽之時,居然敢做出這樣的舉措,心裡很不是味兒,覺得很難做。
這位重新啓用的巡撫大人,可謂是野心勃勃,這才上任沒多久,就想大展拳腳,政令遍佈河南的民風、教育、軍備、倉儲、土地等等。
與此同時,這些官吏看似唯唯諾諾的樣子,心裡卻懷着觀望的態度,這位丘大人雖然一心爲民,對朝廷忠心非常,但能否長久待在河南,他們還是保留着很大的意見,並不是很看好。
畢竟,當成爲河南勢豪的公敵之時,不論官大官小,都是罕有好下場!
官吏們各懷心思的相繼離去,管家丘璀走了進來,同時也是丘兆麟的心腹,滿臉憂心忡忡的模樣,看到老爺還在埋頭公務,那副勤勤懇懇的模樣,讓他就是心有不忍,語氣變得也緩和了許多。
“老爺,你可要小心了,千萬不要太過相信那些官員,別看他們現在一副順從的模樣,暗地裡卻是小動作不斷,與當地的豪紳、勳貴勾結在一起,給老爺你使絆子。”
“丘璀,怎麼了?”丘兆麟擡頭看了一眼丘璀,再次埋頭處理公務,不等對方回答,似乎想到了什麼,進而問道:“你是不是聽到了什麼消息?”
很顯然,丘璀遲疑了一下,似乎有所顧忌,但一想到丘兆麟之前的種種作爲,寧願辭官歸故里,也不肯與魏黨同流合污,禍亂天下,老爺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將當官看得十分重要,心裡的顧忌也就少了許多。
“老爺,是這樣的,一些豪紳勾結河南的權臣,並獲得河南諸王的同意,他們私下起草了一份聯合署名奏摺,向朝廷彈劾你,想將老爺趕出這河南。”
丘兆麟很平靜,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依舊在批改着衙門的公務,似乎感受到了丘璀的焦慮之意,淡淡的迴應道:“彈劾就彈劾吧,當做那些事之時,老爺我早就預料到會有這麼一天。畢竟,老爺頒佈的那些政令,做得絕大多數事情,都是對他們很不利,如果他們沒有什麼小動作,老爺我反而覺得很奇怪。”
說到這裡,丘兆麟的話語一頓,這才擡頭直直地看着丘璀,臉上現出一抹的戲謔之意,頗爲調笑的繼續說道:“這樣也好,那些人這樣做,至少能夠說明,他們還有所顧忌,不敢使用一些陰毒手段,咱們還沒有什麼性命危險。”
剎那間,聽到這些話的丘璀神色爲之一僵,尤其是最後一句,心中不禁生出一絲駭然之意,嘴巴動了動,半天說不出話來。
在這一刻,丘璀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遠超他的想象,老爺在任一天,只要那些政策不作出改變,不和那些勳貴與豪紳妥協,時間越久,老爺越發受百姓愛戴的同時,將會遭到那些人愈發強烈的敵視。
初期的時候,損失的利益還不明顯,還在那些勳貴與豪紳的接受範圍之內,或許還不會做出什麼什麼過激的舉動。
然而,時間久了,一切就很難說了,難保不會狗急跳牆。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丘璀的腦海裡猛地浮現這句話,整個人更是緊張到了極點,越想越害怕,有心想要勸說丘兆麟,不要過於與那些人作對,但一想到自己的身份,雖是心腹,說到底還是下人。
洛陽城內,驛站之中,某個房間裡,河南巡按御史毛九華來來回回踱着步,滿臉的焦急和不安之色,而在一旁的書案上放着厚厚一摞的狀子。
此時,毛九華的幕僚鄭廉素手站於不遠處,靜靜地看這一幕,片刻之後,似乎是實在按耐不住,又或者出於其他的原因,語重心長地提醒道:“大人,不能再猶豫了,如此多的百姓上告福王,就算咱們無可奈何,也要俱情上報朝廷,交給皇上處理,再這樣拖延下去,要是出了民亂,朝廷第一個問罪的可就是大人你啊~”
“鄭廉,身爲巡按御史,乃是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州府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大事奏裁,小事立斷,本官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
毛九華不耐煩地反問了一句,滿臉的心緒不寧之色,進而繼續說道:“可是,這些事情可大可小,在京師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因此得罪了皇叔福王,恐怕不是本官所能夠擔待得起的啊?”
看到鄭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剛想說些什麼的時候,毛九華擺手打斷的同時,也頗爲無奈的說出了一番話,也正是鄭廉想說的。
“勢豪之家,僕隸多則數百,奸民乘勢投獻,百姓受其魚肉,使得河南的土地主要集中在藩王宗室、勳貴和那些勢豪手裡,致使絕大多的百姓被剝奪了田地,變成了官紳地主的佃僕,或被迫四處流亡。”
“如此一來,就釀成了一個惡果,形成了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福者極其富,日益富,動連阡陌;貧者極其貧,日益貧,地鮮立錐,飢寒切身。”
“此乃亂之生也,職此之由。”
鄭廉默然了,沒有再多說什麼,心裡很清楚,這些事情的利害攸關,巡按御史毛九華很清楚,更明白,百姓失去土地,那些勳貴與勢豪瘋狂的兼併土地,乃是禍亂之源,天下動盪的根本所在。
最終,鄭廉還是受不了良心上的煎熬,過不了正義感的那一關。
“大人,以學生之見,既然您不想開罪福王,那就不如將此事密報於皇上,如果皇上有意袒護皇叔,也就不會走漏消息,也不至於....最少是在短期之內,福王不會遷怒於你。”
聞聽此言,毛九華的眼前頓時一亮,忍不住地讚歎道:“妙,真是妙,即便日後發生了什麼,朝廷追究民亂的更有,以密摺的形勢,將這些事情據實以報給皇上,將來也追究不到本官的身上。”